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白玉兰奖揭晓在即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引关注

更新时间: 2025-07-09 13:45:28

阅读人数: 950

本文主题: 什么是现实题材作品

中新网上海6月8日电   第27届上海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8日在上海举行。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刘进表示,本届白玉兰奖入围作品从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角度来说,都有很高的品质,制作也都精良,“今年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更多一些,这也让众多创作者回归现实主义题材,更加关照人性。”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一经公布,即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史上最强”,多部年度“爆款”成为了此间各大奖项的夺奖热门。

“这几部剧我都看了,人物非常鲜活、饱满,创作的维度和深度也把握得特别好,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喜爱。它们有个特点,就是都写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很热血。当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或许就产生了一种共情吧。”刘进说。

去年刚夺得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的演员陶虹,此番以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委的“新身份”亮相上海电视节。她坦言,作为一名评委,能够名正言顺地坐下来把全年的好剧都看一遍,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在享受好剧的同时汲取了养分、学到了很多。“看剧时,我就是一名观众,跟着哭、跟着笑,然后再站在一个评委的角度进行专业性的探讨,我觉得人的感性的东西是最直接的。”

演员陶虹(右)。上海电视节 供图

同是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委,编剧张蕾则表示,自己在看今年的入围作品时心生感佩,“你会发现,优秀的作品哪儿都优秀,编、导、演、服、化、道所有的一切共同呈现了一个特别引人入胜的世界,这样的团队合作是对剧本的一种加成。我们编剧非常欣慰能够看到有特别优秀的合作伙伴,把我们心中的世界变成一个甚至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精彩的世界呈现出来。”

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终评选结果将于10日晚间逐一揭晓。( 来源:中新网 王笈

2020年影视公司出品两极分化,今年待播剧古装减少 剧集2021年更“现实”,影视新兵后来居上 刚刚过去的2020年,影视行业在震荡中寻求破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行业停摆数月之久,在拍影视项目被迫停工和延期,影视公司资金链紧张,全年有上千家影视类公司注销。但困境也蕴含了机遇,疫情使得线上娱乐变得空前繁荣,剧集市场涌现了不少亮眼之作——...

有部动画片得奖的消息后劲十足,直到今天还在业界被热议。不久前的上海电视节上,由啊哈娱乐(上海)有限公司出品的《伍六七之最强发型师》从来自七个国家的十部作品中突围,获得了白玉兰奖的最佳动画剧本奖,这还是近五年来“白玉兰”第一次花落中国动画。 业界“炸”开的另一重...

在刚过去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网剧成为最大赢家,《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破冰行动》均获得重要奖项。从粗制滥造到精品化,网剧正收获越来越多的观众。最近,各大视频网站陆续公布最新网剧片单,除了剧目数量、大咖演员增多,还透露出网剧几大新趋势。 视频网站片单 ...

8月7日晚,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由腾讯影业、新丽电视、阅文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庆余年》,最终斩获最佳编剧(改编)、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 《庆余年》获两项大奖。阅文集团供图 《庆余年》改编自作家猫腻的同名小说,勾勒了一个少年成长故...

8月7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破冰行动》获得最佳中国电视剧奖,汪俊凭借《小欢喜》摘得最佳导演奖。陈宝国、闫妮分别凭借《老酒馆》和《少年派》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奖。 近两年,白玉兰奖在评选规则方面进行了颇多调整。2018年增设了美术、摄影专业性奖项,2019年将最佳编剧拆分为原创和改编两个更加细分的类别;今年上海电视节顺应行业发展...

白玉兰奖揭晓在即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引关注

聚焦粮食安全问题,掌阅科技原创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粮战》出版

近日,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掌阅科技签约作家洛明月创作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粮战》,正在各大线下书店热卖,纸书同步上线京东、当当、天猫等线上电商平台。《粮战》聚焦网络文学较少有人关注却攸关民生的水稻育种领域,通过描写粮食行业的斗争和改革,展现了国家农业变革的整体时代风貌,传递了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表达出水稻育种专家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怀。

“仓廪实,天下安。”我国古人称赞粮食为“百感交集之物”,“凝天地精气、蕴日月精华、承雨露化育、方凝结而成,以济天下苍生。”自古以来,粮食问题就是关乎国运民生的首要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写“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借粮食问题反映当时朝廷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生活困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通过种植的角度,诠释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当代文坛也不乏以粮食问题为主体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刘恒的《狗日的粮食》、苏童的《米》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网络文学领域一直鲜有此类主题的优秀作品出现。作家洛明月创作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粮战》聚焦水稻育种和粮食产业,为读者展现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粮食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文学中粮食问题创作的不足。

作者洛明月是掌阅科技签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作物遗传学博士。他始终将自己的目光聚焦现实社会,专注于现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刻画小人物成长和精神图腾见长,力图展现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默默坚守的“当代英雄”的形象。《粮战》以我国水稻育种行业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粮食生产的过程、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方案,以及育粮人所做出的牺牲。

作品描绘了以秦怀春为代表的几代育粮人在水稻育种行业的奋斗故事。以一代育种人十年的斗争为线,呈现了粮食生产链上的科研人员、政府、企业之间的运作模式,歌颂了在粮食生产前线的劳动者们,为读者了解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社会十几年间发展的一个侧面。

对于大众来说,粮食问题虽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又和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洛明月成功地将城市生活与田间地头结合起来,引领读者突破既有的生活视野和刻板印象,让他们既能看到接地气的农民需求、朴素的农村生活、真实的农业问题,又能察觉到这些情况与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作者在此领域的独到体悟,体会到育种行业内看不见硝烟的激烈战争。

