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1 07:53:06
在杭州西湖的茶楼里,一位老者曾激动地说:“白居易才是真正的取名天才!他给杨玉环起的名字‘太真’,比如今那些玛丽苏小说的角色更具深意!”这并非夸张,古诗词中蕴含着众多引人注目的神仙名字,随便挑一个,现代的网络文学作家都会发出“这题超纲了”的感叹。
一、古人的取名有多牛?翻开《楚辞》,映入眼帘的是“羲和”(太阳的驾驭者)和“望舒”(月亮的驾车者)这些名字,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做“出厂即高光”。李商隐在《碧城》中随手提到的“宓妃”,早已为曹植的《洛神赋》留下了千年的预告。更妙的是,《山海经》里的“精卫”,不仅是本尊的小名,还成了全球首个“励志鸟类IP”。
二、诗句里的“取名密码”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埋下的彩蛋更是引人入胜——“紫电青霜”听起来像是玄幻世界的神器,实则是古代名剑的别名。李清照在《渔家傲》中那句“蓬舟吹取三山去”,将蓬莱、方丈、瀛洲三大神仙之地化作快递地址。这些名字妙趣横生,不仅可以作为法器名称,还能承载仙侠剧男主的个性。
三、博物馆里的“神仙身份证” 去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一只唐代的银香囊,标签上写着“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但解说员神秘一笑:“它在《国家宝藏》中被称作‘大唐少女的袖中星河’。”瞬间我理解了文物命名者的苦恼——虽然按照学术规范一定要写正式名称,但内心却叫嚷着,“这明明就是应该叫《长安十二时辰》的穿越神器!”
...神仙超人这种固然是想象出来的东西,但大凡想象,都来自现实,所以很大程度上会反映人的一种潜意识,接下来司马路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先讲中国的神仙,古人对神仙这种玩意,最早的概念不是来自鸟啊飞机啊这种东西,而是一种气象,叫做:雾!为什么会是雾呢?因为古人发现,一旦雾气蒸腾而起,就会向上迅速升华,升华之后去了何方呢?古人不懂物理也不懂化学,所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上天了!
而雾气如果能升华上天,人是不是也可以呢?当然人的肉身不行,太沉重了。可是人的魂魄呢?那个是可以的。所以,古人便认为:所谓成仙,就是人的魂魄和肉身分离,肉身留在墓穴里,供后人祭奠,而魂魄则飘飘然上天堂,成为永世不灭的神仙!
很多炼药术的传奇,末尾都是吞下不死药,譬如鸡犬升天的故事,说的就是一家人和他们的鸡犬,一同吃了仙药,于是魂魄便离开肉身,悠然升上九天。这一类升天故事的原理就是一个“轻"字,为什么吃下不死药就能升天?道理很简单,魂魄与肉身分离了,肉身是重的,魂魄是轻的
所以轻者上升,符合物理定律。当然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想象都遵循物理定律,他们相信一种神奇动物会带人上天。这便是龙!司马迁就在他的《史记》里一本正经地写道:”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上龙七十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