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醉心书法老有所乐翰墨香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8:42

阅读人数: 277

本文主题: 巨龙昂首

日前,南阳书法家张白龙的书法作品“天下第一龙”入选“文化中国主题巡展”活动,自2021年12月底开始,在北京地铁一号线进行1个月的展出,受到了乘客们的争相观赏和点赞。

张白龙,原名张志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年轻时,由于受工作生活所累,一直没有时间练习书法,50多岁时,家庭事业稳定的他决定重拾梦想。

自此,他推去生活中的琐事和应酬,每天抽出大量时间潜心研习历代名家碑帖。对于当时痴迷书法的他,家人和朋友都劝其不要沉迷其中,可书法对他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他从中找到了力量。

梦想只有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下才可能成为现实,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已经让他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一次,他在丝绸之路源头——南召县回龙沟,发现一条3米长的藤状木龙,随即带回家中,潜心研究。

最终,他以藤状木龙为形融合书法,写出了“天下第一龙”的书法作品。这幅书法作品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线条中透着灵气,活灵活现的龙头带动身躯腾空而起,犹如一条巨龙昂首腾飞。

今年65岁的张白龙,一直坚持着对书法艺术的那份执着,每天都要提笔勤加练习。他的书法集百家之精华,博采众长,在务实中求进取,在创新中求发展,自成一体,神韵贯通,行云流水,笔力遒劲,结体美观,深受书法爱好者好评,更得到书法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2012年,张白龙的榜书《中华龙》参加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书法大展,被评为金奖。2014年,他为南水北调书写的30米榜书长卷“天下第一龙”和“中国梦”书法作品由电影《碧水丹心》放映队携带,随着水头进京演展,从南阳到北京一路巡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7年7月,“天下第一龙”书法作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被国内外诸多人士收藏。

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让张白龙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他觉得自己如今的生活非常有意义。张白龙为人爽直、豁达,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受邀展示其书法作品,弘扬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热爱中华文字和书法艺术。如今,张白龙在书画圈声名鹊起,前来向他求字的亲朋好友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总是有求必应,不讲报酬、不计辛苦。⑤2

醉心书法老有所乐翰墨香

精准星空下的每一秒

新华社西安10月18日电(记者崔翰超、任延昕、郑昕)“三、二、一,点火。”倒计时结束,巨龙昂首、尾焰呼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轰鸣声中远离故土,三名航天员带着梦想朝着星辰大海而去。

“只有通过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和测量,才能保证航天任务中船箭分离、变轨、调姿、对接等关键环节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介绍,国家授时中心负责为航天任务提供精准时间服务。

在航天任务中,不仅需要基于原子钟测量的“原子时”,也需要基于地球自转测量的“世界时”,以及集两者优点为一体的“协调世界时”。

“精准的原子时应用于航天任务过程的时间和位置测量,而世界时则反映航天器与地球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对火箭发射和飞船返回时刻的计算和测量很重要。” 张首刚说。

时间不止一种,但每一秒的背后都有这个“时间研究所”在精心运维和守候。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担负着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

有了授时中心的精准授时,才有高效运行的列车,快速传输的5G网络,便捷准确的导航……“时间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张首刚说。

每一秒的背后,都是无数先行者的青春。国家授时中心科研人员不断攻坚克难,从铯原子喷泉钟到锶原子光钟,从长短波无线电授时到光纤、卫星授时,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授时体系。张首刚表示,目前,我国授时精度已从一开始的毫秒级(千分之一秒)提升到了如今的纳秒级(十亿分之一秒),提高了六个数量级,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此次载人飞船发射前夕,张首刚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立体交叉的授时系统。建成后,将形成星地结合、统一溯源、相互融合、相互增强、相互冗余的国家授时体系。届时,我国的授时能力将会全方位提升,全面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

对时间精度的追求永无止境。“在2035年之前,我们将努力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张首刚说。

龙山胜景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3/11/14 10:07

昔日荒山秃岭、寸草不生,如今绿意盎然、草木葱茏;曾经风沙迷漫、尘土飞扬,如今风清水秀、气爽怡人;以往人迹罕至、鸟兽绝迹,如今游客云集、鸟语花香······

龙山,库尔勒的东大门。位于314国道与218国道交汇处以东,雄踞市区东侧库鲁克山脉浅山区唯一的一处制高点上,山体与314国道高度差为39米,比市中心高出近百米,颇有巨龙昂首的意味,故名龙山。

昔日的龙山,地形复杂、高差悬殊,乱石秃岭、草木绝迹,是笼罩梨城沙尘的策源地。每到春秋两季便风沙弥漫、尘土飞扬,大量的沙尘被吹落到市区, 了空气质量,广大市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腹心的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沙漠边缘,南临有“死亡之海”之称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直线距离仅70公里,干旱少雨,空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40~5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700~2800毫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风沙肆虐,沙尘天气较多,是“三北”地区风沙县市之一;土壤贫瘠、遍地盐碱,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荒山、沙漠、戈壁荒滩、沙化土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左右,城市被沙漠、戈壁、荒山所包围,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龙山胡杨秋色。图/记者 马丽娟 摄)

