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小周天的修炼方法

更新时间: 2025-08-01 12:53:16

阅读人数: 184

本文主题: 补元阴的功法

周天本是古代天文术语,它指黄道一个循环而言。古人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内也有一个小天地,任、督两脉作为人体两大命脉,它是元阴元阳之所存生命之出入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十二正经及奇经、络脉相互交通和调节的重要枢纽。练功时腹部热流感觉循任、督运行如同一个“小周天”。

小周天是我国道家的主要练功方法,它能练精化气,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通过功法修炼,使任、督两脉的脉道增阔,其气血运动受人们主观意念控制,使人体小周天贯通。这样不仅健康素会明显质提高,而且会明显提高气功功底,辅助各种功法发挥祛病健身的效应。

功法:取自然站势,面对正南方,全身放松,闭目,舌抵上腭,双掌相对呈抱大球状,手臂自然前伸呈一个大括号形,双掌与胸下剑突呈水平位,小周天功法起点在天雀穴(即喉下陷窝中的天突穴上五分处),终点在会阴穴。

开始时,首先把意念放在天突穴中默默地等待气头的到来,当似有物入向下至天雀穴后即开始导引。此时采用逆呼吸法(即吸气时腹肌紧张向里收缩,呼气时腹肌放松,小腹凸出),吸气时意念沿任督脉向前抽引,呼气时以吸气时脉行长度的1/2处为依托点向前推助,要注意这种呼吸导引从意念上要在任督两脉的脉管内进行。

初练者要忌急躁,呼吸要均匀,连续而富有弹性,不要使呼吸停顿或僵硬,意念上配合要连贯;若气感较弱也不要急躁,也不要苛求气感和行气的长度及速度。一般说来初练者一呼一吸脉行20~26厘米即可,在以后随着功法的熟练和气感的增强可加快脉行速度。

小周天贯通后,一吸,气要从会阴穴贯长强穴后直达头顶百会穴;一呼,气要从百会穴向前下直人小腹的石门穴再达会阴穴。 功法强者可以一个吸气导引则气从会阴先向上而前下直达小腹,即循任督两脉绕一周;一个呼气则气从小腹循引任督两脉一周至胸下。在小周天导引的功法练习中,一次需导引周天七周,气从天雀穴起沿任脉而下,经会阴贯长强,过下鹊桥沿督脉而上行,再绕头顶上鹊乔后又入任脉,这样反复导引七遍,最后把气纳入小腹的石门穴以下为功法结束,勿需特殊收功。

怎样才知道小周天贯通了呢?有人规定:当小周天修炼以后,若通过一次吸气导引可使人体任脉中的气流(感觉)由会阴贯长强沿督脉上引直达头顶百会穴,一个呼气则气从百会沿任脉直达会阴穴,若能这样,则可以说明小周天已经贯通。

小周天贯通以后,还应经常练功,可配合一些躯体动作加强功力。如吸气时双掌略微向两则分开以加强引力;呼气时双掌略微内合以加强推力;当气体从身体前方沿任脉下行时要含胸,当气体沿督脉而上行时则要挺胸拨背,甚至可以沿运动的方向躯干呈波浪式微微蠕动。

提示:行功导引时,要集中意念于任督脉内,这样可以把人体内气聚集在任督两脉。会阴部放松,同时要有一种沉陷的感觉,这样才可使下鹊桥畅通无阻,行功时不要在膻中穴、神阙穴、神道穴、大椎穴、哑门穴和天突穴等穴位停留,呼气时的“依托点”也不要选择以上穴位。严禁逆小周天方向运气,不能运气走旁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如遇外界干扰需要暂停行动时,则要选择在吸气时中止练功,不可呼气运气时突然收功。

古人曾描述过,在练习小周天气功时,初期身体会有发热、发胀、似触电的感觉,随着修炼时间的加长功力逐渐加深,会感觉身体内有一股气流沿着身体正中线的任督两脉走动。若继续练功则可打通大周天,会感觉神庭有一团“亮光”,并随大小周天路线和气一道循行。这就是最初人们认识到的两条经脉————位于身体前正中线的任脉和位于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周天的修炼方法

启动命门,元气充足

我中年不幸病魔缠身,气血虚弱,几经危绝。一日,老中医摇头叹息地说:“唯有辅以命门锻炼功夫可以救你,可惜这锻炼方法没留传下来。”老医生还告诉我,命门即位于腹腔后两腰眼之间部位。从此,我心里一直想着命门功夫。

