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5 21:08:00
湖南人蔡锷,是这句话的有力注解。
他出身贫寒家庭,毫无可恃背景,
却几乎经历了一个民国国士的所有历程:
求学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
留学日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接受新思想
在日俄战争期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教练新军,出任省级军事学院校长。
发动重九起义,任云南军政府都督,成为一方诸侯。
首义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
蔡锷原名蔡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庆府一户贫寒的裁缝家庭。
蔡锷家祖籍河南上蔡,后迁往江西泰和,明初洪武年间迁湖南宝庆府 定居,清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围宝庆府,蔡锷父亲蔡正陵与祖母颜氏一起流寓武冈黄板桥(今洞口山门、水东桥),异乡裁缝,
蔡锷10岁时随父母从水东大坝上来到山门镇,借居于“武安宫”,发奋攻读,
神童蔡锷并未选择科举之路。两年后,15岁的蔡锷考入长沙时务学堂 ,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并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898年,蔡锷参加湖南巡抚陈宝箴举办的留学生预备考试,并以第2名入选。可是不久戊戌变法失败未能出国。
蔡锷天生会读书能考试,1899年蔡锷到上海,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随即得到梁启超的来信,邀请他自费赴日。 贫困家庭,留学经费是个大问题,好在吉人天相,自有贵人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