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无剧透点评

更新时间: 2025-08-04 14:16:31

阅读人数: 175

本文主题: 谋杀小叙的结局分析

用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前几页的描述就让我想起了朱令案, 所以想当然地把文秀娟代入了同样的完美被害人视角,这可能也是作者想误导我们的一点,所以当第二卷揭开文秀娟的黑暗过去时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反转。

但是我不想谈论文秀娟或者整个委培班间泥淖般的恶意,我想谈谈我感触最深的两个人物——柳絮和郭慨。从出场到全书大约一半的部分,我都感觉这是两个并不重要的故事推进者,就好比一场博弈中的解说,或者如同柳絮想到的那样,是一个侦探故事中的助手。但是到了后半段,我才感受到他们才是除文秀娟以外作者最用心塑造的两个人物。

,人如其名,父亲在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部队化管理和压制、操控几乎影响了她整个人生,她就像风中飞絮,飞到哪里半点由不得自己。她是美丽、柔弱、善良的,但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作者前期塑造的她就像是文秀娟的对立面,但也只有她如同羽化成蝶一般,在最后几个章节越来越释放出人性的善和坚韧的勇气。这些变化是郭慨带来的。这里插一下,我认为作者用郭慨在课本上的虚构小文来表述他的感情和推动情绪是非常优秀的技巧,和贯穿全文的信件一样让人赞叹。

,这个人的名字或许也寄托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在他身上我仿佛感受到《沉默的真相》里的检察官江阳那种气质,虽然人到中年是个胖胖的户籍警,但是内在还是拥有一腔热忱,仿佛燃烧生命来博取一丝光明的青年。作为全文唯一一个完完全全的正面人物,郭慨的形象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扁平平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会在心爱的女孩面前因为没有话题而耍一套拳法的大男孩,是一个立志做拯救全人类的大英雄满怀抱负的警校学生,是一个因为感情受挫而蒙头喝酒苦苦挣扎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无论现实如何始终心怀正义的人民警察。

最后想整体评论一下本书。作为一个推理故事,《19年间谋杀小叙》做到了文笔华丽,叙事流畅(紫金陈你好好学学人家),但是诡计的不足也是最大的遗憾。为大部分人所诟病的结局可能主要是因为对于最终凶手的描述和群体的恶意、人性的复杂还可以再深入一些,有一种“作者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草草了事”的感觉。

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本让人能够一气读完的小说,我认为它值得高分。

无剧透点评

我自己都设想了一个文老头是幕后黑手的结局了

从项伟去到文家打探文秀娟的死因的时候,我以为文老抽了一口烟看了卧床二十多年的妻子要缓缓道出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直以来妻子卧病在床并不是什么瘫痪,早在他投递出去的第六份病例的时候,有一位医生告诉他了另一种可能,也许妻子是某器官衰竭只能通过直系血亲配型找到替代的器官才可能有机会获得重生的机会……

这么多年他想要文家大女儿念书出人头地,并不是身为父亲爱女的本意,而是想要激化两个女儿之间的矛盾借二女儿的手让她们自相残杀……

好了…我编不下去了…原来想要写个逻辑上行得通的悬疑是蛮难的

作为惊悚小说是挺恐怖了,但就不必谈推理了吧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是根据朱令案取材,但是却描述了一个人心的黑洞所能包涵的更大的恶意。

作者真的很擅长营造恐怖的气氛,开篇的场景,夜晚的女生宿舍,有人在女生熟睡之后像梦游一样俯身察看每个室友的表情,一个女生醒了,但是却害怕得不敢睁眼,只能装睡。这种情节,说出来好像没有那么瘆人,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描写得分外惊悚。是那种会让人感觉自己的血都凉掉了那种。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情节配不上描写,就有点故弄玄虚了。

还有就是女主的人设是偏傻白甜那种,但最后却不断开挂,性格也是时而懦弱,时而勇猛,有点工具人的意思。

好多配角也像是挂件,对情节推动起的作用都是很机械的,甚至会让人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让人怀疑:他出现是为了干嘛?就这,就这?

而且整个故事推理情节很弱,结局也多半能猜到。东方快车式的结局,但是却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有那么强大的犯罪动机,如果一定要归因为人性的恶意也不是不可以,但就是对我来说说服力没有那么强。

而且整部小说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前三分之二看似下了很大一盘棋,后三分之一感觉是没时间了,匆匆收尾。连凶手都是最后才有戏份,前面就是个背景板,对我来说,看到最后就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而且结局硬拗的反转也让人有点无语,又是那种强行故弄玄虚的感觉,就像是作者笔一扔,说:我编不下去了,交给你们,随便猜吧。

在评论区还看到几篇真的去分析的,看似说的头头是道,但也是驴唇不对马嘴,前言不搭后语。女主有一个默默守护她的青梅竹马,拿着放大镜的案情侦探们硬是把他说成他喜欢的另有其人,还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来作证,也是给我看笑了。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更像是一本恐怖小说,如果对推理没有那么高要求,更倾向于惊悚情节的读者,可以一读。反正我半夜读完,吓得蒙着被子,连手和脚都不敢露在外面,憋了一脑袋汗。

说是对人的恶意进行了幽微的探索,但是和东方快车比起来,又不知差到哪里去了。而且女主说是罪有应得,但是在她生长的过程中,别人也没有回馈给她多少善意。就感觉作者营造的是一个所有人都会把自己心中的恶意释放出来,极端化地去杀人害人的世界。类似的立意,比如《恶意》,我也看过,但是觉得比这本小说描写得细腻可信多了。

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偏见吧,以上。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