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十大名僧
在佛教历史之中,出现过很多很多开悟的祖师大德,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
本文将盘点中国近代史上十大著名的高僧。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注:本排名为非正式的排名,仅供参考。
十、能海上师(1886--1967),四川绵竹县人。俗姓龚,名缉熙。父母早逝,依姊为生,就读私塾,颖慧异常,饱读儒书。清末国家多故,立志从戎,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陆军学校速成班,与刘湘、刘文辉等同学。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旋以营长调云南讲武堂任教官,时川籍学员朱德、杨森皆列门墙。讲武堂结束,法师回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1914年调北京将军府供职。闲居无事,开始涉猎佛书。五十年代,法师出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住锡北京广济寺,朱德委员长常过从存问,畅谈往事,待以师礼,并赠衣致慰。能海上师是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三十九岁于四川新都宝光寺出家为僧,嗣后接法于佛源和尚,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出家后不畏艰辛,两度入藏求法,礼西藏大德高僧康萨老喇嘛为师,尽得喇嘛显密法要、衣钵真传,获密宗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第二十八代嫡传。一生创建了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讲经弘法、注译密宗经典,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九、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八、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七、法尊法师(1902—1980),俗姓温,法名妙贵,字法尊,是现代著名佛教高僧、佛学家、卓越的翻译家、不惧险难的西行求法者,被誉为“当代玄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河北深县南周堡村,1980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圆寂于北京广济寺。世寿七十九岁,戒腊五十九龄。灵骨塔建在五台山广宗寺。 法尊法师翻译了大量西藏佛教典籍,并写有不少论著,为藏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人们会对法师的论著,深为推重,缅怀法师的功德,比肩先贤,典型百代。
六、来果禅师(1881-1953),俗家姓刘,名永理,字福庭。湖北省黄冈县人。出家后,法名妙树,字来果,号净如。来果禅师,七岁机缘巧合听到心经中的一句“无智亦无得”就此萌生出家修行之念,但因机缘未到难行出家之路。但来果禅师未曾断绝出家之念,每天早晚诵读《心经》七遍。 来果禅师孝心及重,在来果禅师十八岁之时,父亲患重疾,医药无效。来果禅师就学古人割肉疗亲,虔诚禀拜诸佛,割肝救父。说来也奇怪,当刀子割下去之时,竟然不曾流出一滴血。来师于1980年与禅堂开悟,遂前往终南山潜修。后出山广修寺院,为佛教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圆锳法师(1878-1953)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中国近代佛教领袖。福建古田县人。法师幼读诗书,聪颖过人。18岁在福州涌泉寺出家,从妙莲法师受具足戒。先后从当时禅宗名师冶开、寄禅修习禅定,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道阶法师听经研教,广猎大小乘诸经论,对《楞严经》造诣尤深。
四、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俗姓张,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三、弘一法师 俗名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二、印光大师(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孟庄乡赤城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一、虚云禅师(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

这份高中老师给初二娃精选的历史书单,收藏量极高
原创 雁儿在林梢2020 小花生网
花友@雁儿在林梢2020 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也是一位爱钻研的妈妈,曾带六年级的女儿成功上岸小升初时,顺便拿下CAE考试(大学毕业英语水平)。随着女儿进入初二,作为历史老师的她开始研究对娃有帮助的历史书单,在社区内收藏量非常高。
本文由花友 @雁儿在林梢2020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以下是花友自述:
应一些身边朋友所求,响应他们的某猫双十一活动凑单要求,我就站在一位历史老师的立场,根据我买的一些书,列个“历史向书单”供大家参考吧。
其实家里买的太多了,在此选一部分经典吧。初一娃的家长混群多,长了不少白发和买书经验。
百家讲坛历史专家编订,一个朝代分为三个视角:历史、人文、成语典故篇。
全景式样画卷展示中国历史,宏观历史和微观生活结合,图片丰富,小学生容易看的进去。
手绘漫画解读历史,是陈磊创作,轻松有趣,知识扎实。(我还买了对应的历史卡片)
这一部鸿篇巨制耗费了孙皓晖先生的16年的时间,在洋洋洒洒的近五百万字的小说了,讲诉了在战国时期,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时一百六十多年,经过六代领袖筚路蓝缕的奋斗,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的历程。(读罢令人唏嘘不已)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可读性不亚于《明朝那些事儿》,得到众多名家点赞。
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这样的学者独立而不倚,了不起。——知名国学大师 南怀瑾
4.唐朝穿越指南和清朝穿越指南
属于体验式历史读物,上到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如何过日子看了书都能体验到。
我也幻想过 如果有一天,我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或者宋朝蛮不错。但是我觉得身边还是要带好《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这类书才不会心慌和水土不服。
5.《少年读史记》《少年读资治通鉴》
这两套史书内容丰富,浅显易懂。精致插图,图大字大。
《少年读史记》 共有五册,精选《史记》的人物故事加以编写,合计六十篇。有原文有白话文有典故故事,还有词语收藏夹学习成语和典故。
《少年读资治通鉴》忠于原著,注释、典故丰富,利于青少年学习。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
张鸣的书主要是近代史部分,读起来很轻松享受,可以很清楚的聊清楚很多问题,同时材料和逻辑又很谨慎。
漫话近代史,包括万象,笑谈趣事。作者可以用很短的文章篇幅解释深刻的问题。
我们读历史,不仅仅只是看他们的故事。
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张玮抓住历史上一个事件一个名字背后的东西,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把文字的东西场景化,把乏味的东西有趣化,你不仅得到知识,还得到见识。
徐霞客、麦哲伦、容闳、张伯苓、刘长春、马拉、陈公博、伊藤博文…简练直白的文字里都能看到他们一个个鲜活的有趣的灵魂。
看近代史一般还是要看大家的比如下面三位大家的。
9.《天朝的崩溃》《从晚清到民国》
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了解晚清民国历史可以看下面两部: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可以看:《战天京》描绘了曾国藩、李鸿章、慈禧等人在大的时局里的艰难选择,展示晚清名人们独特的处事方式。
推荐理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撰写。历时4年,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参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展现200万年人类史。
同名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展出,人均排队4小时,盛况空前!(展览前买下的)
有着180余幅插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劳伦斯·詹姆斯杰出巨献!
