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

更新时间: 2025-07-19 13:17:45

阅读人数: 577

本文主题: 封神神仙体系排行表

突然很了解一下中国小说中的神仙体系,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封神榜(演义),阐教的由来据考证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最宠信的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一枚刻有“阐教辅国”的玉印。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开辟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者,明也。'’

阐教,《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所创立之教派,门下既有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等福德高深之仙,也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十二金仙,小弟子如姜子牙、申公豹、萧臻、邓华等众。三代弟子中著名者如杨戬、哪吒、金吒、木吒(木叉)、雷震子、李靖、黄天化、土行孙,不常见者如白鹤童子、韦护、杨任、殷郊、殷洪、韩毒龙、薛恶虎、武吉、龙须虎。四代弟子有杨戬收的两个金毛童子。

,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圣境之上曰无极大罗天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在小说中是鸿钧老祖的二弟子,老子(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的同门师兄弟。深受师父鸿钧道祖的器重。自视为“盘古正宗”。为人师表也是极其护短。教系是三教中最精.英的派别。享有“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之美誉。玉虚宫中散仙众多,其中根行深厚者不计其数。门下弟子更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所谓贵精而不贵多,宁缺毋滥。

法宝:盘古幡、诸天庆云、无名盒、杏黄旗、玉虚宫灯、三光神水、三宝玉如意等......(其余法宝分予门下弟子)

当年,东晋炼丹家葛洪觉得为人一世,就应该做出一些为世人所铭记的事情,于是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决定复兴道教。但是,创立一个教派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必须要给自己所要创立的道教建构一套完整的神仙谱系。葛洪领风气之先,在他之后,众多的投机分子也就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了。他们汲取当时发展比较成熟的佛教,结合妇孺皆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活生生杜撰出来了一个“山寨盘古”,又按照佛教尊崇大仙的称呼,称这位自己杜撰的神仙为元始天尊。

根据《历代神仙通鉴》和《枕中书》的记载,元始天尊的前身是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一天,盘古的灵魂在游荡的时候,恰好看到太元圣女在仰吸天地之精气,盘古的灵魂感觉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就趁太元圣女不注意的时候幻化成一道青光,投入太元圣女的口中。盘古的这一股精气在太元圣女的身体内孕育12年之后,方才出世。由于其前身是盘古的精气,所以成为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出世之后,伴随着天地之间的浮沉变化,经常会下降居住在人间。每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仙都会怀有一颗救世之心,元始天尊也不例外。他见到人间众生大多会受到疾病苦痛的折磨,心生怜爱之心,于是就想着借用自己的神力来拯救世人。

拯救世人总要找个地方吧,元始天尊考察了天地之间的很多地方,觉得自己的所在“始青天”很不错,很适合讲经说道。于是元始天尊就决定在这里开始自己治病救人拯救世人的高尚职业。

由于元始天尊无边的法力和良好的人缘,每天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神仙、凡人前来聆听。元始天尊每次看到有这么多人听自己讲经布道,很宽慰,心想,我如果不好好传道解惑,就有愧于这么多人给自己捧场。于是,每次讲经的时候,元始天尊都会发挥自己的神力,给病人治疗疾病,强健人们的身体。据道家资料记载,当元始天尊讲完第一遍时,天界的神仙大圣同时感叹自己的法力得到了增强,那些得了聋病的人,耳朵即刻就能听到声音。当讲第二遍的时候,盲人居然可以重见光明。讲到第三遍的时候,哑巴也可以开口说话了。讲到第四遍的时候,那些瘫痪残疾的病人突然就能甩掉拐杖,健步如飞。讲到第五遍的时候,凡是患者都恢复了健康。讲到第六遍的时候,老年人返老还童,白发变黑,落牙复生。讲到第七遍的时候,老年人回到了壮年时代,少年儿童则都成长为青年。讲到第八遍的时候,妇女不知不觉之间就有了身孕,鸟兽怀胎,不管是何种动物,都能孕育繁衍。讲到第九遍的时候,埋葬在地下的黄金白银自动破土而出。讲到第十遍的时候,田野中的枯木生芽,白骨生肉,死而复生。到了这个时候,但凡是能听到经文的,都能得到元始天尊的庇护,都能够长生不死。世上的人为了验证这传闻中的神奇,无不纷至沓来,致使“始青天”摩肩接踵,遮天蔽日,“始青天”这片脆弱的土地严重超载,终于不堪重负,坍塌了下去。在这危急关头,元始天尊再次拿出自己的救世之宝。只见他取出一颗宝珠抛在空中,顷刻之间,那些前来听经讲道的大小神灵,亿万众生,都被吸入宝珠之中。人们进入宝珠之后,全然不知自己所在何处,只听见元始天尊在朗朗说法,任凭天崩地裂、地动山摇,都丝毫不受影响。也正是由于元始天尊这一“开劫度人”的神话,后来道教经典《度人经》在讲到嘉华后人时宣称,只要人们对天尊所讲的法“宗奉礼敬”,就可得到天尊的庇护,进入仙界。

