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民网
由导演田镇执导,胡绍祥编剧,姚芊羽、李成儒、金顺子等著名演员主演,的电视剧《绽放吧,百合》将于8月5日登陆上海电视剧频道,每晚19:00六集连播。该剧讲述上世纪70年代,由姚芊羽饰演的百合在董家庄插队时遭遇情变,并被查出怀有身孕,受到村里恶人欺辱。百合历经坎坷后,在同村哑巴董大山与石秀等乡亲们的帮忙下,将父亲当年创下的“百家鸡”干得风生水起,并和大山相亲相爱,如花绽放的年代故事。
图说:《绽放吧,百合》剧照 官方图
曾凭借《笑着活下去》晏阳和《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赛貂蝉被观众们熟知的实力派女演员姚芊羽在剧中挑梁饰演女主角百合。百合是一名北京插队女知青,在插队时遭遇情变,被恋人因利益而抛弃,让怀有身孕的她险遭意外。危难之中,她被朱晓渔饰演的同村哑巴董大山所救,并在大山的帮助下生下儿子小宝。百合怀着感恩之心嫁给大山,为他生下哑女雨儿。在生下聋哑女儿之后,她欠下巨额债务,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让她毫无喘息机会。她只能来到城里打工还债,在医院当护工,又去餐馆和酒吧打工,给身患绝症的插队同学当保姆。
图说:《绽放吧,百合》剧照 官方图
百合一路坎坷,充满了苦涩,在生活的底层挣扎。二十多年的风雨吹打,终于使百合如花绽放,她不仅恢复了父亲创下的“百家鸡”,让下岗的哥嫂重新就业,而且帮助大山实现了艺术梦想,母亲倍感骄傲,小宝幡然悔过,雨儿幸福成长,她对大山的感情也由初嫁时的感恩之心升华为深深的爱,夫妻俩携手走向新时代。剧中姚芊羽不仅需要诠释磨难重重的生活经历,还需演绎三十余年的年龄跨度,对她而言也挑战难度颇高。
李成儒、李凤绪等老戏骨做阵把关
塑造了《你是我的生命》等一步步经典作品的戏骨级演员李成儒携手出演过《青春祭》、《李春天的春天》等多部现实题材作品的实力女演员李凤绪此次在剧中饰演百合的父母亲。李成儒饰演的百父解放前是卖烤鸡的小业主,公私合营后当过饭馆经理,后来成为技艺高超的老木匠。虽生活在社会底层,仍坚守做人的准则,竭尽全力为儿女谋幸福,以他的一己之力为百合排忧解难,处处表现出慈父的情怀。而李成儒饰演的百母是一名能干、泼辣、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她对艰辛的生活有切身体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她的身上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母爱以及平民阶层苦涩的生活感受。实力派演员们现场飙戏,重现了从下乡到返城的30年风风雨雨,有泪水有欢笑的烟火人生。
图说:《绽放吧,百合》剧照 官方图
与此同时,剧组也不乏年轻的新面孔。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研究生的演员许多,这次在剧中饰演百合的闺蜜,铁花。说到铁花这个角色,许多表示性格很像自己。“都是直爽、仗义的痛快人,”许多笑说:“但是环境不同吧,铁花更多了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一面。”剧中的铁花还是姚芊羽饰演的百合的闺蜜,两个人互相帮助走过不平凡的30年:“其实不只是戏里的铁花,戏外的我和姚芊羽还有剧组其他演员都处成朋友了,这是我在剧组最大的收获。” 她也坦言,学业和演戏的双重压力让她的生活十分充实,现场的实践也让她开了眼界的同时,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
本剧剧情细致描写了改革开放前后一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和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主人公百合与大山,一个是北京姑娘,一个是农村哑巴,他们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下结合后,经历了断亲之痛、育子之艰、创业之难等考验,不仅将后代抚养成人,而且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图说:《绽放吧,百合》剧照 官方图
剧中主人公无论身处何时何境何地,她都怀抱着希望,战胜一个个困难,从绝境中走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成就了大山。她多情、善良、贤惠、坚韧、不屈,以柔弱之身承受着命运挑战,成为命运的主人,开创了走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在岁月的激流中,俩人的感情由同情和感恩,发展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闪耀出真善美爱的人性光辉。全剧视角独特,乐观向上,真实感人,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活哲理,同时从一个女知青的爱情与家庭生活,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历程。(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原创《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接档《纵有疾风起》,江苏卫视再扔收视王炸
由费振翔执导,靳东、宋佳、田雨、杨玏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纵有疾风起》即将迎来收官,江苏卫视也于近日揭开了接档电视剧的神秘面纱:由黄渤、梅婷、朱珠领衔主演现实主义生活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将于1月24日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黄金档开播。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百亿影帝黄渤时隔多年之后再次主演电视剧,如果论及上星作品,更是要追溯到2015年在央视八套播出的《青岛往事》,由此也可见这次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受关注程度。
不仅电视观众期待感被拉满,作为女主角之一的朱珠更是直言,之所以答应出演这部戏,就是冲着黄渤来的。这位中年男演员的魅力,也就毋庸多言了。
有意思的是,《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对准的主角恰恰正是四十岁左右身处“不惑”阶段的中年男人:黄渤饰演四十二岁的边亮,突然发现与中年危机不期而遇,各种生活中的困惑与窘境接踵而至,让他感到惆怅迷惑且无力。
对于社会热点、民生焦点的话题设置,带动追剧热、讨论热、传播热,是现实题材剧常见的破圈路径,《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也不例外。它通过边亮这个中年男人的视角,构建起观众熟悉的场景,以客观轻松的方式直击生活中的现实议题,试图引发观众的深度共鸣,也具备了爆款破圈的基本条件。
