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魔幻现实主义
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描写还是比较丰富的,改革开放后的就有点天马行空了,也没有那个年代的氛围感。人物的描写就上官鲁氏比较饱满吧,她的性格、情绪、行为,都写的很丰富。但是对上官金童的塑造就非常的单薄了,全篇大多数时候感觉他就是个没有感情的记录机器,像莫言手里的一部摄像机,只是站在上帝视角一帧一帧的记录下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想法,也不带一丝情绪司马凤司马煌被枪决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龙厂长拿着枪要和他上床的时候也毫无反应,看着自己的七姐被诱奸,他就像旁边的一颗柳树一样没有上前制止,也没有看到他的情绪波动,这是个多冷漠的人啊,但是在后面意淫的时候他又说要惩治那个淫棍,说明他又不是这种人啊,只是作者前面没有写出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有点矛盾。 上官家算上上官吕氏12个女人,且不说她们道德的好恶,但她们每一个都是敢作敢为的汉子。反观上官家的男人,一个个都是唯唯诺诺的东西。被当草养大的女儿们一个个都独立刚强有主见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被当宝养大的上官金童却是个胆小懦弱满脑子只有奶子的废物。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啊,女人们历经了一道道磨难的洗礼都成为了能担事的人,被当宝一样呵护着的男人却成了废物。也是在抨击旧社会病态的重男轻女观念吧,你以为的带把的就是一条汉子,其实也可以是一个废物,让你看到这种病态的观念是怎么养出一个废物的。 一个悲剧的故事,就唯一一个与上官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司马粮以外,其他全都是悲惨的结局。全书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也有人心的善良;看到了中国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看到母爱的坚毅;看到了混乱的大时代中人命的脆弱与廉价,也看到了人性的顽强与不屈不挠。

血淋淋的人生,究竟是从哪一刻开始崩坏的?
《人虎》是印尼作家埃卡·古尼阿弯创作于2004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这一点从故事的开篇就看得出来。
小说从一场死亡开始写起,主人公马吉欧杀死了安沃尔·萨达特。死亡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话题了,《人虎》的独特之处在于,古尼阿弯是如何刻画这场死亡的?
马吉欧杀死萨达特的方式不是借助任何凶器,而是活生生咬死的。这本身就有些不寻常,更诡异的是马吉欧杀人之后的自白,“不是我杀的,我身体里有一头老虎。”
小说的魔幻主义色彩由此彰显,并在之后的情节中被一次次深化。
评论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给出了如下几个特征:根植于身后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且在现实描写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人虎》堪称是一部“教科书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作者埃卡·古尼阿弯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极具特色的印度尼西亚式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书名“人虎”本身就来源于当地的一个神话故事。
主人公马吉欧从讲故事人马·姆哈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村里的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雌虎,有些人娶了雌虎,有些人则继承了祖先的雌虎。
马吉欧身体里的老虎继承自他的爷爷,也正是这只老虎,咬死了萨达特,引发了故事开篇的这场死亡。
古尼阿弯对于这场死亡的描写也是精心设计过的,他并没有上来就给读者展现一幅血淋淋的凶杀场面,而是借由第三人的视角来审视这场死亡,随即才是对死亡的直接描写。
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正是上面所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之一:时序关系常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
跳跃性是《人虎》叙事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开篇的这场死亡发生之后,小说中的旁观者都在好奇发生了什么,“期待知道隐藏在背后的恶意是什么
但古尼阿弯却笔锋一转,开始讲述马吉欧过去的故事,以及他母亲从希望到失望的20年悲惨婚姻。
在描写这段悲惨过去的时候,古尼阿弯也充分运用了叙事的跳跃性技巧。在开头的那场萨达特的死亡之后,紧接着在第二章发生了马吉欧父亲科马尔的死亡,随后还有玛丽安和马·拉比等人的死亡。
恰如古尼阿弯在故事中直白地写出的那样,这是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故事。
但在上述死亡发生之后,死去的萨达特、科马尔和玛丽安还会反复出现在后续的情节中,这种跳跃式的时间线让这个篇幅不长的故事变得跌宕而迷人。
在死亡的气息中,《人虎》中还充斥着爱欲与仇恨。马吉欧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家庭之中,父亲科马尔动辄对母亲努拉伊妮拳脚相向,绝望的努拉伊妮只能向炉子自言自语,直到萨达特走进她的生活,一场不伦恋成了努拉伊妮的唯一救赎。
马吉欧窥破了母亲与萨达特的奸情,但父亲的恶行让他果断站到了母亲一边。科马尔的死亡让马吉欧以为灾难结束了,愉快的生活将会到来。
但事情并非如此,一个野蛮的父亲死去了,但新的生活并没有到来,“那只是个白日梦而已,在真实生活中一切都已经失去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悲惨生活之后,一直到故事的重点,《人虎》依旧是一个悲剧。
正因如此,开头的那场死亡才会发生。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人虎》其实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开头的死亡不是故事的开始,恰恰是故事的结局。
而整个故事中大量的回忆以及对过去的重复叙事,事实上都在深入挖掘悲剧的根源: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血淋淋的人生,究竟是从哪一刻开始崩坏的?
另外,《人虎》中大量的细节总让人怀疑是在隐喻印度尼西亚被殖民的历史,这也是很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
小说中有一段关于老妇人马·拉比的回忆,这位善良的老妇人对穷苦人们极为慷慨,最终为了阻止子女们夺走土地吞土而亡,“马·拉比誓死捍卫土地的事成了一个传奇。”小说中的这句话很难不让人认为是对历史的隐喻。
同时小说中对马吉欧父亲科马尔这一人物的刻画似乎也有所隐喻。在科马尔死后,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表述:
“禽兽已经死了,现在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取决于我们自己了。”
“马吉欧正准备庆祝他家得到解放,期待一个野蛮父亲的死会带来愉快的生活。”
“科马尔的死是否真的会使他们得到解脱,他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是否会真正结束。而答案就写在母亲那张像裂开的河床一样的脸上。”
这些描述不禁让人怀疑,作者古尼阿弯是否是在隐喻殖民统治崩溃后,受苦受难的印尼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
从小说的结局来看,古尼阿弯对此并不乐观,残暴的科马尔死去了,但马吉欧一家并没因此重获新生。
殖民统治崩溃了,但印尼人民真的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愉悦生活吗?答案“写在母亲那张像裂开的河床一样的脸上。”
殖民者离开了,但他们留下的满目疮痍的创伤却没那么容易愈合。这或许才是印尼人民面对的血淋淋的现实。
从这种视野来看,《人虎》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寓言,是一支勇敢控诉残暴的殖民统治的哀歌。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查字典英语网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当地时间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病逝,享年87岁。他被认为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Gabriel Garcia Marquez.[Photo/Xinhua]Garcia Marquez was one of the prime exponents of magical realism, a genre he described as embodying "myth, magic and other extraordinary phenomen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把这种文体称为“神话,魔幻以及其它非同一般的现象”。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fantastical elements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产生于拉丁美洲,这些地区的作家经常往返于自己的祖国和巴黎、柏林等欧洲文化名城 相关阅读纪念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经典名句(双语)生平:《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资讯热词
相关资讯
上篇:德国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
下篇: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中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