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同你“亦”起过寒假 | 孩子们必须要知道的科普科幻阅读方法
2021年春节期间,为响应居家过年、就地过年的号召,过一个健康、平安、欢乐、祥和的春节,“阅读陪伴成长”名家共读将开启特别栏目——“名家同你‘亦’起过寒假”特辑,特为北京经开区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准备了丰富的“云上”阅读大餐,让这场文化的家宴与您相伴一整个寒假。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有这样的疑惑,孩子们为什么要读科普科幻作品呢?我们知道儿童文学的阅读是带给孩子善和美,让孩子们体会到人和万物的感情,从而发展孩子的情感。但科普科幻作品其实是让孩子们寻找“真”,发展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今天的视频我们邀请到位梦华作家《暗物质探索者》系列作品的编辑孙燕楠来和大家讲讲用什么方法来阅读科普科幻书籍。△《暗物质探索者》那么到底如何去阅读一部科普科幻文学作品呢?很多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都想知道一些阅读的方法,孙燕楠老师将通过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面来说说。首先,阅读前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固定计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具体到某一本书的时候要做哪些呢?要先了解作者、封面、封底的内容,适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很有目的性。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多关注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一般人物是和情节交织在一起的,对一个人物的了解,可以加深对整个故事的体会。也可以尝试和故事中的人物交朋友,然后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阅读,就会对作品产生新的理解。最后,在阅读后,合上书想一想,在看这本书之前提出的那些疑问都有答案吗?同时还可以尝试复述重要的情节给小伙伴们听,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作品。在复述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问题结构法”,其中包括人物的主要问题、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故事的整体结构、故事的结局与人物主要问题有没有什么关联性。要了解这些具体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视频“书香亦城•伴我同行”亲子阅读系列活动是北京经开区宣传文化部联合尚亦城科文集团、北京亦庄阅读联盟打造的贯穿全年的阅读主题活动,在亦庄学校、社区和企业开展了系列阅读活动。为了服务更多的家庭,“阅读陪伴成长”名家共读线上活动将于每周六持续更新,栏目聚焦亲子共读领域,邀请名家分享,帮助北京经开区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朋友们提供阅读方面的专业建议。文末福利请在留言里说说您最喜欢的科普科幻作品是什么?为什么?被选为精选留言并获得最多点赞的用户即可获赠精美图书一本。(每个微信账号只可留言1次)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2月6日下周预告:寒假到啦!家长们是不是已经开始给孩子们规划假期生活了?不管怎样如火如荼的规划,可千万别忘了陪孩子一起读书。下周的名家陪伴成长栏目邀请到许诺晨、李剑龙两位作家说说他们创作的故事。原标题:《名家同你“亦”起过寒假 | 孩子们必须要知道的科普科幻阅读方法》阅读原文

高中语文: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doc-原创力文档
PAGE PAGE 1 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辞海》) 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 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 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不可取。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这样的作品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科幻小说用反向的夸大激励读者对科学的关注,激发他们纠正失误、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动机。而异端邪说扭曲现实,使人绝望和颓废。 5、科幻小说写作特点 好的科幻小说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因为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组织起来的严密叙述,会让阅读者产生强烈的真实感。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想象力的张弛,要注意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承载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实现小说向前推进的功能的,注意作者是如何铺设情节的。 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是情节性较强的小说,从科幻小说里学习铺设情节的技巧,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简易便捷的道路。阅读科幻小说时,不要放过观察作者设计情节的机会。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模式,也可以通过变通贯穿到我们日常记叙文的写作中。 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是一方瑰丽的土地,就像异域风情带给热爱旅行的人们惊喜那样,它让忙碌在现实世界的成年人和孩子们都能放飞想象力,让思维驰骋和超越现实的羁绊。不过不能否认,人们在以阅读的姿态走进科幻小说时,往往对它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五、例题 水滴 刘慈欣? ①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 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②“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③“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④“什么?”? ⑤“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⑥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 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⑦“向哪儿跑,”西子惊恐地问。? ⑧只比丁仪晚了几秒钟。中校也悟出了真相,他像丁仪一样绝望地大喊:“舰队!舰队疏散!”? ⑨但一切都晚了,这时强干扰已经出现,从“螳螂”号传回的图象扭曲消失了,舰队没能听到中校的最后呼叫。? ⑩在水滴尾部的尖端,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光环,那个光环开始很小,但很亮,使周围的一切笼罩在蓝光中,它急剧扩大,颜色由蓝变黄最后变成红色,仿佛 不是由水滴产生的,而是前者刚从环中钻出来一样。光环在扩张的同时光度也在减弱,当它扩张到大约是水滴最大直径的一倍时消失了,在它消失的同时,第二 蓝色小光环在尖端出现,同第一个一样扩张、变色和减弱光度,并很快消失。? ?光环就这样从水滴的尾部不断出现和扩张。频率为每秒钟两三次,在
