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26 18:26:28
你知道吗?2007版《十二封杀》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后,那种久违的武侠情怀又回来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读金庸和古龙,日出日落,春去秋来,转眼之间,岁月让我从刀光剑影中来到清风明月的舍卫国。我以为那些千古风流侠客梦已经远去了,但江湖就是江湖,江湖给你意外和不可预猜。
“解剑堡。遍地豪杰纷解剑,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一出来,我就知道这书不简单。如果你生逢乱世,如果你正当少年,你不学剑学什么?如果你正当少年,如果你刚好学剑,你不去解剑堡去哪儿?这些话就像小李飞刀一样干脆、利索。解剑堡雄踞江湖四大堡之首,堡内高手如云,森严壁垒,固若金汤。但解剑堡接连有人被杀,所有的命案只留下了一条线索:十二封杀!
柳千山、潘一山、贾半山、卓不群等共有十一条好汉在大哥赵万山的带领下,创立了解剑堡。十二条好汉在这里肝胆相照,但时间久了,亲如兄弟的他们慢慢有了猜疑,有猜疑就有防备,有防备就有计划,有计划就有行动,有行动就有背叛,有背叛就有遗憾的故事发生。赵无恙,赵万山的儿子,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在父亲去世以后,在解剑堡新堡主柳千山的百般照顾下,长大成人。他和柳千山的大小姐柳如烟相爱了,但他时时刻刻在担心柳千山会阻止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情。
...在创作武侠小说的过程中,许多原本精心构思的情节和人物设定,往往会在写作的推进中被打乱或推翻。就像我们写作文时,常常认为思路已经明确,可以开始动笔了,但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很多想法难以落地。这种“想”和“做”的差距,是每个创作者都面临的难题。
武侠小说的创作同样也充满了这种挑战。例如,古龙在创作《多情剑客无情剑》时,最初的构想是将阿飞设定为男主角。阿飞,作为书名中的人物,符合剑客形象,又是年轻的少年,正值闯荡江湖、成就传奇的好时光。古龙的构思原本很美好,计划让阿飞既是一位超级剑客,又是个多情的英雄,这样的情节注定会吸引大量的读者。
然而,古龙在写到阿飞与林仙儿的感情时,发现这个方向无法继续推进。因为当阿飞陷入了温柔乡,与林仙儿的深情纠葛后,故事的张力大大削弱,原本应充满英雄气概的阿飞,变得无法再承载一部精彩的武侠故事。于是,古龙不得不调整思路,将李寻欢从原本的配角位置提升为男主角。李寻欢已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人,江湖上的传奇人物,这样的设定在古龙的作品中实属首次。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也充满了“写崩”的变数。起初,金庸可能想以郭襄和张三丰为男女主角,但写到第二章时,金庸便改变了设定。接着,他尝试让张翠山与殷素素成为故事的主线人物,二十岁左右的他们,正邪对立的设定充满了话题性。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张翠山与殷素素先后自杀的设定让金庸不得不再次调整主线人物。从而,《倚天屠龙记》成为了金庸作品中最难以预测、最出人意料的一部,许多人根本无法猜到最终的男女主角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