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山海经中记载了多少上古大神?

更新时间: 2025-08-24 21:41:38

阅读人数: 563

本文主题: 上古神仙等级划分

五帝: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大神: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大禹、祝融、共工、嫦娥(常曦)、后羿等

山神:烛阴,英招、陆吾、长乘、江疑、耆童、帝江、蓐收、红光、熏池、武罗、泰蓬、骄虫、天愚、笆围、计蒙、耕父、于儿等。

《山海经》中描绘了众多神人形象,如名叫奢比尸的神,长着人的面孔、狗的耳朵、兽的身体;又如一位名叫武罗的神,长着人的面孔,有着豹子般的花纹,牙齿雪白,腰身细小;还有鱼身人面之神赤鱬;人面虎尾之神泰逢等。

众神之中,《山海经》描绘西王母的笔墨最多: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从“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人面虎身”这些原始质朴的词汇中看出,西王母是半人半兽的形象。

《山海经》里神仙所具有的功能也是十分奇特的,《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烛阴是一位人面蛇身之神,他的职责是掌管气候,使昼夜交替、冬夏更迭,产生光明、照亮黑暗,可以说是一位光明之神。

除了烛阴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其他三位光明之神,分别是羲和、常羲和登比氏:

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方百里。

羲和、常羲和登比氏都是女性,又都是光明之神。羲和、常羲分别生出太阳和月亮,登比氏则生出能用生命的能量照亮大泽的两个女儿。

山海经中记载了多少上古大神?

原创封神中的神仙体系,由三派组成,阐、截两教只是其中之一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它以“武王伐纣”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主题框架,其间融入了大量的神魔仙道、鬼狐精怪,俨然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仙体系。

细细梳理《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大约可以划分三派,即“道家派”、“西方派”和“上古派”,这三派相互独立,却也多有往来。“道家派”是《封神演义》的绝对主角,几乎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分量,“西方派”登场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上古派”更少;不过,尽管“上古派”登场的次数少之又少,但却是最先登场的。

纵观《封神演义》一书,构成“上古派”的只有四个人,即女娲娘娘和“三圣皇”。女娲娘娘的女娲宫位于都城朝歌南门外,女娲娘娘也是《封神演义》中第一位登场的神仙。“三圣皇”即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和人皇轩辕,这三位仙居火云宫。

女娲娘娘共出现了两次,分别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她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开头是给妲己(轩辕坟狐狸精)分配任务,结尾是帮助姜子牙抓捕妲己。火云宫的“三圣皇”也登场了两次,一次是吕岳在西岐散播瘟疫的时候,一次是潼关余化龙父子散播痘疹的时候,杨戬曾两次前往火云宫求取仙草灵药。

“西方派”即是书中所说的“西方教”,“西方教”位于西昆仑山,大教主是“接引道人”,二教主是“准提道人”,他们曾帮助“道家派”收过孔宣、破过“万仙阵”。书中还有一位“陆压道人”,其自称是西昆仑闲人,既然是西昆仑山的,也可以算作西方派。

另外,在“陈塘关哪咤出世”的那一回,还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说李靖曾拜西昆仑的“度厄真人”为师学习五行遁术,而这位“度厄真人”也可算得上是“西方派”,不过他却从未登过场。

道教派是整部《封神演义》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封神写的就是“道家派”的故事。“道家派”的最顶端是“鸿均道祖”,他有三个徒弟,老大太上老君,执掌人道;老二元始天尊,执掌阐教;老三通天教主,执掌截教。

太上老君的弟子,书中没有记载。元始天尊的弟子,除了南极仙翁、燃灯道人、云中子等;还有“十二金仙”,即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除此之外,还有姜子牙、申公豹等。

“道家派”的元始天尊,第四代弟子中,比较出名的有杨戬、哪吒、金吒、木吒雷震子、李靖、黄天化、土行孙等。

“道家派”通天教主所执掌的截教,在书中被定位反面,除通天教主之外,但凡与一姜子牙作对的奇人异士,基本上都是截教的门人,比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云霄、琼霄、碧霄、乌云仙、金箍仙等等;

再往下还有火灵圣母、闻仲、余元、余德、余化、胡雷、吉立、余庆等等。除此之外,如九龙岛的四圣、佳梦关的魔家四将、金鳌岛的十天君、罗宣、吕岳、石矶娘娘等等,也是属于截教门人。

