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7-01 12:13:44
现代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生活中兴起了一股健身热。各种各样的健身方法层出不穷,有人提议要在雨中散步,有人认为锻炼要在傍晚,还有人认为长吁短叹有益健康。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健身运动也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另类的健身方式吧。雨中散步有益健康人们在晴朗天气散步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在欧美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雨中散步的行列。气象学者认为,雨中散步有许多晴日散步所不可比拟的健身作用。一场毛毛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污物,净化空气,路面更清洁,空气更清新。此外,雨前残阳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中维生素”之称,并有助于降低血压。到户外冒着细雨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容易引起的情绪抑郁症。至于对那些不加遮盖的散步者来说,霏霏细雨犹如一场天然的冷水浴,能大大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傍晚锻炼有益健康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部分人习惯于早晨锻炼,认为这能振奋精神。然而,国外的一些医学保健专家研究认为,傍晚锻炼亦大有裨益。美国某大学健康中心研究后指出:人体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控制,在一天24小时内,人的体力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体力发挥到最高点的时间,多数是在傍晚,在这段时间里,人的肢体反应的灵敏度及适应能力都达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率也最为平稳,在这段时间内锻炼,引起心跳加速及血压上升率较低,对健康有益。研究还认为,傍晚运动距睡眠时间较短,所产生的疲劳能促使较快入睡。另外,傍晚锻炼更适于脑力劳动者经过一天的脑力劳动,许多事情都存在于脑海之中,如在晚餐半小时后选择一幽静之处,舒筋展腰,松弛精神,既能使思维清新,又能改善睡眠状态,可谓一举两得。长吁短叹有益健康长吁短叹是人们在遇到悲伤、忧虑、哀思、痛苦或者不顺心的事时,人体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长吁短叹是消极和悲观的表现。但日本心理学家的观察表明,当人们在悲哀愁怅的时候,长吁短叹两次,有安神解郁的坦然感,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长吁短叹一番,会有胸宽神定的豁达感;就是心满意足,愉快兴奋之时,长吁短叹一次,也会顿觉轻松愉快。心理学家和医生曾给运动员夺冠前,以及考生进入考场前分别检验了他们的血压,然后让其长吁短叹几声,结果发现他们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呼吸、心跳也较前减慢,心理紧张状态亦得到改善。所以,生理卫生学家指出,每天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先来几次长吁短叹,则具有强健呼吸肌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既能强精益神,又可促进锻炼。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浐灞国际港各中小学校园开始欢腾起来。同学们兴冲冲地走出教室,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大比拼;开展一场气势非凡的红拳竞技赛;在绿茵场中奔跑追逐让快乐在脚尖绽放……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西安浐灞国际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课间安排,丰富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在全区各中小学延长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探索增设“特色体育课”,实行每周五节体育课;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课间“一刻钟”让学生走出去,玩起来“课间15分钟”试行推广以来,西安浐灞国际港各中小学纷纷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们在课间“动起来”“玩起来”。多出来的5分钟,为学生在校生活带来不少新变化。课间加“磅”,就是要让学生们学好又玩好!在区实验中学,越来越多学生主动走出教室开展着各项户外运动。篮球场上竞相追逐、羽毛球场身姿矫健、乒乓球桌前激情四射……学生们休息时间延长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以前课间比较短,感觉什么都还没做就又开始上课了。现在课间延长了,大家有了足够的时间打一场球、散一会儿步,感觉精力恢复得更好了,也提升了后面的学习效率。”来自区实验中学的张祖豪同学表示。浐灞第十小学基于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建构“35分钟大课间校级项目、年级项目、15分钟小课间班级项目”的三级课间活动模式。学校将校内空间“变身”为集学习、运动、游戏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跳房子、陶瓷迷宫等地面游戏;成语魔方、数字华容道等墙面游戏;象棋、围棋等桌面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新农小学拥有红拳“功底”的学生自发操练起来,一招一式比划得有模有样,尽显“强国一代”精气神。“我们学校红拳可厉害了!尤其这学期还新增了红拳短兵对抗项目。现在,我们在课间就能穿上装备,约上小伙伴痛痛快快地操练一场了!”新农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张乐怡同学说。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与此同时,新农小学还将丢沙包、跳房子等传统体育游戏搬进校园,这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吸引着学生热情参与,在运动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浐灞第十八小学的15分钟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包含跳绳、足球、篮球及跨栏等项目。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一起游戏,并指导学生们制定规则、计分与评判,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挑战自我的机会。浐灞第三小学的乒乓球台、木质秋千、木头人、牛皮大鼓等运动器材遍布每个楼道,让孩子们“足不出楼”就能享受课间15分钟的乐趣。户外操场上,学生们如快乐的小精灵,投入到跳绳、跳格子、掷沙包、打鼓、荡秋千等活动中,用热情诠释对运动的热爱,展示童年的活力与朝气,构成了校园里最美的画面。“爆款”体育课让学生动起来为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西安浐灞国际港引导各校依据自身情况,增设特色体育课,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铿锵的腰鼓打起来、欢乐的节拍舞起来。陆港七小面向全校学生增设特色体育课——安塞腰鼓。