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2 00:16:59
用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前几页的描述就让我想起了朱令案, 所以想当然地把文秀娟代入了同样的完美被害人视角,这可能也是作者想误导我们的一点,所以当第二卷揭开文秀娟的黑暗过去时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反转。
但是我不想谈论文秀娟或者整个委培班间泥淖般的恶意,我想谈谈我感触最深的两个人物——柳絮和郭慨。从出场到全书大约一半的部分,我都感觉这是两个并不重要的故事推进者,就好比一场博弈中的解说,或者如同柳絮想到的那样,是一个侦探故事中的助手。但是到了后半段,我才感受到他们才是除文秀娟以外作者最用心塑造的两个人物。
,人如其名,父亲在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部队化管理和压制、操控几乎影响了她整个人生,她就像风中飞絮,飞到哪里半点由不得自己。她是美丽、柔弱、善良的,但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作者前期塑造的她就像是文秀娟的对立面,但也只有她如同羽化成蝶一般,在最后几个章节越来越释放出人性的善和坚韧的勇气。这些变化是郭慨带来的。这里插一下,我认为作者用郭慨在课本上的虚构小文来表述他的感情和推动情绪是非常优秀的技巧,和贯穿全文的信件一样让人赞叹。
,这个人的名字或许也寄托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在他身上我仿佛感受到《沉默的真相》里的检察官江阳那种气质,虽然人到中年是个胖胖的户籍警,但是内在还是拥有一腔热忱,仿佛燃烧生命来博取一丝光明的青年。作为全文唯一一个完完全全的正面人物,郭慨的形象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扁平平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会在心爱的女孩面前因为没有话题而耍一套拳法的大男孩,是一个立志做拯救全人类的大英雄满怀抱负的警校学生,是一个因为感情受挫而蒙头喝酒苦苦挣扎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无论现实如何始终心怀正义的人民警察。
...那多新书里的文秀娟让我想到了《白夜行》里的雪穗,很优秀的中国本土悬疑作品,推理情节设计上完全不输东野圭吾。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19年间杀人小叙》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对人性格外细腻的刻画,最后的结局很让我意外,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在尝试着去猜,然而一会儿觉得是这个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很可疑,最终看到最后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吓了一身冷汗,这个谜题真的埋的很深,构思很巧妙,不容易被发现,但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恐怖气氛足够吸引读者一边读一边猜,一边否认一边猜,回想起来很有意思。柳絮与那么多人对谈,在不同的地方,小叙着杀人这件事,云淡风轻,就好像是在讨论今晚的晚餐或是谁递给了谁一封情书一样,这种平淡之中蕴含的残忍与险恶,是整部小说的主基调,不觉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恐极。
文秀娟这个人物的设定很出彩,那多老师在构思上想必是费了不少的脑细胞,她很聪明,从小到大都很聪明,她能不顾一切代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是因为身世的原因,她太想出头了,太想挣脱命运原有的束缚,所以她必须夺取,夺取很多的东西,甚至是自己至亲的生命,让别人看到一个崭新的文秀娟,但是她忽略了一点,就是还有另外一个人,他也需要背负改变命运的压力,他也需要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两个心里有秘密的人交锋会怎样?文秀娟很勇敢,她在知道自己被下毒后还能稳重的分析现状,去想对自己而言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去努力争取自己的死活,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对手如此之强大,众目睽睽之下的凶杀,直抵人心,她再聪明,也终究抵挡不了自己由于太聪明背后掩藏的故事。
...我看书比较慢,看完这本400页的书花了一个晚上。虽然作案动机有点草率,结局有些刻意,但也不失为一部不错的悬疑小说。作者文字功底很好,开头宿舍和尸池的两个场景特别精彩,受害人和罪犯的书信来往让人看出绝望。
更重要的事,这部小说有个灵感来源——朱令案,于是《19年间谋杀小叙》变成了一个引,而朱令案则是一个续。致使我清晨五点看完这部小说后,根本不想去探究结局的那一点开放性,强迫自己睡了几个小时就赶紧爬起来去关注二十多年前的朱令案。从震惊到心凉,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冰冷,现实永远比文字作品要更复杂更触目惊心。小说里,故事的结局凶手暴露真相大白,那是作者的温柔。现实中,哪有那么多温柔以待,不过是希望-绝望-麻木的轮回。
...ISBN:9787020143566
出版年月:2018-07-01 00:00:00.0
那多著的《19年间谋杀小叙》介绍:19年间,5场谋杀。医学生柳絮由旁观到入局,见识了一场由宿舍、解剖室、停尸房到课桌的生死较量。心思单纯的她被拖入了天才凶手与天才受害人的邪恶对决。随着毕业,一切罪恶似乎尘埃落定。……9年后,看似幸福的她,惊觉自己活在一片谎言之中;真相又隐隐可现,她是否有勇气再入迷雾? 完美的诡计:抽丝剥茧,真相只在最后一页牢靠的情节:每个人都别无选择,易地而处,你我也不过如此纯熟的文笔:那多六年辗转,窥视人性,沉淀之作 如果是命运出了错,你还能坚持善良吗?如果除了成功别无选择,你会出卖什么?如果有机会审判别人,你会投下怎样一票?
