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四大名著”的前身,原来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两部书是啥?

更新时间: 2025-09-09 16:06:26

阅读人数: 331

本文主题: 四大明著是那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内容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府无道,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们被迫奋起反抗,最终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但随后宋江对朝廷的投降使得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走向失败的故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四大名著”的前身,原来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两部书是啥?

四大名著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四大名著又为什么是这四本书?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不知道大家好奇过没有,为什么四大名著是这四本书,而不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这些书呢?

还有这四大名著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他又是如何评选的四大名著

早在明朝开始就有类似的概念,当时被称为“四大奇书”而不是“四大名著”,而且四大奇书和今天四大名著的书单也不一样。 最先提出“四大奇书”这一概念的是明朝著名文学批评家王世贞

他选择的四大奇书是《史记》、《庄子》、《水浒传》和《西厢记》;有一个叫冯梦龙的文学家,也根据自己的见解列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四大奇书,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四大奇书都是这两种基调并存于世,有人觉得王世贞说得对,也有人觉得冯梦龙说得对;双方争论不休一直到了清朝,一个叫李渔的人在一本《三国演义》的序幕中写道,虽然“ 四大奇书”这一概念是王世贞率先提出的

但李渔更赞同冯梦龙的版本,他还给出了理由, 既然要统一称呼为四大奇书,那四大奇书应当是同一类书。 王世贞归纳的都不是一个种类,《庄子》是哲学书,《史记》是历史书,《水浒传》是小说,《西厢记》是戏曲

冯梦龙归纳的四本书都是长篇小说,统一叫做四大奇书更加的合理。李渔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 于是四大奇书就被确定了下来;四大奇书和四大名著的区别就是,前者第四本书是《金瓶梅》,而后者是《红楼梦》

原因很简单,在冯梦龙归纳四大奇书的时候《红楼梦》还没有问世; 虽然《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很高,但因为它对性的描写过于直白裸露,从清朝起《金瓶梅》就是禁书; 清廷的决定使很多人看不到《金瓶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本书

这给了很多当时的人一种四大奇书并不完整的感觉,于是他们提议另选一本小说替代《金瓶梅》,使世人能够看到完整的四大奇书。而呼声最高的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虽然《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呼声高

但有清一朝并没有比较官方或者大家都认可的声音,把二者中的一本纳入四大奇书; 随着民国的建立,金瓶梅开始重回大众视野,就没有再选一本书进入四大奇书的必要了。 说完四大奇书,那四大名著这个概念又是怎么来的?它和四大奇书有什么关系

因为四大名著一词的效果非常好,于是 在1960年以前,这个词被频繁运用在各种地方。 1950年天津联合出版社印发的《人民大宪章》就写着,“1945年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和《联合政府》四大名著”

从1980年开始,四大名著一词开始和《三国演义》等小说挂钩,但四大名著具体是哪四本书还没有确定;同年中国作家协会的 正式提出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概念,虽然没有确定是哪四本,但 明确了四大名著的范围是中国古典小说

1982年一个叫平的人在《国外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无疑是小说中水平最高的,写得最精彩和最全面的”;同年 6月《红旗杂志》发表了论文《论文艺与群众》,里面首次列出了四大名著书单

即《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很快这份书单被大范围的传播,甚至 央视根据这份书单拍摄了经典的四大名著系列电视剧,四大名著是这四本书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

可见四大名著的说法被正式确定下来,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为什么《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入选不了四大名著或者四大奇书,为什么同为四大奇书的《金瓶梅》入选不了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长篇白话文小说, 而《聊斋志异》是文言文,和四大名著不是同一文体;虽然中国古代的主要文体是文言文,但老百姓的日常交流全是白话, 看或者听文言文对古代识字率不高的老百姓而言,难度是巨大的

这就使得《聊斋志异》无法在百姓中大规模流传, 只能在文人的圈子中掀起波浪,好比昆曲和京剧,昆曲太高雅了,百姓更喜欢能看懂的京剧;有的人会说老百姓看不懂字的话,白话文也流传不出去啊,这就不得不提

古代小说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说书先生完成的, 以前的说书先生大多在茶馆里面说书,想听书就得开钱,最后茶馆的老板和说书先生分钱;说书先生在一个茶馆通常说半年书,这种情况下适合他们说的只有四大名著这种长篇白话文章回体小说