生态是永恒的经济。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不利的发展因素,库尔勒市以绿化为突破口,立志变“气候劣势”为“环境优势”,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升各族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创新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双赢发展的道路。

1997年以来,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梨城人以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的气魄, “让库尔勒绿起来”的口号,向荒山戈壁宣战,挥镐抡锨齐上阵,誓叫荒山披绿装。通过背土上山、滴灌造林、义务植树、绿地认养等方法,在位于城市东部的东山一带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开展了以一场以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大规模绿化美化活动。

打蛇要打七寸头、捉牛先牵牛鼻子。梨城人决定率先向严重影响市区环境的“首恶”---龙山发起全面绿化行动,并由此拉开了全市治山造绿的序幕。

梨城人炸山平壑、背土上山,打眼植树、见缝插绿,开始了滴灌节水技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龙山土壤为第三纪风化剥蚀山地基岩基础尚在发育形成过程中的棕漠土,骨质粗、漏水、漏肥、缺乏有机质,含盐量高,且以硫酸盐、氯盐为主,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的植树造林研究。

通过对18种树种两年生长量的调查,梨城人不仅在东山上种上了胡杨、红柳、沙拐枣、刺槐、大果沙棘、等耐旱树种,还通过更换种植土,种上了法桐、国槐、侧柏等景观树和香梨、石榴、无花果、桃树、杏树、桑树、枣树等各类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0%和98%, 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滴灌节水灌溉造林技术和规范标准,

昔日戈壁荒滩、今朝绿水青山。在几代梨城人的接续努力、不懈奋斗下,东山的绿化面积已达10万亩,满目苍翠、逶迤绵延;7976余万株各色林木随风摇曳、生机盎然,硬是为昔日寸草不生、连飞鸟都不愿眷顾的亘古荒山、盐碱秃岭披上了绿装,建成了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龙山公园,铸就了“敢为人先、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龙山精神”。

东山的成功绿化,为库尔勒构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营造出了一只巨大的人工绿肺和一片充沛的森林氧吧,成功地降低了风沙危害,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大大改善了周边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据气象专家测定,由于东山荒山绿化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库尔勒地区的热辐射,使夏季平均温度降低0.7~1.6℃,空气湿度增大,相对湿度提高7~10%;大风天气减弱,年平均风速降低1.28~1.63米/秒;扬沙天气逐年减少,进入市区的浮尘减少10~20%,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物含量明显减少,初步形成了人进沙退、天空更澄澈、荒山披绿装的良性局面,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如今的东山,苍翠逶迤、绿意盎然,林木葱茏、花草繁盛,林果茂密、蝶舞鸟飞,形成了三季花开、四季常青的美丽景观,洋溢着无限生机。消失多年的野兔、野鸡出没其中,鸟雀、蛇虫栖息于此,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

2001年2月开工建设的龙山公园位于东山绿化带,由龙山景区、凤山景区、龙潭景区、龙子山景区、干旱植被生态园、月牙泉、动物观赏区、游乐区八大景区组成,面积从最初的258亩发展到现在的1920亩。已成为集观光、游乐、餐饮于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为广大市民休闲纳凉场、外地游客观光游览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2019年9月13日,建在龙山和凤山之间的9D玻璃天桥在库尔勒龙山公园落成迎客。天桥横跨龙山公园人工湖,总长约280米,桥面宽2.2米,距离地面约50米,面积420平方米,每20分钟可同时容纳一批次450人的客流量。桥身整体由钢结构组成,钢化玻璃桥面带有模拟裂开声效,给人以惊险刺激之感。

与龙山主峰隔空相对的是凤山,凤凰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因而山上建有瑞鸟亭。站在凤山西望,可以看到9座相连的绿色山头,寓意着“龙生九子”的传说。凤山右侧的一座小山,被以龙的第九个儿子貔貅命名为“貔貅山”,前山是圆滚滚的脑袋,后山是圆鼓鼓的肚皮,喜庆、憨态可掬,寓意着招财进宝。

采用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设计理念建成的问泉榭,是库尔勒市首次采用松木结构用于园林小品建筑的典范。神态威猛的“龙王乘鳌”沙雕,精致逼真的雅丹地貌微缩景观,水波荡漾的龙潭湖,由景天类植物组成、用绿篱区分边界的巴州八县一市版图……龙山公园多姿多彩、造型奇巧的绿化景观、园林小品数不胜数、惊喜连连。

登上龙山观景平台,库尔勒全貌尽收眼底。白日远眺,高楼林立、车流如涌、人潮似水、川流不息;夏日的夜晚,龙山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俯看市区,灯火璀璨、宛如星海,仿佛一条流动的长龙,又如同一条闪光的长河,库尔勒的夜色美景缤纷呈现、一览无遗。微风拂来、暑意尽消,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无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龙山,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更是库尔勒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挑战生态极限 人文标志和精神象征。(作者 陈耀民 郭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