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用心品读(深谋者)书评
近年来的谍战片可谓层出不穷,而且从前比较受欢迎的战争故事里都加入了更多的谋略智慧在里面,这让整个故事更精彩更有看头了。个人对这一类的片子关注的不是很多,也基本上不追这样的片子。但是偶尔看来,也是非常的吸引人的。《深谋者》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谍战小说,对于作者黄晓阳我也不是非常的熟悉,只听得大家谈来觉得不错,因为他是中国谋略小说大神作家。本书背景是在1931年那个动荡的年代,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五重伪装者的续命之路。何为伪装?百度词条上给出了四种解释,结合本文,更为贴切的解释为军事上指隐蔽自己欺骗敌人的措施。但是真的要做好伪装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得多花多少心思来谋划呢?首先你得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通过不同的手段措施达到与之相交的地步,从而让这种相交为自己的提供便利,并从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出来。这样的人生想想其实是非常累的,因为需要不停的把自己伪装起来。本文的主人翁苏航就是这样的一个新进的共产员,他从海外留学归国不久,回到上海滩,在这个到处是坑的地方,用得自己的激情在这一片土地上谋划着。他首先是一名共产员,而为了方便又成为了社会局的人,同时还为日本人获取情报,别一方面他还是青帮成员。多重的身份,面对着不同的人,说苏航应付得游刃有余也不足为怪。我是及其佩服这样的人,就算放在今天,这样的人去哪里都会生活得有滋有味,都会如鱼得水。故事的开篇就是苏航的一个谋,从苏航醉酒在社会局闹事被抓开始,再到周娅蒙大闹社会局,苏航连带着大名流夏行也都一并释放了。苏航谋的就是不声不响的释放了被社会局抓住的夏行。在这里我还是挺佩服周娅蒙,做为青帮的大小姐,是有到处撒野的能力,谁叫人有一个厉害的爹呢。这种人的性子最是豪爽,也确实有点不计后果。这样的人设让书本看起来更加的活泼了一些了。但视乎所有的谍战片里都有几个认死里的人,会不知不觉的受到主人翁的吸引,“冲动”之下做出许多让人“吃惊”的事来,无形之中帮助了主角。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主角都自带光环,这苏航的头一谋就有周娅蒙的神助攻。谋者的天下,少不得会有儿女情长。本文也有,不过聊聊数笔,但也让这谋者的人生更为丰富了,圆润了。也就是这一谋,为我们揭开了社会局这样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腐败机构。名义上是打着抓共,实际上内里是什么样的,只要有钱,有利益,是人是鬼还是不他们自己说了算。这也充分告诉我们人与之间始终还是逃脱不了个“利益”关系。从另外一方面也也充分揭露出国民内部的腐败,预示着国离失败的日子不远了。本书的一大特色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人物内心活动来写的,请原谅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一时间还真就没反应过来,我也是看了许久,后面才慢慢适应了这种方式的表达。但是如果适当的加一些场景的描述,这样对气氛的烘托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好吧,我承认我是不习惯只有逗号句号的对话,而且很多内心的活动与对话之间就在一个逗号与句号之间完成了。这也让很多细节可能在我打个盹的瞬间就被淹没了。本书的开头无疑是精彩的,但貌似结尾视乎还未到结尾的时候,苏航的那句话“我们现在正式开始”是不是预示着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人生谋略(深谋者)书评
年少时,曾对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扇纶巾,导演了一幕精彩的“空城计”,以玄虚威慑,轻易地骗过了胆小多疑的司马懿一事膜拜万分,惊诸葛亮为神人。之后看谍战片,又对身陷正反道义漩涡中的所谓“间谍”充满好奇,不知他们有何绝妙功夫,竟能自如周旋于黑白世界而保全自己并立于不败之地?再之后,明白了成就这一切的皆为谋略,并懂得谋略是计谋策略的简称,谋略不仅是科学的体现、智慧的体现,谋略更是一门手艺、一门艺术。谋略一方面是对经验的总结与继承,另一方面是对未来事物的正确判断。正所谓“初谋应人,中谋应势,上谋应天!”《深谋者》是中国谋略小说大神作家黄晓阳全新权谋力作。本书以中共历史上乃至世界情报史上唯一一个五面间谍袁殊为原型,塑造了一位思想左倾的激进青年苏航,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信仰的支持下投身革命,成为一名特殊员,之后在层层伪装的身份下,以高超谋略搅动民国各方势力博弈,掀起一个大时代的军政风云。谋局、布局、设局、破局、套路、反套路……这其实是一个五重伪装者的续命之路。《深谋者》这本书的代入感很强,伴随着小说剧情的层层推进,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书中每个人物的塑造都给人以特点鲜明、栩栩如生之感。