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太虚大师是修什么法门

更新时间: 2025-09-16 11:02:53

站內所有关于太虚大师是修什么法门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太虚大师是修什么法门有关的所有知识

华严法会|七处与九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被尊为“经中之王”,读诵研习皆有无边利益。只是三译《华严》都有数十万字之多,仅唐译《八十华严》便足有八十卷之多,而这也仅仅是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取出流传人间的下本《华严经》,且译为中文的还并不完整。我们想了解经文大意,势必先要划分段落。与原文最为贴合,也是最重要的分段方式,莫过于七处九会。

处是处所,会为集会。世尊开演《华严经》,于七个处所,集会九次,方始说完,故称七处九会,下面将略述这七处九会说法的具体内容。

普贤菩萨根据依正二报庄严的由来加以解说,往昔毘卢遮那如来居华藏世界时,强调因圆果满所显二报,由于修因广大,所获果报无穷,三世诸佛皆以利生因果来严净剎海,所以劝请后世众生如法精进奉行。

文殊菩萨与九首菩萨相互问答,以彰显万法理性,说明十信慧解。这就是〈菩萨问明品〉中,以明智生信之意义,须经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之十种修学,才可成就十信法门。

十住法门是令圆信真实法者能证入十住位,而生如来家,并依据根本智而住,便可永不退转其贤人位。故于其中须修学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的十住行,来圆满自利,此为下贤位,因初安住于佛法中,信心不动摇依佛法而住,得到佛的智慧成不退转菩萨。

...

明影法师:如何修持《法华经》

前面我们讲了《法华经》的重要地位,《法华经》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修持呢?我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是读诵、供养兼礼拜《法华经》。 大量反复读诵《法华经》,是汉传佛教一大修行法门,古代有很多高僧终身读诵《法华经》。包括供养《法华经》,如果没有《法华经》,大家一定要请一部,哪怕家里没合适的地方放,就用黄布包起来,放在一个珍重的地方,只要我们有这个心,家里有一部《法华经》,这即是我们成佛的因。有《法华经》在,即有佛在,即有护法龙天的护持,一家人就能因此获得吉祥。

还可以抄写《法华经》,不管是用毛笔还是硬笔,都没关系,哪怕只是抄写《法华经》的一字一句,都是不得了的善根。再有就是拜《法华经》,可以把《法华经》放在面前礼拜,一字一拜,或者一句一拜。古人有很多礼拜经典的方法和仪轨,大家可以找来学习。同时,还可以拜《法华忏》,这是依据《法华经》建立的忏法仪轨,相当于《法华经》的密法,谁都可以学,谁都可以落实。

第二是研究、理解《法华经》的法义。 怎么理解呢?看古今的注解,尤以古代注解为主。我自己常学的有以下几部:智者大师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窥基大师的《法华经玄赞》,以及憨山大师、太虚大师对《法华经》的注解。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第三代祖师。窥基大师是法相唯识宗(也叫慈恩宗)的第二代祖师,玄奘大师翻译经典,窥基大师解释经典,窥基大师曾对《法华经》作过四十卷的注解,相当之权威。这部注解,我国曾经有长达一千多年的失传,民国年间才从日本请回国内。还有就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的注解,非常通俗,也非常深刻,有自己的特点。民国年间,太虚大师也曾讲过《法华经》,很是全面。

...

深圳道家大师:道家各种修行法门

道家修行法门众多,且因不同的派别和传承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道家的修行法门都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家修行法门:

-心斋:指内心清虚宁静,强调内心清虚,以合大道。最早出自《庄子·人间世》中的“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坐忘:静坐忘身,通过静坐忘却形体和思虑,达到与大道合一的境界。源自《庄子·大宗师》中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导引:导行肢体,通经络,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见于《庄子·刻意》中的“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吐纳:吸进清气,呼出浊气,通过呼吸来调和身体。同样在《庄子·刻意》中提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

-守静: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干扰。

-存想:意守丹田,神游太虚,修炼精气神。

-守一:守住内心的单一意念,专注于一点。

-辟谷:断绝五谷,吸收天地精华,返璞归真。

-服食:服用特定的药物或食物以养生。

-房中:通过房中术来养生和修炼。

-行炁:运行体内的气,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胎息:呼吸如婴儿,养精蓄锐。

-外丹:通过烧炼药物制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

...
相关标签:
太虚太极 太虚属于什么门派 太虚拳的基本手法 太虚指玄诀 太虚无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