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一片冰心在玉壶”

更新时间: 2025-09-29 19:16:15

阅读人数: 711

本文主题: 玉壶是谁扮演的

——记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唐诗名句。今天在华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获赠学者冯友兰题写了这句诗的书法。这句诗也传递了中国人民对韩国女总统的情谊。

“这是冯友兰先生的书法手迹,是他89岁时所写。这首诗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常用来形容人的高洁品格。”29日,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结束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将一幅书法赠予朴槿惠。

上午10点多,穿紫色西服的朴槿惠走进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厅,台下约500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通晓中国文化的朴槿惠,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开场:“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学子们,就想到中国一句古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培养出了很多政治领导人,也培养了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相信今后各位的想法和热情将会为中国开启美好未来。”朴槿惠说。

虽然之后约20分钟的演讲和回答3个提问,朴槿惠都使用韩文,但仍不时引用中国谚语诗句:

“我以前去过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如管鲍之交、三顾茅庐等中国成语,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为了克服那段艰苦时期,我在笔记本上抄满了良言佳句,其中最难忘的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紫色,是我们清华校徽的颜色。总统穿紫衣、用汉语开场等都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的精心准备。”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说。

“从此,我们要越过韩中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开启共创新20年的心信之旅。两天前,我与习主席共同签署了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这既是旅程的蓝图,也是路线图。”朴槿惠的演讲,紧扣《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的主题。

她以具体的数字和实例解析韩中关系。“建交虽然不过21年,但两国友好发展的速度却史无前例。两国贸易额已增加40多倍,每天100多架次飞机和船舶往返韩中,两国各有约6万留学生在对方国家留学。很多韩国人从小通过书籍和漫画,接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

“信任”是演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朴槿惠说,她从政过程中一直最看重国民信任,在外交领域,她也以信任作为主基调。两国领导、人民之间如能加强信任,国与国关系肯定会更加密切。此次韩中首脑会晤使她与习主席建立了深厚信任,他们将以此为基础,开展更有前瞻性的对话与合作。

朴槿惠还分享了“韩国梦”和“中国梦”的相通之处。她说,正如韩国和中国的江河最终流入同一片海,现在中国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韩国也向着开启国民幸福新时代的“韩国梦”迈进,韩国与中国共同分享的梦是美好的,韩中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我遇到不少挑战,但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我个人也受到袭击,差点丧命。”在提问环节,当梁业珍问到“巾帼们在从政过程中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知您一路走来,曾遇到哪些挑战?”,61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人生困境。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正是基于此,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女士,得知朴槿惠到访清华的消息后,特意托陈来院长给总统送来一幅书法。“冯友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但他如果在世,一定很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您是他的书的知音。”陈来说。

“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朴槿惠说。《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同学们,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我希望你们不屈不挠,让每天都充满希望和梦想,向更宏伟的未来和更宽广的事业前进!”朴槿惠话毕,台下掌声如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可鉴丨玉壶春的演变

对青瓷摆件有着偏心的喜爱,在书房的架上多见这样一件器物,撇口细颈,曲线婀娜柔和,远看有几分丰满妩媚,令人一见倾心。那便是玉壶春了。

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玉壶买春的“春”其实是酒,想象一下古人提着玉壶去打酒,从容迎风,醉人惬意的潇洒之姿。

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每个时代皆有其不同的含义。但玉壶春的美丽,由酒器转为装饰陈设,经典器型在时间沉淀中被守护下来,流传至今。

虽然“玉壶春瓶”的名字现身于宋代时期,真正被用来描述此类器物,却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

最初造型的玉壶春,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定型于宋代。

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典雅纯粹的单色釉,以釉色器型取胜,成就宋代美学典范。

宋代的饮食中似不可无酒,饮酒赋诗、祝酒祭祀、送礼饮宴等日常皆有,苏轼写下 “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每一壶载酒的玉壶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玉壶春作为饮酒器,遍及各个阶层,所以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都普遍烧制。

由宋到清,玉壶春不但作用有所变化,器型也在逐渐因时而宜,从玉壶春瓶的演变反映出不同时期瓷器的装饰特征和审美的变化。

宋元时的玉壶春器型修长清雅,细长比天鹅颈,腹部圆润饱满,十分耐看。官窑青瓷厚釉凝脂质地,胜似美玉,这也是由于宋人喜玉质的审美意趣。

古人常以物寄情,一器一物,融入志趣品格,代表生活质朴的模样。

金代的玉壶春瓶,以磁州窑为代表,承袭宋代形制,又略有改进。金人勇猛大气,所使用的器具也符合其气质。玉壶春器型在尺寸上有所加大,腹部更饱满,颈部更纤细,加上窑变、铁秀花的纹样装饰,赋有一种雅致舒朗、玲珑有致的奇特变化。

在古人的生活哲学里,诗酒花茶,及四般闲事。元代的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圆腹下垂,颈部细长,不同的是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细腻精致的讲究,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元末明初时期瓶身风格重厚圆润,不复延续宋代瘦纤体格。上口细颈,婀娜线条到圆腹,似悬胆千钧一发,又妩媚动人。

有些玉壶春瓶表面有淡褐色,这主要是元代施釉技术条件限制的漏釉造成,窑变万千而非刻意为之,更显自然天成,多了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性。

青瓷器物结合“时、景、人、趣”,审美从简约素雅走向绚丽多彩。

作为古代制瓷业的鼎盛阶段的明清代,花卉装饰纹样与装饰风格更加多彩多姿,制瓷技术到达新巅峰。尤其是明代的玉壶春瓶精美异常,意蕴丰富,作为纯粹的陈设器物,多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

这时玉壶春瓶尺寸较为矮小,便于抓取,“S”形的设计凸显其妩媚,颇受收藏的喜爱。

明代玉壶春大花大叶的潇洒风格与釉里红展现的奔放热烈,与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虽不及元的优美舒朗,但各种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图案纹饰上极具设计感,细节生动,鲜艳亮丽出众。

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媚世,不欺世。

虽历经百年,却经典依旧。玉壶春发展至清,工艺更为成熟。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玉壶春瓶造型丰满,较明代略微回缩,使得器型更加协调,纤细挺拔,简直似时尚优雅的宠儿。只是到了清代后期,玉壶春瓶颈部开始变短,腹部突出,比例失调。

玉壶春的“韵味”来自于形和饰,有过简洁的、夸张的、繁复的、含蓄的变化,毕竟每个时代的表现方式和需求不尽相同。蕴藏千年文化之美的古典永远不会过时。

在众多器具中的一眼回眸,由眼入心,却见玉壶春美韵依旧,传承中华东方之绝!

门东毅《一片冰心在玉壶》收官热忱演绎公孙策备受好评

由张慧雯、吴希泽、门东毅等出演的古装探案言情剧《一片冰心在玉壶》于昨晚收官,演员门东毅饰演的公孙策,在剧中与包拯(赵达饰)一同行走江湖探案,以机智过人的断案能力成为包拯(赵达饰)的最强辅助。

门东毅对公孙策这一人物的把握和拿捏演绎的十分到位,不仅展现出了公孙策的敏锐眼光,和心思缜密,从每一次勇武的断案过程中诠释出角色细腻的情绪心理变化,他的用心的演绎也收获了观众们的一直好评和赞赏。

门东毅目前正在拍摄作品《少年歌行》,而由他出演的《半城花雨伴君离》、《皇后刘黑胖》、《我爱轰炸机》、《我的秘密室友》等也已进入后期制作,期待早日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也期待他以角色魅力再次征服观众!

门东毅《一片冰心在玉壶》收官 热忱演绎公孙策备受好评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