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令人热血沸腾的中世纪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56:26

阅读人数: 463

本文主题: 中世纪三部曲顺序

提到中世纪的欧洲,大家都会说是黑暗的年代,就连那时期的绘画风格也显得较为低沉阴暗,与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截然相反。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查找历史资料可以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矛盾突出,人们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在教皇的压迫下,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没有统一的国家,诸侯林立,一言不合就开战,加上领主的剥削,平民生活悲惨。但是,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尽管当时战乱频繁,他始终认为中世纪是欧洲最为精彩的时期,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代。因此,作者写就了“欧洲中世纪三部曲”,来揭秘真实的中世纪,同时展示了一段传奇历史。接下来,我将主要介绍第二册《诺曼风云》,呈现出以骑士为主旋律的风云变幻。承接上册《维京传奇》继续讲述维京人的故事,却有所不同,定居在法国北部(或法兰克王国)的维京人及其后裔被称为诺曼人,而这部分人登陆上岸,从野蛮暴力的海盗转变为有勇有谋的骑士,他们远征意大利南部、西西里以及英格兰等地区,主导了诺曼征服和十字军东征,并建立诺曼底公国,进而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三位传奇领袖(诺曼公爵)分别是——征服者威廉、西西里的罗杰二世、安条克的博希蒙德。威廉不用多说,在历史上早已久负盛名,他率军入侵英国后,仅用几周时间便将其征服,随后成为英国国王。罗杰则是在先辈的基础上,合并了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地区,逐渐统治西西里,建立西西里王国,并从拜占庭帝国夺走了其统治4个世纪的意大利。对于博希蒙德,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他积极响应十字军东征,战绩斐然,在攻克安条克后,建立了安条克公国。跟随他们的脚步,我们会见证跌宕起伏的战场,以及复杂的权力博弈。由此我们会发现,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叙述历史,而是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诺曼人传奇的崛起历程。而诺曼人经过多年的洗礼,早已不是当初的野蛮人,他们曾被迫信仰基督教,采用法语,但凭借极强的适应力,他们迅速被这种文明同化,并掌握了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模仿法兰克的骑兵战术,渐渐培养出骑士精神。因此,在诺曼人一代代的发展创造之下,12世纪时,欧洲和地中海一些最富庶的地区纷纷被诺曼人占据。 回顾整本书,我们一直沉浸在中世纪的波澜壮阔里,或许翻开书之前,我们难免怀疑中世纪黑暗的真实性,经过作者精心的梳理整合后,我们不得不佩服诺曼人的伟大,不仅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战争格局,还将其从黑暗的边缘挽救回来!

令人热血沸腾的中世纪

似乎连情节也不能取胜的中世纪三部曲前传

《暗夜与黎明》是肯·福莱特的又一本长篇小说。书的背景放置在公元10-11世纪,当时古罗马帝国开始衰落,欧洲正处于维京海盗四处劫掠的黑暗时期。同时这部小说也是肯·福莱特中世纪三部曲的前传,书里面有介绍夏陵和王桥这两个地方,更是重点写了王桥大教堂的建成。三个代表正义的主人公,分别是贵族蕾格娜,修士奥尔德雷德,以及平民埃德加。三人因为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求,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生也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肯·福莱特毫无疑问是一位说故事的高手,情节的设置错落有致,几乎每一章都有一个高潮,吸引人一直读下去。这么多人物里面,我觉得肯·福莱特塑造得最好的不是三位主人公,也不是最大的反派温格尔,而是出场次数并不多,在书的中段就死去了的埃德加的母亲米尔德丽德。米尔德丽德性格坚毅,并且聪明,总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自己预设的结局。她总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家人在我家里永远有吃的。”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护。

米尔德丽德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得最深并且也让我最难受。埃德加为了一个奴隶免遭德朗的毒打,打了德朗一拳头,而遭到德朗的解雇。他别无他法,只能回到有他母亲、两个哥哥、一个嫂嫂和一个侄女的贫穷的家里面。即使米尔德丽德一再重申在她的家里面他的家人永远都有吃的,但是事实并不仅靠个人意志就可以改变的——他们家确实不够东西吃。偏偏屋漏兼逢连夜雨,原本可以拿去卖拿去换取食物的干草却在连夜的暴雨下被淹了,完全用不到了。短时间内可以用来解决这家人燃眉之急的东西被毁了,似乎生活走进了绝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食物,她一步步走向河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唯一最爱他、会给他庇护、给他支持的家人,就这样走了。埃德加到底有多伤心难过,书里并没有写。米尔德丽德当时走向河边的心情怎么样,书里也并没有写。混乱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似乎并不允许太多的个人情感的发泄,特别是贫困的平民。肯·福莱特接下来设置的情节,是埃德加通过自己的天赋,发现可以通过挖掘运河排掉多余的雨水,让农场不至于再发生一次水灾。并且又通过埃德加的观察和细心,发现了另一项不仅可以喂养家人,同时也可以获得额外收入的活动——捕鱼。果然,埃德加一家不用再担心食物不够了,后面更是凭靠捕鱼这一项收入,使得埃德加的哥哥们成为当地较为富裕的人家。