作者无论是对周娅蒙单纯率直的性格描写,还是对苏航执着追求爱情、机智应对危机的场面刻画,都可谓描写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荡气回肠的小说,让人情不自禁想到曾看过的谍战电视剧《潜伏》、《锋刃》……与电视剧相较,也许小说没有给人那种直观的场面感,但却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给人更长久的冲击感,令人回味无穷,让人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发自内心的地感悟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敬仰!的确,《深谋者》不是写谍战戏,而是在借谍战去回顾那一段历史。读大师黄晓阳的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他对谍战的特殊理解方式也赋予了作品更多的历史感和厚重感。《深谋者》最大的特点是在谍战背景下对人物谋略的深层解读,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命运都与其谋略选择息息相关。更令人叹服的是,这本小说继承了黄晓阳谋略小说的一贯风格,对精微细节的高超处理,对权谋之道的绝妙解读,无不令读者击节叹赏。除此之外,黄晓阳还赋予故事内涵以人生哲理,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拘泥于谋略故事本身,而这正是《深谋者》的真正魅力所在。看惊险刺激的黑白博弈,学高超绝妙的谋略智慧。黄晓阳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其对谋略的解读和运用,从政、职场、经商都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高智商、情商,更需要对智慧谋略的高超运用。身处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使自己能在竞争激烈、高手辈出的环境中安身立命、脱颖而出,怎能没有几分谋略之术呢?也许《深谋者》这本小说就是就是最好的教材。随书赠送的“深谋者手册”,精选深谋者修炼手段及谋略智慧,它能让你在娱乐之余,带给你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正所谓: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我想,“上兵伐谋”,无论是战场还是职场,最终较量的始终还是谋略与心计。要赢得胜利,需要勇气,更需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的智慧。
这不是谍战悬疑,分明是民国高手们的权谋斗法(深谋者)书评
《二号首长》之后,沉寂多年的黄晓阳携新作《深谋者》归来,这次他选择了一个比官场更考验人,比职场更残酷的故事环境——地下战场。正如《二号首长》写的不仅是官场,更是政治生态,《深谋者》写的不仅是谍战悬疑,更是乱世危局下的地下战场中,一个五重伪装者的续命之路上,每个身在其中之人的道路选择和谋略运用。小说将故事开篇时间放在了1931年,仔细分析,这个时间大有深意。此时,和汪精卫分别通过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疯狂屠杀共产员和国民左派,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国共已成水火之势,告密、抓捕共产员更是被国民内的许多人做成了一门发大财的生意。而在国民内部,虽然取得了1930年军阀之间中原大战的胜利,其地位和掌控能力却还远远不如日后,甚至随时面临下野,由于宪政约法和训政约法之争,软禁了国民元老胡汉民,南方的广州国民政府趁机联合反蒋。而日本,正在策划着一场蓄谋已久的事变。欧美和苏联,也在观望形势,相机而动。时局尚不明朗,一切皆有变数,莺歌燕舞的上海滩暗潮汹涌,各方力量明争暗斗,这天然是一个施展智谋的年代。果然,黄晓阳在书中慢慢铺开了一张复杂而又各自密切相关的故事网。可以说,这不是一部谍战悬疑,分明是民国高手们的权谋斗法,各自绞尽脑汁出招、见招拆招、谋局、布局、破局、套路、反套路……故事的开篇是中共地下员苏航要营救夏行,为此他用了连环计,先是醉闯社会局被关押,从而引动喜欢自己的周娅蒙不明就里之下,带人砸了社会局,放出所有被关之人。他凭借的,一是自己特殊的家世背景,自己主动犯险进去,被查起来,社会局局长吴大嘴就会发现苏航和国民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周娅蒙作为青帮大亨周天罡的女儿,大小姐脾气暴躁,听闻他被关之后必定会炸毛,闹翻整个社会局,而社会局成员大多出自青帮,不敢真正阻拦。然而这也导致苏航直接得罪周天罡,被其下达追杀令。而之所以抓捕夏行,正是来自于国民上海社会局两位正副局长之间的斗法。两人的斗法,成了第一部故事的导火索,而其引发的蝴蝶效应也串联起各路人马之间的斗智斗勇。作为副局长,游再春擅使借刀杀人计,为了挤走空降的新局长吴大嘴,实力和上层资源不足的游再春并不正面硬杠,趁吴大嘴出差,批准抓了文化界知名人士夏行。夏行是谁?社会名流,文化精英,左派的旗帜。