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12 03:33:19
大仲马曾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他的小说大多以真实历史作为背景,再辅以曲折生动且出人意料的情节,读起来酣畅淋漓。《三个火枪手》正是这样挂在钉子上的代表作品,而大仲马自己也认为这部小说就是他最好的作品。
十七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国王路易十三与彼时掌权的红衣主教黎塞留矛盾重重,这就是挂着《三个火枪手》的“钉子”。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达尔大尼央与三位火枪手不打不相识,彼此成为朋友,随后他们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为了维护王后的名誉,四人与黎塞留及其爪牙斗智斗勇,最终挫败了他的阴谋。
在历史的缝隙中,虚构的人物在虚构的故事里辗转腾挪,达尔大尼央挣扎于爱情与阴谋编制的大网,他的勇敢、正直、顽强、忠诚在一次次冒险中闪耀着光辉。真实的历史、刺激的冒险、侠义的精神,这些元素深深影响了远在东方的金庸,他坦言《三个火枪手》深刻启发了他对武侠小说的创作,这部小说教会了他怎样活用历史故事。或许我们可以说,没有《三个火枪手》,就没有我们如今看到的金庸和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
故事的经典与精彩自不必多说,这本书还有着另一个亮点。作为“后浪插图经典”系列之一,书中收录了法国艺术家莫里斯·勒卢瓦尔为小说精心创作的两百多幅插图,从房屋建筑到人物服饰,都精细准确地还原了当时的时代风貌。除此之外,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也细致入微,在图画的加成下让每一个人物都更加丰满立体,也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名场面。
...哪个历史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被称为岳飞?与此相关的历史小说叫什么名字?
哪个历史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被称为岳飞?与此相关的历史小说叫什么名字?
...这两天看了一本几年前出的网络历史小说《柔福帝姬》,觉得不错,颇受感动。书中真实地放映了金人入侵中土、涂炭生灵的暴行劣迹,描绘了柔福帝姬这类“落架凤凰”蒙尘受辱的悲惨遭际,读过不由让人燃起欲食胡虏肉、饮匈奴血的熊熊怒火。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却不是他的“血肉”本身,而是它的“骨架”和“骨气”,是它所体现的那种历史小说本该有、而事实上却极为罕见的信史精神。
一个小说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依照正史的记载来创作历史小说,如果历史小说只不过是对史料的机械照搬的话,那人们倒不如直接阅读史料,还要何苦另翻历史小说?但是,既曰“历史小说”也便不能脱离了对历史真相的反映而流于戏说,总之,历史小说既是历史,又不是历史,或者说,它源于历史而又高于历史。而且,我认为对历史小说的这点点要求并不算苛刻,因为正史的记载总是非常简略的,《二十四史》虽厚,可一比起我们背后那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岁月长河来便显得格外单薄,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也应该虚构,但这种虚构只能是以艺术之笔来填补史书鞭长莫及之处,至少不能让基本的史实伤筋动骨,在那些基本的历史骨架之外,小说家们尽可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去为历史填充血肉。
历史小说的功能其实就是拉近历史与今人的距离,就是让历史穿上审美的外衣,让历史由学术升华为艺术。可惜,一直以来,许多历史小说并不能担负起这样的大任,相反它们几乎完全脱离了历史事实而让一群现代人穿上古装登上它们精心搭起的“历史舞台”不伦不类地唱起“大戏”来;这种伪历史小说的泛滥对历史和艺术都是一种伤害。《柔福帝姬》这部小说除了其内容、情节确实颇为精彩外,更令我另眼相看的是它尊重史实的创作态度。该书无论是在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情节中,还是在器物、称谓的描写上都力求接近历史原貌,而对于学界有所争议的历史疑案,它也会另行注明,并向读者解释著者采取其中某一观点的理由,这种严谨的态度在现今的历史小说中实属罕见。而对于宏观历史大事之外的生活细节和人物情感世界,作者则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甚至大胆地虚构出宋高宗赵构与柔福帝姬兄妹之间的一段无奈的不伦之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