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免费小说市场群雄逐鹿,谁能问鼎中原?

更新时间: 2025-07-29 20:48:41

阅读人数: 453

本文主题: 网络小说网站三巨头版权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解了“文教娱”中“文”相关的一些业务,把一些思考记录下来。

抛砖引玉,欢迎交流指正。全文目录如下:

首先,在线小说并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2002年之前:早在PC时代,在线小说就开始在BBS连载萌芽。不过在那个上古时期,这些网文作者并没有清晰稳定的收入,只有爆火后出版一条变现路径,比如网文“开山之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2002年到2014年:包括起点、纵横、17K在内,一系列专门的网文网站开始出现并发展壮大。在这一时期,VIP、月票等网文核心付费模式也逐渐发展成熟,稳定的收入让更多作者有了创作动力,作者和读者数量在这一时期均飞速增长。不过,大量盗版小说网站同时出现,也成为了行业的顽疾。

2014年到2018年:移动时代,让网文读者群体进一步扩大。腾讯等巨头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入场布局,经过了多年兼并、收购、整合,和对盗版的打击之后,在线小说市场在2018年左右形成了以阅文(腾讯系)、掌阅和书旗(阿里系)为第一梯队的稳定格局,CR3一度超过50%。

然而,2018年却成为了在线小说市场的分水岭。

我们会看到,无论是阅文还是掌阅,头部付费小说MAU的增速都在2017-2019期间放缓。

在原有玩家增速放缓的同时,免费正版小说开始兴起。

2018年下半年,从米读小说开始,各免费小说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流量玩法出身的新玩家纷纷入场,开拓第二曲线。

其中就包括孵化了米读小说的趣头条、孵化了连尚小说的WiFi万能钥匙、孵化了疯读小说的触宝,以及内部孵化了番茄小说的字节跳动,这些都是原本就深谙流量获取和流量变现的资深玩家。

当然,阅文和掌阅没有坐以待毙,也在同一时期分别孵化了自己的免费小说平台——飞读小说和得间小说。

这些免费小说App的内容另辟蹊径,以爽快明朗的行文方式,不做铺垫直接切入故事情节。小说多以都市逆袭、总裁甜宠等男频女频爽文为主,满足了手机看小说场景下,一大批用户杀时间的需求。

这批免费小说App发展非常迅速,从2018年开始井喷,到2020年底,两三年的时间,整体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整个阅读APP的40%。

免费小说App的市场格局变化一直很快,到2020年12月为止,排名前四的依次是:

QuestMobile-免费小说MAU变化

可以看到,头部的这几家免费小说App,背后其实都有巨头或上市公司的身影,这也说明这个市场早已成为大公司角力的战场。

关于免费小说市场的更多情况,可以找到很多文章、研报,这里就不展开了。

免费小说的整体收支结构,可以用「两入三出」来概括:

其中会员收入较少,一般不到总收入的10%,而且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定价问题。

总收入≈DAU*ARPU总收入如果进一步对收入做拆解,如下图所示:

相比之下,adload是平台间差异更大的一个指标。截止2021年8月底,我用两台手机测算了一下,这四家app的adload如下:

adload这块的差异,说明两件事情:

根据QuestMobile提供的留存数据,我大概估算了一下番茄小说和七猫小说的留存曲线和回本率(图中采样点分别为次日、7日、30日和180日留存):

其中,ARPU按中值0.4元/天计算,CAC按12元计算。

可以看到,按行业通行的180天回本率计算,番茄在180天左右刚刚回本,相比之下,七猫等其他一些留存率更差的玩家,LTV更低,回本周期则要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没有计算版权成本,同时行业ARPU提升有限,CAC又因为激烈的竞争水涨船高。

考虑到免费小说现在还处于竞争态势的情况下,大部分玩家应该还属于亏钱的状态。

如果我们从账期的角度看待免费小说,会发现现金流的压力,让这个原本就不怎么挣钱的业务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它还有机会第一时间了解到竞对投放效果最好的素材和人群包,同时字节提供的强大的中台能力和组织能力,又保证了它在留存效率、商业化效率方面的领先优势,底气从何而来也就一目了然了。

