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金液还丹,真空炼形,天元丹法

更新时间: 2025-08-08 11:52:08

阅读人数: 145

本文主题: 金液炼形最厉害三个境界

李涵虚祖师传最上乘丹诀心法曰: “修行人,上等的,要从无中生有下手。我家丹法出瀛洲,提个虚无便起头。不怕全然无影响,要从无里问根由。”( “丹家于虚无境内养出根荄,先天后天皆自无中生有 “我劝人先在虚空中团炼,静之又静,定之又定,无人无我,无无亦无,自然入得杳冥,不交媾而自能交媾,从至阴中生出至阳矣。”(

“虚空炉鼎”,诗曰:“行之容易得之难,除了虚空不造丹。举世若求安鼎处,个中境界比天宽。好之容易乐之难,除了虚空不造丹。举世若寻生药处,壶中原是列仙坛。得之容易守之难,除了虚空不结丹。举世若寻立命处,起头煞尾一团团。”

“虚空”口诀,实是道家仙学一贯心法。 ·李道纯《中和集》谓之:“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道体虚空妙莫穷,乾坤虚运气圆融,阴阳造化虚推荡,人若潜虚尽变通。还丹妙在虚无谷,下手致虚守静笃,虚极又虚元气凝,静中又静阳来复。虚心实腹道之基,不昧虚灵采药时,虚己应机真日用,太虚同体丈夫儿。采铅虚静无作为,进火以虚为橐蘥,抽添加减总出虚,粉碎虚空成大觉。 故其在《中和集》中称此种丹法为 “最上一乘”,王重阳《五篇灵文注》也同样称呼之。

清光绪民国间西派传人体真山人汪东亭( 著《教外别传》《三教一贯》、魏则之著《一贯天机直讲》、海印子徐颂尧《天乐集》等秉承涵虚秘旨而倡导阐发之,抉破 “金丹之道,纯系虚空中事业,从身外虚空下手,在身外虚空了手,古人所谓'虚玄大道’也。”( 玄宗修证,从虚空下手,其间炼精、炼气、炼神,一一皆在身外虚空中行持,直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总以虚空为道场,故云 '虚玄大道’。……最初下手,在身外心息相依,使神凝息住,与太虚混而为一,即为空此身心之妙方便,柱下入道正宗也。”( 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绪余也。

虚空丹诀实属先天大道,清净之功。笔者曾执礼于当代西派天乐老人陈毓照( 1926— )老师,据陈师所传,其核心口诀只有八个字,就是“心息相依,神定虚空”。 “中境妙自养己凝神,入室还丹,以至脱胎神化,无不在是。故初入道者,即要识得这中,乃有登进之路。”( )张紫阳在《金丹四百自序》中也说: 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总之金丹大道,自起首炼己筑基,以及进火退符,大小周天,逐节事条,逐节火候,逐节变化,尽是身外虚空一著,倘有一毫意见着在后天色身,即是 '差毫发,不成丹’。或曰:逐节效验,如何得见?曰:尽是在后天色身得见,倘有一毫意见着在后天色身,即是差毫发,不能成丹。若是身外一着了毕,则色身成童体矣。盖此是修法身,兼修色身,故曰'性命双修’。再行真空炼形,则是白日飞升矣。” 诚如《后天串述》所谓《无根树词注解》、《道德经注释》、《黄庭经注解》

“先舍此色身,到外边虚无中来,凝神调息,方能无中生有,尽七返九还之妙。是故玄宗丹法,最初从身外虚空下手,最后亦在身外虚空了手,自始至终,步步不离虚空,尽在外边运用。而一切法验,则尽在色身上显得,如易发、易齿、易血、易瞳,洎乎脱胎神化,飞升冲举。仙宗从身外心息相依发 轫,借彼先天一炁锻炼凡躯。身心渐化渐纯,累积长久,化形为仙。 ,将心息相依交并于虚空之中,是在 “穷取一身中天地人三才之妙,穷一身内外真炉鼎之端的,及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 ),完全是一个李涵虚《九层炼心》之《七层炼心》及《三车秘旨》之《第三件河车》的循序次第。

,魏尧在《一贯天机直讲》中称之为 “天元大丹”、“先天大道” ,是为“顿法”,为“金液还丹” 1910-2000)在《仙道漫谈》中评之:“西派别传超等天元丹法,于鼻外径寸色法两身交界点中安神调息。有息则在鼻外虚空中相依,无息则在鼻外虚空中入定。以此功始,即以此功圆。”

“真空炼形”的“金液还丹”看似简易,其实也颇不易得其全诀全旨,也就是“火候全诀”。汪东亭在《体真山人丹诀语录》( “道之秘要,在于火候”,“大道口诀,至难得者,即火候全旨。此'全’字谈何容易,余二十余年的奔走,就为得完全火候口诀,故火候全诀者,真正宝贝。”“凡丹书无论诗词歌赋 、论说疏注,有火候的就是真书,无火候的就是伪书,随他说得什么样也无用,故我只须读他二三页,即可判其真伪。若是诗词,则三五首一读,便能判别也。 ”“余阅丹书多,凡见诸家发明火候之妙处,尽辑下来”,“无有火候,今已删去,没有火候的,要他做什么事?”

