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多可怕?永远叫不醒装睡的父母
新生儿出生率逐年走低,让专家们很焦虑。
但其中更让人关注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性别比失调”。
随着近年来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已经许久未冒头的“重男轻女”思想,再度抬头。
为什么现在校园里、小区里、游乐园里,小男孩那么多?
先来看一组数据:最新的抽调显示,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1.1。这意味着每100个女孩出生的同时,就有超过111个男孩出生。
通常来说,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3~107属于正常范围。从数据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2008年以后一度呈下降趋势,缓慢靠近政策范围。但随着二胎三胎政策逐步放开,这一数据又逆势抬头。
这意味着,中国3000万光棍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样下去,光棍数量恐怕会迎来新的量级。
打开社交平台,发现好多家长都在晒照片,特别是城里的,画风是这样子的:男男男女男男。
是的,遍地都是小男孩,这还不是个别的现象。
这位网友的女儿,2020年出生,现在在读托班。
但是一个小小的饭桌上,只有自家女儿一个女孩,剩下的5个全是小男孩。
仅剩的另一位女生,居然就是托班老师。
无独有偶,有网友表示,朋友的女儿,竟然是幼儿园班上唯一的女孩子。
班上就一个女孩,会发生什么?有的家长表示,女儿有一天回来非要站着小便,吓得直接给转学到了一个男女比例正常的幼儿园。
但在山村小学,女孩的比例却明显高于男孩。
但这背后的原因却有些讽刺:父母把家里的男孩子都送去了条件更好的镇上或是县里上学了,剩下的女孩才留在村里上学。
但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家里条件有限,把资源留给男孩子是很正常现象,“女孩子嘛,迟早要嫁出去,能有学上就已经很好了!”
不信,看看最近的新闻热搜,有些女孩子生来就很惨,性别似乎就是原罪。
这种惨,竟然赤裸裸地就直接蔓延到下一代,令人揪心。
似乎这一切怪象的源头,都指向多孩家庭。
情况也确实如此,自二胎三胎政策逐渐放开以后,我国二孩及以上的家庭,就从2013年的30%左右,飙升到了58.7%。
可以说,新生儿中,大半都是二胎三胎甚至更多。
最近几年出生的孩子,差不多都还在幼儿园。而二胎三胎政策的逐步放开,也意味着那些骨子里渴望男孩的家庭,终于能够合法地“弥补遗憾”了。
在《中国性别失衡演变机制研究》(2018)一书中,作者这样写道:“迄今为止,中国是世界上性别失衡问题历时最长、爆发区域最大、峰值最高的国家。”
这不是危言耸听,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不难发现,我国绝大部分的性别比都高于正常范围(103~107),而从三胎开始,这个数据就越发畸形。
全国31个省市地区中,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地区只有7个——西藏(101)、山西(102)、吉林(104)、黑龙江(105)、内蒙古(105)、宁夏(105)以及新疆(105)
剩下的24个省市,性别比都是畸高的。
之前全网有个热搜,“做梦都想下辈子投胎当江浙沪独生女”。
江浙沪独生女,好像一生都很顺利。
一出生就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家里父母宠爱,能享受全部的家庭资源。
能够逃离“重男轻女”,不会被取名叫“招娣”、“亚男”、“胜男”。
但这个童话正在破灭:同样是看看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上海的多胎家庭,性别比也是一路飙升。
这说明即便是在中国经济发达、思想接轨世界的城市,能追生三胎的,追起男孩子来也毫不客气。
三胎不当心又生了女孩?那不是还有四胎嘛。看看上海的第四孩性别比达到了可怕的216.67!
江浙的数据也是不相上下,特别是三孩的性别比,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说到最重男轻女的地方,大家可能刻板印象就是潮汕地区,福建,江西。
但你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接男宝”,会发现,发帖最多的ip并不是上述地区,而是江苏。
还有一些曾经的“江浙沪独生女”,突然发现自己“喜当姐”,令人崩溃。
因为和弟弟相差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许多父母甚至对女儿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儿子刚长大,自己就老了,希望女儿将来能在全方面地照顾弟弟。
试想一下,要是从“独生女”一下子变成“扶弟魔”,这简直是飞来横祸!
除了江浙沪,还有一个地方的女儿也曾被全网羡慕。
之前人口普查数据出来的时候,东北地区上了热搜,因为东北的人口比都在正常范围内,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不重男轻女。
当然,冷冰冰的数据不能反映全部问题。
即便在重男轻女的重灾区,也不乏“女儿奴”家庭。
比如张雪峰曾说,对一个男人最大的惩罚和奖励就是有个女儿。
但是不得不说,这句话还是有点微妙的。
为什么说是惩罚和奖励是并存的?
不得不说,即便是张雪峰这样的“专家”,骨子里依然认为,没有儿子是一个遗憾。
而那些“女儿奴”们,是不是也这样想的呢?