我觉得有点讽刺,似乎米尔德丽德的死亡就只是死亡。

后面,书里再也没有提及过米尔德丽德。

另一个同样总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自己预设的结果的是蕾格娜,她在书里面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从小被父亲带在身边参与政治,她自己本身也喜欢政治,喜欢权力。蕾格娜的一生中遇到过种种困难危机,都可以被她一一化解,有时候化解得太容易了,让我有种她拥有上帝视角的错觉。书里面针对蕾格娜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她嫁到夏陵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敌人是吉莎,她丈夫的继母。蕾格娜希望确立自己在庄园里面女主人的地位,从吉莎手上夺权。她完成了所有的部署,也成功完成所有的动作。似乎一切都已经完成,权力中心应该从吉莎的手上转移到蕾格娜手上。但是,蕾格娜部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她丈夫的支持,如果缺少她丈夫的支持,蕾格娜永远都不可能从吉莎手上获得权力。“吉莎,蕾格娜想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别再说了。”她丈夫威尔夫这一句话,给第一次蕾格娜和吉莎的小斗争一锤定音。

后面还有蕾格娜和其他敌人发生的一些斗争,每一次的胜利最后似乎都是靠的威尔夫的支持。蕾格娜的第一个盟友,书里面另外一个正义的主角奥尔德雷德给予她的建议是“不要失去威尔夫的爱”。肯·福莱特无意去塑造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蕾格娜的所作所为用现代的眼光看来确实也不像是一个纯粹的独立女性形象。这本书的背景是设置在公元10-11世纪的黑暗混乱的时代,那时候不要说女人,连一个平民都没有太多的自主权,所有的权力都牢牢掌握在贵族和主教的手上。没有忘记这一点,然后再去看蕾格娜,就不得不赞叹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立能干。

但是,肯·福莱特没有在书里面细写这一点。

蕾格娜还有一个情节让我也记忆深刻。在威尔夫死去后,为了争抢他留下的权力和财产,威尔夫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合谋囚禁了蕾格娜,并且年纪最小的弟弟威格姆更是多次强奸蕾格娜,致使蕾格娜生下了与他的儿子。2014年美国议员对堕胎权的合法性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论,支持堕胎权合法化的其中一个论点就是,女性应该有权选择不要强奸犯和她们的孩子。让人很震惊,直到2014年,女性仍然没有对自己身体的处置权,那之前到底有多少女性因为堕胎不合法尔被迫养育强奸犯的孩子,日日面对这孩子,提醒自己那段想要忘记的痛苦的过往。孩子是无辜的,可是女性自己又何尝不是无辜。不仅被强奸犯伤害了,还因为法律 不允许堕胎而遭受长期的二次伤害。后来,蕾格娜有了一次重获自由的机会,但是因为她和威格姆的孩子,她选择了放弃,转身向长达数年的另一种折磨和囚禁走去。

但是,肯·福莱特同样没有过多书写这一点。

我觉得肯·福莱特有点像国内的马伯庸老师,将故事设置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并且对故事所在的时代下很大的力气去考证,尽量贴合当时的生活。出版社在一开始宣传肯·福莱特的时候,重点也是放在了这上面。

肯·福莱特的书我之前有看过世纪三部曲,其中《巨人的陨落》这一部我认为是他对人物塑造得最成功的一部,历史的宏大和小人物的经历结合一起,情节同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还看过他的《圣殿春秋》,后来便是这一部《暗夜与黎明》。看过了这么多,我始终对肯·福莱特喜欢不起来。他确实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情节的设置可以一直扣住读者的心弦,让他们不得不一直追着看下去。但是,也仅此而已。人物的塑造非常单薄,每个人,不管主角还是反派都没有人物弧光,似乎主角生来就是正义的,坚持的事情肯定是对的,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成功的;相反,反派天生邪恶,做的事情无谓利不利,到最后也肯定是恶人自有天收。在情节上,看过了《圣殿春秋》之后在看这本,不得不承认肯·福莱特似乎落入了自己的套路中,主角对抗反派最后取得胜利,主角的爱情线总是开始得稀里糊涂,每次都是到了某一个点,两句话点出来原来两人早就情根深种,到底因为什么或者在什么时候开始萌生的情絮,不知道。

但是,怎么样都好吧,这会是我读的最后一本肯·福莱特的书。

《中世纪三部曲》与《世纪三部曲》

阅读《世纪三部曲》的高潮还没有过去,《中世纪三部曲》又带给了我们的新的体验。如果说《世纪三部曲》是在历史的狭缝中补充细节,那么《中世纪三部曲》就像为我们在空白画卷中进行填补。

我们对《世纪三部曲》的历史事件有太多了解,我们对故事的走向和结局也就有了猜测。对于《世纪三部曲》来说,在短暂的时间内,这个世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变。太多的历史事件需要肯·福莱特去“照顾”,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讲故事的能力的发挥,但他还是在《世纪三部曲》中为我们展现了精彩的细节。

但在《圣殿春秋》中,这个世界的进程是如此缓慢,为作者的功力发挥留下了大段的时间空白。在中世纪的世界中,作者毫不吝惜的进行着书写编织。于是,我们有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圣殿春秋》让人有一种畅快的阅读体验,故事的发展如流水般舒畅。在作者细致的描绘下,故事本身仿佛有了力量,总是推着我多看一点,再多看一点。而故事本身的发展又是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总是要历经“上帝”的磨难和考验,让人对很多故事情节印象深刻。

当然,《圣殿春秋》也延续了作者的严谨细致和真实,比起《世纪三部曲》更进一步,书中很多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深深融入故事之中,跟随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同生活、一同建筑、一同祈祷、一同作战。这本书是如此让人沉迷,以至于看到最后,感觉结尾完结的有点太快,让人有些失落。

随着大教堂的完成,国王受到主教们的鞭笞,中世纪拉开了帷幕。不知作者会为我们呈现一个怎样的中世纪,期待《无尽世界》。

标签: 暗夜与黎明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