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他从纵队司令改为政委,又改任司令,就一个理由:不想留在后方

更新时间: 2025-08-07 14:31:43

阅读人数: 459

本文主题: 重生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的小说

在东北野战军中,万毅的职位颇为特殊,他担任过最多的纵队司令。从初期加入东北,先后经历了东北自治军7纵、东北民主联军1纵的指挥职务,再到1纵的政委,后调任东野5纵司令员及特种兵纵队司令等岗位。总的来说,他曾四度担任纵队司令员,并且曾担任过纵队政委。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唯一一位从纵队司令转为政委,再转回纵队司令的高级指挥员。这背后的根本原因非常简单:他始终希望能继续待在前线。

抗战胜利后,山东军区组建了东北挺进纵队,由万毅担任司令,周赤萍担任政委,带领三千余名士兵进军东北。这支部队中有不少东北籍的战士,其中多数都来自万毅所领导的渤海支队。为了让部队能更容易地打开局面,拓展工作,挺进东北是明智之选。毕竟,关外的百姓对我军并不熟悉,而我军在此地区尚未建立牢固的根据地。进入东北后,部队迅速扩编,人数从最初的几千人增长到8000,经过四个月的战斗,再次扩展至1.4万人,编制下设三个旅。

不仅仅是万毅的部队如此,曾克林的部队扩编速度更为迅猛,仅三个月便从4000人扩充到七万多。快速扩编虽然增强了战力,但也使得部队的成分变得复杂,需要在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上进行整顿与加强。

在7纵的战斗中,万毅参与了诸多关键战役,包括抚顺战斗和四平保卫战。四平保卫战后,军总部决定重新整编纵队,组建1纵、2纵、6纵,并将山东军区的1师与2师和7纵合并组成1纵,万毅继续担任司令员。从作战经验和资历角度来看,万毅并不占有优势,他被任命为1纵司令,更多的是由于他的影响力。作为司令员,万毅的上级为他配备了两位副司令:梁兴初兼任1师师长,李作鹏兼任参谋长。经过几次江南战役和四保临江作战后,东北战局逐渐发生变化。我军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准备展开新的攻势。上级考虑到大兵团作战中,万毅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尽管他在之前的作战中表现不俗,但1纵作为主力纵队,仍然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决定将他调往后方。

然而,万毅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他与上级僵持了很久,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决定将他改任政委,而不是降低职务。这一改动不仅没有削弱他的权力,反而让他能继续留在前线指挥作战。通过这一安排,可以将李天佑调来,万毅依然能够留在一线指挥作战。

自1纵成立起,政委一职一直空缺,具体事务由副政委周赤萍负责。如今万毅担任政委,实际上成为了1纵的首任政委。从他担任1纵政委开始,万毅参与了两次重大战役,第一次是夏季攻势中的四平三战。部队战斗十分激烈,虽然几乎攻下了四平,但敌人增援过快,万毅只能带领部队撤退。在休整后,部队进行了秋季攻势,最终在冬季攻势后期四战四平,歼敌1.9万余人,取得了关键胜利。这也是万毅在1纵指挥的最后一场战斗。

四平战役结束后,军总部决定重新组建5纵、11纵和12纵,万毅被任命为5纵的司令员。值得一提的是,5纵的番号并不为人所喜,因为其源自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西班牙后方活动的间谍和破坏分子的总称。许多部队,包括西野、中野和华野,都避免使用5纵这个番号,甚至不愿与其有所关联。然而,考虑到东北的部队众多,跳过5纵的成立似乎不合适,最终决定成立5纵,并由万毅担任指挥职务。

经历了三战四平和四战四平的战斗后,万毅对大兵团作战的实际运作有了深入了解。如今,随着新纵队的成立,万毅获得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能够继续担任司令员的位置,指挥新的部队。他也是唯一一位从纵队政委转为司令员的将领,参与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他被调离,前往四野特种兵纵队担任司令员。

