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长称对伊朗的攻势成果显著,推迟其核武计划至少两年
2025-06-21 09:37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1日获悉,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表示,以色列方面估计,对伊朗的袭击已将其研制出核武器的可能性推迟了“至少两到三年”。他说,以色列的攻势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自13日凌晨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轰炸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作为报复,伊朗向以色列境内不同目标发动多轮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搅混水?美参联会主席称“伊朗能数月内造出核武”
(观察者网讯)正值中东多国迎来"和解潮"之际,美国官员又开始炒作伊朗核问题、制造地区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表示,如果伊朗愿意,伊朗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制造出核武器。美媒《华尔街日报》称,相较于其他西方官员,米利给出的时间表要快得多,而这也加剧了美西方对于伊核问题的担忧。
而在美国挑事之际,中东地区不断传出"和解"的好消息。在"沙伊北京对话"后,叙利亚和沙特间也展开接触。据外媒报道,本周,叙利亚高级官员访问沙特,与沙方官员就逐步恢复两国关系举行会谈。
在23日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国防小组的会议时,米利声称:"从伊朗做出决定的时候开始……伊朗可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生产出用于核武器的裂变材料,且只需要几个月就能生产出真正的核武器。"
米利同时警告称,美国不会允许伊朗拥有"可部署的核武器"。他说:"我们军方已经为我们的国家领导层制定了多种选择,供他们考虑伊朗是否或何时决定开发真正的核武器。"
米利的发言人拒绝就上述评估进一步置评,只说"主席(米利)的声明不言而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也没有就此发表评论,同时强调说,"美国承诺绝不允许伊朗获得核武器",美方"认为外交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但拜登总统也明确表示没有排除任何选项"。
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亨利·罗马(Henry Rome)称,最新的预估时间表,可能会对美国政府政策制定者产生影响。"如果评估认为,窗口期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就会给政策制定者带来更大压力,要求他们在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时更快采取行动。"
《华尔街日报》称,米利的发言呼应了美国官员最近的评估,即伊朗可以在几天内生产出足够制造核弹的裂变材料,并进一步估计了将裂变材料转化为核武器所需的时间。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资料图)
报道还指出,在此之前,美国官员会尽量避免公开谈论伊朗制造核武器需要多长时间。不过,美国官员私下表示,他们相信伊朗将需要一年左右。其他西方官员和学者也附和了这些估计。其中,法国前外交部长于2020年称,伊朗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不过,美国中东研究学者、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白宫官员加里·萨莫雷(Gary Samore)认为,"毫无疑问,一旦拥有了裂变材料,伊朗就能制造出核武器,但他们能多快做到这一点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情报机构今年2月也预估,伊朗目前没有采取将裂变材料转化为核弹的计划。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我们所知,我们认为伊朗最高领袖还没有决定恢复我们认为他们在2003年底暂停或停止的武器化项目。"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2021年4月开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谈判,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第八轮谈判于2021年12月27日在维也纳启动。去年3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谈判由于"外部因素"暂停。之后,美国政府随后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措施。
去年6月,在欧盟协调下,伊朗和美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间接谈判,未取得明显进展。
去年8月,伊朗原子能组织负责人伊斯拉米(Mohammad Eslami)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拥有制造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曾表示,伊朗已经把铀浓缩丰度提高至60%,远高于2015年伊朗核协议规定的3.67%的上限,而浓缩丰度达90%的铀适用于制造核弹。
今年3月初,在结束对伊朗为期两天的访问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指出,他与伊朗政府间的讨论取得"明显进展",伊朗承诺将配合IAEA核查和监督工作,包括恢复先前关闭的部分核设施内部的监控设备,并加快核查工作速度。
核设施的实际受损程度如何?伊朗核计划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在特朗普总统下令对伊朗实施空袭后的72小时,伊朗纳坦兹和福尔多铀浓缩设施的受损程度依然引发激烈争论。
据《纽约时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披露的美国国防情报局初步评估报告,伊朗核设施的损失可能介于“中等至严重”之间,但报告强调评估尚不成熟,因此对其结论“信心不足”。
特朗普则宣称这些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这种分歧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美国和以色列是否已成功削弱伊朗在未来数年内制造核武器的铀浓缩能力。
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指责伊朗意图发展核武器,但从未提供确凿证据。伊朗则始终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民用目的。美国内部对此问题也存在分歧。直到2025年3月,美国情报机构才得出结论,认为伊朗并未积极研发核弹。然而,特朗普在6月初却声称伊朗已接近制造核武器的临界点。
