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锤和斧:西方的打击类兵器杂谈

更新时间: 2025-08-01 12:54:12

阅读人数: 185

本文主题: 西方剑名称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棍棒(Bat Club)

见过棒球棍吗?在它的大头上绑上什么硬东西,或者固定一块石头或者大型动物的头骨就可以了。首推人的头骨哦,结实又可以吓唬敌人,要不就在有弹性的长木棍的头部包上带钝刺的铁皮。这个全长不过30厘米,重不到一公斤的小玩意倒是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棍子的进步:钉头锤(Morning star)

这个钉头锤,和中国的流星锤大不一样。Morning-star有一种很烂的译法叫晨星,是在铠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士兵和旅行者们喜爱的武器。在一米左右的金属杆顶端装上强力短弹簧,再连接一个一斤左右的刺球,一旦居高临下地砸下来,其势如流星,一般的头盔肯定完蛋。

单手钝器之王:硬头锤(Mace)

硬头锤的钝端由许多不开锋的斧刃组成,但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刀刃,还是算作钝器。面对金属铠甲,用剑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剑刃根本砍不动厚重的甲板。除非是穿甲剑;所以,步战中最称手的兵器,一种是斧子,另一种就是这个硬头锤:不但不怕卷刃而且还能砸瘪铠甲。顺便提一句,中世纪的俄国军官佩带硬头锤,当作象征身份的权杖。

农民的发明:链枷(Flail)

很多时候,链枷和链锤都被混淆了。其实链枷本是农民打麦的东西,很象中国的双节棍,但是要大得多。一旦被打到一下,哪怕穿链子甲都有骨折的危险。

链枷的兄弟:链锤(Spiked Flail)

战场上链枷的杀伤力就小了点了,不过没关系,把前面的木棍换成一到数个小刺球吧。被打到可是很痛的哦~~~,而且可以缠绕拖拉对方的武器,对步兵来说是很强悍的武器。在苏联入侵波兰时,守卫首都的民兵中还有人装备着祖传的链锤。

真正的战锤在欧洲开始应用,是十三世纪的事。一般的战锤其实就一大榔头;但是德国式的有少许不同,它锐利的镰刀状锤头是最强的重武器了。长短不等,从半米直到两米的都有;尖的那头能够贯穿盔甲,而平头则可以震击。战锤是很强劲的兵器,但缺点是实在重得可以,能用的人较少。

在人类所使用过的武器中,斧与剑一样,是最基础和常用的短冷兵器。但是和剑繁复多样的形制比较起来,斧要朴实简单得多。

短斧(Hand-axe,手斧)最初出现在石器时代的人类手中,原始的石斧既是工具,也是武器;当金属斧子出现时,它也同时出现在战场上的战士与劳作的人们手中。

在希腊时代,步兵经常选择斧代替剑来当作肉搏时候的近身武器,而在中世纪,使用短斧肉搏的战士也是只多不少。短斧也逐渐与劳作的工具分道扬镳,变成和剑差不多长度的主力武器,这之后就被称为战斧(Battle-axe)。甚至直到拿破仑时代,工兵们的招牌,也还是威武的战斧:斧除了杀敌外,也往往是建设工事,甚至推开飞到将领脚下的炮弹的好工具。

投掷斧从短斧衍生,也可以当作短斧使用。它们往往短而轻,而且在重心的设计上精心计算,以保证投掷后以柄的中点旋转,精确地砍进目标。北欧的蛮族和印第安人都喜欢这种武器。往往携带好几把。甚至有以投掷斧子来竞赛的传统。在黑暗时代的蛮族还没有发展出骑士制度之前,穿上重装甲的蛮族士兵的作战方式其实很象罗马人。和罗马方阵先投出重投枪一样,蛮族的第一波攻击也是投掷斧;斧刃砍到盾牌上,也差不多能把盾牌给废掉了,但是和重投枪不同的是,敌人若想把投掷斧“送还”回来,也是很轻松的。

搏斗斧(Combat axe)

搏斗斧是短斧家族中的另类。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尖锐突出的前端,可以用来刺杀敌人。在16世纪之后,搏斗斧和大剑一直是肉搏战武器中的主流。后期的搏斗斧逐渐向矛斧转变,如同截短柄的戟。这一时期的搏斗斧也叫做短戟(Ugoshe)。

矛斧(Speared axe),卫士斧(Guardian axe)