他从纵队司令改为政委,又改任司令,就一个理由:不想留在后方

东北野战军两个兵团司令员,一个是大将,一个无军衔

东北野战军有几个兵团?很多人可能都要回答说,四个。其实错了。第四野战军成立,那是四个兵团。东北野战军是第四野战军的前身,二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东北野战军的主体是纵队,只编成了两个兵团。一个就是第一兵团。第一兵团是怎么回事呢?1947年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了辽东军区前方指挥所,统一指挥南满的第三

指挥所的领军人是“二萧”,即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到1948年,辽东军区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军区第一前方指挥所,再后来,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领军人还是“二萧”。

这个第一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即黄永胜的第六纵队和钟伟的第十二纵队,到第四野战军成立,第一兵团改编为第十二兵团,萧劲光是兼政委。这个第十二兵团下辖是三个军,和第一兵团下辖的部队不一样。

萧劲光是湖南长沙人,早年曾去苏联留学深造,正赶上列宁逝世,萧劲光为列宁守灵五分钟。回国后萧劲光在中央苏区,当过红五军团政委和红七军团政委,职位非常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出师抗日,还有一部分兵力留守陕甘宁大后方,萧劲光是留守兵团司令员。到了东北战场,萧劲光长期担任东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主力兵团司令员,最终被授大将军衔。

第二兵团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东北和华北的结合部,有一个冀热辽军区,之前属于晋察冀军区,划给东北军区后,成立了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后来改成第二前方指挥所。

,长征路上英雄的红二十五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程子华在哪里呢?在晋察冀,担任过冀中军区政委。在聂荣臻去延安开始期间,程子华代理晋察冀军区政委,后来又代理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中央确定争夺东北的战略,程子华挺进到冀热辽一带,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到1948年9月,第二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还是程子华。

和第一兵团一样,这个第二兵团也是下辖两个纵队,即吴克华的第四纵队和贺晋年的第十一纵队。辽沈战役中,程子华领导的第二兵团一个最重要贡献,就是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确保了锦州战役的胜利。

塔山阻击战主要是第四纵队打的,程子华是吴克华的领导。战斗打得关键时刻,林总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成为塔山阻击战的一句名言。也就是说,无论部队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守住塔山阵地。

第四野战军成立,第二兵团改编成第十三兵团,司令员还是程子华。只不过第十三兵团下辖的是三个军,和第二兵团下辖的部队也不一样。不久,程子华离开部队,回到山西任职,最终与军衔无缘。

东北野战军的两位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和程子华,一位是大将,一位无军衔,但是他们后来都官至副国级,萧劲光晚年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子华晚年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且非常巧合的是,他们都活了86岁。

原创东野有三位纵队司令员,职务越打越低,有人莫名被降职,有人犯错

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五大野战部队最具有实力的一支队伍,下辖12个纵队。

在这些纵队指挥员中,有些人职务越打越低,被降为纵队副职,甚至师职,像胡奇才、段苏权、曾克林。

说起胡奇才,他曾经是4纵司令员,指挥过新开岭战斗、塔山阻击战,韩先楚曾经是他的副手。

为何胡奇才这么能打的一位将领,会变成副职?

胡奇才在东北作战时,身体一向不好,经常到后方养病,很多工作都是副司令韩先楚来负责。韩先楚后调任3纵司令员,上级派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担任4纵司令员。当胡奇才得知自己降为副职后,心里也感动不舒服。

或许上级有自己的考虑,一个纵队指挥员身体不好,会影响整个部队作战,而且4纵所在的南满一直是国军首要歼灭的对象,基于这样的形势,换将也是合情合理。

解放后,胡奇才被评为正军级,被授予了中将。

段苏权是一位资格很老的将领,红军当过师政委,抗战时期担任过北平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后接替了8纵司令员的职务。他因为锦州攻坚战犯过几个错误,辽沈战役后,他被降为军区作战处长。

解放后,他在评级授衔时,因曾经离队3年,被授予了少将。

曾克林是一位对东北解放有贡献的人,他是第一个率部抵达东北的八路军正规军。到东北后,部队迅速扩编到8万之众。

这些部队后来被编入其他纵队,他一开始担任了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后担任3纵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7纵副司令员、战车师师长。

对于曾克林来说,职务越降越低,他并非因为犯了错误,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的。解放后,他被授予了少将。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