开始时,我对后腰部的命门进行敲打,叩击、揉擦、按摩,能做到的都做了,真耗尽了脑汁,奈何它不得。

不知道经过多少时日,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命门之气由后腰向脐部跳动。静坐中,脐偶然一震,即触发命门之气跳动;睡得恍惚朦胧中,突然命门之气大跳;后来在静功中常易触发,如心意一入肾区即触发或身体一震即触发,日逐频繁,几乎天天必跳。

这些跳动,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命门功夫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但最初自己却不知这就是命门功夫,并不是自己要它跳,都是自发的跳起来的呀!跳了一阵子,几分钟或半小时不等,就平静下来。

那时自己既不欣喜,也不耽忧,不以为这是命门之气在跳动,也不以为这就是在炼功,糊里糊涂的任其自然发生跳动。直到人精神起色,病情逐步好转,饮食有味,排便畅通,特别是x功能明显加强,竟返回到四十来岁时的情景,才猛悟到是腹部跳动的好处。仔细一琢磨,这跳的出发点在命门,恍然大悟原来这真是命门功夫。

命门之气的跳动,能使元气生发旺盛,是增补元气的好方法。命门之气在节律的跳震中,使气血运行加速,血循环加快,经络畅通,促使腹内的排浊扫污,把一切病患的苗头,涤荡得干干净净,使癌细胞也无生长的土壤。

命门之气的跳动,还起着根本性的补肾作用,那些因肾亏引起的疾病,可促进其好转。为了使启动命门之气跳动的这一培补生命原动力的功法,人人都能掌握,特地将自己在教他人启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与经验,公之于世,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兹将启动命门之气跳动的几种具体操作方法叙述如下。

念诵一些简单的字符音节,让声波在腹腔内回荡,有开通经脉、激荡气血的作用,有助于诱发命门之气产生跳动。须知,这些音节仅有发声意义,而无字面意义。下面特选择几组对命门之气启动能直接起到作用的几组音节介绍给大家。

这是一组打通任督二脉的周天音节,人们专注于念起这组音节,就会感到气脉在行走,全身会发热。念桑格鲁时,有气从会阴经背往上,直到头顶百会穴。

盎格鲁是导引气机由百会经胸腹下行到会阴。有些经常头昏头胀的人,常念这组音节,会头清气爽,昏痛消除,感觉良好。当念时,第一个桑音应念重音。

2.嘻呀、叽呀、哈赤、咪呀、叽呀、哈赤,叽呀、哈赤,叽呀、哈赤。

这是促使命门之气旺盛活跃的一组音节。念诵这组会很快地跳动起来。

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稚气的孩子,把启动命门之气跳动,看作是玩耍,仅是一种玩耍,是非常容易非常简单的玩意儿。结合着人家腹部跳动的情景,模仿着人家的样子,学着跳动起来。

运用自己的注意力,想象着双肾之间,腰椎腹内之处,促使该处萌动跳跃,而且鼓励它跳的欢畅。

静静的集中精神想象着脐下腹内,几分钟后,腹内会有一股气机萌发,此时,腰椎、胸椎、颈椎等处可以微微的扭动,心里一味想着跳,若有一个开端,命门之气就会很快的跳动起来。

此处的动腰,不是运动腰椎,是运动腰眼部软组织。人的腰部软组织,内面紧贴着双肾区,双肾之间即命门,双肾为元阴,命门为元阳,元阴元阳相互依附,故双肾与命门实为一体。

方法:仰卧躺在铺上,全身放松,双手放在体侧,两脚伸直,平心静气的躺着,什么都不去想。然后集中注意力诱导左侧腰部的软组织,轻微的向腹内上部一顶或一收缩,如果能这样将它一顶,腹内之气立即会向上一跳。

因为,软组织紧贴双肾,软组织一顶,双肾必然也一顶,并牵涉命门处的气穴触动而跳动起来。能连续的一顶一跳,命门之气就会毫不费劲的跳动起来。运用左侧腰眼顶几下再用右侧腰眼顶几下,轮换的调动左右两侧的软组织,就可以不断的将命门之气激跃起来。

这个方法,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是的,能令腰眼软织舒缩的人是比较容易启动的。可是有一部分人,他的腰眼处似乎不会收缩,无法指挥,无法指挥,简直不会动。