文章结束前再聊聊内容供应链,这块了解不深,简单提一下。

如果真的要说有什么价值留存,那么IP、内容价值是唯一的可能。当一部作品阅读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后续的IP开发才能成为可能。

所以,除了免费小说平台本身,我们还可以从头部作品的上游内容供应链,了解平台之间的差异和潜力。

观察了这几家免费小说平台的人气榜单,除了七猫没有列明版权来源以外,其他几家人气榜Top30的版权来源分布如下:

可以看到,番茄大约50%的头部作品来自自有版权,同时还对上游版权方进行了资本运作,入股了掌阅、塔读等几家版权平台;

米读的头部作品则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大约75%来自阅文,15%来自自有版权,从供应链角度看基本上可以算是阅文系平台了;

疯读的头部作品版权则比较分散,既有来自其他中小平台的版权,也有不小比例(25%)的作品来自竞对(番茄所属的字节、七猫所属的百度)所投资的版权平台,以及一部分自有版权(不到30%)。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与其他平台相比,番茄对大部分作品都具备了一定的掌控能力,同样也是底气十足。

在付费小说格局稳定之后,免费小说模式异军突起,一些过去擅长流量的玩家孵化出了新的头部应用,打破了这一格局。

通过对这一模式单元经济模型的估算,目前大部分玩家还处于烧钱换增长的阶段,留存率是大家最关心的核心指标。

但如果站在整个生意的视角,留存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作者:青十五;公众号:青十五,新书《策略产品经理:模型与方法论》作者

本文由 @青十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费小说市场群雄逐鹿,谁能问鼎中原?

几万元加盟的小说代理平台,瓜分网文市场一大“利器”?

锌刻度发现,在一篇题为“看小说还能赚钱?我是如何通过小说平台赚到100w的”发帖中,甚至还有人将之描绘成了一个“0基础有手就能做”“空手套白狼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好生意。而在该发帖的评论区内,则留下了不少诸如“我想了解下这个项目”“投资多少?”“可以教我一下吗”“我也准备找份副业来支撑一下我的收入”的响应声音。

但这个项目果真是“只需要前期低成本投入,后期躺着就能获得可观的福利和收益”?以锌刻度探访过多个加盟项目的经验来看,恐怕不见得。

影视、动漫、有声、短剧、文创、衍生品、线下文旅......除了这些常见的小说IP衍生产业,小说代理平台更习惯以“OEM定制”自居,即“定制小说公众号+小说商城+游戏平台”,以彰显自己的独特优势。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文市场规模已超300亿,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有5.02亿网文用户正积极推动小说IP下游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小说家代理平台加盟商的逻辑,以小说IP为发展底座,除了影视、动漫、有声这些众人熟知的细分领域备受庞大的流量刺激之外,小说代理平台也能从中受益分一杯羹。

想做一个小说代理平台非常简单,虽然需要正版的小说版权授权、一套小说公众号网站系统,以及后续的推广运营的方案,但这些都有加盟商提供,有意者只需要付出几万元的“成本”(加盟商给出的报价并不一致,但基本都在万元以上),即可参与这个“傻瓜式运营”的赚钱项目。

有加盟商告诉锌刻度,在今年7月份和他们合作的客户刘某,因其代理的小说平台搭载推广的传奇游戏,一个下午就赚到了某玩家连续充值的4个5000元,算下来赚到的纯利润是1.46万;还有加盟商分享了另一个重磅案例,因处在项目红利期,加上该公司总部前期对接的扶持运营活动和引流方法,其合作商周某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14808元的流水,基本回本盈利一大半。

不论是看市场,还是看案例,似乎都说明了这门小说代理平台加盟的生意确实有利可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一众头部小说IP版权供应商,都在投注重本、花时费力开发IP衍生价值的当下,个人玩家真能在小说代理平台加盟商的支持下从他们口中撕下一块“肉”来?