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

原创《封神榜》与《西游记》是同一个神仙体系吗?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首先,关于中国的神仙体系,在不同的书籍记载中与不同的学者研究中,可能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理解方式与论证。这里我们重点说一说《封神榜》与《西游记》中的神仙体系即因果关系。

从这部作品的时间线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姜子牙封神以前,世间有圣而无神,圣人是谁?灵宝道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和女娲娘娘。那为什么会有神的出现?其实很简单,为了各家的道统传承与香火。

作为圣人,也并不是完全无欲无求的,各自都希望自己的香火比其他圣人的更加旺盛,拥有通天彻地之能,万古不灭之身,所在意的无非就是个面皮嘛!平日里各自的教派宣扬教义倒也并无矛盾,大家各自都非常注意分寸,毕竟世间百姓的秩序由人皇管制,大家都不好做的太过火。但好死不死商朝的最后一位人皇居然在圣母女娲像前心生亵渎之意。

这就好比一根导火索,彻底激起了女娲的愤怒。堂堂圣人,即便你是人皇也不能随意亵渎啊!当下就有了招妖幡召唤三妖,苏妲己祸乱朝政的祸端。女娲的心思只是想加速商纣走向毁灭,从而由新的王朝整治世间秩序,却不想这一举动竟让灵宝道尊,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起了歪心。

既然当代人皇气数已尽,天下大乱已是必然,谁若能在乱世之中辅佐圣明之君一统天下,那对自己日后的传道定是有莫大的好处。正巧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个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所以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简单地说,就是此时天庭初建,昊天上帝还是光杆司令一枚,手下没人不行啊!正好,元始天尊门下有十二金仙犯了杀劫,死是免不了了,怎么办?元始天尊如何能看着自己门下弟子就这么应劫而死?于是乎,便与灵宝道尊和通天教主在一起商议,说我把十二个徒弟送去天庭听令,但天庭光有我这十二个徒弟可不够,共要选出三百六十五位成神,上天受昊天上帝管辖,听起调遣。

于是,三位圣人定下《封神榜》,并将门下弟子派出下界,任其辅助其认为气运当兴的王朝加以辅佐,这是圣人间的一次博弈,也是气数间的较量。

都说天意不可为,商灭周兴乃是天数,谁逆天谁就要倒霉,偏偏申公豹要逆天帮殷商,不光他干,他还不断地找来“好朋友”一起干!逆天而行最终皆成了封神榜的应劫之人,身死归入《封神榜》,上天做了神。最终,武王伐纣成功,天庭众神因封神榜而完备,各司其职,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雷震子啊,风婆啊,雨神,各路星宿啊等等!

