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12 06:18:20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俄新网28日报道,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德米特里·罗戈津不排除,美国创建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的实施或被用作进攻伊朗准备工作的借口。
罗戈津28日在安卡拉对记者说:‘导弹防御系统并不是纯粹的防御系统。在俄罗斯和其他国家都有专业的权威专家,他们担心,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正式任务是封锁来自伊朗的威胁,但实际上可能成为准备对伊进攻的借口。”罗戈津日前正与土耳其高层就反导系统问题进行谈判。
他指出,目前美国不顾与俄罗斯以及欧洲伙伴的谈判,正全面实施创建反导系统的计划。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原标题:美向中东增派军力剑指伊朗 伊朗宣称将“摧毁”美国舰队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 外媒称,近期,美国向中东增派兵力的行动针对伊朗,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据美联社5月10日报道称,五角大楼10日表示,美国将向中东派遣一个“爱国者”导弹连。此举凸显了美方对德黑兰可能正计划袭击美国在该地区驻军或利益的持续担忧。
美国国防部就此举发表了一份声明,但没有提供细节。一名官员说,在美方作出该决定前,有情报显示伊朗已将军事装备和导弹装载到伊斯兰革命卫队控制的小型舰船上。
...多名欧洲联盟成员国外交官19日告诉路透社记者,欧盟成员国外交部长谨慎支持对伊朗施加新一轮经济制裁,以回应伊朗势力在丹麦和法国图谋发动袭击。
为挽救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欧盟先前尽量避免对伊朗施加制裁。
这5名消息人士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上,丹麦和法国外交部长分别介绍针对这两个国家的袭击图谋。欧盟外长会同意考虑制裁一些伊朗个人,但没有讨论制裁细节以及制裁对象。
路透社报道,因为顾及伊朗2015年7月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就解决伊朗核问题达成的全面协议,欧盟一直不愿考虑制裁伊朗,而是寻求对话。但最近几个月,因为一些伊朗人涉嫌图谋在欧洲国家发动袭击,欧盟内部就是否制裁伊朗产生分歧。
比利时检察部门7月初证实,伊朗境外反政府组织“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6月30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郊区组织集会;比利时警方同一天在布鲁塞尔逮捕一对伊朗裔比利时夫妇,指认两人涉嫌密谋袭击那场集会。法国方面随后制裁两名伊朗人和伊朗情报机构。
丹麦10月30日指认伊朗情报部门图谋在丹麦袭击一名伊朗反政府武装头领,当天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
伊朗方面否认欧洲国家指认,认定反伊朗势力想在多方试图挽救伊核协议的“关键时期”破坏伊朗与欧洲的关系。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赫拉姆·卡西米说,伊朗召见了丹麦、荷兰和英国的驻伊外交官,抗议这些国家放任恐怖组织成员在境内存在。
一伙武装人员22日在伊朗南部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士举行的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8周年阅兵仪式上发动袭击,造成至少29人死亡、57人受伤。一个阿瓦士反政府武装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这一事件,但没有提供证据。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3日援引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西米的话报道,伊朗方面召见了荷兰驻伊大使、丹麦驻伊大使和英国驻伊代办,严词抗议这三国放任在伊发动袭击的“恐怖组织成员”在这些国家境内存在。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要求荷兰和丹麦引渡罪犯及其同伙回伊朗受审。卡西米说:“这些恐怖组织成员不在欧洲联盟犯罪,欧盟就不把他们列入黑名单,这样的做法令人无法容忍。”
另外,伊朗向英国驻伊朗代办发出抗议。卡西米说,阿瓦士反政府武装发言人经由英国的电视网络宣称制造袭击,令伊朗不能容忍。伊朗先前指认这一组织得到沙特阿拉伯资助。
2011年,由于受到激进伊朗学生冲击,英国关闭驻伊朗大使馆,驱逐驻英国的伊朗外交官,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伊朗2015年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核问题全面协议,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逐步缓和,英国同年重开驻伊使馆,后派驻大使。
...以色列指控伊朗计划袭击欧洲的以方目标,外界对中东战火蔓延的担忧加剧。
2025年6月20日,以色列情报机构透露,伊朗正筹划对多个欧洲国家境内的以色列目标发动袭击,目标包括在欧洲机场停靠的以色列航空飞机以及驻外使领馆等设施。目前,伊朗尚未对这一指控做出回应,但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人对中东冲突凸显出蔓延至欧洲的风险感到忧虑。
以色列方面表示,计划袭击的目标众多,因此已经加强了安保措施。他们派遣特种部队和情报人员前往欧洲进行监控,甚至还对在欧洲的10万公民进行了撤离,并与多个欧洲国家进行了情报共享。然而,这些行动似乎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的应对,因为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如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拦截伊朗导弹的库存已经所剩无几,预计只能维持大约10天。
自6月13日起,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到14日晚上,伊朗向以色列军事和能源目标发射导弹,以色列军方则对伊朗的军事基地展开了空袭,并声称成功杀死了一名伊朗核科学家。选择欧洲作为攻击目标,伊朗不仅意在威慑以色列,同时也希望借此向国际社会施加压力,这也是对以色列过去行为的一种报复。
以色列国防部长宣称将继续对伊朗进行打击,并可能扩大攻击的范围,但这番话似乎带有虚张声势的意味。尽管欧洲国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避免冲突升级,内部对于应对措施的意见却并不一致,且对以色列的行为并未表现出明确的谴责。美国则对伊朗实施了制裁,并对其核武器发展表示强烈不满,试图阻止其核计划的推进。与此同时,俄罗斯希望在这个纷争中扮演协调者,但在美国主导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努力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色列也对此不予以支持。
...伊以冲突的局势现如今愈演愈烈,然而至今为止,伊朗依旧没有放弃与西方进行沟通的愿望。伊朗外长阿拉奇格最近公开宣布,他将前往瑞士日内瓦,与欧洲的代表们就核问题举行会谈。参与此次谈判的预计还包括英、法、德三国的外交部长以及欧盟的外交代表。在这场伊以冲突如火如荼、局势紧张的时刻,伊朗外长却选择与欧洲国家的代表进行谈判,这一举动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伊朗此举可能有两重目的。首先,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中东事务和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与美国一致。实际上,就在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和以色列或企图推翻伊朗政权的理念。在这一日益升级的中东局势中,伊朗外长急于前往欧洲,可能意在借此机会获得欧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支持。
此外,像英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伊朗的此番举动或许也希望借助欧洲这座“桥梁”,向美国传达自己的声音。换句话说,伊朗依然希望通过对话与美国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等与伊朗关系密切的伙伴国,并未参与此次会议,同时美国也未在场,这表明伊朗正在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解决之道。
在此,伊朗一方面努力寻求“谈判”,而另一方面美国却已经做好了“武力应对”的准备。当地时间17日,美国的E-4B飞机降落在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这种飞机被称为“末日飞机”,其设计目的是在发生核战争时为美国总统及高层提供指挥和避难所。不难看出,在当前紧张的局势下,美国显然已经为最坏的局面做好了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