衡量一个加盟项目的前景如何,当然要看清楚它的实际盈利模式是什么。

首先来看阅读收益,加盟商承诺可以提供免费的小说资源给合作商,其中有独家的也有正版授权的,只要能吸引到读者前来就后续收益。有加盟商讲到,“即使别家有,我们也有方法把读者引到我们这边来”,如在各大网站、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引流,但一切都是“我们给你方向,你自己去拓展”。

回到小说代理平台称自己“能赚钱”的底层逻辑,可以通过小说实现引流才是关键。

其实从网文巨头阅文集团的近况,就可以窥探到读者的真实想法: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阅文集团的付费用户平均每月消费在39.7元,同比增长14.4%;但付费用户出现下滑,平均月付费用户870万,同比下滑14.7%。而2021年的免费阅读内容的DAU约1500万人,同比增长50%。

加之网络文学具有创作门槛低、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的属性,但相应也面临着作品基数大、增速快,粉丝忠诚度高等优点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盗版现象严重等问题。

即是说,尽管忠实用户的付费意愿在加强,但付费阅读和免费阅读此消彼长之下,愿意为网文花钱的人越来越少,为网文付费的习惯也处在趋于丧失的过程中。单纯想以内容取胜,让读者为之花钱并不简单。

此外,想要吸引大量读者的关注(流量),拼内容质量和丰富程度,不管是与老牌的付费阅读平台相比,还是和高举免费大旗的阅读平台相较,小说代理平台的加盟商都没有任何优势。毕竟仅锌刻度了解到的,某加盟商谈及其商场具有“5000多款小说”就颇为骄傲,但要知道大多数知名网文阅读平台的小说资源都是以“万”为单位计算的。

不论是体量还是质量,小说代理平台都不占优

而更重要的是,在洞察读者的消费心理变化和对小说内容的开发利用方面,阅文集团等行业先驱们也更胜一筹。

随着数字移动阅读的普及、网络文学渗透率的提升,一个优质IP的价值和生命力绝不仅限于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所以可以看到,手握大量网文版权的巨头们都不断在IP衍生环节上层层加码,向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细分版图伸出全域开发的触角。

或许真有人能通过小说代理平台赚到钱,但这个人大概率不会是被种种承诺和包装话术吸引的合作商,而是加盟商自己。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

),中国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巨头级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广东,业务范围囊括社交、游戏、金融、影视、音乐、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与其他四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1999年2月,腾讯推出即时通讯软件“OICQ”,后因被指侵犯同类软件“ICQ”的知识产权,而改名“QQ”。从这时开始,腾讯就有了“抄袭”的争议

2001年,腾讯宣布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2005年2月宣布突破1000万;2010年宣布达到1亿。

2003年,腾讯成立游戏事务部,推出休闲游戏平台“”。次年,腾讯发行了自研游戏《

2007年,腾讯正式决定进军PC端领域。并接连发行 / 代理了《》等多款游戏作品。腾讯借助QQ庞大的用户基数为旗下游戏引流,而这些作品每一款都成为了爆款。

2010年,安全软件公司360与腾讯之间爆发“3Q大战”,正值》之类的很多同人作品里都把腾讯拟人化写进去了,和

2011年,腾讯推出其第二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2012年9月,腾讯微信团队称,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

同样在2011年,腾讯收购游戏《 的大部分股份。2015年12月18日,Riot Games 宣布成为腾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原创发行平台成立,标志着腾讯进军动漫市场。

2013年,腾讯发布了自研手机游戏《》,标志着腾讯进军手机游戏市场。

2014年10月,因战略发展需要,腾讯进行了旗下自研工作室的组织结构调整。调整后腾讯旗下游戏工作室重新划分为四大工作室群。

时至今日,腾讯拥有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QQ和微信,还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游戏公司,背靠社交发力游戏,赚得盆满钵满。

腾讯是中国市值最高的前五个公司里唯一将游戏作为主营业务的。此外,腾讯在游戏业务上的收入常年排在整个游戏行业前五。在不同的统计口径里,有时腾讯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

腾讯本部在深圳南山区,拥有互联网业界公认的强大诉讼团队,曾经在2013年起创下29次诉讼不败的纪录。因为相关诉讼大多由深圳南山区法院受理,有“南山必胜客”之称,和

在2006年,在腾讯投资GOpets投资股份12.6%之后,开始了在ACG行业的投资历史,在2010年代后投资逐渐频繁。

标签: 游戏 玩家 逆袭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