如同一把短戟般,矛斧是单双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凶猛的劈砍外,尖锐的前沿和矛头也可以用来推、刺、扎,在室内战斗中往往是占据优势的主要武器,特别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卫士斧(往往将矛斧也归入卫士斧)也是沉重的双刃斧。特别适合在高处向下劈杀(特别是在城堡的旋梯上——这种旋梯最早就是在城堡中,防止敌人万一冲进堡来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而设计的),因而得名。

简单地说,就是放大了的战斧。比较流行的是哥特式和蛮族式,前者适合马战,后者适合步兵,巨斧的刃身往往特别厚重,以增加对铠甲的破坏力;巨斧每下砍下都需要用力才能再度提起,所以是威力大破绽也大的武器。在古代战场上主要是由重步兵使用为多。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铸剑师老郑的私人微信号:LQZJSZ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锤和斧:西方的打击类兵器杂谈

见识一下:西方精美的冷兵器大全(图集)–铁血网

[长剑(long sword)

曾在中世纪早期称霸战场,全长一米左右,剑柄为单或双握,有较小的配重球,主要以刺或削为攻击方式对付无甲敌人,但威力有限,轻便快速是其主要优点。

骑士剑(Knight's sword)

为了弥补骑枪(lance)的不足而出现的武器,剑身为锥形,剑柄单握,有较大的配重球,主要用于突刺。挥砍几乎没在出现不久后就被阔剑代替。

阔剑(broad sword)长剑的改良版,出现在十世纪的英格兰,并统治了中世纪战场长达几世纪之久。剑身平行,头部椭圆,一般无血槽,剑柄单或双握,无论挥砍突刺,马上马下,都能发挥作用,极为优秀的武器 。

双手剑(two-handed sword)出现在中世纪的双手武器,全长1到1.4米的大型剑,比较起斩剑来要轻便许多,剑身细长,一般有血槽,配重球较小,刺击或斩击都可发挥作用,经常用于骑士步战,比较实用,不过同别的双手武器一样,不能配盾。

大剑(great sword)

双手剑的放大版,出现较晚的大型劈砍武器,类似斩剑,比斩剑要轻便,只适于步战,长1.2到1.6米,剑身上有无刃处,有血槽,头部尖利,剑萼较长,剑柄三握左右,有枪托一样的配重球,在中世纪战场上流行了一段时间。

半剑,***剑(bastard sword)

剑历史上的里程碑,出现在十五世纪的主流武器,并一直统治中世纪战场直到中世纪结束。集阔剑的轻便,骑士剑的突刺,双手剑的劈砍,斩击,长剑的经典于一体,无论双手还是配盾都能发挥作用,可以说是最完美的剑,长1到1.2米左右,剑柄双握,有配重球,剑身上有血槽,头部尖锐。其中最经典的是德式手半剑(前两图所示),外形优雅华丽,主要配合德式优雅的剑术。

十字剑,花剑(rapier)中世纪几近结束时,随着火枪的出现,剑已经成了配火枪的主武器,金属盔甲渐渐退出了战场,剑术也变成了以刺为主,于是,十字剑便蹬上了历史舞台。这种剑比较华丽,单握的剑柄,盾般的护手和细长的剑身说明了它只能刺击,西班牙和法国的某些十字剑还有较阔的剑刃,可以进行切削,但威力弱的可以,不过,这种剑作为“文明”点的冷兵器被一直保存到今。

短剑,匕首(short sword,dagger)

一般作为第二武器使用,方便,快捷,但是杀伤力实在是......不过,短剑和匕首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武器,有经验的战士手中常预备着这种武器给敌人以最后一击。

手斧,投掷斧(hand axe, throw axe)

手斧是出现及早的近身格斗武器,短小,轻便,是少数几种可单手破甲的武器,近身肉搏非常顺手。在手斧的重心上稍做改动便成了可以投掷的掷斧(如后两图所示),可有效杀伤中,短距的敌人,是北欧和维京的战士比较喜欢的武器,往往身上携带数把。在战斗中,突然掷出的投掷斧往往能给敌人一想不到的打击。

战斧(battle axe)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斧在肉搏战中显露了它的不足—太过短小,这使得它在战斗中经常达不到最佳杀伤距离,于是,战斧便出现了。战斧有更长的柄和更大一号的斧刃,可以双手或单手使用,就像阔剑在剑中的地位,战斧是中世纪极为经典的武器,无论马上马下,对付任何敌人都能发挥作用。

