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法会|七处与九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被尊为“经中之王”,读诵研习皆有无边利益。只是三译《华严》都有数十万字之多,仅唐译《八十华严》便足有八十卷之多,而这也仅仅是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取出流传人间的下本《华严经》,且译为中文的还并不完整。我们想了解经文大意,势必先要划分段落。与原文最为贴合,也是最重要的分段方式,莫过于七处九会。
处是处所,会为集会。世尊开演《华严经》,于七个处所,集会九次,方始说完,故称七处九会,下面将略述这七处九会说法的具体内容。
普贤菩萨根据依正二报庄严的由来加以解说,往昔毘卢遮那如来居华藏世界时,强调因圆果满所显二报,由于修因广大,所获果报无穷,三世诸佛皆以利生因果来严净剎海,所以劝请后世众生如法精进奉行。
文殊菩萨与九首菩萨相互问答,以彰显万法理性,说明十信慧解。这就是〈菩萨问明品〉中,以明智生信之意义,须经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之十种修学,才可成就十信法门。
十住法门是令圆信真实法者能证入十住位,而生如来家,并依据根本智而住,便可永不退转其贤人位。故于其中须修学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的十住行,来圆满自利,此为下贤位,因初安住于佛法中,信心不动摇依佛法而住,得到佛的智慧成不退转菩萨。
对于菩萨的修行,除了依据智能发起信心,然后住于佛住地位外,更应繁兴万行。将利他之行修习圆熟,以佛的根本智起普贤行,来资助悲愿的圆成,此为中贤位。菩萨学三世诸佛乃须依“十行法”(欢喜行、饶益行、无违逆行或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难得行、善法行、真实行)而修行建立因行趋向佛果,并经十无尽藏成就,令它们坚固生长,不容破坏。
十住、十行法门的修行阶段,是偏向于出俗心较多,大悲心较少,然而在菩萨的修行领域中,悉以所修的一切善根福报回向有情,无所执着。因此必须要回前面的解行以向证真,以少善根引无量果,故回向心有大利,而回向菩提真如,总通五位,悲智双运,来利益广被一切有情。
十地法门是证道十圣位,此十地法通初彻末,依如来的根本智,依十种普贤行愿,修习差别智,长养十种慈悲门,令赴所发诸愿,悉皆圆满具足,才能成就萨婆若。《华严经》中的十地是修十种胜行,断十种重障,证十种真如,因此菩萨万行,皆为十地法门所摄,所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等妙觉法门,等是相似均等之义,觉字是说明已经成就佛果的胜智,因为其行与智慧与佛相近似,所以称其名为觉,其法门是阐述菩萨波罗蜜、菩萨神通、菩萨乘、菩萨助道等海。
普慧菩萨当众观机问法,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成佛法门的二百个问题,普贤菩萨以他自己的修行实证经验来分析说明,指点解决方法。所谓普慧云兴二百问,普贤瓶泻二千酬,问一答十,以显无尽,才能成其二千普贤胜行。其内容主要分五位法门之因行及等妙觉之果位。一切修行都以成就佛果为根本,二千行门一时齐起,虽处世间而无染着,故谓之离世间也。
果法界法是总合圆融前面的五位因果,将智行合一成圆融自在的行门,也就是悟入毘卢遮那法身的境地,依善财童子南游的行迹,巡历五十三阶位次第的善知识,接受解脱法门的开示。在遍历一百一十个城市,最后进入弥勒楼阁前,一弹指间开庄严藏大楼阁。这是因为善财已经契入了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的修行常道,进而可以摄受三世佛境因果,才会在一时、一际、一真法界间,显示出人人本具的妙德,如理具足,圆融自在,入于无碍解脱之门,得见种种不可思议境界。
癸卯年农历四月十五(2023年6月2日)至七月初十(2023年8月25日),杭州灵隐寺启建华严法会,阖寺僧众每日讽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卷,同游华藏世界,共入毗卢道场。藉此殊胜功德,冥阳两利,回向法界众生,惟愿:
藏识|溪声淙淙出阁下——张岱在灵隐之岣嵝山房与冷泉亭
藏识|棱层剔透 嵌空玲珑——张岱在灵隐之飞来峰与北高峰
藏识|与师同住五百年 挟取飞来复飞去——张岱在灵隐之三生石与具德和尚
学处|除了三大译本 《华严经》还有哪些版本
学处|历代高僧大德、护法善信们为何对这件事如此重视
学处|寺院里早课为什么要诵楞严咒
观照|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是这两个字
观照|早晚课——一门自利利人的好功课
开示|太虚大师: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
开示|虚云老和尚:若言行相违,纵有所说,药不对症,人参也成毒药
开示|憨山大师: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文殊菩萨能够加被我们金榜题名吗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物语|七叶树花开——豪色参天七叶出 恰似七佛偈成时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赏析|清代名作:王震《济公图》
赏析|贵霜王朝石雕释迦牟尼佛立像
阅读|今人一知半见、些少轻安,便自以为大悟大彻
视频|凌霄花——翠蔓缘株上 红芳冒暑开

觉群人生讲坛丨唐忠毛教授为您讲述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与药师信仰
2017年是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上海玉佛禅寺作为大师生命的终点,精神的起点,举行了 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系列活动,并于每月邀请知名学者做客觉群人生讲坛,宣讲太虚大师之精神与思想。
9月16日,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办2017年觉群人生讲坛第六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审,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忠毛演作了题为“重生与重死——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与药师信仰”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玉佛禅寺远尘法师主持。