比如《西游记》,今天说大闹天宫,明天说被压五指山,故事精彩的同时剧情紧凑,就像我们追剧一样,每天等着更新, 听众同样会每天等着说书先生来讲后面的故事,老板和说书先生才有得赚

《聊斋志异》就不行,文言文就算了故事和故事之间大多还没有关联, 听众们没有追剧的那种粘性,今天听完了明天就不来了, 那老板和说书先生还赚不赚钱了。《儒林外史》也是同样的道理, 虽然《儒林外史》是章回体小说,但内容过于分散

今天说了范进中举听众们听得很过瘾,下一篇故事和范进没关系,听众的热情被消磨了也对后面的故事不感兴趣,就不来听了, 老板和说书先生就无法长期赚钱, 所以很少有说书先生讲《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他们更乐意说三国、西游和水浒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流传度和知名度远远不及三国、西游和水浒, 自然难以入选。《红楼梦》和《金瓶梅》表面都是写爱情,但 前者的文学价值非常高,光是诗词就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还是古代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还因此发展出了一个专门研究它的学问,叫红学;可见红楼梦在文学界多么的被人推崇;另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如果它都无法入选四大名著,其他书就更无法入选了

而《金瓶梅》因为在清朝成了禁书,清朝亡后虽然重新面世,但 民国混乱的背景不能给它提供很好的传播环境,最终导致在四大名著书单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只是知道有《金瓶梅》,但没读过,传播度和知名度肯定远远低于四大名著了

关于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文学史是由无数文人墨客共同挥笔铸就的辉煌篇章。流传至今,最赫赫有名的莫过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四大名著。

其实1949年之前,中国曾有六大古典名著,后来淘汰了两本后,我国便只剩下了四大名著,这是为什么呢?

《西游记》作为我国浪漫主义神话的开山鼻祖,由明朝文学大家吴承恩综合改版创新,最终整合成书。

我们自小就看过唐三藏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封佛作祖的故事。可以说《西游记》是我们的童年记忆,直到现在也仍不过时。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长篇历史章节小说的鼻祖,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一手写成。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争斗不休,谋略之计层出不穷,尔虞我诈之间,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级的矛盾纠纷。

《水浒传》是我国首部重点刻画描写农民起义的一部小说。

作者施耐庵细致描述了天赋异禀的一百零八将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从侧面影射宋朝皇权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与农工商底层代表之间的明争暗斗。

《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该书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

这是一部以贾宝玉为主线,描述了封建旧社会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故事。封建婚姻的爱情悲剧,从侧面影射反映出封建统治者不得民心。

这本书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却在乾隆时期被列为禁书。因为书中传递的思想与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并不相符。

其实,在明朝初期,并没有四大名著的概念,民间主要流传《史记》、《庄子》、《水浒传》和《西厢记》这“四大奇书”。

至明朝末年,《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才被尊上神坛,取代了晦涩难懂的《史记》和《庄子》。

到了清朝时期,《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被称为六大名著。

但经历民国战乱和动荡后,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将《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淘汰出名著之列。

《聊斋志异》全书500篇,由清朝文学小说家蒲松龄所著。全书通篇文言短文通过大量人与鬼妖之间的悲欢爱恋,诠释了作者本人向往自由的爱情观。

同时,书中底层老百姓和读书人的磨难,重点展现了清朝暴政和科举制弊端。

而不管是妖鬼蛇神之说还是底层磨难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都起到了比较消极的影响。

儒林外史全书56回,是清朝文学大家吴敬梓的毕生心血。

他通篇以讽刺为主,充斥着对封建皇权统治的批判,发自内心的鄙视封建官僚集团、地主阶级、虚伪文人为官后为祸一方,盘剥底层老百姓的惨状,折射清朝统治不得人心。

这本书在当时因说出了百姓的心声而在民间流传甚广,只是如今,他已经与现实情况不再相符,加之其中对于封建官场的披露言过其实,因此被淘汰出局。

其实,这两篇文学古典名著在地位上并不逊色于其他四大名著,但揭露太过露骨,甚至有夸大的成分。

而新中国推翻封建大山的新时代,人民当家做主后,需要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引导。

而且建国之初,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印刷局纸张有限,所以就将聊斋志异和武林外史两本书淘汰,从此仅留下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对于中华上下5000年流传至今的这些名著中,除了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值得一读呢?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标签: 故事传记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