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奇妙的猫咪梦境之旅
在孩子的世界里,总有无尽的想象与奇幻。《猫豆》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场专为孩子们打造的猫咪梦境之旅,它以简洁而富有创意的文字,搭配上细腻软萌的插图,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童话世界。故事的主角小豆豆,是一个喜欢猫咪的小女孩。某天,她收到了一包神秘莫测的豆子。当这些豆子被豆豆种在院子中,并悉心照料后,奇迹发生了——56只色彩斑斓、豆子大小的猫咪破土而出!它们被亲切地称为“猫豆”。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们,带着缩小版的小豆豆,一起展开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冒险。猫豆们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可能。它们不仅拥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如贪睡的懒猫、活泼的跳猫、害羞的躲猫猫,还有勇敢的斗猫,它们之间的互动让人忍俊不禁。猫豆们在小豆豆家画画、捉迷藏,还出门进行了一场“大游行”,那盛大的场面和欢乐的氛围,简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惊喜的童话世界。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们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猫豆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每只猫豆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有的弹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场面热闹非凡。《猫豆》是一本能够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的优秀绘本。它以独特的创意和细腻的笔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猫咪梦境。故事的最后,还有一个彩蛋呢,快来看看吧!

这本绘本,让我不再害怕表达爱
很小的时候,我家孩子就非常喜欢夜晚的天空。那满天的星辰,弯弯的月亮,对她来说,是极为神奇的存在。
天空,承载了我们对梦想的所有想象,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蓝天、白云、星星、月亮,都赋予了其特殊的含义。
《我爱你,胜过万千星河》就是一本充满奇幻梦境和真挚情感的绘本,它是能让读者感受爱的真谛的告白之书。
绘本的作者是英国童书作家贝基·戴维斯,绘者是澳大利亚的达娜·布朗,他们用极富有诗意的语言,精致巧妙的画风,表达出我们内心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拿起书来,就不忍放下。
绘本中,两个孩子在云端、在太空等超越现实世界的奇幻漫游,那自由自在的旅行,充满爱意的宣言,浓烈而炙热,令人怦然心动。
比起普通的绘本中对爱的刻画,这本书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更多了一丝浪漫和唯美的情调,所以,这本绘本,既可以拿来做亲子阅读,创建亲密的亲子关系,也适合送给另一半,向对方表达浪漫的爱意。
爱是需要表达的,在夏天、在日落之时、在海边、在漆黑的夜晚,爱就像一股暖流、一件衣服、一束灯火,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幸福。
家长们在跟孩子表达爱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爱并不是一个隐晦的词,是可以自然地说出来的。
绘本中除了梦幻场景与浪漫情感的表达之外,令人印象更深刻的莫过于本书的制作工艺了。高品质精装大开本,精心复刻的原版用纸, 每一处的极致用心,都让这本书显得高端而精美。
打开绘本,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蔚蓝的夜空和浩瀚的银河, 它是用了四色加专色的特殊印刷工艺,打造出来的璀璨星空的极致效果, 让人看了,仿佛置身于夜空之中,让人难以忘怀。
孩子们在看这本绘本时,跟随图画就能感受夜空的美妙和震撼,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对美术的喜爱,增加对美的感知能力,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它能让人感受到幸福,给予人们上天入地的无畏勇气。阅读一本关于爱的绘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浓烈的爱意,体会被爱治愈的甜蜜与温暖。
你有多久没有表达爱了?有多久没有陪孩子一起安静地看一本书了?和我一起打开 《我爱你,胜过万千星河》这本绘本,创建一个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吧。
童年是人生的底色共话《童年》绘本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是每个人一生难以割舍的朦胧情结。由伊万•苏里科夫着笔、米哈伊尔•贝奇科夫绘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童年》绘本,融汇脍炙人口的民歌,为读者描绘了俄罗斯儿童的别样童年。为回味童年芬芳,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情感共鸣,西南大学师生就此展开了对话。