格斗斧,双刃斧,卫士斧(combat axe, double axe, guardian axe)在战斧头上加上用于刺杀的尖端便成了格斗斧,如第一幅图所示,格斗斧不仅能进行劈砍,还可以有效的刺杀。双刃斧则是沉重的大型斧,,特点是有两个对称或不对称的斧刃,双手使用。在步战中劈砍的威力霸道,更夸张的是,北欧早期出现过比巨斧(great axe)尺码还夸张的巨型双刃斧(giant axe)。卫士斧则是集合了格斗斧和双刃斧特点的大型斧,不仅双刃劈砍的威力惊人,还有矛头进行撞击和刺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

巨斧(great axe)沉重的大型斧,一般主刃为单刃,有些还有用于刺杀的矛头,重量巨大,所以劈砍时无坚不摧,要求使用者得有足够的素质,由于过于沉重,所以破绽巨大,每击都需要极大的力量才能再次提起,所以装备这种武器的战士往往携带着方便的第二武器,再一次劈砍没时间提起时,便会使用第二武器对付近身敌人,拖延时间。

极端的长柄武器,在长矛的柄头加上剑刃,如图所示,剑刃戟可用于骑士冲锋也可用于步战,单冲锋的威力远不如骑枪,但冲锋后却是可怕的斩击和刺杀武器,尤其是对对方的骑士和步兵,更是噩梦般的存在。剑刃戟是极其可怕的长柄武器,但是本身太过极端,沉重,而且在混战中易造成无差别伤害,所以实用能力也大打折扣,慢慢的被斩矛(fauchard)和戟(halberd)取代了位置。

斩矛(fauchard)中世纪中后期出现的长柄步兵武器,结合了弯刀和长矛的优点,比起剑刃戟来要轻便许多,可有效的杀伤任何敌人,而且制造工艺比较容易,所以任何士兵都用的起,不像造价贵重的剑刃戟,是比较普及的武器。

戟,长柄斧(halberd, pole-axe)戟类长柄武器,集合了枪的刺杀,战斧的劈砍,战镰,战锤,

的啄击于一体的优秀步兵武器,是宗教战士仪仗常使用的武器,象征着威力,惩戒和铁面。有巨大的重量,使用者必须

要足够强壮才能挥舞起这类武器,但是它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对敌人是极大的威慑力。

钉头锤,权杖(morning star,mace)

威力足够大的单手武器,对付装甲敌人比较有效,钉锤就是在棍的基础上加上了金属刺,而权杖则是数个短刃组成,威力要更大,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权杖是武器,属于钉锤的一种。

通常分为轻链枷(light flail)和重链枷(heavy flail),轻链枷包括链枷,链锤(spiked flail)和多头链锤(hydra-flail),虽小但威力十足的武器,非常方便,而重链枷则是大型的双手武器,有点象放大版的双节棍,威力极大。链枷曾一度作为战场上的主武器配骑士和步兵使用。

中国剑法与西方剑术的区别:一是能和始能言战,一是末伤敌先伤已

剑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兵器 "刀、枪、剑、棍"之一,被称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亦有君王之意。古时文人学子都喜欢佩剑,一方面舞剑以锻炼身体,活络气血;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自卫。

中国剑分为文剑与武剑,文剑是指文人士子所佩之剑,后期演变为武林人士也多持此剑。相对而言比较轻薄,利于日常佩戴与游走侧击,以轻灵为用。武剑也称之为战剑,比较厚重,多用于战场正面争杀。因为战场上要长期使用,厚重则不易损伤,也利于劈砍,增加杀伤力。同时为了更好的对抗披甲之士,战剑的把手会比较长,可以双手持剑以增加砍劈的力量。

西方的剑与中国的剑在早中期基本上差不多,到了后期则开始有所有不同。中国的后期战争中,短兵器这一块,基本上除了将领,士兵多不再使用剑,而多用刀。“年刀月棍一辈子枪”的俗谚不是空穴来风,刀法只要你有一把子力气,胆子大,很快就能掌握了。西方则始终用剑,并没有发展到刀,原因很多,这里因为不关主题就不多说了。

西方剑发展到后来,多以击剑出之,这种剑的特点是他的剑面是狭长的三角形,由超厚的剑根变成超薄的剑尖。剑根处可用来格挡,牺牲了劈砍能力,主要以刺击为主。这点跟中国后期的主流剑风格就相差很远了。中国的剑术以“劈、刺、抹、撩、抽、揭、横、倒”为主,风格轻快敏捷、潇洒飘逸。