这些人,开始时比较棘手,需要将腰眼部分的软组织,通过意识予以锻炼。通过相当时日的锻炼,只要腰眼部分软组织能自如地被导引收缩,那末命门之气跳动也会藉此开启。

用这动腰的方法,命门之气能顺利的启动跳动。几天的跳动,有一部分人腰部会发酸,坚持几天,腰酸也就过去了。

在运动腰肌开启命门之气跳动中,并不是一跳就万事大吉。此时要把自己的目光,全神贯注在双肾区,注视着双肾内的抖动,双肾区会逐渐发热发烫,出现双肾如汤煎的好现象。

同时,目光也注视着命门,在命门的里里外外,想象着有火团熊熊在燃烧,保持着铁水一样的光热。这时的双肾区,将会更烫更热。

此时此刻,水火既济,坎离相交,可渐入元气生化、生生不息的可喜境地,祛病强身仅不过是毛毛雨,逆转衰老才是其根本。

道家回阳功四法

回阳之法,道家传有十六字诀,较为简便而且易行.其诀为:' 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具体做法为:阳生之时,先是吸炁,至会阴穴,然后以微意提摄之,随息归人下丹田(即脐);同时咽下津液一口,即为水火相见.

水,喻为肾阳;火,喻为心意.水火相见,即心肾相交,使水升于上,而火降于下,水经火炼,化为真炁,炁归丹田,还归自身.

丹道喻后天之水(即肾)为坎卦,后天之火(即心)为离卦,水火相见,乃使坎中之一阳,填人离中之一阴,从而使后天坎离,变为先天之乾坤.此即后天返还为先天,成为纯阳之体,乾健之躯.此法可连用数度,直至阳回而止.然后再以文火温养丹田,谓之封固.

其他,亦有专以清静为法门,而令阳生自返者等法.虽然其中方法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总要注意贵在自然,不可用意太过,则偏离大道.

正子时(夜十二时)盘膝正坐位,闭目,舌舔上颚,双手掌心按抚于膝盖之上,以鼻徐徐吸气,收魄门,提精囊,闭气,咽唾液,意念引导闭气与唾液下注精囊;以口缓缓呼气,意念引丹田元气,下注精囊.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八次为宜.

功用:团精以滋补肾阴,壮阴囊以强化肾阳.

正午时(午十二时)盘膝正坐位,闭目,舌舔上颚,双手掌心按抚于膝盖之上,以鼻徐徐吸气,收魄门,缩小腹,闭气,咽唾液,意念引导闭气与唾液下注'胞宫'以口缓缓呼气,意念引丹田元气,下注胞宫.一吸一呼为一次,反复七次为宜.

功用:滋补肾水,养益'胞宫',轮濡阴液,和顺血脉.

目乃神之宅,神乃命之光.肝开窍于目,肝气舒达,睛目则神采奕奕,性与命之旺盛生机,多见于眼目.

盘膝正坐位,闭目,舌舔上颚,双手掌心按抚于膝盖之上,意念存曲骨穴,以鼻徐徐吸气,意领吸气,沿任脉上行于目,闭气,意领闭气,顺时针方向旋转于目(七次),睁目平视远方,以口缓缓呼气.

闭口、目,意念存守于目,舌舔上颚,以鼻徐徐吸气、闭气,意念领闭气,咽唾液沿任脉下注、至曲骨穴,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曲骨穴七次,睁目,平视远方,以口缓缓呼气,反复七次为宜.

协调任脉之气,以滋肝阴,以生阴脉血气,以滋泽目窍,疏通肝血,以养'胞宫'.

口乃脾胃之门,脾胃乃化生精微以养性、命之脏腑.脾裹血,主运化,脾脉和达,则可输布营血而滋濡'胞宫'.运化任脉之气,以滋脾脉,化生阴脉血气,以濡口窍,通达脾血以养胞宫.

舌乃心之窍,心乃命之主,心主血脉,心血通贯、轮布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心主神明,心之官通髓脑,心灵脑明,则可毓性养命而强健生机.

盘膝正坐位,闭目,舌舔上颚,双手环抱、相扣,拇指端点于内营宫穴部位,置于关元穴.意念存守于关元穴,以鼻徐徐吸气,意念领吸气上提于口,闭气,舌尖顺时针方向旋转八次.以口缓缓呼气.

以鼻徐徐吸气,意领吸气、唾液,下注、咽唾液于关元穴,闭气,意领闭气,顺时针方向旋转于关元穴八次,以口缓缓呼气.意领呼气灌注于耳.反复八次为宜.

补丹田之气以轮注心之窍,滋心阴以灌注丹田,升化任脉之血气,以滋心阴,化生心窍之津液以育丹田.

补元气以贯注肾之窍,补肾阴以滋润元气之海,强化肾脉之气机,以育养肾精,化生元阴之血脉,以补益性机命本.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