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从军行二首

更新时间: 2025-08-30 20:52:46

阅读人数: 911

本文主题: 从军行原文与译文

大将军出兵打仗,使得白天里的边关都显得昏暗。 他身披三面环绕的黄金铠甲,威猛无比,吓得敌军首领单于心惊胆战,不得不撤退。

《从军行二首·其一》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二句直接点明主题,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大将军出征的威势;后二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威武形象。上半句正面描写大将军身披黄金甲的英武形象,后半句则用单于的惊恐无助反衬出将军的强大。全诗气势沛然,充溢着自信、自豪的情绪。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七首

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酒醒香销愁不胜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径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卢思道(约531年,一说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隐士卢道亮之子。中国隋朝大臣、诗人。卢思道少时曾以北齐文学家邢劭为师,并向魏收借书,刻苦攻读。仕于北齐,为司空行参军、员外散骑侍郎等,因作诗敏捷,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历北周而入隋,为仕同三司、武阳太守等官,卒于京师。

卢思道的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已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有较高地位。他生长于北方,初期颇热衷对齐梁诗的模仿,后与颜之推等人长期相处,诗风开始变化,写作独具北方文化精神的诗歌。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谓“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其还写出了融会南北之长的佳作《从军行》。全诗一气运行而转折多姿,词意苍凉而深情绵邈,柔婉轻倩的情调隐含在刚健劲逸的气势之中。文章亦有声于当时。故钱锺书称之云:“隋文压卷,端推此篇。”

标签: 卢思道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