用吴大嘴的话说,“把他一抓,得罪了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游再春就是要把这个件事搞大,越大越好,让社会局下不来台,他们如果闹起事来,整个上海的学生,都会上街,广州那帮人,就会拿这件事,大做蒋主席的文章。”多事之秋,你给领导添堵,领导会给你好果子吃吗? 显然,吴大嘴被这一道摆得很受伤。针对吴大嘴的团队构成,游再春制定的策略是先砍枝叶,再伐主干,围着他一斧一斧反复砍,而对付他的手下,也分主次先后,先瓦解其得力干将,而办事不力之人则放着不动,留着给吴大嘴帮倒忙。栽赃其手下为共产后,又将“共”的情报泄露给国民特派员杨正熊,从而挑动杨正熊与吴大嘴相斗,自己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为了煽动周娅蒙未婚夫阮周对主角苏航的怨恨情绪,唆使其对苏航下手,不断刺激他:“你还是男人吗?自己的老婆跟了别的男人,你应该第一时间把这个男人杀了。”为了给周天罡对苏航的仇恨火上浇油,他这样挑拨:“我知道,你不光恨他欺在你头上,扫了你的面子,还有更重要的,你承认的女婿是阮周,我们都是喝过订婚酒的。他现在跑进来插一脚,让你颜面无存。” 更为他出了一个一箭双雕之计:杀掉苏航,将尸体扔进吴大嘴家。既可以报复吴大嘴,又可以让周天罡推卸掉责任而不被女儿记恨。借用范伟和赵本山小品《功夫》中的台词:哎呀呀,叫人防不胜防。然而,能够乱世身居要位的人,谁又没有几把刷子?吴大嘴以周天罡女儿闯社会局放走众人为由,试图将其办成一件抓共的大生意,既敲了周天罡一笔钱,更把解决难题的皮球踢给了与周天罡是把兄弟的游再春。而在得知苏航的家世背景后,吴大嘴为了收复苏航为己所用,先后用了欲擒故纵、无中生有、上屋抽梯之计。制定的策略是将他名声搞臭,让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为此,将苏航放出后,在顾顺章一案与中共高层“断指人”一案中,通过媒体报道暗示苏航是告密者,上屋抽梯,断其后路。与借刀杀人的游再春相比,吴大嘴多次使用上屋抽梯之计。顾顺章叛变后,吴品三大肆报道顾顺章家人被组织采取报复行动,以动摇其保守秘密的决心,并在其供出某位重要人物后,向上层建议高调处决该重要人物,并让媒体公开报道,且暗示这就是顾顺章供出来的,彻底断了顾顺章的后路。在《深谋者》中,很难看到正面人物的高大全脸谱化,或主角开着无敌光环,一路装b打脸,碾压各路角色,一直技高一筹,而是呈现出你来我往、互有高下的局面。用吴大嘴的话说,没一盏省油的灯。在抓捕中共高层断指人一案中,这种较量进入了一个高潮。在顾顺章叛变后,交代出了断指人(原型为向忠发)的线索。得到风声的组织为了安全接走被国民盯上的断指人的妻子戴丽娟,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他们组织了一些学生,搞了一场和平游行,营救人员混在游行人群中,在经过戴丽娟家门时悄然进入,通过多人化妆成戴丽娟,分别引开监视者后,安全接走戴丽娟。然而吴大嘴得知断指人的妻子隔三差五会叫西菜园的生煎外卖的情报后,用了最笨的守株待兔之计:只要她再找西菜园,就能通过送生煎的伙计,找到她新的藏身之所。而事情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一笼生煎外卖暴露了行迹,导致断指人最终被捕。而围绕着国民调查科特派员对断指人的刑讯逼供,导致其死亡这个重大事故上,更是上演了一出特派员消灭各种证据,瞒天过海,对上头报告,建议对断指人就地正法,而老蒋出于各种考虑则顺水推舟之戏。通过诸多人物走马观花般在上海这座夜舞台上的粉墨登场,尽情表演,展现出一场绝妙的深谋大戏。在《深谋者》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句对话,一个时间差,都有深意。甚至于连女主对苏航追爱的反应,都是用极为考验人智商的方式呈现,可以说无处不谋,无处不深。极具现实意义的智慧金句更是比比皆是,比如苏航在破解吴大嘴的出招时总结:世上的事,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思路正确了,事情办起来就容易了,很多事情,办起来困难重重,说到底,还是路径不对。社会局行动股股长李时君被正副局长当做棋子,不被信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寻找出一条金科玉律:在一个单位,无法成为领导的自己人,处境就会非常尴尬,若想不被边缘化,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得业务过硬,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同样,为取得吴大嘴的信任,上级给苏航支招:在任何一个单位,要想干得好,就必须取得上司的信任。这种信任,等不来靠不来,得自己想办法主动干出来。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至于人。在那个暗潮汹涌的年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注定分分钟被人吃掉。所谓深谋者不轻言,远志者不轻干,奇勇者不轻斗。只有战略方向和战术智谋都选择到位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第一部的斗法已是如此让人叹为观止,后续部分随着苏航五面间谍之路的行进,各路人物纷纷登场,各种交锋想必更为精彩,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