而且中国真正高深的剑术是与内功结合,“以气运身,身剑相随,发于灵动,会于剑理”。按武当八法神剑之习,则是书剑合一,击舞双并。写字就是舞剑,练剑就是学书;“击以应敌,舞以自习,内调神意气血,而入丹道修真,外注阵法布局,应敌在千人之中”。

这种惊绝的技艺,外在展示于人的是剑法,是舞剑;内在的则是气血周经循环,神思贯彻内外。武当的剑术与书法是有对应的,剑法的“劈、刺、抹、撩、抽、揭、横、倒”对应书法的“点、挑、横、竖、撇、捺、厥、钩”。剑术中以劈法为第一,与书法中的“点”同列为第一步功夫。《翰墨缘》中的“移点成法”篇中写道:“笔由点起,形成笔划的最基础之运笔,那是运笔之初的一个主要玄机”,“抛笔而为之的点,是从无到有的创始之端。书作中的点、挑、横、竖、撇、捺、厥、钩,诸笔都是移点成迹的造次”。当年李兆生老师授我们剑法之时,是要求每日以铁剑劈击铁钉300次以上,可惜因生性懒惰,没有能够坚持。

在习剑之初,不可以入手以刺法为主,西方现代剑术以刺剑为主要技击之法,是因为其没有内功,只知杀敌,不知养已。其功用与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的七伤拳相似,是末伤敌先伤已。刺法在剑术中有剑出无回之说,有一定内功基础的人,在练习刺剑之时,会有神气从剑尖奔流而出之感觉,很难收得回来。当然这种感受是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体会得到,如果经络不通则感受不明显。随着功夫的精进,则是可以收发自如。

这里并不是说刺剑不可学习,但是刺法是要在根基牢固之后才可以练习。就如同太极拳的“揽雀尾”的按势,很多人并不知道初学时不可以按直,因为这样容易气机外游而不能回收,会有省耗,会消耗元气。可是练习太极拳时,很多人也没有这感觉。

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你只练套路,气机都不能良好启动,推直就推直了,气都到不了掌心,还没资格出去,所以没事(其实并不是真的没事,而是真气流失太少,感受不出来)。可是真的把“揽雀尾”当作专修,每次一练数百次,几个小时的,这时就要注意了,不要硬推直,以气机自然为主,推不动了就不要硬推了,这样才能保住元气。

中国剑术以劈法为第一,也是因为此理。劈时,有上有下,有出有进,则体内气机随龙形迈步而出,运于周身。其后以凤点头收剑,则气归丹田(此法是专修剑法第一步练习功夫)。而自然随性挥舞之时,也多是以回环而出,少有以刺法出之。这也是体内真气自然运化之故,是正宗功夫“百家腾跃,终入环中”之体现。

这种回环而舞,是为了团敛元气,使真气周经循环以壮丹元。真气深厚才能自如演化诸种风姿,其后即使刺法也能有发有收。就如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一样,始终不会抛离成为流星,这是因为地球有足球的体量,有足够的吸引力。要想能专修刺法,当要体内真气稳固雄浑,这样才能使剑气有来有回,如果象西方现代击剑一样以刺剑为主,是很容易消耗元气的。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练习击剑的选手都没有胖子,就是因为这剑法伤元气。

说到这里,想减肥的人要注意了,不要说我想减肥就去练刺剑,这可能会越练越胖。元气不足的初期是消瘦,到了后期就会发胖,喝水都会胖,这就是虚胖。这跟练太极拳,练内家拳不同,练习内家功夫的人前期要多吃,要增加能量发福,要筋骨肌肉壮实。等练到后来,积累够了,就要收敛,要敛气入骨,开始要瘦下来了。

中国的剑法是以内功行持,以气运身,以神相会,注入剑体,吞吐自然, 有开有合,有来有往方为内功。习练时要注意神意内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出处,要以圆环出之,这样才是内家剑法。

内家剑法是能和始能言战,和者养生也,保养壮大真元之气后,才能气化为力,演化为武途,如此才有战力。这是与西方现代剑术以刺法为主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他们是速成。因为没有内功的认识,以刺法为主。开始练习就时刻在消耗自身的元气,这是末伤人先伤已也,不可不知!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标签: 农民 现代 骑士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