在过去,计划生育一度严格执行。
如果夫妻双方是国企或事业单位员工,一旦超生,可能不但会被罚款,降职,严重的可能会丢掉饭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想,家里只有女儿一个孩子,那就只能宠了,反正也没儿子。
况且,养女儿的好处,随便一举就很多了。
比如说,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养女儿,至少她结婚的时候不用给她买房子了吧;再说了,女儿是“上辈子的情人”,“贴心的小棉袄”,更加懂事、听话,不像男孩子那么调皮捣蛋,等等。
但是如果有机会再生育,他们大概率还是会想,拼一拼吧,说不定就生个儿子了呢!
这也许是为什么,好多独生女突然“喜当姐”后那么崩溃吧。
但其实,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不都是一样的父母和平等的生命吗?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值得被期待。用“性别”去衡量和禁锢孩子的人生,真的是社会文明的退步。

从这几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对方是不是重男轻女
郝洁生下女儿后,老公却天天唉声叹气。
老公威胁她,如果第二胎怀的是女儿,那就去流产。
她做梦也没想到,她的老公竟是这样的人,他可是名校毕业的博士生啊,他怎么会如此愚昧,如此封建,如此残忍呢?
月子里的郝洁,流干了眼泪,无数次争吵后老公才向她妥协,如果第二胎还是女儿,那就生第三胎。
“可是国家现在只允许生二胎啊。”
“国家那些法律政策算个屁呀,”老公一脸不屑。
“那我就认命了,老天安排我们应该如此,我争取过,没那个命,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是你必须给我生。”
或许是被婚前男友的对自己的好蒙蔽了双眼,那个曾经视她如珍宝的男人,现在陌生的像是从来不认识一样。在她还怀孕期间,她想让老公多陪陪自己,说是对孩子好,老公居然说,我还要陪我的父母呢,你怎么能和我的父母抢我呢?你怎么能和孩子比呢?孩子重要还是你重要??
郝洁忘了自己是怎样度过那些灰暗的日子的,为了孩子,她含泪咽下了那些痛。
女儿出生后,老公对她异常冷淡,轻慢。
让她更加认清现实的是老公的一句话:婚前如果不是你答应给我生孩子,我才不会娶你呢。
还在郝洁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无暇顾及其他事时,老公竟偷偷转移了他们的婚内财产。
现在,老公给了她三条路,第一,要二胎,到两三个月的时;去做胎儿性别鉴定,如果是女儿,就流产,第二条路是,如果第二胎她生的是儿子,那就皆大欢喜,第三条路,如果生的是女儿,第三胎还生的是女儿,那就认命,离婚。
郝洁像是经历了一场劫难,她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睁大眼睛,看看眼前这个人的真实面目。然而,对于离婚,她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总有这样一些男人,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如此文明开放的时代,他们却仍固步自封,封建老套,重男轻女。在他们的思维里,如果没有一个儿子,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是让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的事情,他们将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没有儿子,他们会觉得愧对祖宗,没有出息。你如果不幸遇到了这样一个男人,将注定是一场灾难,如果想避开这样的灾难,那就要细致地从一些细节去发现一个男人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1:从言语中发现对方对待女性的态度
如果一个男人,他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话,他总是会在言语中表现出来。比如,他会轻视女性,在看到女人受了伤害后,表现出来的从来都是不屑,或者认为那就是活该,是因为女人做的不够好,才会被男人欺负。
对女人没有怜悯心。比如,在听到一些女人被家暴,或被出轨后,他们所持的态度都是,一定是女人罪有应得,是她们在某些方面难以满足男人的要求,所以,男人打她们或者不要她们都是人之常情。或者在评判女人的所作所为时,总是充满了不屑,鄙视。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发现,这就要看你是否有双发现的眼睛了。
2:从行动中发现对方在对待男孩女孩问题上的差异
如果你男朋友对亲朋好友家的男孩儿总是表现出特别的喜欢和亲昵,总是想不由自主地抱抱人家,亲亲人家,给买好吃的,带着去玩儿。而对女孩却是懒得看一眼,表现冷漠,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如果你男朋友是这样,那他多半是重男轻女的。
3:从他在看待别人生男生女的态度上来发现
当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生了孩子后,这时最能看出男友对此的态度了。此时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在婚后,当你生了男孩或女孩后,他就是什么表现。如果亲朋好友生的是男孩儿,他表现的态度是:“看人家多有福气,人家老婆多争气,生了个大胖小子。人家那是祖上有德啊。”如果生的是女孩,他的表现是:“他家可真够倒霉的,怎么生了个女孩?要是下一个再生女孩可怎么办?他老婆的压力可就大了,如果第二胎还生不出男孩来,他老婆可有得受了。”假如你男朋友是这样的态度,那么他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
在你和一个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只要你足够用心,足够细心,总是会从一些细节中发现另一个人的问题。或者你也可以直截了当的和他谈这个问题。在发现的这些问题中,你会甄别出自己是否能够接受。
一旦发现自己的男友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务必不要顾念旧情,要离他远远的。毕竟,生孩子这事儿,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不是想生什么就可以生什么的,生了男孩还好,他也许会欣喜若狂,一旦生了女孩,厄运就从此开始了。他总是一辈子都对你充满了埋怨,或者,让你不断的去生,不顾你的感受,不顾你的身体,他只是自私的想要一个儿子。如果你了解到他有那样的思想,还是舍不得放手,那你就等着婚后无尽的折磨吧。
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多可怕?“原来我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供养弟弟啊”
现在这个时代,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重男轻女这个思想早就太low了,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年轻人都特别想要一个女宝宝当自己的小棉袄。但是在很多地方,重男轻女仍然存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多可怕?可能你真的想象不到。
一位名叫周娇(化名)的36岁妈妈,带着8个月的身孕喝下了致命的毒药,最后抢救无效,不治而亡。
身后留下的,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以及,逼死她的两个凶手——她的丈夫和婆婆。
一家四口本来可以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但重男轻女的婆家对她非常不满,叫她必须生个儿子出来,才算“延续了香火”:
“真是没用,生了两胎都是女孩。嫁到我家来不生男孩,留着你干什么!”