火候口诀为丹家所秘传,非师资相契所不传者,不动法财不肯说,为丹道修持的大关键、大秘密。张紫阳在《悟真篇》云: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又云:“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1194-1289?)谓之:“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

金液还丹,真空炼形,天元丹法

何为炼形,炼形之法,总有六门

炼形,与炼神相对,是指炼养形体。其方法与名称有多种。如《性命圭旨全书》云:“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视炼形。

又如道德经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就包括灵魂与形体。也是炼神和炼形。

从品质上,分为先天炼形和后天炼形;从方法上,有收敛炼形、太阳炼形、太阴炼形、罡煞炼形、金玉炼形、存思炼形、声闻炼形、导引炼形等众多方法。

然,何为炼形,终不能简言之,故托名钟吕,以问答形式讲明。

“还丹既已知矣,所谓炼形之理,可得闻乎?”

“人之生也,形与神为表里。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形中之精以生气,气以生神。液中生气,气中生液,乃形中之子母也。水以生木,木以生火,火以生土,土以生金,金以生水。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乃形中之阴阳也。水化为液,液化为血,血化为津,以阴得阳而生也。若以阴阳失宜,则涕、泪、涎、汗横出,而阴失其生矣。气化为精,精化为珠,珠化为汞,汞化为砂,以阳得阴而成也。若以阴阳失宜,则病、老、死、苦,而阳不得成矣。阴不得阳不生,阳不得阴不成。奉道之士,修阳不修阴,炼己不炼物。以己身受气之初,乃父母真气两停,而即精血为胎胞,寄质在母纯阴之宫。阴中生阴,因形造形。胎完气足,而堂堂六尺之躯皆属阴也,所有一点元阳而已。必欲长生不死,以炼形住世而劫劫长存。必欲超凡入圣,以炼形化气而身外有身。”

“形象,阴也,阴则有体。以有为无,使形化气而超凡躯,以入圣品,乃炼之上法也。因形留气,以气养形,小则安乐延年,大则犹留住世。既老者,返老还重。未老者,定颜长寿。以三百六十年为一岁,二万六千岁为一劫,三万六千劫为一浩劫。浩浩之劫,不知岁月之为几何,而与天地长久,乃炼形验证也如此。然而炼形之理、造化之机而有如此之验,可得闻乎?”

“人之成形,三百日胎完。既生之后,五千日气足。五尺五寸为本躯,以应五行生成之数。或有大小之形而不齐者,以寸定尺,长短合宜。心之上为九天,心之下为九地。肾到心,八寸四分。心到重楼第一环,八寸四分。重楼第一环到顶。八寸四分。自肾到顶,凡二尺五寸二分。而元气一日一夜盈满者,三百二十度。每度二尺五寸二分,计八十一丈。元气以应九九线性阳之数,心肾相去以合天地悬隔之宜。自肾到顶,共二尺五寸。又按五行五五纯阳之数,故元气随呼而出。既出也,荣卫皆通,天地之正气。应酬顺节,或交或离,丈尺无穷。随吸而入,既入也,经络皆辟。一呼一吸,天、地、人三才之真气往来于十二楼前。一往一来,是曰一息。昼夜之间,人有一万三千五百息。分而言之:一万三千五百呼,所呼者,自己之元气从中而出;一万三千五百吸,所吸者,天地之正气自外而入。根源牢固,元气不损,呼吸之间,可以夺天地之正气。以气炼气,散满四大.清者荣而浊者卫,悉皆流通。纵者经而横者络,尽得舒畅。寒暑不能为害,劳苦不能为虞,体轻骨健,气爽神清,永保无疆之寿,长为不老之人。苟或根源不固,精竭气弱,上则无气已泄,下则本宫无补。所吸天地之气浩浩而出,八十一丈元气九九而损。不为己之所有,反为天地所取,何能夺于天地之正气?积而阴盛阳衰,气弱而病,气尽而死,堕入轮回。”

与炼神相对而言,是指通过气功功法炼养形体。其方法与名称有多种。如《性命圭旨全书·贞集》:“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视炼形。……此一诀,乃曰真定炼形。”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气功学术主张形神并重以求形神协调。

“元气如何不走失,以炼形质可夺天地之正气,而留浩劫长存者也?”

“欲战胜者,在兵强。欲民安者,在国富。所谓兵者,元气也。其兵在内,消形质之阴;其兵在外,夺天地之气。所谓国者,本身也。其身之有象者,丰足而常有余。其身之无形者,坚固而无不足。万户常开,而无一失之虞,一马误行,而有多多之得。或前或后,乃所以炼质焚身。或上或下,乃所以养阳消阴。烧乾坤自有时辰,煅气液能无日候?以玉液炼形,仗甲龙以升飞,而白雪满于尘肌。以金液炼形,逐雷车而下降,则金光盈于卧室。”

“炼形之理,亦粗知矣。金液、玉液者,何也?”

