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云上桃源乡村振兴”主题邮局促农增收见成效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56:15

阅读人数: 621

本文主题: 桃源乡村

“云上桃源 乡村振兴”主题邮局是邮政林芝分公司立足区域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地方经济发展和林芝旅游经济所打造的,从今年四月份开业至今,为服务林芝市乡村振兴和旅游文化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随着林芝旅游旺季的到来,这里成为游客拍照、购物、打卡的“聚集地”。

“云上桃源 乡村振兴”主题邮局,记者看到,游客络绎不绝,人气持续“爆棚”,邮局店内的农特产品最受游客们的青睐。

在乡村振兴馆区货架上,墨脱石锅、易贡红茶、林芝松茸、羊肚菌、波密天麻、藏香猪以及朗县玉石等 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引得众多游客及市民“打卡”留念、观赏购物。

“在林芝逛了很久,想带一点特产回去,看到中国邮政做了一些农产品帮扶,进来看了也觉得价格确实比外面要实惠,所以说还是选择在这儿来买。”游客骆先生说道。

随着暑假游的高峰到来,主题邮局还积极参与市商务局、乡村振兴局举行的 “幸福林芝 悦享消费”提振消费活动,活动采用微信立减模式进行,进一步促农增收。

“云上桃源 乡村振兴”主题邮局为宣传主阵地,延伸“林芝市振兴馆”邮乐平台、“云上桃源 主题邮局”乡村振兴馆抖音平台,充分发挥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林芝落地见效,特别是在推进农产品进城,助力“藏货出藏”方面彰显了行业“国家队”的责任担当。从今年四月份开业截至到目前,助销羊肚菌、墨脱石锅、林芝啤酒等 件,寄递墨脱石锅、波密藏天麻、樱桃、羊肚菌等

“云上桃源乡村振兴”主题邮局促农增收见成效

桃源山河村:星德山下的明珠

从常德市城区出发沿常张高速西行

便到达近年来户外运动和乡村旅游的

,美在自然人文。山河村地处桃源县西北边陲,位于桃源、慈利、石门三县交会处。这里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文化圣地——星德山坐落于此。

星德山主峰高842米,山上道观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

据考证,道教名师张道会来此潜心修行,修建了三元宫,并将星子山改名为星德山。后经扩建,终成以星子宫为主体的古建筑群,道教名观,盛极一时。

星子宫古建筑群恢宏壮丽,建筑布局因山就势,高低错落,呈众星拱月之状。整个建筑群没用一根木头、一颗钉子,全部用石头搭建而成,而精湛的石雕工艺,展现了极高的艺术品位,更是将星德山人对生灵、对自然的尊重敬畏,巧妙地融入到了建筑设计之中。

山河村森林茂密,负氧离子含量高。在村支书黄大艳的带领下,我们沿盘山公路登顶,极目远眺,满眼葱绿。环山而建的戈尔潭水库为农田、果林提供灌溉水源,让周围农户喝上甘甜的山泉水。

山河村之美,美在产业发展。入夏以来,星德山上的温度普遍要比山下低5℃左右,使得山河村的脆蜜桃生长周期更长,成熟期推迟到了八九月份,正好避开了桃子上市的旺季;而且,因为山上昼夜温差较大,桃子的甜度更高,口感清脆备受游客青睐。

山河村的脆蜜桃已有19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脆蜜桃园已经和星德山景区形成联动,成为了山河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乡村旅游+”“互联网+”等销售模式,山河村一方面吸引游客走进桃园自由采摘;另一方面依托电商、微商等平台,将脆蜜桃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村委会干部把新鲜的“红美人”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外销。

在环山路上,我们遇到了正在检查施工质量的市委派驻山河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少红。他介绍,此前山河村主干道狭窄、路面损毁严重,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共争取、整合项目资金1300多万元,新建9.5公里长5米宽的乡村旅游道路,预计9月底完工。

现在,不少村民已经主动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为前来登山采摘的城里人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精耕细作、勤劳质朴是山河村人固有的美德。 在村里,你看不到一块闲置的土地。 哪怕是半分田,也有老农精心培育的中稻。

拓宽至5米,总长9.5公里的旅游公路正在施工。

50多岁的村民蔡满初是一名老兵,退役后他曾跑过运输、开过砖厂,先后遭遇汽车被盗、砖厂亏损的挫折。但老蔡却依旧斗志昂扬。3年前,他开始种植脆蜜桃,共发展了20多亩,其中5亩今年已经挂果,丰收在望。

35岁的村民黄强是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这位在新疆当了8年兵的后生放弃城里安置机会,回到家乡开了一家“锦绣山河”农家乐。他既当老板又是厨师,妻子既要招呼客人又要烧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公路修好后,到村里来旅游、采摘的客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黄强信心满满。

【声明:原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文明常德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连平县上坪镇“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现“产值”“颜值”双提升

7月将至,鹰嘴蜜桃迎来了成熟的季节。阳光挥洒下,连平县上坪镇的桃园里绿意盎然,一颗颗青红相间的鹰嘴蜜桃挂满枝头。种植户谢伯擦去额头的汗水:“现在鹰嘴蜜桃不愁卖,我们生意好做了,圩镇和村子也越变越漂亮。”作为全国最大的鹰嘴蜜桃种植基地,上坪镇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借势“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精心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上坪镇新镇村的千亩桃园,喷灌、微灌技术与物联网传感器构成的“智慧农业大脑”正精准调控着每一棵桃树的生长。该项目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投资援建,是连平县“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的关键节点之一。

连平县上坪镇巧妙融入桃文化元素,在圩镇入口打造粉色浪漫桃花林、“桃园三结义”等主题墙绘。

据了解,“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范围包括了105国道沿线的上坪镇及中村村、小水村、旗石村等7个村,长度为15公里。示范带区域内鹰嘴蜜桃种植总面积达5.6万亩,年产值达16亿元。

千亩桃园是示范带建设的子项目之一。今年以来,上坪镇依托万亩桃林资源,围绕示范带的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和产业导入两大方面,按照“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做旺”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打造集种植示范、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农旅融合、科技赋能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

根据沿线各村特点,示范带谋划了15个子项目,既包括千亩智慧桃园、桃旅综合体、桃乡民宿集群部落等一产、三产等产业项目,还有桃文化主题村、桃源风貌带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桃文化主题村、桃乡民宿集群部落两个项目已完工。

走进上坪镇圩镇,以陶渊明、王阳明诗词为灵感的墙绘映入眼帘,桃园三结义、西游记蟠桃盛宴的场景被绘制在街边房屋的墙壁上,高速公路出入口引线两侧设置了桃木景观标识,给人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的感觉。

在上坪镇旗石村,微改造的巧思正让沉睡的老屋苏醒,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已成为过去,436棵苗木为乡村增添绿意,“桃林绿道”“农耕文化长廊”等成为村民日常悠闲的好去处。今年以来,上坪镇还对圩镇范围内影响风貌的黑点进行微改造提升。上坪大桥旁三栋旧楼经匠心微改造,成为唤醒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回忆的“网红地标”,不仅保留了历史沧桑和乡愁记忆,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留念,带动了周边餐饮业的发展。

标签: 乡村旅游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