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玉冰烧 玉冰烧玉冰烧是佛山地区的酒,记载于《熙宁酒课》。“玉冰烧”的独家秘诀之一在于酿酒的最特殊的工序,把蒸出的米酒导入大瓮中,...

更新时间: 2025-09-29 19:16:12

阅读人数: 644

本文主题: 玉冰烧属于什么酒

来源:雪球App,作者: 元媛她爸,(https://xueqiu.com/1943521858/130044367)

玉冰烧是佛山地区的酒,记载于《熙宁酒课》。“玉冰烧”的独家秘诀之一在于酿酒的最特殊的工序,把蒸出的米酒导入大瓮中,浸入肥猪肉,经过大缸陈藏,精心勾兑,酒体玉洁冰清,滋味醇和,醇香甘冽。

佛山古属广州,酿酒历史悠久,据《熙宁酒课》载,宋代已有酒业。民间有酿制和饮用时令酒的风俗,如“五月朔日饮菖蒲酒,初五日饮雄黄酒,社日醉芋酒”。酒品颇受赞誉,吴奎光有诗曰:“酒楼酒楼汝知有,人间不死之丹丘。”梁佩兰诗曰:“酒香满盏不惜醉,月色上衣从著身。”[1]

蒸酒业于清代盛行,据《佛山忠义乡志》载:“本乡出产素称佳品。道咸、同年间以陈总聚(陈太吉)为最有名。近则推三元市之人和悦号。说者谓水质佳良,米料充足,酒缸陈旧,三者兼备斯,其味独醇。”当时蒸酒者“家数三四十甑数”。道光十年(1830)建“陈太吉酒庄”承袭传统工艺,酿制“醇旧太吉酒”,成为地方名酒。豉香型白酒即以佛山太吉酒厂的豉味玉冰烧为典型代表,豉香纯正,诸味协调,入口醇和,余味甘爽。

陈太吉酒庄博采众家之长,以善酿纯正米酒而著称,“玉冰烧”的独家秘诀之一在于酿酒的最特殊的工序———最后一个环节。把蒸出的米酒导入佛山产的大瓮中,然后浸入约100公斤的肥猪肉,经过大缸陈藏,精心勾兑,酒体玉洁冰清,滋味特别醇和,才成为大名鼎鼎、醇香甘冽的“玉冰烧”。因为肥猪肉的猪油像玉,摸上去有点凉凉的感觉(一说广府话“肉玉”不分),所以肥猪肉泡过的酒叫“玉冰烧”。每一块猪肉一般可以用许多年。这种工艺沿续至今。

玉冰烧 玉冰烧玉冰烧是佛山地区的酒,记载于《熙宁酒课》。“玉冰烧”的独家秘诀之一在于酿酒的最特殊的工序,把蒸出的米酒导入大瓮中,...

肥肉酿制的“荤酒”玉冰烧,看完你敢喝吗?

不外乎是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油鸡卤味样样都要,有玉冰烧”

佛山酿酒历史悠久,宋代已有酒业,到了清代,蒸酒业更是盛行。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本乡出产素称佳品,道、咸、同年间,以陈总聚为最有名”。

这里提到的陈总聚,就是佛山的陈太吉酒庄。这家两百年老字号的第三代“掌门人”陈如岳,正是“玉冰烧之父”。

清代末期,佛山当地的米酒业竞争激烈。陈如岳为了让自家的酒脱颖而出,伤透了脑筋。彼时,当地人十分喜欢使用药材、蛇等浸泡米酒,陈如岳灵机一动,尝试在酿酒时添加肥肉。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肥猪肉和米酒竟是天生一对,酿出的酒清澈绵甜,豉香浓郁。

泡在酒中的肥肉就像晶莹的冰块,而蒸馏的米酒俗称烧酒,陈如岳就把这种米酒取名“肉冰烧”。因“肉”与“玉”在粤语中为谐音,后人就把“肉冰烧”改为“玉冰烧”。从此,玉冰烧声名远播。

为什么要用肥猪肉来酿酒?这当中也有学问的。

●加入肥猪肉能形成特别浓郁的豉香酒香、使酒味绵甜柔和,酒体甘冽丰满,改善酒体辛辣味重、刺喉等缺点;

