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贵族十大姓氏排名,欧洲最高贵的十大姓氏
以前欧洲的贵族们都是以家族历史的演变来命名姓氏的,有些是早期的君主时期和帝国时期册封的贵族后裔,而且时间越是往后贵族姓氏的人口越少,只减不增,所以现代社会中带贵族姓氏的人一般都很少见了。那么欧洲贵族的十大姓氏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列举。
von(冯或范)这个一般都是出现在人名当中的,在西方人眼里一个姓氏有带有von的人必定是贵族的后代,尤其是德国或者奥地利的人名的姓氏中。古代德语名族有名无姓,因为同名人太多所以就把von加在名字的后面,在加上出生地,称为某贵族家庭的某某某,用来区别人另一个同名人。十七世纪以后,von就成为了贵族名字的一部分,这是贵族出身的特殊标志。
贝德福德公爵,英国贵族。1551年把伯爵称号赐予罗素家族,历代公爵的姓都以罗素来代替姓,以此表示贵族家族的特征。第五伯爵在1694年提升为公爵,现在的贝德福公爵是罗素家族15代公爵安德鲁·拉塞尔。
德文希尔公爵,英格兰贵族卡文迪许家族拥有的爵位。第一世德文希尔公爵威廉的姓就是卡文迪许,此后都以卡文迪许带代替家族姓。卡文迪许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德文希尔公爵二世的第五个儿子,父亲去世后留下了很大一笔遗产,之后他的总资产超过了140万英镑,成为当时英国大富豪之一。
卡佩王朝,法国封建王朝。家族姓氏以创建者雨果·卡佩的姓而得名,家族前身叫做罗贝尔家族是法兰克贵族,起源于东法兰克王国。关于家族是怎样保持自己王位,主要说法就是卡佩家族的领地有点小,也稍弱点,所以无力控制各地方贵族。但是卡洛琳家族的主公作为卡佩家族先祖之一,确保了他们的贵族血统。
阿盖尔公爵,英国世袭贵族,第一任伯爵科林·坎贝尔,苏阿盖尔公爵也是格兰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坎贝尔部落首领,领导全球350多万坎贝尔人,并负责管理这家族财产,包含了森林、土地、旅游、城堡、矿资源等。
霍华德家族都是历代诺福克公爵,英国贵族,阿伦德尔伯爵1485年约翰·霍华被授予德第一代诺福克公爵。此后霍华德就代替了家族的姓氏,其儿子托马斯也姓霍华德,英格兰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名门贵族,也是第二代诺福克公爵。
一般这个de是在法语中作为介词使用,但同时也是法国人名贵族的特征,在人名里的意思是“源于”或者“属于”某个家族。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是用来区别平民和贵族的作用。
Don是西班牙语词汇,常被翻译为“堂”或“唐”,起源于拉丁语dominus,是英语master大师的意思,一般加在西班牙语中在人名前面加上Don,历史上就是贵族的一种象征,也是对贵族的一种尊称。
“德”这个也是法国的法国贵族姓氏的代表,但是贵族中有10%是不用德的。存留至今的法国贵族有:德 卡斯德伊伯爵家族,德·格赛-布里萨克侯爵家族,德·罗什福尔-西利埃克斯家族。现在的平民也在姓氏中加德来表示家族历史的悠久。
Cumberbatch这个姓氏在国外一般很少见,网上记载的资料几乎都没有,但也不能不是贵族姓。最早的记录是在12世纪omberbatch是Cheshire省里的一个镇,所以原来的Comberbach就是贵族的代表,Cumberbatch姓氏的人一般都是地主、将军这类的人物。
关于欧洲贵族十大姓氏,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在古代贵族们一般只有名却没有姓,从11世纪开始,才有一部分贵族以封地为姓,之后普通的老百姓和平民也模仿他们,为自己挑选姓氏。自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开始要求要进行姓氏登记姓氏才开始普通使用,前后大约用了4000年的时间英国人才算真正有了姓。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烈女的故事(文末附展品清单)