太虚大师于近世为何要倡导药师信仰法门? 药师信仰法门与人间佛教有何关系? 当今社会如何正确修持药师信仰法门?带着这些问题,唐忠毛教授开始了他的演讲。
死生事大,关于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古今思想家们一生所思考的问题。
唐教授指出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乃是因应近代佛教内忧外患的现实处境与现代性背景,以求佛教获得现代化之发展,进而重振佛教的理性光芒与现代生命力。其中,彰显佛教的“重生”维度以对治近代佛教过分“重死”倾向是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特质之一。
中国自明清以来,于佛法只注重救度亡灵或临终往生,即偏向弥陀法门,故以弥陀净土法门最极弘盛。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大众往往认为佛教仅为“度死”之用,而非人生之所须。太虚认为,这一重“死”不重“生”的现象是昧于佛教之全体大用,要发扬人间佛教精神,就必须发扬佛陀的现实主义本怀,积极关注并肯定此世与此生。在此背景之下,太虚大师于近世特别倡导“药师信仰法门”,希望发扬药师信仰中的人间向度与现实品格。
与中国东方文化是有因缘的:其一,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其二,中国名东震旦土即为东方世界;其三,依药师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国及人间净土。
由此可见,太虚大师倡导药师信仰不仅希望通过药师法门的信仰,达成消灾除难、成就福寿,从而获得现世人生的无上利乐;同时,也希望由药师信仰法门以能达成构建和谐社会,并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福祉。
关于如何修持药师法门,唐教授说要遵循信愿行:信,虔诚信仰,并对药师法门的理论有所了解,而非盲目、迷信地信仰;愿,结合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发愿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同时也求得心灵的无纷扰;行,尊重因果、坚信因果法则,将药师修持法门落实到生活中,做人学佛过程中。
因此,在当今弘扬药师法门,我们也要避免只求个人安乐与福德,而应该注重将药师大愿与大乘菩萨道精神结合起来,以成就太虚大师人间佛所追求的“下者可渐之以五乘的佛法,除恶行善,以增进人世的福乐。中者可渐之以三乘共佛法,断妄证真,以解脱人生的苦恼。上者可顿之以大乘的不共法,即人而佛,以圆满人性之妙觉”。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审,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术兼职有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宗教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曾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历史|念佛禅(上)
此说念佛禅,为后来专门持名之念佛法门所从出。但其不同的,当时修念佛禅的人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所以他们的念佛也就成了修习禅定的法门了。
本来五门禅内已经有了念佛三昧,然此念佛禅乃是进一步专重念佛的行法。此念佛禅之开始,并不在五门之后;依中国佛教的历史看,在后汉末与安世高同时有支娄迦谶者,翻译般舟三昧经,以不坐不卧之长行而念佛,故又名长行念佛三昧。支娄迦谶译的首楞严三昧经,也是念佛三昧所摄。关于阿弥陀佛之经典,有现在我们常念的阿弥陀经,为罗什译,但此前已有译过;又有观弥勒上生经,这两种经都是主张念佛生净土的。道安以前已有僧显禅师在禅定中亲见弥陀,往生净土。道安法师初修安那般那禅,后来又持弥勒名,誓生兜率。所以念佛禅在慧远前已萌其端。
念佛禅虽在道安前已萌芽,而专主提倡的则是庐山慧远法师。小弥陀经里有持名念佛法门,慧远法师即依此法门而创庐山之莲社。慧远法师虽专重结社念佛,而他的念佛仍是修禅,故他并不同于后来与禅分家的念佛者。总之,他的念佛乃即禅之念佛。故当慧远法师临终时说:“我在定中三见净土与圣众。”既云在定中见净土与圣众,那末他所修的念佛法门,不用说是“即禅”的了。
慧远法师既结社念佛,于是时哲多往依止,故有“庐山十八贤”之集合。当时诸贤如慧永、慧持、耶舍等,皆是修禅定而兼修净土的。净土法门既得时贤之弘传,遂因之确定于世,所以说念佛禅正式倡修的是慧远法师,这是有史实根据的。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藏识|以激扬宗风为己任 以道法未得其传为己忧——痴绝道冲禅师
藏识|溪声淙淙出阁下——张岱在灵隐之岣嵝山房与冷泉亭
学处|同是一部《华严经》,为何会有《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之别
学处|除了三大译本 《华严经》还有哪些版本
观照|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是这两个字
观照|早晚课——一门自利利人的好功课
开示|虚云老和尚:何以一切菩萨发愿度众生,度来度去总度不尽呢
开示|倓虚法师: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开示|太虚大师: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文殊菩萨能够加被我们金榜题名吗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物语|七叶树花开——豪色参天七叶出 恰似七佛偈成时
赏析|清代姚文瀚绘东方持国天王像
赏析|天龙山北齐石雕彩绘天王立像
赏析|南宋五百罗汉图之胡人献宝请法
阅读|寄言世上荣豪者 岁月相看能几时——傅大士《浮沤歌》
阅读|今人一知半见、些少轻安,便自以为大悟大彻
故事|三次为色所诱 最终幡然醒悟
视频|百尺金身开凿壁 万龛灯焰隔烟萝
相关资讯
深圳道家大师:道家各种修行法门
定义与原理: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 听息与踵息:听息是通过静听呼吸来达到凝神的效果;踵息法则......
下篇:增修雅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