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武警交通二总队新兵记:汶川地震遗孤从军兄弟圆梦军营

更新时间: 2025-09-13 22:55:16

阅读人数: 184

本文主题: 女主穿越到军营从军的小说

原标题:武警交通二总队新兵记:汶川地震遗孤从军 兄弟圆梦军营

图为双胞胎兄弟王贺(后)和弟弟王祥(前)正在进行擒敌术训练。 孙亭文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6日电 (孙亭文张丁强)陈伟不曾想到,自己18岁的生日,竟然是自己到达军营的第一天。陈伟说:“因为曾经和解放军同住过一个月的时间,受到了解放军的细心的照顾,因此萌发了当兵的愿望。”

6日,在位于乌鲁木齐的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教导队,来自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新兵陈伟,向中新网记者袒露心扉。他稚嫩的脸上还冒着青春痘,但说起话来,却让记者感到他对军营的向往。 图为来自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的新兵陈伟(前一)和战友进行训练。 孙亭文 摄

青川县,亦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在这场大地震中,陈伟的父母均罹难。那年,陈伟10岁。

陈伟说,地震时他在学校,躲避到了操场上。没有想到距离学校1小时路程的家,却再也找不到了。“地震发生后,像我一样的孩子们被集中在一起,我们跟随着解放军住了一个月,他们还给我们上课,谈心。”

“虽然我记不住那个20多岁的兵哥哥的名字,他陪我做游戏、给我洗澡、讲故事,带我慢慢地走出哀伤。他让我小时候的心里萌发了做他们一样的人。”陈伟说,他认为军人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能帮助自己的人,他们是英雄。

还在高二(2015年)的时候,陈伟就在网上报名参军,今年高三毕业终于如愿以偿。“我想要是今年还没有入伍的话,我还会继续报名参军的。”

陈伟所在的部队是武警交通第二总队。这支部队前身是1937年杨成武将军创建的晋察冀涞源游击支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是一支屡立战功、具有光荣传统和共色基因的部队。1984年转隶武警部队,2009年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武警交通第二总队副政委何高明告诉记者,这支部队1974年从湖北移防新疆后的40年里,先后担负了天山公路、新藏公路、沙漠公路、高等级公路的修筑和新藏线养护保通等任务;先后参加了“98”抗洪、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甘肃舟曲等抢险救灾任务。今年又先后参与了湖北宜昌猇亭区火灾、新疆叶城泥石流、西藏阿里雪崩,以及湖南、湖北两省多地的洪涝灾害等抢险救援任务。

已在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教导队新兵训练两个月的陈伟说,除了军事训练外,部队指战员还给新兵们讲解部队光荣的事迹,让他感到自己今后也能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在回忆地震中的苦难时,陈伟眼睛里噙着泪花。“那时候想救助自己的父母,却无能为力。现在当兵了,我也有能力像曾经帮助我的军人一样,有能力帮助其他人了。”

和陈伟一同在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教导队集训的新兵还有390名,均来自河北、四川。在这群新兵中,记者注意到了来自河北张家口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王贺、弟弟叫王祥,今年19岁。

6日的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教导队训练场,让人感到有些冷冽。王贺与王祥兄弟俩和其他战友一起进行着擒敌术、体能等训练。

今年9月17日,兄弟俩从河北张家口老家来新疆当兵,眼看新兵训练即将结束,两人也褪去青涩,渐渐变得刚强。

弟弟王祥告诉记者,萌发当兵的愿望是哥哥王贺,但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在知道哥哥想当兵后,就跟随哥哥一起走进军营,一起圆梦。

哥哥王贺说,自己从小就向往军营,看着别穿着军装特别帅,自己很羡慕。弟弟王祥也说,自己特别羡慕军人帅帅的样子。

得知兄弟俩都要去当兵,心疼儿子的父亲舍不得两人吃苦,起初不答应,但两人态度坚决,最终父亲同意,两人双双报名当了兵。

进入军营后,兄弟俩被分到不同班级,哥哥在二排五班,弟弟在三排八班,虽然住在楼上楼下,但也不能时常串门,平时很少分开太久的兄弟俩还有点不习惯。

在内务上,兄弟俩起初也有些不太适应。军队纪律很严格,被子要求叠的规整,这让平日里几乎不怎么叠被子的哥俩费了不少劲。“现在起床第一反应就是叠被子,叠被子也是有学问的,不用心叠根本就叠不好,必须有耐心才能叠好,这让有些急躁的我慢慢变得有了耐心,现在叠被子都不算什么了。”哥哥王贺说。

谈起两个儿子,其父亲王过明说告诉记者,两个儿子他虽然舍不得,但他相信部队,儿子能当兵,他也觉得非常荣幸。

最近,这批新兵训练也将接近尾声,武警交通第二总队将根据部队需要,将这批新兵分派到各地,但陈伟、王贺、王祥他们都说,不论被分派到哪里,都要在那里站好每一班岗。(完)

