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面红耳赤的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 2025-08-09 13:05:40

阅读人数: 616

本文主题: 面红耳赤相关成语

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面红耳赤的成语故事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成语解释:成语名称:面红耳赤成语拼音:miànhóngěrchì成语解释: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成语例句: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面红耳赤的成语故事

面红耳赤是不是成语

2022-03-31 18:18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面红耳赤不是成语,而是形容词,用来描述人的面部和耳朵因为情绪或其他原因而变红的状态。面红耳赤是因为毛细血管在短时间内大量充血,血液涌向面部和耳朵,使这些部位的皮肤呈现红色。这种情况通常与情绪激动、紧张、兴奋等因素有关,有时也可能出现在高原反应、气温变化等非情感因素下。面红耳赤还可能是由于酒精过敏、高血压或某些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此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以及潜在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应关注自身生理变化,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面红耳赤时,应注意调整呼吸,避免过度焦虑,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2-14 17:14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紧张。紧张的程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种恐惧感。

一、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二、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 三、供应不足,难于应付。 四、考试时情绪思维过度焦虑。

面红耳赤成语释义

面红耳赤成语释义 - 成语 - 百题词典

miàn hóng ěr chì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羞愧的样子

《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