在水稻育种专业视阈,作品涉及了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如粮食种植、培育、研发、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模式,国家的相关粮食政策、法律法规等。此外,作品中还融入了学区房、山区支教、研究生科研精神、当代社会利益至上等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洛明月在一次采访中曾表示:“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伟大机遇的时代,有太多东西需要通过文学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不应该留下历史的空白”。可以说,《粮战》是一部全面阐释我国粮食事业发展的优秀现实题材文学作品。

《粮战》自在掌阅App上线以来,获得了诸多肯定。2021年,入选上海作协“红旗颂——百家网站·百部精品”榜单;2020年,入选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优秀网络出版项目;2019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同时斩获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年度最风光文旅IP”奖。此外,洛明月还著有《三十年河西》《沉默之觉醒》《荒魂塔克木》《重楼》《苍冶无埃》《假面年华》等多部现实题材作品,并多次斩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磅文学奖项。其中,《三十年河西》获得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2020年度十佳数字阅读作品”;《沉默之觉醒》入选中国作协“百年百部—全国重点文学网站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联展”活动;《荒魂塔克木》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向首都读者推荐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目前,《粮战》(全二册)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及京东、当当、天猫等电商平台同步售卖,读者也可登录掌阅App阅读电子书。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类型小说尤其是玄幻类、穿越类成为主流,这些作品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金手指”来架构神奇故事,激发了读者的“悦读”兴致,但终因缺乏生活根基、停留于“打怪升级”的叙事套路中而日显其弊,网络文学如何反映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几年,为加强对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的引导,中国作协连续4年明确扶持观照现实生活、描绘新时代新气象的网络文学选题。有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文学头部平台的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已超过玄幻题材作品,2018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占比高达65.1%,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半数为现实题材,2020年现实题材成为“网文重工”,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被影视改编的比例大幅增长。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正在进行现实题材的审美转向。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迅猛兴起,与其说是一种审美的转向,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网络文学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其面貌与传统文学作品并无本质区别,内容大多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青春情感、都市生活、家庭职场等常见主题,涌现出不少描写细腻、引发读者强烈共鸣、影响颇深的佳作。随着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发展,部分写手、网站为了增加点击量,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从而剑走偏锋,把目光投向诸如黑社会、性爱体验、社会隐私、基调灰暗的官场黑幕等领域,生产大量粗制滥造、博人眼球的低俗之作。网络文学失序的现实题材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净网行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网络文学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控制。由此,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范围大大缩小,多局限于校园、职场等狭小空间,生命力日益萎缩。

2003年,起点中文网成功探索出VIP付费订阅模式,引领网络文学走向产业化,玄幻类题材由是强势崛起。正如许苗苗所说,“现实题材日渐衰退、玄幻题材风靡一时,一方面是出自对监管的回避和自保,另一方面则源自网站作为经济实体市场策略的推动。”因为玄幻类型题材娱乐性强,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盈利能力远超现实题材作品,一经出现,即受到文学网站的青睐与产业的扶植,因此,占尽天时地利的玄幻类小说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网络文学中规模最大、创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形态,甚至一度掩盖了其他类型的存在,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

但就如曾经灰暗的现实题材引起监管部门的担忧一样,脱离现实的玄幻类题材同样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担忧。为了重新激发现实题材的创作活力,将凌空高蹈的网络文学导向现实,政府部门、网站、写手、批评家以及社会舆论都付出了诸多努力。2015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年度性网络文学推优、中国作协的网络文学排行榜评选都对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现实题材作品表现出明显的侧重。在2018年的“中国网络文学20年发展研讨会”上,主办方推选出20部优秀作品,并明确表示,此次评选不仅考虑到文学性、思想性因素,还强调作品的正能量引导作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评选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在入选的25部作品中,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步伐的现实题材作品和如实表现伟大历史进程的历史题材作品占了绝大多数。正如欧阳友权所言:“经政府倡导、文学赛事推介和公共舆论的积极引导,我国现实题材网络创作增长迅速,出现了一批主题格调健康、艺术质量上乘、社会效益凸显的现实题材佳作。”同时,影视界也掀起了现实题材网文IP改编热潮,《欢乐颂》《大江大河》《都挺好》等影视作品或展现了历史变革中的风起云涌,或切中当今社会的痛点和热点话题,在引发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现实题材的高调入场,打破了玄幻类题材一家独大的局面,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是网络文学主流化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审美转向的驱动下,玄幻仙侠、穿越历史类作品也在保留丰沛想象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对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弘扬,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整体面貌。

现实题材创作热潮的出现固然可喜,但是,现实题材网文井喷的繁荣表象下也存在一些致命顽疾,这要引起我们重视。当前,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短板突出。部分作品只是浮光掠影地摘取生活碎片,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粗浅描摹上,缺乏细节支撑,未能深入表现生活的真相。一些作品存在“主题先行”的毛病,脱离生活实际,过于理想化、模式化,沦落为理论和观念的生硬演绎。现实题材还是依据玄幻类题材来架构故事,主人公被高度神化,形象同质化严重,言行缺乏逻辑合理性,单纯成为“真善美”的具象化身,缺乏烟火气息,本质上是一种“伪现实主义”。这些网络文学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却与真正的生活相隔万里,严重损害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内核,常常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如何提升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质量,最重要的是在尊重“爽文化”的“悦读”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彰显文学的精神价值,要蕴含着理想精神与现实情怀。网络文学观照现实,归根结底是关涉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生命力的体验与彰显,是艺术显现的审美之光。网络文学的遗传密码是“人的学问”,应为人民而作,为伟大时代而作。网络文学要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现实题材叙事要符合生活规律、情感逻辑、历史规律,艺术表现要极富感染力,充满艺术生机。总之,从“玄幻满屏”到现实题材升温,网络文学观照现实也从“自发时期”过渡到“自觉时期”,网络文学只有迈过现实主义精神这道“门槛”,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鸿篇巨制。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