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龙一生风流潇洒,唯一留给儿子的仅有《天涯明月刀》版权
一生风流潇洒的古龙,唯一留给儿子的是《天涯明月刀》版权
古龙,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他笔下的李寻欢、花无缺、楚留香等人物给万千读者留有深刻印象。
他一生风流潇洒,有众多女伴,曾三次结婚,与两个女人同居,还有很多没有确切记录短暂相处过的女人。
作为武侠小说大家,古龙可获得不菲的稿费,但他1985年去世时,亲朋好友们发现遗产只有《天涯明月刀》版权。古龙的情感经历如何?去世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少年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1938年出生于香港。1950年,他的父亲熊鹏生带着妻子、儿女举家迁往台湾。熊鹏生是北平中国大学毕业生,到台湾后担任台北市市长秘书。
以父亲的地位来说,古龙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优越的生活,遗憾的是,熊鹏生对妻子很差,时常施以家暴,后来还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居。古龙母亲带着子女们艰难生活,三年后郁郁而终。
父亲熊鹏生伤害家人的劣行给少年古龙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怨恨父亲,不想待在早已分裂的家中,独自离开,自此约30年未再和父亲相见。风流潇洒
除了武侠小说创作,古龙最爱女人和酒。他说过:“江湖在酒,在女人,在自我的寂寞里。”他痛恨父亲背叛母亲,在女人问题上,自己却也风流、不专一,比熊鹏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多数人的初恋美好又单纯,据说,“古龙”这一笔名和古龙的初恋有关。
中学时,古龙喜欢上一位名叫古凤的学妹,主动展开追求,常写些言辞动人的情诗给她,还有心地以“古龙”落款,后来这两个字被沿用为笔名。这位学妹接受了古龙的追求,两人短暂相恋。
1957年,古龙进入淡江英专读书。他厌倦学习,无人照顾不想受人欺负,年轻气盛弃学加入社会帮派。从此,他开始混迹风月场所。
在舞厅,古龙认识了第一位与他同居的女人,舞女莉莉。莉莉穿着时髦、青春四溢,古龙和她对饮几杯,酒精微醺下同去旅店过夜。
古龙生活拮据,那时,台湾局势紧张,现代文学凋敝,武侠小说盛行。
古龙父亲曾创作过武侠小说,古龙也许继承了父亲文学方面的天赋,写作能力超群。他看到赚钱的机会,拿起笔开始写《苍穹神剑》。
作为处女作,《苍穹神剑》并没有古龙创作成熟期的风格、文采,反响平平。
当时台湾武侠小说界由“三剑客”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统领,他们作品深受欢迎,稿约多到写不过来,有时找他人代写。古龙入文坛不久,稿费微薄,干脆暂时当起他们的枪手。
1960到1963年是古龙摸索个人风格阶段,他发表了十多部小说,在文坛初露锋芒。1966年古龙凭借《绝代双骄》以及之前一系列优秀作品跻身台湾小说“四大天王”。
随着身价倍增,古龙越发放纵不羁,拿着高额稿费流连烟花之地。邓月霞为他生下的儿子邓小龙也未能拴住他的心。
邓小龙六岁时,古龙和舞女叶雪相识。卧龙生也心怡叶雪,古龙不惜花费重金与他争夺,最终赢得美人芳心。邓小龙和母亲邓月霞则被古龙薄情地抛弃了。
邓小龙成人后从事警察职业,他擅长柔道,获得过台湾警界柔道比赛金牌。
古龙与年轻貌美的叶雪在1967年结婚,这是古龙的第一段婚姻,两人育有一个儿子叶怡宽。
叶雪也不过是古龙生命中的过客,他们仅仅共同生活两年,古龙就风流不改地去追求日本女人千代子,像抛弃邓月霞一样把叶雪抛弃。
古龙和千代子短暂同居期间又认识了高中生梅宝珠,他决定离开千代子和清纯的梅宝珠结婚。
很多人以为古龙这回会安定下来,毕竟他年纪已不小了,而且梅宝珠家世、性格都不错,是男人们选择共同安稳过婚姻生活的合适对象。不过,众人的猜测错了。
1977年,古龙的第三个儿子熊正达出生,同年,他受邀参加《楚留香》电视剧拍摄活动。此时,古龙声名显赫,他虽其貌不扬,身高只有158,但仗着社会地位不乏美女投怀送抱。
新演员赵姿箐在《楚留香》片场搭上古龙。古龙携她潇洒出游,在酒店被女方家人碰个正着。
赵姿箐的家人认为古龙名气大,定然富有,想趁机捞一笔钱,于是便召开记者会声明赵姿箐之前还是处子,并以“拐带幼女罪”把古龙告上法庭。
这件丑事闹的人尽皆知,古龙只得花钱消灾。梅宝珠失望至极,带着孩子离开他。
古龙最后一任妻子是书迷于秀玲,她陪伴古龙走过人生最后几年,但古龙始终在外沾花惹草,仍不肯专情一人。
1980年,古龙在“吟松阁”花天酒地的时候,江湖中人柯俊雄的手下把他砍伤。据说,原因是古龙和柯俊雄手下的女朋友有说不清的关系。
古龙受伤需要输血,不慎沾染乙肝病毒,患上肝病。他嗜酒如命,不顾医生告诫,仍如往日开怀痛饮,直至身体衰弱再次住院。出院后,他无奈戒酒,没过多久,酒瘾发作又开始随意畅饮。
1985年,古龙因肝硬化逝世,年仅47岁。好友们在他墓中放置48瓶上等好酒。古龙家人们整理他的遗产时,发现仅有《天涯明月刀》的版权。
原来,古龙每逢拿到稿酬就去挥霍享乐,再加上治疗肝病花费不少,导致他千金散去没有什么积蓄。
古龙的家人们为夺《天涯明月刀》版权向法庭起诉,最终法庭把版权判给古龙八岁的儿子熊正达。
武侠小说里,大侠们惩奸除恶、风流倜傥,深得女子们的爱慕。多数男人有武侠梦也有俘获女人的企图。