研究生张彦博:谈到童年,饶不开童年的栖居地——故乡。贝奇科夫画笔下的故乡,时值寒冬,村庄祥和宁静,雪中的木屋温馨而明媚,漫天的大雪也满溢温情。东方的文艺作品中也有许多对故乡热情洋溢的描写,您如何看待东西方这种情感共鸣?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写道:“在人类与乡土之间创造了一种亲情纽带,这与那个地方任何迷人的景色或道德的环境毫无关联。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本能。”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有的人性”,始终埋藏于每个人灵魂深处。故乡是儿童窥探世界的第一站,承载着小小心灵对宇宙的憧憬。绘本中“我”滑雪时欢快的脸庞,摔倒时玩伴们哄笑的表情都异常生动,饱含着绘者的款款深情。“这是我的村庄,这是我的家乡。”“每当我读起它,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温暖而酸楚的情感。”绘者如是说。敏锐犀利的鲁迅先生在写到绍兴乡村的乌篷船、社戏时,语言如江南的烟雨、门前小河的涓涓流淌,文章也变得柔和起来。诺奖得主莫言对故乡充盈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莫言用充满对抗与冲突的语句表达了对故乡爱恨交织的情感。东西方文艺家凭借敏锐的感受力,强烈的共情力和直击人心的表达力,将内心的潺流激荡于笔尖。“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故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研究生张彦博:绘本着重描绘在梦中的“我”徜徉在奶奶的故事里,梦境瑰丽曼妙,故事奇幻迷离。请问您如何看待文艺作品对梦境的使用?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描写梦境的故事大抵是温柔的,一如云山雾绕的柔情百转。绘本中,童年的梦境是“我”的乐园,是19世纪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雪原上绽开的花,也是所有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国度。小镇坐落在巨鲸的背上,鲸鱼张着大口想要吞下一字前进的帆船,而作为王子的“我”在空中翱翔,与飞过的女巫打招呼……绘本中的梦境奇幻瑰丽,布局和景物既充斥着飞扬的浪漫感又包裹着童真的想象力:金黄的火鸟、鲜红的树、彩色的石螺……无一不彰显出童年的明丽与美好。可贵的是,绘者并没有落入现实的窠臼,他以儿童一般明亮且敏感的眼眸观察世界,用笔写意而生动,毫无现实的烟尘和心机,更显质朴、灵秀。梦境是作者的独白,却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汪曾祺在《受戒》末尾注明这是写43年前的一个梦,鲁迅也在《呐喊》的序言中写道:“我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梦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也是寄托思绪的摇篮。它带着人们回到与世界初识的时间,暂时脱离现实,重温本真的体验。
研究生张彦博:这个绘本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显得有些琐碎,但却感人至深。在对生活朴素的描绘中,处处洋溢着亲情的温馨,温暖着“我”的心灵。童年留下的痕迹犹如墙上的涂鸦,静静存在,提醒我们不可复制、一去不返的时光,请您谈谈对童年的看法。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华兹华斯说,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孩童对周遭事物的感知纯粹而天然。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故以儿童之眼观世界,则万物皆纯真可爱。原本寒冷萧瑟的西伯利亚,在“我”眼中也溢满阳光。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在林海英眼中则是为了给漫长沉默的旅途增添情趣,她的父亲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这与《童年》绘本中奶奶的怀抱和抚慰“我”的心灵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方对儿童纯真的珍视在不经意间达成一致。童年若是沐浴在爱中,则一生皆可无惧无畏。绘本中的“我”是幸福的,有温馨的家庭,有深爱着自己的奶奶,还有一群天真可爱的小伙伴,正如绘本中的民歌唱到:“如果你的童年时光,充满幸福与欢愉,那么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因失意而忧郁。”因为被爱,所以有去爱的能力和勇气。童年的回忆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它是人一生的底色,甚至是走出困顿的钥匙。诚如王小波所说,“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
相关资讯
童年是人生的底色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是每个人一生难以割舍的朦胧情结。由伊万•苏里科夫着笔、米哈伊尔•贝奇科夫绘制、西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