“今液练形.则骨体金色而体出金光,金花片片而空中自现,乃五气朝元,三阳聚顶,欲超凡体之时,而金丹大就之日。若以玉液炼形,则肌泛阳酥而形如琪树、琼花、玉藻。更改凡体而光彩射人,乘风而飞腾自如,形将为气者也。奉道之士,虽知还丹之法,而炼形之功亦不为小矣。当玉液还丹,而沐浴胎仙,而升之上行,以河车搬于四大。始于肝也,肝受之则光盈于目,而目如点漆。次于心也,心受之则口生灵液,而液为白雪。次于脾也,脾受之则肌若凝脂,而瘢痕尽除。次于肺也,肺受之则鼻闻天香,而颜复少年。次于肾也,肾受之则丹还本府。耳中常问弦管之音,鬓畔永绝斑白之色。此玉液之炼形也。及夫金液炼形,不得比此。始还丹而未还,与君火相见,而曰既济。既还丹而复起,与真阴阳敌,而曰炼质。土本克水也,若金液在土,使黄帝回光,以合于太阴。火本克金也,若金液在火,使赤子同炉,自生于紫气。于水中起火,在阳里消阴。变金丹于黄庭之内,炼阳神于五气之中。于肝则青气冲,于肺则白气出,于心则赤光现,于肾则黑气升、于脾则黄色起。五气朝于中元,从君火以超内院。下元阴中之阳,其阳无阴,升而聚在神宫。中元阳中之阳,其阳无生,升而聚在神宫。黄庭大药,阴尽纯阳,聚而升在神宫。五液朝于下元,五气前于中元,三阳朝于上元。朝元既毕,功满三千,或而鹤舞顶中,或而龙飞身内。但闻嘹亮乐声,又睹仙花乱坠,紫庭盘桓,真香馥郁。三千功满,不为尘世之人;一炷香消,已作蓬瀛之客,乃曰超凡入圣而脱质升仙也。”

金液炼形篇

丹道之功,金液还丹后,所谓“十月怀胎”,古真大都类言“如鸡抱卵,如龙养珠”“无须行火候”诸如此类,窃以为似乃片面之词,隐而不彰也。余自还丹以来,行金液炼形之功两月,可谓“冰火两重天”“天堂地狱两处行”“生不能生,死不能死”其中百般折磨,千重苦难,万种辛劳,难为外人道也。所谓“世人都晓神仙好”,又岂知“神仙都乃死求生”余自修道两年来,历经“大死好几回,小死不计数”岂虚语哉?是乃修道学仙,非帝王将相能成,须有大气魄之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方能成之也,古人有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古之关云长、岳飞、文天祥,身虽死,死乃成神也。佛祖所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号“大雄”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乃修道之士,若望成道,则须抱必死之心,怀冲天之志,所谓“丹道无上誓愿成” 既愿上天堂,则不惧下地狱;既愿得道成仙,则不惧走火入魔,是乃成仙成魔,都由己一念之间,正心诚意则为圣,贪心妄意则为魔,莫待来生后世,今生必成正果,试看古之真人著作,在其结尾,大都有“若余有妄语,死后下地狱”等警醒之语,是乃有道之士,非不怕下地狱,实乃已超悟生死本根,手握造化把柄耳,其不仅慈悲为怀,济世度人;且斩妖除魔,诛邪灭怪,毫无手软,其不昧因果可知矣。“小根小器、若存若亡、或作或辍”之修道者,要想证道,岂不难乎?太上云:“死而不亡者寿”庄子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王重阳真人云:“活死人兮活死人”张紫阳真人云:“杀尽三尸道可期”是乃真正健康无病痛无烦恼之人,除了“斩三尸,灭七魄、消九蟲”之得道真人,其他都乃有病死之因也,《 》中“上医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所谓“未病”实乃人在母亲胞胎中就已种下之胎毒死因也,是乃吾玄门丹道,都乃以“脱胎换骨,纯阳无阴”为炼形脱体之成就耳,至于肉体化炁,则更是形神俱妙之极致也。余有丹歌一首,名曰:《

余自还丹两月来,金液炼形甚苦辛。

龙虎交战千百回,生死两难地狱行。

金筋玉骨初长成,电眼漆瞳两分明。

如鸡抱卵且莫言,若龙养珠亦非是。

脱胎换骨岂等闲,三花聚顶亦不易。

五气朝元甚剧烈,百脉朝宗难行持。

眉前天眼常闪烁,风雨乐声耳时闻。

忽尔顶门天灯闪,白中变黑又转白。

室外少年说停电,而此机关只自知。

洞中神室甚幽深,鬼神莫测人不识。

所谓顶门开只眼,金光罩体皆此通。

仙风道骨若成就,阳神冲举赴瑶池。

标签: 神仙 老师 求生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