古龙肆意潇洒,活成了他想活的样子。然而,放纵总有代价,古龙女人众多,却没有尝过和一个人细水长流、安稳生活的幸福。喝酒再尽兴,再痛快,也是催命的行为。结语
现在人们喜欢看古龙小说,喜欢里面的江湖侠者,对他个人了解较少。其实,只要安分守己不损害他人,过怎样的生活属于私人问题,当然,若想较放纵的生活还需有承受后果的勇气,想必英年早逝不是大多数人期翼的。
安分守己不损害他人,过怎样的生活属于私人问题,当然,若想较放纵的生活还需有承受后果的勇气,想必英年早逝不是大多数人期翼的。

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改编观众却戏谑《笑熬糨糊》
上世纪末,中央电视台诚邀金庸做客《文化视点》,谈到电视台对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播放版权问题,金庸表示:“如果央视能够把小说拍得像《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那般水平,愿意以1元钱的价格出让版权。”此番诺言一出,时至4月底,央视便派遣人员与金庸进行洽谈,最终促成了这个1元钱版税的一段佳话。
不论行业内外,大多少人都认为金庸此举缺乏考虑,太过冲动了,对此,金庸也曾公开解释:“此次出让版权,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在之前,我的小说大多在香港播出,但是香港的很多导演往往都会胡乱改动,这令我非常生气。改动也就罢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还时常加内容进去。如果要增加内容,为什么不自己去写武侠成名?孩子不好,帮我教教可以,但是不能生了孩子却硬要说这孩子是金庸的······”言语之间非常不客气。
访谈不久后,央视特派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接见金庸,并向金庸颁发一块有机玻璃的匾额,其中镶嵌着一张1元纸币,纸币特意选编号25666666,构成良好的寓意。匾额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名义铭刻了“金庸先生《笑傲江湖》电视剧版权转让纪念”的落款,并以此向金庸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2001年,拍摄历时1年的央视版《笑傲江湖》终于在央视八套频道与公众见面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观众并不买账,收视率惨淡。负面评价较多。这不禁令人感叹,1元版税做法固然高尚,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公众却看到了一个“很烂”的片子。不知道是不是“便宜没好货”的心理在作怪,这版《笑傲江湖》也因此获得了一个“笑熬糨糊”的戏称,接二连三的谩骂声席卷而来,张纪中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影响几代人!他的作品曾两岸被禁!
这些年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武侠小说,年初的时候就扔了一个帖子:“这个时代还有人读武侠吗?”,意外的发现原来还有好多人喜欢武侠小说。本以为是70、80、90的回忆杀,却意外的发现00后的粉丝也不少。可能是先后写了几篇文章,也被他们邀请到了他们的武侠社区。.这些年轻人,会花巨Z收台版的武侠小说,我是自叹不如,庆幸少年依然有侠客梦!.今年恰逢金老爷子诞辰100周年,北京联合出了一本《金庸评传》作者是金庸研究专家刘国重,之前读过傅国涌的《金庸传》就觉得很详细。这本的体量一倍于它。.武侠小说的各大掌门,大家都有个人的喜好。但是毋庸置疑武侠的黄金时期就是金、古、梁、温,而金庸在东南亚地区无疑是影响蕞大的。并且金老本身就是一部传奇。.他的作品被两岸同时,禁了三十年。然而他又是我们在中某海接待的第一位香港人并与我们敬爱的周,共进午餐。平与经国都是他的粉丝,为了能正大光明的看他的作品,积极推动出版解J。我们是在80年代初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等荣耀,近代文人少有。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海宁渣家在当地就是有名的文化世家,在近代亲属中也出了不少名人。查良铮穆旦,徐志摩、蒋百里、琼瑶都算得上沾亲带故了。.金庸的梦想是当一名外交G,但是天不遂人愿,鬼子来了。查母客死在逃难的路上,他没有经济来源,蕞终进入了报业,在大公报任职,又阴差阳错调到了香港的分刊。后在香港创办了明报,写武侠小说只为能多多让报纸走走量。.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到1970年的越女剑共计15篇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金庸的影响力,并不只是他的小说,还有他与明报对于那个时代的香港,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华侨。还有不少悲哀的故事朋友反目,父亲的遭遇等,不方便说。.武侠四大宗师的黄金时代已不再,新武侠中孙晓这个太监迟迟不给《英雄志》画一个句号,凤歌销声匿迹。烽火戏诸侯的《剑来》已不算武侠,不过还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