《华盛顿邮报》盛赞到:每一位想要近距离接触大英帝国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这本书的每一页都精彩绝伦!
北大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倾情作序推荐!现在出历史高考卷的好几个是钱老的学生。
作为一个多年生活在美国的作家,他看美国政治历史都很客观。从中更多可以了解美国当代政治史。
印度国父在监狱时历时三年为女儿写的写的,是对人类历史的一幅全景描绘。很好的世界历史启蒙书,比著名的<全球通史>亲民多了。
上下册900+页,偏学术性,看完不容易。
原标题:《这份高中老师给初二娃精选的历史书单, 收藏量极高!》
中国近代史上十大名僧
在佛教历史之中,出现过很多很多开悟的祖师大德,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
本文将盘点中国近代史上十大著名的高僧。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注:本排名为非正式的排名,仅供参考。
十、能海上师(1886--1967),四川绵竹县人。俗姓龚,名缉熙。父母早逝,依姊为生,就读私塾,颖慧异常,饱读儒书。清末国家多故,立志从戎,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陆军学校速成班,与刘湘、刘文辉等同学。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旋以营长调云南讲武堂任教官,时川籍学员朱德、杨森皆列门墙。讲武堂结束,法师回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1914年调北京将军府供职。闲居无事,开始涉猎佛书。五十年代,法师出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住锡北京广济寺,朱德委员长常过从存问,畅谈往事,待以师礼,并赠衣致慰。能海上师是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三十九岁于四川新都宝光寺出家为僧,嗣后接法于佛源和尚,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出家后不畏艰辛,两度入藏求法,礼西藏大德高僧康萨老喇嘛为师,尽得喇嘛显密法要、衣钵真传,获密宗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第二十八代嫡传。一生创建了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讲经弘法、注译密宗经典,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九、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八、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七、法尊法师(1902—1980),俗姓温,法名妙贵,字法尊,是现代著名佛教高僧、佛学家、卓越的翻译家、不惧险难的西行求法者,被誉为“当代玄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河北深县南周堡村,1980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圆寂于北京广济寺。世寿七十九岁,戒腊五十九龄。灵骨塔建在五台山广宗寺。 法尊法师翻译了大量西藏佛教典籍,并写有不少论著,为藏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人们会对法师的论著,深为推重,缅怀法师的功德,比肩先贤,典型百代。
六、来果禅师(1881-1953),俗家姓刘,名永理,字福庭。湖北省黄冈县人。出家后,法名妙树,字来果,号净如。来果禅师,七岁机缘巧合听到心经中的一句“无智亦无得”就此萌生出家修行之念,但因机缘未到难行出家之路。但来果禅师未曾断绝出家之念,每天早晚诵读《心经》七遍。 来果禅师孝心及重,在来果禅师十八岁之时,父亲患重疾,医药无效。来果禅师就学古人割肉疗亲,虔诚禀拜诸佛,割肝救父。说来也奇怪,当刀子割下去之时,竟然不曾流出一滴血。来师于1980年与禅堂开悟,遂前往终南山潜修。后出山广修寺院,为佛教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圆锳法师(1878-1953)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中国近代佛教领袖。福建古田县人。法师幼读诗书,聪颖过人。18岁在福州涌泉寺出家,从妙莲法师受具足戒。先后从当时禅宗名师冶开、寄禅修习禅定,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道阶法师听经研教,广猎大小乘诸经论,对《楞严经》造诣尤深。
四、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俗姓张,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三、弘一法师 俗名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二、印光大师(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孟庄乡赤城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一、虚云禅师(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
相关资讯
下篇:叙写父子间的“双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