实际上,2023年开年以来,江苏卫视便凭借同属现实题材的《纵有疾风起》赢得开门红,这部由宋佳和靳东两位当红演员主演,首播日获得CSM64城收视率1.88%,表现喜人。同时热度也飙升,微博主话题#纵有疾风起#阅读数破1.5亿,全网热搜300+,其中微博热搜50+,可谓是收视和口碑双收。而此番江苏卫视选择以《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接档,也正是看中了现实题材剧解锁收视与热度的潜力与能力。
实际上,大剧开年好剧开年,早已经是各大平台的惯用套路,今年的电视荧幕也不例外。今年开年以来,各家便是铆足劲,各自拿出匹配自身平台气质的好剧,为的就是博个开门红、图个好彩头。而从江苏卫视连续甩出《纵有疾风起》、《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两部王炸电视剧的品相来看,也可以窥见江苏卫视长久以来独特眼光和平台气质。
从选剧风格而言,不难看出江苏卫视对于坚守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关照生活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剧尤为青睐。这类剧通常能够海纳百川地描写生活、反映现实,也关注着现代人对于情感的需求,呈现着生活之中的美好与希冀。对于这类抒写时代精神、展现美好生活、不吝于对幸福本质追求的作品,常常也起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说,江苏卫视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观众找到那把通往幸福的钥匙。
为什么现实题材作品受欢迎?侯鸿亮:虽然生活满地荆棘,但不能阻挡你一路高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侯鸿亮,大概是现在中国电视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制片人之一了,他从导演转做制片人之后,拍摄的《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琅琊榜》《欢乐颂》《大江大河》《清平乐》《山海情》等作品,几乎是部部火爆,诞生了无数“现象级”作品。他也是上海电视节的常客,白玉兰奖颁奖舞台上的常胜冠军,在本届上海电视节开幕仪式上,他再度作为代表之一,阐述了自己“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也专访了这位知名电视人,他说,这些作品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电视剧当记录这个时代”。
青年报:这次在开幕式上,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百年风华,视听共享”全球播映活动,《山海情》入选,它会如何打动国外观众?
让观众了解脱贫攻坚的不易,是中国电视人的责任。20年前我去过西海固,剧中三个兄弟穿一条裤子,盖完房子没有窗户、没有门,这都是实际存在的。但20年后《山海情》再去的时候,我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场景了,西海固已经不再是一个贫穷的地方,而是绿色的沃土。所以为什么《山海情》表现扶贫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因为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改变了自然的环境,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默默无闻的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致敬。
特别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山海情》,然后通过《山海情》去了解中国这么多年的变化。所以这个戏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向外发行这么一些国家,其实就是想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青年报:这部剧的后期翻译,也很重要,是《山海情》的团队在负责还是统一进行?
各种形式都存在。我觉得只要是能让作品走出去,(这)是最重要的。
青年报:在《山海情》之前,有哪些剧去海外发行过?效果如何?这次海外播映有100多个国家,我们都会去吗?
《山海情》是第一次出去。但之前出去的电视剧还是很多的,去了很多国家。包括像《欢乐颂》在非洲,《父母爱情》在埃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播放成绩。东南亚就更不用说了,是我们华语电视剧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山海情》的话,我们努力能100多个国家都去,但我们想实现的第一期目标,也已经有几十个国家了。
青年报:《山海情》的口碑很好,正午阳光一直都关注这类现实题材的创作,这类题材是不是更容易被观众所喜爱和接受?
当然。哪怕是像《欢乐颂》,我们为什么要拍?因为我觉得它其实和《山海情》有很多东西都是一致的——虽然生活满地荆棘,但不能阻挡你一路高歌。《山海情》也是,让我们看到了那种真实的东西、那种真实的变化。真正的电视剧,应该是要记录时代的,这些无论是什么题材都是一样的。它不能够完全就是吐槽,或者只是去发现社会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你要鼓舞人,告诉他们还得向前走。
青年报:那接下来有怎样的作品计划?
我们刚刚开机了一部电视剧叫《开端》,是根据一部我个人很喜欢的无限流小说改编的(记者注:无限流小说一般都是现世所未知的科技或异能创造的独特空间,把现世之人召唤过去并且送往由此空间创造的一个个虚拟空间进行历练等。《开端》用的是时间循环,是一个非现实的设定,但讲述的是一个有现实主义内核的故事。),我觉得挺有创新精神的。然后我们还刚刚公布了会拍摄《欢乐颂3》,11号就要开机了,此外8月底会开机《我的盖世英雄》,这是正午阳光今年的三部新剧。
我特别希望我拍的每部剧都是主旋律,都是可以让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去看,那它一定对这个社会有正面的向上的引导,所以我希望这种电视剧来记录时代。
青年报:您也一直来上海参加上海电视节,对上海电视节您有怎样的评价?
我挺喜欢来上海,是真的非常喜欢。一来我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二是上海电视节做得很优秀,每次来都有很多收获,这是特别开心的事。它其实走在了整个全国节展的前沿,然后大家又把上海作为一个特别好的平台,全国的电视剧人或者是电影人都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去沟通一些信息,交流一些创作的经验,我觉得真是挺难得的。大家每年都会把这个时间留出来,所以去年因为疫情,很多人没能过来,我心里还空落落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