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明朝最伟大的十个名人,你会怎么选?

更新时间: 2025-09-22 17:44:59

阅读人数: 629

本文主题: 明代朱元璋小说推荐

从1368年至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由于明朝政治学术氛围宽松,出现了诸多伟大的历史名人。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明朝最伟大的十个名人,看看是否符合你心中的排名。当然,由于明朝名人辈出,实在太多,所以可能会有所遗漏,见仁见智吧。

主要成就:历经千幸万苦,完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历尽千辛万苦,实地走访了很多省份,经过27个寒暑,三易其稿,最终他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中医的影响无与伦比。

主要成就: 十年巡案、保卫北京

于谦(1398年-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人。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并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拯救明朝政权于水火之中。

主要成就:百科全书式著作《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力,但在清朝被列为禁书,直到清末有人才日本发现这本书。

主要成就:任职地方,政绩突出,最主要的是不畏皇帝和清官美名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他治理之下,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主要成就: 创戚家军,南平倭寇,北御胡虏,现代军队的雏形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先是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倭患,后来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他还写下了《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另外,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等。

主要成就:万历大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 万历中兴缔造者。 被史学家誉为救世宰相。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江陵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主要成就:创建内阁、东厂,完善中央制度,迁都北京,疏浚大运河,开创永乐盛世。

史书评价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 ,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从农民一直打到皇帝,没有朱元璋也就没有明朝。

明朝最伟大的十个名人,你会怎么选?

他被朱元璋称作“宋和尚”,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精于释老之学,而僧人宗泐精于儒学,朱元璋便每每称道:“泐秀才,

《皇明名臣记》中记载,朱元璋对宋濂说了这样一句话: “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休,不亦美乎? ”足可见宋濂在大明的地位与所受恩宠。但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兔死狗烹”之人。

读《宋濂尝与客饮》一文,如果宋濂有朋友圈,在与客人宴饮当晚定会发一条朋友圈以表自己的深夜快乐,第二天的老板朱元璋也一定会准时出现在私聊小窗——

“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看你那么快乐,关心关心,问问喝酒了吗,和谁吃的饭啊,吃的什么啊。

朱元璋其实早已派人在前一天监视了这场宴会,听到宋濂的回答,嘿嘿一笑说: 多疑的朱元璋内心一定没真放心,于是又不死心地继续试探:昨天跟你吃饭的那些人,你觉得都怎么样啊。

宋濂回答了那些他觉得人品好的大臣们,他说: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一代国初明儒,行事如此谨慎自持,却也未能逃脱厄运,没能在明初的政局获得善终。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还亲自饯行,自此之后,宋濂也每年都进京觐见一次。却不曾想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一家蒙难,宋濂因马皇后和太子力保才免一死。

我们曾在中学时学习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宋濂的好学令人印象深刻,“四肢僵劲不能动”也读书不倦。宋濂原名为寿,后来改名为宋濂,是希望他能够追随理学大师周敦颐(字濂溪),追随郑复初问学时,认识了他之后一生的挚友刘基。他入山写书,不仕元朝。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等人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他与刘基二人成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教授太子,修元史。二人两人同被认为是开国文臣之首,文章成就难分高下,两人的交往也真挚而深厚。刘基于洪武八年病逝,宋濂也于洪武十四年病逝于夔州,一代双星自此陨落。

元末明初,正是乱世,文化的寒冬时期,宋濂生长于这样的战乱浩劫之中,却归隐读书不仕元朝,后又辅佐大明,他是明朝开国重臣,也是华夏文明的振兴者。

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皇室人口制度、字辈介绍

朱氏宗亲总会。免费查:始祖、字辈、来源、寻根】

明王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在国内大力推行封藩制,在洪武三年先册封了九位皇子秦王、晋王、燕王、吴王(后改周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鲁王和一位从孙靖江王,后来又陆续册封了诸王,以便“夹辅王室”。其中亲王可以统军,并名义上拥有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和一个“仪卫司”(因为有的藩王并没配齐),遇到战事,还可调遣地方“守镇兵”,军权甚重。尤其是九个“塞王”,即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权力极大,可以经常奉命领兵出外作战或巡阅边陲。有学者甚至估计明初诸王领兵总数超过 40 万,对于这个估计暂且持保留态度,不过带兵不少是可以肯定的。

明朝宗室享有很高的爵位、官品和俸禄,明制宗室爵有八等,皇帝嫡长子为皇储外,其他诸子阶封亲王;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爵位,其余诸子皆封郡王;郡王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诸子阶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共分八等,最低中尉爵位。

在某年,晋府的庆城王朱钟镒更是独挑大梁,到这一年的八月即生有子女九十四人,孙一百六十三人。当然,这仅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个缩影。

照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处置宗禄核查边饷疏》的记载更是破了

明朝末年,大明皇室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

亿计算,大明皇室人口在当时全国人口中大概占比千分之五到千分之七,假设这些朱姓人口增长率达到平均人口增长率的话,到现在,全国应该有

标签: 知识科普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