经过现代仪器分析和实验,也证实了添加"肥肉"陈酿,能吸附杂质,能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豉香酒香和醇化酒体,解决当时米酒酒液混浊且辛辣味重、刺喉等缺点,对提高米酒的酒香、酒味、酒液澄清度有很大作用,为米酒品质提升起到关键性贡献。

香港《大公报》在1979年5月13日刊登中国新闻社发自广州的电讯《佛山玉冰烧等米酒出口量占全国首位》,报道称:

“广东省佛山地区的传统产品米酒,畅销海内外市场。一九七八年出口米酒达八千七百八十多吨,居全国各地区饮料酒出口量首位。佛山地区酿造米酒历史悠久,品质独特。佛山市石湾酒厂的‘豉味玉冰烧’是代表性产品,它以入口醇和,别具豉香味而著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多条线路的双层巴士车身印有“豉味玉冰烧”

同时,玉冰烧早在1917年就已开始出口海外,成为粤酒中最早出口的产品。

1988年,《酿酒》杂志第二期“古今酒事”栏目刊登全国政协委员、原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朱梅先生撰写的《中国白酒在海外》,文章写道:

“在白酒中,唯一打开局面的是广东省佛山市的玉冰烧酒。”

“玉冰烧酒从只在港澳市场销售,已扩大到美、英、日本、丹麦、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玉冰烧醇和绵甜、余味悠长,其与众不同的豉香,源于独特的酿造工艺。总体来看,酿制要经过蒸饭、摊凉、拌料、发酵、蒸馏、肉埕陈酿、压滤包装等工序,其中肉埕陈酿和压滤尤为关键。

选用淀粉含量75%以上,无虫蛀、霉烂,无变质的大米,每锅加清水110~115kg,装粮100kg,加盖煮沸时进行翻拌,并关蒸汽,使米饭吸水饱满,开小量蒸汽焖20小时,便可出饭。要求饭粒熟透疏松,无白心。

蒸熟的饭块进入松饭机打松,勿使成团,摊在饭床上或用传送带鼓风冷却,降低品温。要求夏天在35℃以下,冬天为40℃左右。

晾至适温后,即加曲拌料,酒曲饼粉用量为原料大米的18%~22%,拌匀后入埕。

装埕时每埕先注清水,然后将饭分装入埕,装埕后封闭埕口,入发酵房进行发酵,发酵期间要控制发酵房温度在26~30℃,发酵同期为15天,冬季为20天。

发酵完毕,将酒醅转入蒸馏甑中蒸馏。蒸馏设备为改良式蒸馏甑,每甑投料250kg(以大米计),掐头去尾,保证初馏酒的醇和,此酒称为斋酒。

酿造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将初蒸馏酒装埕,加入肥猪肉浸泡陈酿浸泡陈酿3个月,使脂肪缓慢溶解,吸附杂质,并起酯化作用,提高老熟度,使酒香醇可口,同时具有独特的豉味。

陈酿后的酒倒入大池或大缸中(酒中的肥肉仍存在于埕中,再放新酒浸泡陈酿)。让其自然沉淀20天以上,待酒澄清,取出酒样,经鉴定,勾兑合格后,除去池面油质及池底沉淀物,用泵将池中间部分澄清的酒液送入压滤机压滤,最后装瓶包装,即为成品。

现在,石湾玉冰烧仍然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高度喜爱,也荣获了不少国际荣誉。佛山玉冰烧酿酒技艺也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气候湿热,更适宜喝低度酒,夏日里来一杯30度左右的玉冰烧,既解暑又能祛除身上的湿气。不过小酌怡情,大醉伤身,口感再好也不能贪杯哦~

资料来源:广东发布,消费评论网,岭南酒文化博物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菜单栏【应急科普】-【防灾减灾】栏目,获取更多防灾减灾应急相关科普文章

