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3 22:49:16
说起陈圆圆,大明崇祯年间的苏州娱乐界顶流,那可是个让人耳朵怀孕、眼睛发直的绝世佳人。原本只是个普通的社畜邢沅,却因家道中落被迫下海,没想到一跃成为江南娱乐圈的天花板。她唱曲儿能迷倒众生,舞姿更是让无数文青为之倾倒,连写首小诗都能引来一阵阵疯狂打call。
但好景不长,职场得意情场失意。京城富豪田弘遇砸重金把她挖走,美其名曰“进宫发展”,实则想让她当私人娱乐顾问。这操作,简直是把女团C位变成了老板的小秘,你说尴尬不尴尬?
到了北京,陈圆圆发现这儿的职场环境更是一言难尽。崇祯皇帝自顾不暇,李自成的大军步步紧逼,田弘遇为了保命,竟然打算拿她做交易。这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登场了,这位高富帅一见钟情,决定要定陈圆圆。可就在这时,李自成部下的刘宗敏半路杀出,直接截胡。吴三桂气得打开山海关大门,引清军入关,只为抢回自己的心上人。
这一怒为红颜之举,让陈圆圆莫名其妙成了背锅侠。键盘侠们纷纷上线指责:“没有陈圆圆,吴三桂会投降清军?”“大明亡于一个女人!”“祸水啊祸水!”而她只想说:“你们男人打架,别甩锅给我行不行?”
后来,吴三桂虽然抢回了圆圆,但历史已经给陈圆圆贴上了标签。她的晚年成了谜,有人说是看破红尘出家,也有人说她隐姓埋名改嫁普通人,甚至还有版本称被康熙秘密处决。不过,不管哪个版本,江湖上关于她的传说从未停歇。
...《李自成》这部小说,暂且不管其意识形态,只看其文学性,艺术性,以及对明末中国风土人情,服饰器物,规章典故,语言习俗,战争场面,宫廷辛秘,民族关系的描写,在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整个近代历史小说创作中无出其右。
70年代后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在广播书场播放这部小说的前两卷,中国青年出版社,上海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等分别出版小说前三卷10余册以及几个版本连环画,其第一卷第二册还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当然还有诸如有戏曲,电视剧,电影艺术形式的改编,新世纪以后姚雪垠的学生及儿子又根据老人口述补全出版了后两卷,一共5卷近20册,字数篇幅可谓空前。
这部小说作为一部历史传记小说,当然有其主客观上的不足之处。
首先,创作前三卷时候,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可避免的对李自成起义极力美化,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农民无产阶级”战士,值得注意的是其蛰伏商洛山之前及起义前的描写则是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如此操作人们都了解也应该理解:在那个政治高压情况下,作者也是勉为其难,其实,姚作为一个旧时代出身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对“流寇”有什么好印象,据传姚年轻时候还曾经被土匪绑过票呢!其也不可能对封建朱明王朝有着刻骨仇恨,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三卷开始,姚先生已经开始或多或少的对李自成加以批判,比如围攻开封时候,一度要将俘获的明朝民工几百人每人斩去一条手臂,不可谓不歹毒;为了政治利益牺牲养女婚姻幸福;卸磨杀驴除掉“曹操”“老回回”等农民军首领,同时,对明朝方面的君臣有限度的报以同情,尤其后两卷,针对满清方面,更是体现了明显的民族主义情绪,对满清极为仇视,惋惜明王朝的覆没,有一个情节:吴三桂的一个部下听说主帅终于决定放走几个崇祯的遗孤皇子后,激动的眼睛里噙着泪光,很感人的一段描写。这是因为,写作这些章节的时候,政治高压已经不存在啦!他可以相对大胆的表达个人的一些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