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
2021年12月29日-2022年3月30日
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
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展出。其中,最瞩目的当属久未露面的
"列女“故事是传统中国画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描绘故事中富有戏剧性的瞬间,让观者领会画中的教化功能,为女性树立道德规范。“列女”本为诸多女子,随着封建社会对节烈贞女的重视,“烈女”逐渐成为“列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烈妇图册》就是一组时代烙印鲜明、绘画语言独特的“列女”题材作品,讲述了古代四位“烈妇”遵守封建礼教的故事。全册共七页,其中第三至第五页分别为《渐台避水》、《李氏断臂》、《刺虎救夫》及小楷书写的故事内容,一图一故事。“四烈妇”中应该还有“婕妤挡熊”,但此作已散失,现存的三幅烈妇图选取三个故事典型的瞬间,戏剧性地重现故事中的生动情节。
《渐台避水》讲的是战国时期楚昭王夫人在水灾来临之际,因仆从没有带上她与丈夫楚昭王约定的信符而不肯随仆从离开居所渐台,仆从急返取符,但洪水已浸漫宫殿,夫人被淹死。画中描绘了此故事的高潮部分:洪水已淹没较为低矮的房屋仅剩渐台,楚夫人及其婢女依然神态自若,而仆从骑着马在洪水的另一端焦急万分。
《四烈妇图·渐台避水》局部:洪水逼近,楚夫人与婢女却坚决不走。洪水另一端的仆从焦急万分。
《李氏断臂》讲述的是五代时期王凝妻李氏自断其臂以示贞洁的故事——李氏丈夫参军病死,李氏带着年幼儿子将丈夫的遗骸送回老家。途中经过一客栈想求宿一夜,但客栈老板拉着李氏的手将她们赶了出去,不让她们住宿。于是,李氏将这只被店家拉过的手当场砍断,以保住自己的名节。画面中,李氏左臂举高,不见手掌。画中其他人物——李氏的孩子、客栈主人均神情吃惊,而李氏却面不改色,带着小孩离开旅店远去。
《四烈妇图·李氏断臂》局部:客栈老板和断手保节的李氏
《刺虎救夫》又作《杀虎救夫》或《平妻杀虎》,讲述的是元朝建元之前的故事,传说杀虎的妇女姓胡,她的丈夫叫刘平之。刘平之原为山东滨州军士,被调往湖北镇戍枣阳,事发时一家三口乘马车赶路,半夜休息时丈夫被老虎咬住,胡氏临危不乱,用儿子递过来的刀将猛虎杀死救下了丈夫。该页画面表现的是胡氏为救丈夫而拉住老虎后腿的情景——丈夫被老虎咬住,情势危急,胡氏双手用力拉住老虎,然后疾呼儿子,儿子举刀向前。画家笔下的老虎、丈夫、女子、儿子,神态各异,生动逼真。
这套册页属于人物画与山水画相互结合的样式。有别于一般的说教列女图,人物在画面中并非占主要位置,画家着力点在环境的描绘,营造故事氛围。在画面背景的衬托下,选取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瞬间来表现故事的情节,表现出一系列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表现出故事中的寓意性。人物虽小,但纤毫毕现,刻画得一丝不苟,精致入微。
《四烈妇图》虽然在思想上体现的是封建社会所宣扬的“妇德”,代表了落后的封建礼教传统,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套作品画风严谨,融山水、人物、界画于一体,画面内容精彩而丰富,不失为我们了解古代封建礼教思想和元代绘画风格的佳作。
本次“人物篇”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精品,展品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除上述元代佚名《四烈妇图》外,还有明代陈洪绶、张风,清代华嵒、黄慎、苏六朋、费丹旭、苏仁山、蒋莲、任熊、任薰、任颐等画家的人物画作品。以下为本次展览的展品清单,还没来现场的观众们,先通过展品清单了解展览的概况,看看哪些作品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没看过的吧!