进入菜单栏【应急科普】-【疫情相关】栏目,获取更多疫情相关科普文章

后台输入【核酸检测】,获取广州各区核酸检测点信息

后台输入【疫苗接种】,获取广州各区疫苗接种点信息

原标题:《肥肉酿制的“荤酒”玉冰烧,看完你敢喝吗?》

从“肉冰烧”到“玉冰烧”陈如岳的创造性改良广东省情网

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的“陈太吉酒庄”,是中国罕有的在原址连续生产近两百年的中华老字号(2010年商务部授予),以善酿纯正白酒“玉冰烧”而饮誉中外。其中,陈如岳对其制作工艺的改造改良居功至伟。

陈太吉酒庄(曾洁莉摄于2021年)

陈太吉酒庄创办人陈屏贤之孙陈如岳(1842—1914),名金衡,字峻华,号镇南,南海县大富堡莲塘乡(今张槎街道莲塘村)人。光绪九年(1883年),赴京应癸未科会试,中式贡士,赐进士出身,朝考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1886年),授翰林院散馆编修、国史馆协修官。光绪十五年(1889年),被钦命为贵州省乡试正主考官。光绪十八年(1892年),陈如岳以母亲病重为托词,告假返归莲塘故里,同时打理酒庄。母亲去世后,丁忧期满未要求复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辞官卸职。

回到家乡的陈如岳承接陈太吉酒庄,发现太吉酒庄的米酒虽然酒味香醇,但酒液浑浊,味道偏苦,容易醉酒。有一年莲塘乡举行敬老乡饮酒礼,给老叟们分派一份猪肉。陈如岳注意到那些古稀老叟特别喜欢一边喝酒一边吃肥肉,陈如岳便夹了一块细心品味,发觉肥猪肉入口香润甘和,滑腻而不肥腻。他想到广东人喜欢用蛇浸酒,别出心裁地琢磨用肥猪肉泡酒的技艺,决定尝试用太吉米酒添加肥猪肉,以石湾陶埕浸泡陈酿,创制新的米酒酿造工艺。

陈太吉玉冰烧(曾洁莉摄于2021年)

经过反复试验,陈如岳成功首创“肥肉酿浸,缸埕陈藏”的酿酒工艺。这种酿制方法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肥猪肉在米酒中经过一段时间酝浸,原来混浊的米酒变得更加清纯,酒液清澈,入口细品,口感甘滑,绵甜柔和,去除了白酒的苦味和辣味,不仅顺喉多了,而且还有一种独特浓郁的香味。在米酒中浸泡的肥肉就像一块泡在酒中晶莹剔透的“冰块”,而当时民间将蒸馏的米酒俗称为“烧酒”,又因加了猪肉酿制,酒体清澈如玉,于是取其名为“肉冰烧”。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如岳觉得“肉”字不雅致,而粤语的“肉”字与“玉”同音,于是就把“肉”字改为“玉”字,确定“玉冰烧”三字为酒名。这就是“玉冰烧”名称的由来。

陈肉酝浸(曾洁莉摄于2021年)

陈如岳独创陈酿技艺酿制出来的石湾玉冰烧酒,因其观而玉洁冰清、闻而豉香独特、酒体醇和细腻、余味甘爽,大受当地民众欢迎。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本乡出产,素称佳品。道咸同间,以陈总聚为最有名”,说的就是石湾玉冰烧酒。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对“石湾玉冰烧”的记载(佛山市地方志办供图)

石湾玉冰烧酒这种独特的酿制工艺延续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岭南名酒。1984年,石湾玉冰烧获得国家质量奖银奖;2006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白酒第六种香型——“豉香型”白酒的代表产品;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石湾玉冰烧产品获得“联合国千年优秀奖”;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石湾玉冰烧酒”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高新技术产品。

陈太吉酒庄内景(李奕云摄于2020年)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陈太吉酒庄内的岭南酒文化博物馆,于2014年3月开馆,是目前广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白酒文化行业博物馆,其旨在为民众带来体验式文化盛宴,展示着岭南酒文化与石湾酒厂集团的演变与发展。

岭南酒文化博物馆(曾洁莉摄于2021年)

[1]方继浩等选编;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佛山历史文化丛书 第1辑 佛山历史人物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2]林进汉主编.《禅城人物》.佛山:佛山市禅城区档案局编印。

[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岭南酒文化与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发展史》,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社,2014年03月。

[4]佛山古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编.《佛山记忆》. 广州:广州出版社, 2011年12月。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