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4 02:29:11
19世纪的世界文坛涌现了一大批泰山北斗,诞生了众多流芳千古的鸿篇巨制。但当时最为畅销的小说,不是俄国托尔斯泰的扛鼎之作《战争与和平》,也不是英国狄更斯的呕心之作《雾都孤儿》,而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鞭笞黑奴制度的小说当时既叫座又叫好,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历史罕见。它甚至直接引爆了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以至于后来林肯总统称赞她是一位“写了一部小说,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斯托夫人创作《汤姆叔叔的小屋》并非偶然,她对推翻黑奴制度有着长期的情感沉淀和素材积累。
207年前的今天(6月14日),斯托夫人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她全家都是黑奴制度反对者,父亲曾偷偷收留并保护过逃奴。她的哥哥爱德华曾在波士顿一个教堂里发表慷慨激昂的废奴演讲,另一位哥哥亨利·华德曾在布鲁克林教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黑奴拍卖活动,拍卖结束后他让所有的黑奴都获得了自由,因而引发广泛争议。家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了斯托夫人。
16岁那年,斯托夫人全家迁到辛辛那提,父亲担任当地莱恩神学院院长。斯托夫人后来结识了莱恩神学院的教员卡尔文•斯托,并与他结婚生子。同时,斯托夫人在这里认识了《慈善家》杂志主编甘梅尔·贝利,与她结为至交。而且,斯托夫人也是在这里开始了创作,这段期间她撰写了一批生活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