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民国“四大才女”:个个出身不凡,结局个个非常悲惨

更新时间: 2025-09-09 16:06:19

阅读人数: 675

本文主题: 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是指吕碧城、萧红、张爱玲和石评梅。她们都是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女性代表,在民国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她们的人生却不尽相同,有的收获幸福,有的则下场可怜。

吕碧城,出生于一个显贵的家庭,她的父亲吕凤岐在光绪三年(1877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曾担任国史馆协修、玉碟台全糊馆纂修及山西学政等职务。

吕碧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精通诗书礼仪,然而在12岁时父亲去世,她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吕碧城幼时曾被许配给同乡汪家,但因为家庭遭遇不幸,汪家退了婚。从此以后,她一生未再涉婚姻。在人生的旅途中,她结识了天津《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英敛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子,他与吕碧城互相倾慕。

然而,由于英敛之的妻子坚决反对,英敛之只能以君子之风斩断了与吕碧城之间的情丝。尽管如此,英敛之仍然在事业上给予了吕碧城很大的帮助。在英敛之的支持下,1903年,吕碧城成为了《大公报》的第一个女编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女性撰稿人之一。她开创了中国新闻界的先河,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吕碧城一直对感情抱着一种审慎的、若即若离的态度。她虽然美丽、聪慧,但她心高气傲,眼中所见,没有一个中意的。

1920年,吕碧城赴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美术。此后,她遍游欧洲各国,领略了异国风情。抗战爆发后,她返居香港,担任女子佛学院的导师。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南海。

1911年,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一颗才华横溢的星星诞生了,她就是萧红。这个乳名为荣华,学名张秀环,笔名萧红,悄吟的女孩,用她的一生在文学的天空中留下了独特的光芒。

萧红出生的张家大院,是呼兰县内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她的父亲对萧红一直都很冷漠,甚至可以说是无情。在母亲去世后,继母的到来使得她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萧红从小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萧红从小就订了娃娃亲,但她坚决反对包办婚姻,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家庭。1931年,她的未婚夫汪恩甲找到了她,二人开始同居生活。然而,就在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的时候,汪恩甲却突然不辞而别。

在无助和绝望中,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也因此开启了二人的友谊。在萧军的帮助下,萧红开始走上写作之路,并与萧军一同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

1934年,萧红完成了长篇《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这部作品的问世,使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除了《生死场》,萧红还有一部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这部作品的质量并不高。

在感情生活中,萧红与萧军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为了寻求解脱和缓解矛盾,她曾只身前往日本。回国后,她继续写文章宣传抗战。在文学创作期间,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端木蕻良,二人于1938年结婚。

1942年1月22日,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香港离世,年仅31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萧红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家乡和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深深思考。

张爱玲,这位20世纪中国文坛的璀璨明星,于1920年9月30日降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她的祖籍在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则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深厚的文学修养。

张爱玲的童年时期,她便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据她回忆,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语言,她甚至经常抄写这些书籍。这些经历为她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1944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很久。胡兰成在一次住院中认识了一名护士,出院后他便与她开始同居。

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找到胡兰成,却发现他身边已有另一个女人范秀梅。自此,二人分道扬镳,偶有书信来往。

1956年2月,张爱玲来到美国时,结识了比她大三十岁的美国剧作家赖雅,并与之结婚。然而,这段婚姻也并未长久。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在1995年9月8日,正值中秋节当天,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已经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年75岁。她的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她的代表作包括《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张爱玲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张爱玲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她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无论是《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扭曲人性,还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的爱情纠葛,都让读者在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的同时,思考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石评梅,原名石评梅,山西平定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文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她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书画、音乐和体育。她在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就读时,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文学好友,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

1923年,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期间,她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相恋,但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于1925年3月病逝。这对石评梅打击很大。她后来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在北京女高师创办了《语丝》杂志。

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被命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她的纪念馆建于80年代,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她的主要作品有《涛语》《偶然草》,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而成。

民国“四大才女”:个个出身不凡,结局个个非常悲惨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以及四大才女

