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的独特能力是什么--访谈--中国作家网
对话嘉宾 天瑞说符(网络作家)卫中(本报记者) 在不久前揭晓的第二届科幻星球奖获奖名单上,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荣获“文学奖冠军·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小说以无线电技术这一专业设定推演出的“时光慢递”作为故事发展和小说叙述的科技动力,讲述了2019年的高中男生白杨与2040年的“最后一个人类”、十九岁女孩半夏共同拯救世界的故事,被评论家誉为“完成了硬核科幻与唯美故事的新科幻实验”。而除了《我们生活在南京》之外,天瑞说符的《泰坦无人声》《死在火星上》及最新作品《保卫南山公园》亦颇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据《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4.3%,科幻纸质图书市场逐渐回暖,科幻新书码洋同比增长20%。在科幻文学质、量齐飞的当下,文汇报记者对话天瑞说符,探讨关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现状及个人写作中的一些思考。 记者:曾经,一些评论者认为不少网文界的科幻小说只是包裹着“科幻”外衣的游戏、末日打怪等等类型文学。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评论家桫椤认为科幻文学的流行,是我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的结果,其中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使其成为彰显中国审美、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载体。你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现状有何看法? 天瑞说符:在我看来,中国科幻文学写作最需要加强的是与读者的接触。相对其他类别,大多数科幻作品呈现出来的状态,让很多人以为科幻小说“门槛高”,我认为不应该如此,这是个缺点。网文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能跟读者面对面,读者反馈非常迅速且直接。有很多数据是可以用来分析的。 同时,我希望读者能对国内的科幻文学更加包容,不再纠结于“真伪科幻”的问题,我的整体态度还是有容乃大,越强大的主体,越具有包容能力,什么时候国内科幻不再纠结什么“真伪科幻”问题,那才是国内科幻真正强大的一天。 记者:作为一名95后青年作家,你从十几岁开始写作到25岁起笔《我们生活在南京》,在硬科幻的科技含量以及软科幻的人文思考双向表现出色,很多年轻读者甚至将你与作家刘慈欣相提并论。你对个人写作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思考? 天瑞说符:我目前的个人定位和计划仍然是继续深耕网络文学领域。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既包含严谨的科技含量,也注重剧情和文笔的打磨,力求在硬科幻和软科幻之间找到平衡。在发展方向上,我希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科幻题材和写作手法,为读者带来更加精彩的作品。 在我眼中,刘慈欣的才情堪称无双。一般而言,科幻小说往往从一处独特的创意出发,通过巧妙的想象,构建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篇幅有限,仅能形成几万字的短篇小说。而长篇科幻小说则更侧重于文学的深度与广度,聚焦于人物塑造、剧情发展,或许是侦探悬疑的紧张刺激,或许是情感历史的深沉厚重,科幻元素在其中更多地扮演着背景的角色。大刘打破了这两种传统的创作模式,在他的长篇科幻巨著里,每一个点足以单独发展成为一部小说,而这些密集而丰富的点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科幻世界。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无疑需要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才华。 记者: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们生活在南京》近期公布了海报,引起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你的作品在文本中的分镜头表达手法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非常适合IP影视化。此外,你在创作过程中与读者保持了一定的互动。请问这种网络时代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强互动关系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带来了哪些变化? 天瑞说符:与读者的强互动是网络文学的根本特征之一,但它有利有弊,一方面对读者与市场的天然贴近是网文作者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读者对创作的巨大影响也是此前所有文学类型当中从未有过的,如何处理与读者的关系是网文作者必修课,但需要强调的是,当年我在连载《泰坦无人声》的过程当中与读者“斗智斗勇”的创作方式,如今回看,是绝对错误的——读者的反馈当然是要参考的,我每天都会看,但教训就是“看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听他们的”。我也说过,“不完美”也是网文的特性之一,它在连载过程中导致的粗糙和不完美,也是这个类型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记者:你的作品中经常将人类世界置于灰败色调的末日背景中,但男女主角却展现出青春美好的人性光辉。请问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和动因是什么?你希望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理念? 天瑞说符:网文作为一种“服务型”文学创作,出发点可能是作者个人内心世界,但最终抵达的往往是读者市场的最大需求。塑造一个读者喜欢的角色,是网文创作的目的之一。 记者:有评论家认为,科幻流行是我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的结果。这是不是意味着科幻小说应该领先于科学进步并为科学提供发展方向?如果科幻作者因为缺乏理工科知识素养,有可能导致“科幻”变“魔幻”的情况,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天瑞说符:我认为科幻小说并不一定要领先于科学进步、为科学提供发展方向,也不能直接影响或促进现实世界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最顶尖的科幻作家,往往会从最顶尖的科学家那里获取创作素材——科幻文学本身并无预言未来的功用,也不承担这个义务和责任。 科幻文学的独特能力,是以通俗易懂的普及化方式,塑造大众群体对技术或者未来的整体认知,以此来间接地影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科幻--科幻--中国作家网
关键词:儿童科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身为父母的我们常扪心自问:该如何帮助孩子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阅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而在众多阅读门类中,科幻文学有着其他门类无法媲美的优势: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辽阔想象,还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也更容易帮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孩童时期阅读的书籍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雨果奖”得主、“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正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等这类科幻作品才喜欢上了科学,喜欢上了科幻,后来走上了科幻创作的道路。