10.(清)苏仁山 李凝阳像轴
11.(清)费丹旭 洛神赋图轴
12.(清)任熊 达摩降龙图轴
6.(清)费丹旭 柳荫扑蝶图轴
10.(清)苏仁山 五谷熟成图轴
13.(清)崔芹 山水人物图扇面
14.(清)许祖庆 百儿嬉乐图卷
2.(明)顾见龙 仿李伯时笔意图轴
3.(清)焦秉贞款 宫廷人物图条屏
4.(清)永瑢 临宋太祖蹴鞠图轴
5.(清)苏六朋 文姬归汉图横披
2.(明)陈洪绶 松阴高士图轴
5.(清)上官周 山水人物图册
8.(清)苏六朋 太白醉酒图页
9.(清)苏六朋 牧之隐竹图轴
10.(清)苏六朋 园居闲适图轴
15.(清)何翀 松荫谈道图轴
16.(清)苏仁山 竹林七贤图轴
17.(清)蒋莲 眠琴绿荫图页
21.(清)钱慧安 进履图扇面
23.(清)任颐 老子出关图轴
24.(清)崔芹 山水人物图册
斯文顿:比当高冷女王更带感的是做个有趣的“外星人”
她有一张你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的
字典可考虑用Tilda Swinton作注释。
出身贵族,却喜欢那些怪怪的“人生”
蒂尔达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
那是一个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家庭,
比现在英国皇室“温莎”家的历史
然而她不想过上富裕而无聊的一生,
反倒一直在背叛和挑战这个设定。
比如她说自己无法作为名媛嫁给一个公爵,
后来蒂尔达·斯文顿入读剑桥大学,
想要学习写作,据说她本来想当一位诗人。
但是蒂尔达对演出那些贵族角色毫无兴趣,
“我在加入剧团一年后就下决心不要当演员了,对一个像我那样的年轻人来说,早早发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一件好事儿。”
英国导演和舞台设计师德里克·贾曼之后,
蒂尔达说他给了她几乎全部的电影教育。
在八年时间里,他们合作了七部电影,
那些电影看起来很有先锋的气质。
而另一方面,她又可以比你所想到的
电影选角出来后曾一度引起很大争议。
就连最死硬的漫威粉丝都不得不承认,
“不饰演不具实验性质的作品”、
不是气场动人心魄,就是怪诞凌厉。
她戴上假发、假牙、大发卡和眼镜,
你们属于列车尾舱,记住你们的位置。”
她画着“亲妈都认不出”的苍老妆容,
饰演Madame D,一个乖张的年老贵族遗孀。
在《生活残骸》里也是神经质角色。
因为他是为《绿野仙踪》的女巫着迷的人。
展现蒂尔达中性气质的最早一部电影,
雌雄莫辩加穿越戏码,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
多半不敢碰这种丑陋且毫无魅力的反派角色,
但斯文顿觉得“很可爱”,她还演过更恶心的。
在演真正的美人时,她又能炫目到近乎神圣。
她演男人跟演女人一样游刃有余。
斯文顿的能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她没有顾忌,
她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角色,
融入影片所构筑的时代和世界的阴影中。”
“如果有什么东西让我一直坚持表演,
那么是一种‘转变’和‘告别’的主题,
无论是社会震荡还是生活的变动,
转变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蒂尔达说。
“就像是买了票去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当观众,突然手里被塞进了球拍。”
文学杂志《Sembla》的长期撰稿人,
犹如她一向不给自己设限的作风。
1995年,蒂尔达在伦敦蛇形画廊表演了
《也许》(《The Maybe》)。
躺在玻璃箱子里静止不动或者睡觉,
表演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随机选择,
她经常趁着别人不知道,偷偷溜进去睡觉。
她说她想把这个展览做到自己100岁的时候。
和大自己20岁的作家John Byrne结婚,
并在苏格兰乡下养育一对双胞胎。
同时和小自己20岁的鲜肉Sandro Kopp
手牵手环游世界,出席各大颁奖礼。
蒂尔达曾一度同时拥有两个男人,
不喜欢粗鲁地评判别人的感情是非,
居然把伍迪·艾伦在《午夜巴塞罗那》中
打造失败的理想化共生关系变成了现实了啊!
虽然最终 John 还是找到了另一位伴侣,
蒂尔达和现任妻子的关系也非常棒。
狭隘的性别或者年龄来判定蒂尔达。
明天她就可以换上柔美的丝缎长裙,
红毯上,她非常喜欢华丽的闪光造型,
不论是穿上 Lavin、Chanel
或是她最爱的品牌 Haider Ackermann,
这些衣服都仿佛刻上了她的名字,
Tilda毫不费力地获得了时尚圈的顶礼膜拜、
2003 年倾慕她已久的高定设计品牌
Viktor & Rolf以“Tilda”为名
而全场所有模特都被打扮成她的模样,
这简直是对缪斯们最高程度的褒奖。
却依然成为人们眼中的时尚标杆。
驾驭任何夸张的造型也是绰绰有余。
根本看不出这是一身 Chanel。
很早就把运动裤穿出自己的节奏。
平时根本不在意明星的私服穿搭,
但遇到Tilda就完全沦陷了。
她为了让双胞胎儿子在更好的环境上学,
创办了私立学校,可以一直读到高中。
都流露出沉淀已久的知识与品位。
她是苏格兰电影节的联合策展人,
为全世界带去了鲜活的苏格兰瑰宝级影片。
这就是蒂尔达·斯文顿,不容易被定义,
每一面都意想不到,又光芒四射。
却偏要用尽才华撩拨世界的无性别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