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近代中国建筑师及其建筑代表作品:董大酉与古典主义复兴

更新时间: 2025-08-27 19:18:46

阅读人数: 224

本文主题: 中国近代十大巅峰作品

1843年,上海作为第一批“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正式开埠。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工程教育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只有部分在上海的外国工程师和传教士开始了一些零星的现代化建设。因此,上海始终缺乏统一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格局呈现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特点。1920年起,随着中国留学生从海外学成归来,他们带着满腔的热忱和先进的建筑理念,纷纷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在今天的杨浦区内规划了新的城市中心。这一计划包括区域的选址、道路系统、详细分区规划和行政区规划与建设等。区域内包括政府大楼、各部门办公楼以及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医院、公园等项目。当时的上海市政府聘请一位年仅31岁的建筑师来担任市中心区域建设的“主帅”,这位年青有为的建筑师,便是后来与梁思成齐名,被中国建筑业奉为“北梁南董”的董大酉。

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学习,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开办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作品遍布上海、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董大酉是中国最早的工程师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

在设计这一全新规划的区域时,董大酉展现了他深厚的建筑学功底和独到的设计理念,他不仅参考了华盛顿特区的城市布局,设计了大片的规整草坪,还亲自主持设计了一系列重要建筑,如:现上海体育大学办公楼、现杨浦区图书馆、现长海医院影像楼、现江湾体育场等,这些建筑至今仍是上海城市历史中的重要遗产。

当时的城市中心规划设计图,源自《中国建筑》第一卷,第六期

推荐路线:长海医院影像楼→上海体育大学办公楼→杨浦区图书馆→江湾体育中心

仿古的“宫殿式”、折中的“混合式”

长海医院影像楼于1935年建成,坐东面西,与现杨浦区图书馆相对,形式也基本相似,造型仿北京城的鼓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该楼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顶,四周平台用仿石望柱栏杆围护,外墙用人造石砌筑。两侧高2层,仅底层开窗,顶部用玻璃顶棚采光。长海医院影像楼的内部装潢也与外观风格一致,楼内中央至塔楼梁枋、天花均有大量结合了北京故宫和江南格调图样的花草纹彩绘,为旋子彩画中等级最高的金线大点金,显得富丽堂皇。

长海医院影像楼与杨浦区图书馆是一对“双子楼”,同期施工,建筑平面都呈“工”字形,属于混合式古典复兴建筑。两栋建筑的外观和形态大体相仿,都在两层平顶楼房的新式建筑上,中间局部突起3层门楼。用庄严的黄琉璃重檐歇山顶辅以华丽的装饰性斗拱,四周平台环绕中式石栏杆,集中地展示中国传统风格。这两幢建筑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三段式构成,建筑形体由功能确定,是对“宫殿式”做法的一种改良。

杨浦区图书馆始建于1934年8月,有沪上“小故宫”的美誉,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这是一座安置在古城楼式建筑内的图书馆,坐西朝东,整体建筑仿北京钟楼样式建造,将新古典主义的构图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有机结合。庄重大气的裙楼上,门楼飞檐大顶,梁柱斗拱,浓墨重彩,上方黄色琉璃瓦是图书馆最为显著的标志,门楼屋顶为古典重檐歇山式,上部点缀着吻兽饰件,整栋建筑雕梁画栋、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天花彩画,极具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华贵气息。在民族风貌外表下,内部设施则力求现代化,电梯、卫生与消防设备等一应俱全。

门楼是整栋建筑中最出彩和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屋檐之下金碧红绿的彩绘,让上方黄色琉璃屋顶与下方朱红门窗之间有了转换与过渡,让建筑形象更显辉煌绚丽。门楼外围,有石栏杆、装饰斗拱、彩绘、琉璃瓦等,垫拱板上的“退晕三宝珠”火焰、如意宝瓶彩绘、护栏上的云纹图案等体现了传统吉祥的寓意和古典意境之美。二楼的目录室借鉴西方建筑设计了顶部采光天窗,天窗之下架设彩绘梁枋,抬头之际,小格窗框外的风景也别有韵致。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33年10月正式落成,又名“绿瓦大楼”,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前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绿瓦大楼”。

