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无需标题(凶火)书评

更新时间: 2025-07-31 12:40:30

阅读人数: 911

本文主题: 英国奇幻小说研究

你认识斯蒂芬.金是什么时候呢?确切的说,我是在拜读了大师的《肖申克的救赎》以及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之后,才开始“迷妹般”“追随”他的。之后我发现,不止《肖申克的救赎》,还有《魔女嘉莉》《绿里奇迹》《重生》《守夜》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拜读、回味的作品,好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评分也是非常高。迄今为止,斯蒂芬.金共出版了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部短篇小说,同时被《时代》周刊誉为“无可争议的惊悚小说大师”。2003年获美国国家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2004年获“世界奇幻文学奖”的“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的“大师奖”。可以说,他是惊悚小说届传奇般的存在。

再来看看《凶火》,它是《纽约时报》的年度畅销书,是轨迹文学奖、英国奇幻文学奖、巴尔格罗奖的入围作品,同时也被改编为电影上映,这些奖项和荣誉很好的说明了《凶火》的文学价值之大,惊悚推理地位之重。

书的封面,采用了暗灰色设计,整体宣扬了惊悚推理的恐怖氛围。黑暗封闭的空间里还有一扇窗,透进来一丝光,吹进来一丝风,孤孤单单的椅子倒影在地上,窗是契机、是突破口、更是希望,像是在预示着什么,事情总有转机和解决办法。

书的标题——《凶火》,既表明了故事的起因,显示了此事件的危险性、惊悚、恐怖性,同时也暗示了故事中小女主人公拥有异热能这一特殊能力。书的内容总共分为十二部分,包括一个后记。每一部分的标题既简单明了,又清楚地说明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前半部分随着地点的变化,体现出每一部分的重要线索,即使不看正文内容的情况下,单单看一遍目录的标题,也能看出故事大概的脉络走向。每一部分之间都以逻辑关系和故事的发展、情节的起伏来串联、衔接。故事的主人公是叫做查莉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母亲是安迪和薇姬,两人在大学期间曾参与一项医学实验,被注射了一种名为“第六批”的药物,不曾想,此后两人都具有了某种异能,可以遥控他人的意志或是感知心灵。后来他们相爱结婚,并生下了女儿查莉。令他们不安的是,查莉一出生便拥有某种可怕且难以控制的力量——发怒时可以点燃任何目光所及之物。此时,他们发现有一拨人在密切地监视着他们一家。原来那项所谓医学实验的背后隐匿着一个代号为“商店”的秘密组织,负责人是霍利斯特上校,为了不让这个秘密行动曝光,他们四处追查三人的下落…

故事的结尾也做了开放性的设计,查莉只身来到图书管理员建议她来的地方,故事以查莉的笑和一句“我等你好久了”来结束,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缜密的逻辑推理,惊悚恐怖的氛围,使我不得不期待续集的出版。

无需标题(凶火)书评

奇幻小说最迷人的基石(答《周末画报》问)

奇幻小说最迷人的基石(答《周末画报》问)