科幻小说入高考?你不能忽视的几点阅读技巧
科幻小说入高考?你不能忽视的几点阅读技巧 2019-01-05 13:50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01 就在近日,无意间看到一则关于科幻小说入高考的小新闻。 在今年的语文高考全国卷里,一道阅读理解的题目节选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 “黑白地球”、“先行者”等等潮流新鲜的词汇跃入考生的眼中,让我们不禁感叹时代的发展,连高考都越来越接地气儿、越来越年轻化。 科幻小说入考试范围,近些年来也都变得不再是怪事儿。 2018年,语文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目《时光瓶》,就直接照搬了中学生科幻作文大赛的决赛题——给2035年的自己写的信。 正统的语文范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考的变迁与需求,一些读过科幻小说、喜欢科幻小说的学生们就乐了,“这种问题答得简直易如反掌!” 的确,这样看来,比之安分守己学好课内课文的老实考生来说,高考好像确实对这些喜欢读杂书、读“闲书”的考生更有利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读“闲书”真的无用吗? 那也不尽然,未来的高考会越来越注重孩子阅读的丰富性,拓展知识面与阅读面,而不仅仅局限于正统课文的小范围。 的确,书籍无等级,并不是说,“针砭社会”的古文是佳,“科幻悬疑”就是差。 最重要的,还是要求学生能够拥有一种对阅读的热爱与敏锐度,不把阅读当做负累,而成为一种享受。 只有真正喜欢阅读、会阅读的孩子,才能够轻车熟路驾驭所有的风格。 那么,说到好的阅读兴趣,家长则必然要问,这说的简单,我们的孩子又究竟该如何去进一步培养呢? 02 其实阅读对于学生来讲,本就是轻松愉悦的事,并非难事,那些一直抱怨读书无聊、读书使人有压力的孩子,无非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1.广泛涉猎 其实对于读书兴趣的培养,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广泛涉猎。 多去尝试不同的书本类型与风格,或古风,或科幻,或悬疑,或青春,找到自己真正能够喜欢的领域,进而去深入读下去。 其实在家长与孩子的意识中,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拘泥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典籍。 虽说,那些名流千古的名著的的确确包含着很多的思想与价值,但就拿西方近代名著而言。 首先在历史大背景的限制下,年纪尚小的孩子对自身身处的社会尚不能理解透彻。 则更加不可能真切置身于那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国社会环境中去,故而对当时的一些思想、行为是无法理解,觉得晦涩抽象的。 因此,要让孩子在没有任何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去读高深名著,又怎么会培养起真正打心底里认同的兴趣与热爱呢? 同理,基于语言描述上的晦涩,也是孩子避之不及的一个区域。 就像一些西方名著选集,作为中文翻译过来的版本,在语言的描述上便不免失真。 譬如语序的颠倒、描述过于艰涩等等,那么对于孩子而言,他或许也完全不会在这样的语言描述中收获多少华丽辞藻、叙述技能。 记得一个朋友曾说起自己的孩子就是不爱读鲁迅文集,觉得抽象难懂。 以至于朋友给自家孩子买了整整一书橱的鲁迅文集,逼着孩子去读,也依旧没有让孩子真的爱上它、主动去靠近它。 道理都是一样的。 因此,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还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进行选择,选择什么类型的读物,选择什么样感同身受的故事。 比如说,还是我的朋友家中的孩子,前些日子逼着她读鲁迅,她不读,后些日子却偶然发现她竟然在偷偷读桐华的书,好不投入! 难道读那些非主流式、非名著的小说就是不务正业了吗? 当然不是,朋友后面还向我说道,自打他发现孩子在读桐华的书,也没制止。 后期竟意外发现,孩子的文笔有了一个特别显著的提升,连学校老师都夸赞她。 无论是语句的通顺流畅度、用词的丰富性,还是复杂句式的运用,都是极其流畅自然、浑然天成的。 记得我研究生时期的一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中对我们讲述过这样一段话,「当你真正打心底里喜欢什么的时候,自己也就会慢慢变成那样的人。」 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会不自觉地靠近。 文笔也是一样,当孩子真正投入到那样令人欣喜、令人幸福的故事中去,对剧情与人物的爱,也会让其不自觉地趋近,文笔渐渐也会向那位作家的风格去靠拢。 2.对书目的甄选 虽说上面提到,要鼓励孩子去多读、广泛读,但并不是说,孩子读任何书籍都可以。 无须管束,虽说书籍能够被出版,自然品质也不会太差,但站在效率的角度上来说。 能够将书籍适当甄选出三六九等,把那些文笔极其幼稚拙劣、思想极其偏激或涉及暴力等不良成分的书籍剔除掉。 不让孩子靠近并沾染这些不好的习气,也是家长应当意识并注意到的问题。 3.环境的重要性 虽说读书哪里都能读,古有圣人凿壁偷光也能阅读。 但对于尚未培养起阅读爱好的孩子们来说,如何开个好头儿,让他们顺利进入阅读状态,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 毕竟,爱玩爱自由,是孩子的天性,谁都不会一开始便偏好于安安静静坐着看一样东西。 那么,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或许就是家长们引导孩子学会阅读的不二首选。 比如人潮如织的图书馆,又比如环境优雅文艺的小书店,在这些地方,身边的人都投入在阅读之中,在群体效应的熏陶下,孩子自然也会不自觉的拿起书本,安静下来。 我想,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电子读物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那么书店与图书馆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寻找一丝净土,做到真正的投入与仪式感,或许才是这些门店真正的存在意义吧。 大千世界,书海那么的繁复,家长如何正确指引、正确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依然是一个值得不断去探索、去深思的过程。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家长能够意识到阅读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自儿时便能够接受书籍滋养的孩子,他与书籍共同熏陶出的气质,将会常伴他的一生。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0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相关资讯
科幻小说原来如此有趣!作家雷振宇教你怎么读少儿科幻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什么既能过把科幻瘾,又开启文学之旅的密钥呢?昨日,一场专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活动“科幻小说原来如此有趣”新书分享在浦东图书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