基于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团队先后策划了“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一辑和第二辑,期望这两套书的出版能够激励孩子勇敢地拥抱未来、创造未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更多的美好和可能。正如刘慈欣在“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一辑和第二辑的序言《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中所说:“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我相信,那些去看卫星发射的孩子,这一次体验在他们的人生中不会只是走马观花,那震撼人心的火箭发射场景,代表了中国最高精尖科技的月球探测工程,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再过十几年、二十年,也许其中会有几个孩子走上科研道路,甚至还会去宇宙探索,去别的星球建立人类文明。包括正在阅读这套书的孩子们,也可能因为这些科幻故事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像当年的我一样,进入一个超出日常生活的有趣世界。”刘慈欣,被称为“中国科幻领军人物”。4年前,凭借《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被同行评价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级水平”。很多人因为《三体》知道了刘慈欣,并迷上了科幻,而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让更多人对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产生了兴趣。《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赡养神仙》《赡养人类》《微纪元》《全频带阻塞干扰》……刘慈欣曾凭借这些作品连续8年蝉联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并拿到过3个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而上述作品均收录在“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一辑和第二辑中。最新上市的“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共五册:《流浪地球》《中国太阳》《天使时代》《赡养世界》《全频带阻塞干扰》。《流浪地球》: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每个人怀揣着恐惧和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中国太阳》:一名来自贫困乡村的小伙子带着人类的梦想和使命把人类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处。中国太阳将飞出太阳系,成为恒星际飞船,去探索遥远而未知的太空深处。《天使时代》:生存和所谓“人”的定义哪个更重要?我们从这本书中隐约可以看到刘慈欣在“三体三部曲”中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赡养世界》:一个衰败的文明社会在宇宙的各处撒下生命的种子,当一个种族完全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候,他们只能依靠机器生存。本册是刘慈欣最为深刻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全频带阻塞干扰》:两国交战发起全面攻击,一方无力抵挡另一方由高科技电子制导武器的进攻,节节败退。而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电子频带的电磁干扰,拉回双方电子战领域的平衡。科幻作品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如果太过深奥晦涩,孩子们会不容易读进去,而给成人看的科幻作品是否就全部适合青少年阅读,也是每位科幻作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一辑和第二辑均由刘慈欣亲自选篇、改写。书中特别精选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篇目,更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并去掉了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比如,《流浪地球》中删去了爸爸出轨的内容;《赡养人类》中删去了赌博、血腥暴力的情节;《光荣与梦想》中删除了部分成人幽默、语言暴力的描述……这是刘慈欣和出版者为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做出的改编,这不是对想象力的阉割,是为孩子的想象保驾护航。文字带给孩子无穷的想象,图画帮助他们把想象画上轮廓。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震撼的视觉特效功不可没。为了给孩子们好的视觉体验,“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的全部80幅插图均由电影《流浪地球》美术组操刀绘制。精美的插图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更可以拓展孩子们幻想的边界。来自《流浪地球》美术组的图画带给孩子们的是满满的未来感、科技感,这能够帮助他们让想象延伸出更多的可能。这不仅是对想象力的思维训练,也是一场关于“美”的教育。“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还得到了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的认可。在仔细阅读完这套书后,郭帆认真写下了自己对每篇文章的阅读感受。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献给孩子们的一场科幻文学盛宴,既教他们脚踏实地,也学会仰望星空,懂得用知识武装头脑,也不放弃对宇宙世界的无尽想象。刘慈欣曾在日志中写到一位科幻迷女孩对他说过、并一直刻在他心中的一句话:“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带我们聆听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这不仅是三十年前刘慈欣想对科幻作家们说的话,也是刘慈欣期待自己能够带给青少年的感受和启迪。-->
有关于看科幻小说的好处
阅读科幻小说有许多好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好处:1. 锻炼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科幻小说能够充分锻炼人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2. 激发科学兴趣:科幻小说往往涉及到的科学领域,如恐龙、克隆、机器人、黑洞、宇宙大爆炸和外星人等科学事物。这些主题往往能够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科学世界。3. 探索未来可能性:科幻小说通常会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和科技的发展。这些探索可以为未来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启示,同时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4. 揭示人性和社会关系:科幻小说也能够揭示人性和各种社会关系。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揭示了人性在科技、权利和社交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的运作和人性的复杂性。5. 提供创作灵感:科幻小说往往能够提供给读者创作灵感,激发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世界。这种创作过程也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总体而言阅读科幻小说是一种富有启发性和乐趣的体验,能够带来许多好处,无论是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贡献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