总而言之,《封神演义》中的各路神仙大体可划分为以上三派,而《封神演义》所讲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道家派”内部的两帮人马,相互斗法的故事。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和诸神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现今道教神仙主要有四大体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

在道教最高规格的罗天大醮仪式中,会恭请 3600 位神仙。下面介绍一些道教及民间信仰中名气较大、知名度较高的重要神仙。

每个人的守护神、吉祥神,深深融入国人的生活、思维之中。

主管人间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神明,商业金融业的祖师爷、保护神。

道教海神,平安女神,慈爱之神,航运业保护神,沿海人民心中的「娘妈」。

道教战神,武财神,忠义的化身,商业、会计业、理发业的祖师爷。

主管人间福祉、利禄、寿命的三尊吉祥神,纳福、添禄、增寿。

守卫门户的神明,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

饮食之神,掌管家庭祸福,督查人间善恶。

保护一方水土,佑护五谷丰登,财源滚滚。

代表最广泛的民间道教信仰的八位神仙。

道祖道德天尊,教化世人的慈爱天神。

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三清是大道的化身,三位一体。《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清居于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合称三清境。三清是创世神。元始天尊造化天地,灵宝天尊度化万物,道德天尊教化世人。

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是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道教的众神之帝。总领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统御儒、道、释三教和其他诸神仙圣佛,治理宇宙万物。

三清和玉帝的关系类似于大股东和总经理,三清是创世神,玉帝是治世神。玉皇大帝也是儒教的最高神:天帝。另外,玉皇大帝还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儒教尊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民间称天、上天、苍天、昊天、皇天、天公、老天爷等。

张天师(张道陵)、葛天师(葛玄)、许天师(许旌阳)、萨天师(萨守坚)。

四御是玉皇大帝统治宇宙三界的助手,又称为四辅。

紫微大帝、长生大帝、勾陈大帝、后土娘娘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雷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徽大帝、统御万类的青华大帝、统御万灵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娘娘合称六合(上、下、东、南、西、北),代表宇宙无限的空间。

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阳明贪狼星君,阴精巨门星君,真人禄存星君,玄冥文曲星君,丹元廉贞星君,北极武曲星君,天关破军星君。

计都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太阴星君,土德星君,罗睺星君,太阳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9. 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

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 36 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 72 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

《水浒传》中将 108 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 与 72 相加之和正好是 108 ,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王母娘娘(女仙之首)、妈祖天后(航海女神)、碧霞元君(泰山女神)、送子娘娘(生育子嗣)。

九天玄女(轩辕黄帝之师,术数之祖)、花神、嫦娥仙子、无生老母、骊山老母、慈航真人、太姥娘娘。

七仙女、何仙姑(八仙之一)、陈靖姑(救产保胎)、麻姑、电母、狐仙、织女、娥皇、女英。

文昌帝君、文曲星、魁星、天聋地哑。

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纯阳帝君、文衡帝君。

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茶圣陆羽。

(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圣人韩愈、朱熹、王阳明。

玄天真武大帝(明朝保护神,武当山主神)。

关圣帝君(忠义的化身,武圣)。

护法四帅(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

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帝,儒商之祖子贡,道商之祖范蠡。

五路财神(玄坛真君赵公明和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财使者)。

钟吕二仙,和合二仙,土地爷白圭,管仲,柴荣,沈万三,刘海(戏蟾),韩信(偏财神)。

福禄寿三星,喜神,八仙,门神,钟馗。

麻姑,彭祖,顺星,月老,石敢当。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盘古圣祖(开天辟地),女娲圣母(大地之母),轩辕黄帝(人文始祖)。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帝俊。

上古四方天帝(炎帝、少昊、颛顼、伏羲)。

刑天,蚩尤,共工,祝融,彭祖。

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上保救人类,下超度幽冥,治九幽冥府一切神鬼)。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城隍、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拘人生魂)。

医神(华佗),药王(孙思邈),保生大帝(吴夲),南极仙翁,神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朱震亨、李时珍、叶天士等)。

五岳大帝,四海龙王、城隍、土地、山神、水神、龙王。

温州杨府爷,都江堰二郎神,茅山三茅真君,福州陈靖姑,台湾国姓爷,广西布洛陀,香港黄大仙,兰州金花仙姑等等。

四大真人(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洞灵真人)。

王禅老祖鬼谷子,北极真人安期生,紫阳真人张伯端,重阳真人王重阳,长春真人丘处机,三丰真人张三丰、张继先天师,张宇初天师等等。

标签: 元始天尊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