这一建筑是当时新城市中心区域中最先建成的一栋,位于这一区域的中轴线上,是中国古典复兴设计手法的经典实例。

上海体育大学办公楼是仿古的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观造型上,大楼采用“涂彩飞檐梁柱式”。建筑东西长93米,中部为主楼,为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两侧屋面为庑殿顶。其纵向也采用的三段式构图,底层处理成仿石的基座;二、三层处理成木构柱枋形式;顶部为大屋顶,檐下斗拱仿清式做法。外立面和室内细部装饰,如屋脊、仙人走兽、斗拱、雀替、梁枋彩画、门、窗、格扇、栏杆等,均仿清官式做法。

江湾体育场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构成,占地300亩,于1935年建成,是当时远东地区设备最完全,也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可容纳6万名观众。2023年2月,江湾体育场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名录。

江湾体育场整体呈椭圆形,整栋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外墙为中国古典红砖清水墙,连绵如城墙一般,另有120个通向看台的罗马式拱券形门洞。墙面除了清水红砖外,还使用了看似大块白色岩石的“斩假石”装饰面,这种装饰手法因首创于沪,又称“上海石”。

主体建筑运动场看台两侧司令台设计成三孔券门牌楼式建筑,由三座高八米的拱形大门进入大厅,再由六座拱门进入内厅,红地砖、黄粉墙、宫灯、花窗凸显民国时期的特色,顶部左右两端各设古铜色金属大鼎一只。游泳池为露天标准游泳池,由人造汉白石筑成。

江湾体育场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飞檐翘角、红砖墙、拱形门洞,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特点,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跨度屋顶。体育场的设计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在中华民族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背景下,近代中国建筑师们深刻认识到,传承与创新是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双轮驱动力。这一认识促使建筑师们积极探索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既保留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古典主义复兴风格的建筑便是当时在这一思潮下应运而生的主流选择,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成为了建筑师们表达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设计理念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杨浦区图书馆、《中国建筑》图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官网。

原标题:《【城市印象】近代中国建筑师及其建筑代表作品:董大酉与古典主义复兴》

近代中国建筑师及其建筑代表作品:董大酉与古典主义复兴

为人民而创作丨大金袍艺术家

美术界除了“大红袍”,还有级别更高的“大金袍”!“大金袍”画册是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学识传承、个人贡献等均政审严格。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中国美术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9月,为中国美术界的权威出版机构,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瑰宝,其中只有那些在艺术上具有卓越成就的画家的作品才能入选。

郑乐华当代著名国画家,何海霞最得意的弟子,年少时结识范增,崔如琢,史国良,并共创许多作品是当世不可忽视的一位画家也是学术评论家,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唯一在世大金袍画家。《大金袍画册》《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画集》、《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系列的别称。“大金袍”画册有别于传统“大红袍”画册。一般所述的“大红袍”指是国内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油画集》几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而“大金袍”是更具权威的升级版“大红袍”,它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学识传承、个人贡献等均政审严格,2014年后一度停止刊印。截止今日,能够入选大金袍的国画艺术家只有郑乐华和齐白石两位。可谓是极其难得。而郑乐华也成为了唯一在世的金袍艺术家。后人称五百年一乐华,当代国画届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

中文名: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类别:画集别名 :大金袍:郑乐华

郑乐华老师的大金袍画集的出版,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的认可。入选大金袍无疑是对艺术家的最高赞誉,同时也意味着他的作品具备传承传世的价值。