说起那些才子才女什么的,小编是真心佩服,出口成章什么的,简直是信手拈来嘛。小编本来觉得自己的记性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如果让我去被那些诗词的话,少点还行,时间长了,那简直就是一种痛苦(唉,心累…)。虽然自己不是才女,但是欣赏还是可以的,所以,就把他们的故事给搜集了起来。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悲情才子唐寅: 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的祖籍在晋昌,即建国后的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从此便再不涉足官场。唐寅的一生命途比较坎坷,早年的时候但作品确实非常好的,一直流传至今,特别是画作,现在有好多都被收藏在博物馆中。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放荡不羁的祝枝山: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明代的书法家,是江苏长洲(苏州)人。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枝山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1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但直到55岁才谋得一官半职,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大器晚成的文征明: 文征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文征明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吴中诗冠”徐祯卿: 徐祯卿字昌谷,是明代时期的文学家,是苏州人氏,于1479年出生,死于1511年。富有“吴中诗冠”、“吴中四才子”的誉称,虽与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其名四大才子,但徐祯卿与其他三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其他三者皆精通绘画书法,而仅徐祯卿一人以诗歌名满士林。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中进士后,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三国才女蔡文姬: 蔡琰,名琰,原字昭姬,晋朝的时候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她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书法,兼长辩才与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三字经》中提到蔡琰时说:“蔡文姬,能辨琴”。

蔡文姬一生三嫁,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是比较坎坷的,但是自古才女的感情道路都是比较困难的。这种境遇和蔡文姬本身的才情以及天生丽质是分不开的,蔡文姬的内心是比较向往自由的,但是有时候也是这种性格导致了她悲惨的一生。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明水镇)。她仰慕陶渊明,佩服他蔑视权贵、回归田园的精神,渴望寻找一份心灵的净土,于是,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为书房题名为“归来堂”,又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之句,自号易安居士。清照的这个自号里,寄托了她的傲视情怀,即使身居陋室也觉得心安。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吗?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爱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丧夫失家的孤独,也有爱国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尝遍了人生的况味,演绎了一生的妩媚和风情。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出生于公元644年,据唐人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上官婉儿出生的前夕,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见一金甲巨人送给她一杆大秤,说:“持此称量天下。”占梦的人告诉郑氏:“此为吉兆,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

可惜的是这时候他们不知道已经大祸临头,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武则天杀,连累全族获罪。所以,上官婉儿自小就跟随母亲被充入掖庭为奴,但上官婉儿自幼好学加上脑子聪明,很快便声名鹊起,随后被武则天赏识,跟在武则天身边,掌管宫中诏命。但终因野心过大,最后被李隆基所杀。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愿得一人心”的卓文君: 卓文君生活于汉武帝时代,其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17岁,书上形容她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弹琴,精诗文,窈窕妩媚,才气过人。

卓文君是一个聪慧的女子,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没有选择那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低俗手段来挽回丈夫的心,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重新赢得爱情。即使到了今天,卓文君仍然还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女人。经历了爱的百转千回,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她的一生,以华美的姿势出场,以中途被弃而决绝,以携手终老而留下爱情的佳话。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但是对此有人有异议,说是班昭也该名列四大才女之列。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既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最为卓著的贡献应该就是续写《汉书》了吧。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女辞赋家。班昭家学渊源,史称“家有藏书,内足于财”。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子,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他的学识及品德兼具,在中国古代女性中,实不多见。由于班昭在文学、史学上的特殊贡献,当她高龄去世时,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举行国葬之礼,哀荣备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民国四大才女,萧红上榜不意外,却独独没有林徽因?

民国四大才女之吕碧城,中国女权运动首倡者之一,“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并且写得一手好书法。

民国四大才女之萧红,鲁迅先生评价萧红“当今中国,最有前途额女作家”,萧红上榜民国四大才女完全不意外。

民国四大才女之石评梅,中国近代女作家,诗歌作品最多。朋友呵!沉寂里耐着点吧!不要把血和泪,染在花瓣上,使她永镌着心痛;忘不了你的怅惘沉闷!

民国四大才女之张爱玲,在当时的批评家眼中,张爱玲的作品“不登大雅之堂”,后世却对其书信、作品进行研究。

民国女性名气最大的林徽因竟然没能上榜民国四大才女,着实有些意外。林徽因名气大,但其主要功业在建筑领域,也就理解为什么民国四大才女独独没有林徽因身影了。

其实,民国才女之位没有陆小曼才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标签: 张爱玲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