武警交通二总队新兵记:汶川地震遗孤从军兄弟圆梦军营

原创清朝也有个花木兰从军,在军营里却意外怀孕,结局很凄惨

许多爱好历史的朋友,对花木兰从军的故事,都分析认为是假的。一个女人,在军营里,从生理行为,和日常行为上,怎么还看不是个女的来。就觉得是古人编的,

不过在清朝,到真有个花木兰,有明确的记载,她在军营里还做到了小官,但最终还是因为身为女儿身,意外怀孕,最后结局很悲惨。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开始前,在民间大量招兵,有一户姓陈的人家有个女子,因为女生男相,又力大无穷,在不明情理的情况下,就糊里糊涂的当了兵,跟着左宗棠到新疆打仗。这个陈氏女,不光长的像男人,声音也像,性格也是大大咧咧,在家也没人给说亲,也算一气之下,学花木兰。

这也是旧时女人地位低,到了一定的年纪,没人说亲,父母也嫌弃,所以,封建主义里,也没有真正的父慈子孝,这陈氏女,在家里实在是受气,也就当了兵了。

古代的行军打仗,尤其去新疆这种苦地方,普通士兵几个月都不能脱衣服睡觉,所以,很长时间里,陈氏女没有被发现,由于她力大无穷,上阵杀敌也勇猛,反而立了战功,就当了个小头头,有了自己独立的帐蓬,算是有独立空间,

这也难怪,一个在家里受气,到军营里勇猛杀敌的案例,古今有好多,这也是唯一一例,陈氏女,虽说是个女人,但终究也是负气离家,所谓知耻而后勇,就是说的这个事。

03、解开女人怀,遇到负心人。

后来在军营里有一个长的很清秀的小兵,在陈氏女的管辖之内,陈氏女毕竟还是个女人,对这个小兵暗生情愫,先把这个小兵招到身边,拜为兄弟,一来二去的,暴露了真身份,在军营里,小兵也不管陈氏女的相貌了,两个人发生了关系。

后来怀孕了,一看再也瞒不住了,就主动向左宗棠坦白了,左宗棠不仅没有降罪,反而认为可以鼓舞士气,认要了这个件,还封赏了陈氏女,令她回家安胎,她的官职由小兵接任,等战争完了,再成亲。

一切都挺好,陈氏女也回家生完孩子了,再回军营时,小兵成了小官后,就看不上陈氏女了,拒不相认,何况也是战争期间,陈氏女不知经历了什和,那以后,她和孩子就再没有消息了。

这件事被一些野史记录下来了,但可以分析出陈氏女的结局一定很悲惨。

结语:千古以来负心汉多的是,一开始说可以在一起,但久了就挑出各种毛病。再说陈氏女长的像个男人,小兵有地位,有钱了,自然就看不上了,在古代,哪有男人对的起女人的说法啊!这也是封建社会制度对女人没有保护,制造了各种悲剧。

父子两代接力从军,中山退役大学生士兵李攀用青春续写热血军营故事

“去参军吧,参军能改变一个人的身心,如果年轻时不当兵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眼下,2025年下半年征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出生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李攀,以自身经历鼓励有意参军报国的适龄青年。

“我家在湖南永州,父亲年轻时曾在北京服役,是一名陆军。从小,父亲就给我讲他在部队怎么执行任务,和战友如何相处等。”李攀回忆道。年复一年听父亲讲的军营热血故事,已然在李攀心里埋下了入伍的种子。大一下学期,当学校进行社团招新时,他被一则征兵海报吸引住了。同年3月,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李攀顺利应征入伍。为期3个月的新兵训练实战考核后,李攀下连来到甘肃省一部队,成为一名警卫连队员。

彼时,湖南出生的李攀从未去过西北,甘肃营地的漫天黄沙给了他当头一击。初来乍到的李攀被班长端来的一盆水叫回神来,这盆水是专门为新兵准备的洗脸水,当毛巾贴上脸颊擦去沙尘的刹那,他感受到了战友的情谊。

在部队,李攀边熟悉环境边刻苦训练。2023年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李攀所在的部队被分配去执行后勤保障任务。李攀和战友用肩膀扛起一箱又一箱的物资运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连夜执勤10小时没合眼。李攀回忆:“当时我们每个人心里想能帮助到灾区人民一点是一点。”当听到受灾群众一句句真挚的感谢时,李攀对父亲常说的那句“军人身体里流的不是血,是滚烫的使命”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5年3月退役后,经历蜕变的李攀带着军营的热血与激情重返校园,投入到学业与征兵宣传的工作中。市场营销专业的他在学业上努力上进,学习遇到困难时总会积极地向老师同学们请教。课余时间里,他踊跃参与到各种学校社团、志愿活动中,并主动承担起征兵宣传的责任。他运用学校公众号推广退役士兵的光荣事迹,在学校里组织征兵宣传讲座、协助征兵体检等等。

“部队需要青年力量。”李攀正在用实际的宣传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对于未来,他表示:“学业方面我有专升本的计划,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后我会保持军人本色,设定目标,合理分配管理时间,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争取全面发展。”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