那多著的《19年间谋杀小叙》介绍:与谋杀者的通信,与生死彼岸的通信,与不可能的爱情的通信,与叵测命运的通信。这些通信串起十九年的时间,串起愤怒、悲伤、不甘和眷恋,也串起了一宗又一宗的谋杀事件。 当柳絮就读医学院,看见正在她眼前进行的谋杀时,以为是一切悲剧的开始。实际上,她一脚踏进了一条暗河的中游,无论是向上追溯,还是顺流而下,都布满了死亡的漩涡。
那多,著名悬疑小说家。200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凭借其超凡的想象力一举成名。著有“那多灵异手记”系列小说,《百年诅咒》《十九年间谋杀小叙》等二十余部小说,作品总销量数百万册。其文风诡奇多变,引人入胜。不仅蕴含着对宇宙的探索,也对人性的未知充满热忱和期待。近两年,《十九年间谋杀小叙》《骑士的献祭》等两部罪案小说把那多推上了创作生涯的新高峰,肃杀的笔锋写冰冷而激荡的故事,节奏绵密得让人无法呼吸。
...多年前,首次阅读这本书,一晚上头皮发麻地看完看完,最近有时间复看一遍,感触还是颇多
首先,作者的文笔极具代入感,很有场景跟画面感,但是第二遍看下来就有点扣细节了,在情感戏的刻画上,有点稍弱。例如,文父的形象有些割裂,一方面对待妻子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和不离不弃,另一方面却对小女儿从小各种看不上和打压,没有交代好情感上区别对待的原因。是因为从小觉得秀娟心眼子多?最后接近真相的时候,被马德一要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人觉得他的这个人物性格不是很连续。
还有项伟与文秀娟的感情线,我原以为在项伟跳楼之后,文秀娟会继续她的个人形象的伪装,去探望什么的,但两人后来就没有联系了,两人关系戛然而止了;项伟一直扮演着秀琳的角色帮助回信,但是这个环节只有在后面项伟再次出现的时候才出现,项伟在刚开始保持恨意的时候,他是最懂秀娟是什么类型人的人。最后居然能靠对比字迹来确定另一个通讯人是秀娟,之前不是特意叙述字迹跟纸张有过处理吗?文秀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此外,柳絮与郭概之间模糊不清的感情线也让我觉得不适,可能我不太喜欢文艺青年吧。同时郭概的死亡让我感到困惑。马德冒着更大的风险,杀了一个警察,来保证不会追查到他?他的形象要是更病态,更高智商的话可能才会适配,不然对他来讲这个确实不是什么更好的选择。本身也追查不到更多的证据。并且在最后,他选择对基本确定精神病的柳絮还有正常的医生费下手,基本已经确定了他的结局呀,他这样的行为感觉就是一心求被逮呀?这跟他十几年这么久经营这一切的心血不符啊?跟费在一块十分钟就跟他吵架把他打晕了,那这么多年,同班这几十个人是怎么经营的?对他来讲使用暴力和杀人就是把自己送走,伪装这么些年,他应该是更变态,更细腻,更注重不暴露自己的,而文中的感觉就是他突然降智,上赶着暴露自己,让自己尽快走向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