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角跑步的竞技小说

更新时间: 2025-11-10 17:23:07

站內所有关于主角跑步的竞技小说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主角跑步的竞技小说有关的所有知识

谁的人间,如何上天

《跑步穿过中关村》由两个稍长的和一个稍短的中篇组成。我不知道诸位中学时是否听闻过“三长一短选最短”之类的无聊口诀,在我而言,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癖是,我常常会对一本小说集里最短的那一篇小说留有最深刻的印象。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是《通话》,在《传奇》里是《封锁》,在此则是《居延》,但同样印象模糊。于是索性印象式地谈两句,不求甚批。

《跑》首发2006年的《收获》,是徐则臣第一次在《收获》发表小说,是真正使徐则臣名声大噪的成名作。就我个人的经验揣测,在中国的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下,一般一个作家首次在《收获》发表的小说都在其创作生涯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其首次将自己在这个阶段能写出的最具标识性的作品拿到最高的舞台上与其他同行同场竞技,同时接受读者、学者与文学史的挑选。从这个意义上说,《跑》毋庸置疑,它充分展示了三十岁之前的徐则臣所能带给中国现场的异质:快速升温的中国经济形势下社会多元文化与职业的暗流涌动,传统城乡二元对立逻辑似碎未碎而带来的新的生活困境,作为城市底层人物的尚未被真正观照和书写的情感逻辑,这些都是2006年中国文坛所不具备和未发现的。

2006年,徐则臣刚刚离开精神乌托邦一样的燕园,但仍然和中文系维系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他一道围绕在“左岸”网站周围,还有很多眼熟的名字:邵燕君,石一枫,文珍,季亚娅,李浩,李云雷,丛治辰。他们那时的活动很简单,读期刊,写评论,然后一起毫不留情的讨论。季亚娅后来回忆时曾经提起过一种感觉,那时的期刊上几乎大部分仍旧是同八九十年代一致的乡土书写,而这使得拥有相当体量城市经验的北大诸人感受到一种缺憾和不满。在这样的生态和氛围之下,《跑》自觉地将老舍等塑造的北京文学传统中的“边缘职业者”重新请回文学史中,刻画其新的生存形态和新的生活经验,应该说是一种成功的努力。

...
相关标签:
主角转生成为一把剑的小说 主角进入游戏世界的动漫 主角连女儿都收了的小说 主角连女儿都收了的小说推荐 主角逗比贱搞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