郑乐华老师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市场上炙手可热,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而备受瞩目。他的作品以巧妙的构图、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表现力,赋予观者以深刻的艺术体验。他勇于创新,将传统中国绘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时代变革的回应。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引发了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大金袍》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珍藏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画家作品,为中国当代花坛做出突出贡献。《大金袍》是一套珍藏的书籍成为了艺术传承的守护者,保留并发行具备传世价值的画家作品,其中最新的一位艺术家是郑乐华老师。他的画集《大金袍》成为中国近现代头一位以国画入选大金袍的艺术家,为中国当代花坛做出突出贡献。他的画集《大金袍》成为中国近现代头一位以国画入选大金袍的艺术家,再次证明了郑乐华老师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贡献,也彰显了他的艺术作品在市场上的珍贵价值,就像黄金般耀眼夺目。

《大金袍画集》的出版是对郑乐华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和褒奖。这套画集的发行再次证明了郑乐华老师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他的艺术创作风格独特,传承了传世的价值,深受艺术界和市场的认可。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大金袍画集》的出版是对郑乐华艺术生涯的一次巅峰之作。这套珍藏的刊号记录了他多年来的艺术探索和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值得每一位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和珍藏。

中国画家排名前十名(中国近代十大画家代表作赏析)

导语:中国自古以来诞生了很多书画名家,如王羲之、吴道子等人,而到了近现代,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传承,中国近现代也诞生了不少国画大师,而国画代表人物都有谁呢,中国有哪些著名

导语:中国自古以来诞生了很多书画名家,如王羲之、吴道子等人,而到了近现代,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传承,中国近现代也诞生了不少国画大师,而国画代表人物都有谁呢,中国有哪些著名画家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并简单介绍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齐白石是先后创作出《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代表作品,擅画山水、花鸟、人物、虫鱼的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有着浓艳明快的色彩和简练生动的造型,除了画作外,还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作品。

提到徐悲鸿,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奔马图》,而这位中国著名现代画家还有《愚公移山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等代表作品,一生作品覆盖了走兽、花鸟、人物等领域,对中国画坛有着较大的影响。

张大千是曾游历世界,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中国著名泼墨画家和书法家,被西方艺坛冠以东方之笔的美誉,并曾与毕加索、徐悲鸿、齐白石等人切磋画技,因其将泼墨、泼彩、工写相结合而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吴昌硕是出生于1844年湖州安吉,擅长绘画、书法和篆刻技法的艺术大师,除此之外,在诗文和金石领域也有着颇高的造诣,人们所熟知的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等国画大师均得到过他的提点,这位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还曾担任过杭州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

任颐是一位出生于1840年浙江杭州的清末著名画家,自幼便随父卖画,一生的作品覆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众多领域,并因吸取了水彩色调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整体有着清醒的格调,现今在故宫博物院、浙江博物馆等地均藏有这位海派画家的作品。

黄宾虹是一位出生于1865年浙江金华,以山水画见长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造诣使得他可与高二适、李志敏、白蕉并称为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以《山居烟雨》、《新安江舟中作》为其代表画作。

蒋兆和是出生于1904年湖北麻城,以《流民图》、《曹操》、《苏东坡》等为代表画作的画家,这位曾在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立北平艺专等学校单身教师的美术教育家,在执教生涯中还创立了培养现代水墨人物画人才的徐蒋体系。

高剑父是出生于1879年广东广州的中国近现代接触过画家,曾先后是从居廉、法国名家麦拉,在渠道日本留学后追溯孙中山先生,回国后创建春睡画院,专注于从事中高华的改革,并于高奇峰、陈树人等人共同创建了在现在在国内有着较高影响力的“岭南画派”。

这位曾师从齐白石的画家,于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从13岁开始学画山水画,到了中老年开始旅游写生,变革山水画,一生以山水、人物、动物牛为创作灵感,并先后创作出《万山红遍》、《漓江胜景图》等代表画作。

傅抱石是出身于1904年江西南昌,曾去日本留学的现代画家,这位以山水画见长的艺术家,中年创出气势豪放,笔致放逸的抱石皴,万年后以创作有着雄健气魄且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画作,以《茅山雄姿》、《山阴道上》为其代表作品。

标签: 郑乐华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