在丈夫和婆家的逼迫下,不堪压力的周娇,只能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再次怀孕。孕8个月时,在丈夫的带领下去医院做了B超,结果又是女孩。丈夫要她打掉,周娇不肯。
“生不出儿子已经是你的不是了,你还好意思说留下来?!难道还要我浪费钱来养你们几个丧门星吗!”
得知消息的婆婆也赶过来,指着她骂道:
“就是你断了我们家香火!赶快打掉她,继续生,给我生出孙子为止!”
周娇喝下了农药,绝望自杀,留下两个嗷嗷啼哭的幼女和冷漠的婆家。
惨案发生时,很多人唏嘘不已,甚至有很多人说这个妈妈太自私了。但我想说,如果不是已经绝望到了极点,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在她身后,还有无数因为生不出儿子的中国女人,正在被婆家羞辱着!
二、被重男轻女毁掉的“中国姐姐”
安康市一名只有14岁的姐姐,挥刀砍死了自己年仅11周岁的亲弟弟。
女孩在法庭上说,父母只给弟弟买手机,只对弟弟好,弟弟要什么有什么,而她和妹妹,只是陪衬,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早让她怀恨在心了。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知道女孩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从她的行径也不难理解:
父母惯常重男轻女的做法,让女孩产生强烈的不满。这些不满在内心长久地积压,滋生了仇恨,酿造了悲剧。
2018年的今天,重男轻女的家庭,仍然普遍。而被重男轻女毁掉的女孩,也远远不止新闻中的女孩。
三、儿子再窝囊,也是个宝;女儿再能干,也是颗草
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你带来的哪些伤害,至今都无法释怀?
半数以上的留言,都来自女孩,一字一句,皆是血泪。
因为她们是女孩,所以不论什么时候,都会被物质化,都被看作是附属品,可有可无。
四、女儿迟早要嫁,只能算个外人;好东西都是哥哥的、弟弟的,你没权利争
就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给弟弟做铺垫;自己过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弟弟过得好就行了。
“生活艰难,我们不怕,只要回到家里,能喝一碗妈妈做的热汤。但很可惜,妈妈给我们喝的,从来都只是冷水。”
“原来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供养弟弟啊。”
五、等买房、要养老、哥哥弟弟需要钱时,你又是自己人了
那些重男轻女的人总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女儿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养个儿子才能防老”。
可到最后你会发现,当初说着养儿防老的人,老了之后,却还是靠着女儿活。
那些“泼出去”的女儿又真的能像气话里说的那样视而不见吗?
到了最后,你还是会发现,纵使当初父母再怎么重男轻女,纵使对女儿是有多不好。这些女儿们无论觉得多么不公,多么的寒心,最后99%还是会妥协心软。
我不知道那些从小重男轻女,最后儿子不管不顾,女儿贴心照顾的老人们心里会不会有那么一丝羞愧——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样就是理所当然。
六、看过一篇流动儿童调查,标题很扎眼:10年了,被留守的依然是女孩。
外出务工家庭在决定孩子是留守还是流动的时候,性别仍然是首要因素。
在有2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里,家长往往选择把男孩带进城市,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把女孩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早早辍学,早早打工,早早嫁人生育,如果生的是女孩,继续循环往复。
“女娃娃就找个对象,靠女婿,就是这么个出路。再没有别的出路。”
每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是女儿的“隐形监狱”;每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给女儿判了“无期徒刑”。
他们给女儿带来自卑和恐惧,丧失热爱生活的能力,让她们不敢爱、不会爱、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爱。
他们让女儿没有尊严,没有底气,除了一味的轻视自己,就是陷入混沌的生活自暴自弃。
重男轻女的家庭,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刺进了女孩的心里,随之带来的伤害和疼痛,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可是,这些自小便被排斥的女孩们啊,你们要坚信,你不是累赘,不是物品,你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