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3 05:16:53
经常听到有人张嘴就来,说泰国女多男少,男女比例达到了一比四,也正因为泰国的男人实在太稀缺,所以泰国允许一夫多妻。
然而实际上呢?泰国除了女多男少是真的,其他全都是假的。
泰国女比男实也只多出140万,在6500多万泰国人中,男人3100多万,女人3300多万,根本就没那么夸张,泰国法律上压根儿也不承认“姨太太”之类的名分。
其实外界对于泰国人对于子女重视程度偏差的印象,一直都存在两个既然相反的现象。
通常,华人圈都觉得泰国人重女轻男,泰国人喜欢女儿要远胜于喜欢儿子,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却觉得泰国人与所有东方人一样,更重视男孩而轻视女孩。
可实际上,泰国人对孩子是男是女,压根儿就不关心。
在泰国的网络上,非常罕见对婴儿性别的讨论,只有少数的个人论坛与一些非正式的网络调查上才会有,而喜欢女儿的论调,往往要略微占据上风,但也只是略微。
泰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性别通常都是漠不关心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好,人们更加看重的还是孩子的健康状况,仅此而已。
华人世界通常觉得,泰国受到母系影响深远,很多的家庭都是母亲做主,因此泰国更加崇尚女子,而泰国女人更多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而在西方人眼里,觉得泰国的男人们都比较软弱,没什么本事,家里的大事小情往往都需要女子操持,他们不觉得这是女子厉害的表现,而是觉得这是在欺负泰国的女人。
...的观念,就会被归入“重男轻女”的行列,遭受全方位的口诛笔伐,但假如有人表示自己更赞同,就能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
有人将女儿比喻成“招商银行”,将儿子比作“建设银行”, “重女轻男”逐渐代替“重男轻女”成为一种潮流,生女儿成了新流行的生育观,但依然有人认为“一定要生儿子”,
婆婆生育了一双儿女,在她54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孙女,也就是我女儿汤圆。
婆婆对汤圆的疼爱并不比我这个亲妈少,从孕期开始,她就辞职在家全身心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包括我住院保胎也都是她整夜陪床熬着,直到汤圆顺利出生,她心里的大石才算落了地。
汤圆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自己住保温箱一段时间,婆婆为了让孙女能喝上新鲜的母乳每天早晚两趟骑车去送奶,风雨不改;汤圆出院的日子,婆婆记得比我清楚,她抱汤圆的时间也比我多。
我对汤圆的爱似乎仅体现在母乳喂养和哄睡这两件事上,没给她洗过澡,换尿不湿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更没有洗过衣服,这些事情全部都由我婆婆操持,她对孙女极度疼爱宠溺。
她真的是一个好婆婆、好奶奶,然而,她也不止一次对我说过“最好有个儿子,凑个‘好’字”
起初,我对此很反感并据理力争,但婆婆并非重男轻女的人。经过不断了解,我才终于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