再来说说西游记,在《西游记》中,天庭众神的体系划分与《封神榜》中大体相同,而与《封神榜》不同的是西游记在神仙个体的定位上大迥与封神榜,封神里出尽风头,始终把握大局的道教三清在西游记里成了无关紧要的人物,甚至屡次成为孙猴子戏弄的对象,由此可见西游记对道教的不重视;另一边,对佛教人物的定位上西游记却是大加吹捧和抬高,区区一佛教中层人物--观音,居然能轻松摆平道教领袖所棘手的难题--孙悟空,可见佛教地位之高。

什么是对等性呢?天上的星星不止一颗,地上的国家不止一个;我们中国人常说九霄之上的神仙是无所不能的,移山填海,点石成金,纳天地之精华,与日月同辉。而天庭上各路仙家的等级制度,俨然便是一座天上之国。如是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以如来佛祖为首的西方佛教,同样被塑造为一个与天庭类似的神话势力,地位上如来和玉帝平起平坐。

众所周知,《西游记》乃是根据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为基础创作而来,其故事背景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佛教东渡且大兴时期,风头甚至碾压当时的道门各脉,直至《西游记》问世的明朝,佛教依旧在国人心中占据着相当比例的崇拜和信仰,作为作者在创作时难免对自己比较有好感的部分增加侧重点和详细程度。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封神中的神仙体系,由三派组成,阐、截两教只是其中之一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它以“武王伐纣”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主题框架,其间融入了大量的神魔仙道、鬼狐精怪,俨然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仙体系。

细细梳理《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大约可以划分三派,即“道家派”、“西方派”和“上古派”,这三派相互独立,却也多有往来。“道家派”是《封神演义》的绝对主角,几乎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分量,“西方派”登场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上古派”更少;不过,尽管“上古派”登场的次数少之又少,但却是最先登场的。

纵观《封神演义》一书,构成“上古派”的只有四个人,即女娲娘娘和“三圣皇”。女娲娘娘的女娲宫位于都城朝歌南门外,女娲娘娘也是《封神演义》中第一位登场的神仙。“三圣皇”即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和人皇轩辕,这三位仙居火云宫。

女娲娘娘共出现了两次,分别在书的开头和结尾,她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开头是给妲己(轩辕坟狐狸精)分配任务,结尾是帮助姜子牙抓捕妲己。火云宫的“三圣皇”也登场了两次,一次是吕岳在西岐散播瘟疫的时候,一次是潼关余化龙父子散播痘疹的时候,杨戬曾两次前往火云宫求取仙草灵药。

“西方派”即是书中所说的“西方教”,“西方教”位于西昆仑山,大教主是“接引道人”,二教主是“准提道人”,他们曾帮助“道家派”收过孔宣、破过“万仙阵”。书中还有一位“陆压道人”,其自称是西昆仑闲人,既然是西昆仑山的,也可以算作西方派。

另外,在“陈塘关哪咤出世”的那一回,还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说李靖曾拜西昆仑的“度厄真人”为师学习五行遁术,而这位“度厄真人”也可算得上是“西方派”,不过他却从未登过场。

道教派是整部《封神演义》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封神写的就是“道家派”的故事。“道家派”的最顶端是“鸿均道祖”,他有三个徒弟,老大太上老君,执掌人道;老二元始天尊,执掌阐教;老三通天教主,执掌截教。

太上老君的弟子,书中没有记载。元始天尊的弟子,除了南极仙翁、燃灯道人、云中子等;还有“十二金仙”,即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除此之外,还有姜子牙、申公豹等。

“道家派”的元始天尊,第四代弟子中,比较出名的有杨戬、哪吒、金吒、木吒雷震子、李靖、黄天化、土行孙等。

“道家派”通天教主所执掌的截教,在书中被定位反面,除通天教主之外,但凡与一姜子牙作对的奇人异士,基本上都是截教的门人,比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云霄、琼霄、碧霄、乌云仙、金箍仙等等;

再往下还有火灵圣母、闻仲、余元、余德、余化、胡雷、吉立、余庆等等。除此之外,如九龙岛的四圣、佳梦关的魔家四将、金鳌岛的十天君、罗宣、吕岳、石矶娘娘等等,也是属于截教门人。

总而言之,《封神演义》中的各路神仙大体可划分为以上三派,而《封神演义》所讲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道家派”内部的两帮人马,相互斗法的故事。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文化趣事无限,新篇喜闻乐见!

标签: 西方 神话 神仙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