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6 01:55:47
如果说耐力运动员的重点是积极地做好百分之九十五的有氧训练,这一点也没有问题。但如果能留下3~5%的空档做好爆发力训练,肯定会有更好的帮助。
在以爆发力为主的竞赛项目中,过多的耐力训练除降低原本的爆发力外,实质的帮助并不算多。当你的竞赛项目只有一到两分钟引用爆发力与无氧能力时,做太多有氧耐力的训练其实得不偿失。
最好的例子就是『十项全能』,全能项目包含:第一天的100公尺、跳远、铅球、跳高、400公尺;第二天的110跨栏、铁饼、撑竿跳、标枪及1500公尺。
尽管最后的1500公尺是少数带有肌耐力与耐力的结合,但事实上单项1500公尺即使是一般跑者也能坚持在八分钟之内完成。如果运动员过度强调1500公尺的耐力训练,就会失去前面100公尺、400公尺及110跨栏的爆发力。
长距离的慢跑,这对爆发力运动员显得过于耗时,那为什么耐力运动员必须要做爆发力训练?尤其是当长距离跑者百分之九十都在使用有氧引擎时?
因为爆发力训练的重点不再只是讲求能量系统,而是着重在跑步经济性、跑步动作及肌纤维养成。
透过有些强度的爆发力训练,跑者会短时间内大量输出能量作功。跑者会发现过喘过累、肌肉疲劳,但随着训练时数增加,疲惫感与疲劳会逐日下降,这代表跑步经济性已经逐渐养成,输出能量从大量渐趋减少,跑者越减少能量损耗,就能越维持到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