该课程融合音乐、舞蹈、体育三大学科,涵盖安塞腰鼓的历史文化、表演形式、基本动作和鼓点节奏等专业知识,注重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节奏,一节独具特色的腰鼓体育课拉开帷幕,双人交叉、缠腰过裆……教师将腰鼓动作和趣味游戏相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龙头摆起来,跑起来,跑起来。”陆港一小操场上,数条色彩鲜艳的龙在绿茵场上舞动起来,朝气蓬勃的舞龙运动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线。陆港一小将舞龙纳入学校特色体育课程,通过基础动作教学课及舞龙竞速课堂,分阶段式开展力量、速度、耐力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感。“舞龙课程开设后广受欢迎,整个校园已形成人人争当'驯龙高手'的体育运动氛围。”陆港一小教师魏婷介绍,目前学校还开设了涵盖踢毽子、滚铁环等项目在内的11种特色体育课程,通过专业化、系统化教学,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增强学生健康体质。小课间“大变身”,体育课“天天见”。在西安浐灞国际港,“课间15分钟”“特色体育课”的效应正逐渐显现,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保障,休息时长更加合理,课堂学习也变得更加专注、主动。课间“一刻钟”不是简单的时间增减。下一步,西安浐灞国际港将继续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丰富学校课间内容、创设更多体育活动场景,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让学生多奔跑、多运动,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构建和谐、开放、包容的育人新生态。
...夏天是减肥、运动的好季节。夏天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抓住夏天来减肥是很不错的哟。那么你知道夏天最好的减肥方式有哪些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四款有氧运动吧。中国功夫中国功夫主要讲究内柔外刚,刚柔并济。而在动作上的要求也是十分的严格,必须是要求力度与强度要互相结合才能使功效发挥到极致。其实,中国功夫就是一种有氧运动,因为中国的功夫也非常讲究节奏和呼吸,而且功夫的运动强度也是非常高的一种运动。功夫主要是通过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达到良好的减肥瘦身功效。转呼啦圈呼啦圈是一种简单的室内有氧运动,只要有一个呼啦圈就可以达到减肥瘦身的功效,而且适合各个年龄的人来进行运动,因此,呼啦圈减肥法也深受大家的喜爱。通过转呼啦圈,除了可以明显地减掉腰间的赘肉之外,在转动呼啦圈的时候因为身体也会有节奏地扭动和摆动,因此也可以锻炼到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让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变得更加紧实,从而减少脂肪的积聚。另外,在转呼啦圈的时候,因为不断地挤压着身体的肌肉,因此也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让身体的消化功能加速,所以可以更快地排除体内的废物,达到明显的瘦身目的。游泳夏季最好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脑、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游泳时间很重要,早上六七点钟、下午四点至五点、晚上七八点以后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游10分钟至半小时,每周大概两三次即可。夏季早晨的水温较低,入水前要充分用冷水擦身,以使身体适应冷水的刺激,防止抽筋等意外的发生。但尽量不要在晚上10点以后游泳,否则会因神经过于兴奋造成失眠。羽毛球羽毛球多在室内球场进行,不容易被晒到,是夏季运动的理想选择。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能够让人眼明、手快、全身得到锻炼的体育运动。打羽毛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减肥塑身,预防颈椎病,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毒素随汗排出。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少,运动量可根据各自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值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附件: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一个月,体重减了5斤左右”“第8个月,瘦了18斤”……最近,网络社交平台上,有关超慢跑的讨论热度持续增加。不少网友表示,超慢跑让自己或身边的亲戚朋友瘦了下来。 什么是超慢跑?其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如何科学地进行这项运动?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具有较高安全性 超慢跑起源于日本,是一种以极慢速度进行的跑步运动。这种运动方式不仅适合运动新手、跑步初学者,也适合年长者、肥胖人群。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康复系主任戴剑松曾公开表示,即使是骨质疏松、退化性关节炎或膝盖动过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进行超慢跑练习。 超慢跑具有低强度、长时间的特性。研究表明,超慢跑消耗的能量是以同样速度健步走的两倍。这是因为这两种运动使用的肌肉不同,超慢跑虽然速度很慢,但每跑一步都必须抬起大腿,此时会用到臀大肌、股四头肌和髂腰肌等肌肉。它们都属于身体的大块肌肉,会消耗较多能量。 不仅如此,相较于其他的锻炼方式,超慢跑有着更低的损伤风险。《惊人的超慢跑》作者梅方久仁子提到,现代人多数缺乏运动且体力不足,速度很慢的超慢跑,是最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之一。超慢跑对身体的负荷非常小,在完成超慢跑后,人也很少会产生肌肉酸痛的现象。因此,超慢跑的安全性较高。 跑步速度和姿势有讲究 那么,到底如何科学进行超慢跑?在一些超慢跑跑者看来,超慢跑的核心在于“慢”,即慢速、小步幅、低强度。这种跑步方式将运动强度控制在不会太累的程度,让人更愿意尝试并持续跑下去。 从事了20年超慢跑研究的日本福冈大学教授田中宏晓在《超慢跑入门》一书中提到,超慢跑的速度大约在每小时4到6公里,相当于每公里用时10到15分钟。 除了速度,超慢跑对于姿势也有要求。据田中宏晓解释,超慢跑的跑姿与正常跑姿有所不同,跑者要想象自己是个木偶被线拉着,身体挺直但不要紧绷;利用手肘的力量,将手臂往后摆动;稍微抬起下巴,直视前方;骨盆稍向前挺,并尽量抬起腿。超慢跑时,跑者的脚应以“先前脚掌、后脚跟”的姿势接触地面,同时要注意避免踮脚跑和步伐过大,以减少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的发生率。 超慢跑也有其适宜的呼吸技巧。进行超慢跑时应保持自然、稳定的呼吸,如果呼吸急促或开始气喘,说明跑得太快,应降低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超慢跑虽然强度低,但对于初学者或缺乏锻炼的群体来说,也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时,可以先试着进行10到15分钟的超慢跑,然后逐渐增加时间,按自己适应的节奏和强度进行训练。每次运动后,务必做好腿部的拉伸放松。 此外,专家建议,在超慢跑前后要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运动后可食用莓果等抗氧化性强的食物,减少运动引起的炎症,加速恢复过程。 记者 孙 越 实习生 张晓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