Q:这次琼斯的中文版三部曲正式发行。作为这套书的策划者,你认为这个系列对于戴安娜•韦恩•琼斯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戴安娜•韦恩•琼斯在世间活了77岁。从36岁开始发表作品到去世前,她一直笔耕不缀,创作了五十余部长篇奇幻小说和短篇故事,其中有专门为青少年写的作品,也有为成人写的作品。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魔法生活》出版于1977年,荣获《卫报》儿童小说奖,在后来的近三十年中,她又续写了这个“魔法师系列”的五部奇幻长篇和四个短篇小说。这当然是琼斯非常重要的系列作品,但她最广为人知的奇幻作品,还是出版于1986年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这自然有宫崎骏将它改编成同名漫画电影的功劳,但那已是18年后的事;事实上,琼斯在1990年就续写了这个故事,这就是“移动城堡系列”的第二部《空中城堡》。所以,应该反过来说,是这部小说让宫崎骏读了后爱不释手,在宣布息影数年后再度出山。到2008年,琼斯又续写了哈尔和索菲的故事,这就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部《迷宫之屋》,跨时二十二年。 Q:这次的三部曲首次发行,其实已经是滞后了。其实她的作品早就应该被完整引进。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姗姗来迟? A:确实有点滞后,我想这主要还是与我们对奇幻文学的认识起步较晚有关。不仅仅是戴安娜•韦恩•琼斯,就是她的老师C.S.路易斯和托尔金的著作,也要到本世纪初才被引进出版。这方面又得感谢电影的传播,特别是“后起之秀”J.K.罗琳的《哈利•波特》被拍成系列电影,才培育了中国成千上万的奇幻迷,这时完整引进琼斯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三部曲,我们认为是水到渠成;接下来,我们还会完整引进她的“魔法师系列”。 Q:在你看来,琼斯的作品最大的迷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A:她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情节跌宕,难以推测下一步会如何;她的人物虽具有魔法,但又非常有现实感,他们有各种小缺点,会耍各种小性子,充满了童真和任性。琼斯自己曾说过,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哈尔和索菲这两个人,他们会每天拌嘴。 Q:有人说,她是“后托尔金时代”,英国最伟大的奇幻小说家之一。但她的风格似乎又摆脱了托尔金的影响,这才是她出色的地方? A:琼斯在英国奇幻文学中的地位有目共睹,从1970年到2011年,四十余年不间断创作出的作品已经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认可。很难说她受到过托尔金或C.S.刘易斯什么具体的影响,我想主要还是年轻时受到的启发和激励,她在牛津的圣安娜学院上学时去听过这两位大师的讲座,那时她才二十出头。 Q:她又是承上启下的一位作家。很多人认为J.K.罗琳也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很多人甚至将她的作品和《哈利•波特》相比较。您认为她在奇幻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否在于“承上启下”这一点? A:J.K.罗琳从未公开承认过《哈利•波特》受到琼斯作品的影响,但确实很多《哈利•波特》的英国读者常常与琼斯的作品相比较;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在《哈利•波特》火起来之后,到处寻访魔法故事而找到了琼斯的作品来重新出版。 Q:现在很多人认为,目前最好的奇幻小说家都集中在英国,在您看来这是否是一种必然? A:我想这首先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承继,甚至挖掘。这种传统不一定来自本国,还来自文化的源头和异国的文化。对英国来说,不单是中世纪、圣经故事和古代不列颠的传说,还有古希腊,还有中东的传奇故事比如《天方夜谭》。当然你也可以说英国人特别爱幻想,但我们也曾有《封神演义》这样的“奇幻”小说,所以我个人认为,与其说“必然”,不如去承继或追溯某种传统。 Q:在一个未来的时代,您能否简单预测一下奇幻小说的走向?很多奇幻小说已经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和欧洲古典文学相结合的,未来这一趋势是否还会延续? A:不错,欧洲古典文学对我们熟悉的这些西方奇幻作家非常重要,只要去看看他们在大学的学科专业或从事的研究方向,哪一个不是熟稔古典文学。而现代元素与古典文学结合,则更让读者穿梭于不同的时空,更少距离感,我个人觉得这或许是奇幻文学的一个趋势,但不会是唯一的趋势,古典文学或文化,永远是奇幻文学最迷人的基石。 (刊于《周末画报》2013年3月23日A27文化版,刊后有删节)

被弃的意象

本书是著名文学家、学者C.S.路易斯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书的前身是路易斯在“二战”前后为牛津大学学生开设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诗歌导论”课程讲稿。路易斯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为主要样本,旨在勾勒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形态,即作者所说的“中世纪模型”,并由此审视这个时期的文学特质。

《被弃的意象》不只是一部通识类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记载了西方人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构想和谐的世界秩序、为自己的灵魂寻找精神依归的历程,也蕴含了作者关于宇宙、文学、人生、时代、思维方式的洞见和领悟。此外,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引文及思想背景,本书译者精心撰写了6万字平易翔实的注解。

C. S. 路易斯(C. S. Lewis,1898—1963)是英国奇幻文学经典《纳尼亚传奇》的作者,更是20世纪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他毕生研究文学、哲学、神学,对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造诣尤深,堪称英国文学研究的巨擘。相关著作有《爱的寓言》(1936)、《<失乐园>序》(1942)、《十六世纪英国文学史》(1954)、《文学批评的实验》(1961)、《被弃的意象》(1964)。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悠闲从容、学养深厚却又平易近人,兼具智者的人生洞见和稚童般的阅读热忱,体现了“牛津”文学批评传统最好的一面。

叶丽贤,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学者,《世界文学》编辑,译著有《饥渴的想象:塞缪尔•约翰逊散文作品选》《生命之殿:但丁•罗塞蒂十四行诗集》等,曾在文学期刊发表译文约20万字。

标签: 魔法 奇幻 恐怖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