破坏程度以及伊朗是否意图制造核武器的评估存在矛盾,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伊朗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其
那么,伊朗核计划的未来会如何发展?其核设施究竟受损到何种程度?美国和以色列会允许伊朗重启核计划吗?2015年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在特朗普退出前一直有效运行——还有望恢复吗?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在空袭后首次公开表态,称此次袭击“对伊朗核设施未造成重大影响”。据德黑兰记者报道,表示:“大多数核设施仍然完好,伊朗将继续推进其核计划。”伊朗原子能组织负责人穆罕默德·埃斯拉米也表示:“我们已准备好恢复工作,确保生产和服务不中断。”
尽管如此,卫星图像显示,纳坦兹和福尔多——伊朗仅存的已知铀浓缩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此外,以色列自6月13日起的一系列行动中暗杀了伊朗多名顶尖核科学家。然而,美国国防情报局在其初步评估中指出,空袭仅将伊朗核计划推迟数月,且伊朗在袭击前已将浓缩铀转移出这些设施。伊朗官员也作出了类似声明。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责伊朗将约400公斤铀浓缩至60%丰度,距离武器级所需的90%丰度仅一步之遥。当特朗普被问及是否相信伊朗在袭击前已转移浓缩铀时,他表示:“我们认为那些核材料仍在地下,他们并未转移。”随后,他又补充道:“我们的打击太快太猛,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伊朗核设施的实际受损程度如何?没有实地核查,答案无从得知。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宣称:“伊朗几处关键核设施已被摧毁,重建需耗费数年。”这与国防情报局早期评估中提到的“推迟数月”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关于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争论中,美国国防情报局和中央情报局也曾意见相左。当时,国防情报局支持联合国观点,认为核查表明侯赛因并无此类武器。而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支持了时任总统小布什入侵伊拉克的立场——这一情报后来被证明有误。这表明中央情报局在政治压力下更容易偏离事实。
在当前关于伊朗核设施是否被摧毁的争论中,特朗普的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也公开支持总统的立场。她在X平台发帖称:“伊朗核设施已被摧毁。若伊朗选择重建,需从头开始重建纳坦兹、福尔多和伊斯法罕三处设施,这可能需要数年。”然而,加巴德显然调整了其公开立场以迎合特朗普。
2025年3月,她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做证时表示:“伊朗并未制造核武器,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未授权恢复2003年已中止的核武计划。”6月20日,特朗普回应这一评估时称:“她错了。”
当晚,加巴德发帖澄清,称其证词被“不诚实媒体”误引,并表示:“情报显示,若伊朗决定组装核武器,它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完成。”加巴德的澄清与其此前关于伊朗未积极研发核武器的观点并无矛盾。
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摧毁’一词过于夸张,但伊朗核计划确实遭受了重大破坏。”
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支持中央情报局的说法,称伊朗核设施已“完全瘫痪”,且“未来多年内无法研发核武器”。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则表示,伊朗伊斯法罕的地面设施已被摧毁,足以证明伊朗已无力制造核弹。他告诉记者:“制造核武器需要转化设施,而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其位置或在地图上找到它。”
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俄罗斯和欧盟通过谈判达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这是迄今唯一管理伊朗核计划的协议。
该协议允许伊朗自行浓缩铀,但将其丰度限制在核电站发电所需的3.7%。在以色列的要求下,特朗普于2018年退出该协议,伊朗也在一年后退出,但此前协议一直有效。
尽管特朗普表示不会重返奥巴马时期谈判达成的伊核协议,但他可能接受一项由他主导、与之相似的协议。关键在于,以色列此次是否会支持新协议,以及伊朗是否被允许保留其和平核计划。
特朗普的言论似乎并未朝此方向发展。他在海牙对记者表示:“我们可能会签协议,也可能不会。我觉得这没那么必要。”任何类似伊核协议的安排都要求伊朗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以确保其遵守核保障承诺。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在冲突期间,我们的核查人员一直留在伊朗,随时准备返回核设施,核查核材料库存。”然而,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表明伊朗目前不愿接受联合国对其核设施的监督。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4月接受播客节目“Honestly”采访时表示:“若伊朗想要民用核计划,他们可以像其他国家一样通过进口浓缩铀实现。但若他们坚持自行浓缩铀,他们将是全球唯一一个无核武计划却进行铀浓缩的国家。这显然有问题。”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伊朗历史学家阿里·安萨里表示:“伊朗国内活动人士已呼吁停止铀浓缩。”
但自美国空袭以来,包括哈梅内伊在内的伊朗官员发表的强硬言论显示,伊朗尚未准备放弃铀浓缩。
特朗普近日暗示希望伊朗彻底终止核计划。
他在“真相社交”平台发帖称:“伊朗绝不会重建其核设施!”他随后再次强调这一立场。他在海牙北约峰会结束时对记者表示:“伊朗拥有巨大优势,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行动能力。我认为他们不会再涉足核问题,他们已经受够了。”
但他也暗示,即使伊朗未研发核武器,美国仍可能再次打击其核设施。他表示:“如果伊朗继续参与核活动,我们会一直在那里,必须采取行动。”他还暗示,若他不采取行动,“其他人”也会攻击伊朗核设施。
这里的“其他人”显然指以色列——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试图阻挠任何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外交努力。在北约峰会上,当被问及以色列和伊朗是否会很快再次开战时,特朗普回答:“我想总有一天会发生,也许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