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奥巴马称伊核协议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更新时间: 2025-07-11 13:33:31

阅读人数: 701

本文主题: 以称推迟伊核武计划至少两年

新华网华盛顿7月14日电(记者支林飞 关建武)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就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发表讲话说,与伊朗达成一项长期的全面核协议将阻止其获得核武器。

奥巴马说,新达成的协议符合今年4月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达成框架协议时设定的所有底线,它切断了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所有路径,并设立了验证以上目标所需的核查与透明机制。核查人员将拥有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全天候核查的权利。

奥巴马说,如果伊朗采取行动贯彻该协议,那么美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将分阶段放松对其实施的制裁。在今后10年内,伊朗必须遵守这项协议,才能确保取消其他所有制裁。如果伊朗违反协议,那么所有相关制裁都将恢复。

奥巴马表示,欢迎美国国会对伊核全面协议展开充分辩论和进行仔细审核,因为他确信这项协议符合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利益。但他强调,他将否决国会通过的任何试图阻止实施这项协议的法案。

奥巴马还表示,一项协议并不能解决美国与伊朗的所有分歧。美国将继续保持“因伊朗支持恐怖主义、研发弹道导弹计划和侵犯人权”而实施的制裁。美国还将继续努力巩固以色列的安全,并继续提升与海湾国家的伙伴关系以增强它们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

奥巴马最后感谢英、法、中、俄、德等伊核问题五个伙伴国在伊核谈判中展示出来的团结。他说,这向世界表明,如果大国能就和平解决争端达成共识,就能成就大事。

奥巴马称伊核协议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伊外交部长打脸哈梅内伊:核设施被重创!而最高领袖躲开定点清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罕见地公开对外宣布: “美国的空袭对德黑兰核设施造成了过度且严重的破坏。”他同时否认了伊朗准备与美国重启核谈判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协议、安排或对话。”

这一声明直接驳斥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前一天的讲话。哈梅内伊当时称,美以联合空袭“未造成任何重大影响”,并吹嘘伊朗成功“击败了以色列”,“狠狠地打击”了驻卡塔尔美军基地。而据美国方面确认,这场袭击中的所有导弹均被防御系统拦截。

显然,德黑兰内部对外口径并不一致。

被摧毁的,是核计划,还是信任?

在接连12天的猛烈空袭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并称这场代号为“午夜之锤”的行动,“终结了伊朗制造核武的能力”。

特朗普信誓旦旦,但匿名情报官员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估。据CNN和《纽约时报》报道,初步情报评估显示,伊朗的核计划“最多只被延迟了几个月”,核心能力并未被根除。一位知情官员表示,“我们打断了他们的手臂,但没拔掉牙齿。”

伊朗方面则表示,美国夸大战果的意图,旨在为国内政治服务,而真正关键的——那些用于制造高浓缩铀的离心机是否真的被完全摧毁——仍然是个未知数。

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卡茨则承认,他“并不知道400公斤高浓缩铀的所在地”,这是一个惊人的表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此前报告称,伊朗已累积超过400公斤丰度为60%的铀,足以制造至少一枚原子弹。

以色列空军曾在本轮空袭中尝试“定点斩首”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但未果。“他(哈梅内伊)明白危险,将自己藏在了深深的地堡中,并与指挥官彻底断开了联系,”卡茨补充说,“机会就此消失。”

而这400公斤铀,也被一些分析人士怀疑早已“提前转移”,或存放于美国和以色列未能识别的地下军事设施中。

特朗普则坚称,“浓缩铀现在被埋在瓦砾之下”,并反驳了“铀可能事先走私”的说法:“我们打击得如此猛烈和迅速,他们根本来不及。”

但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前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在社交平台X上直言:“即使核设施被摧毁,游戏也未结束——浓缩铀、本土知识和政治意志依然存在。”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表示,伊朗的确遭遇了“巨大破坏”,但他同时承认,核查人员尚未进入现场。“我们目前无法确证任何细节。”

问题是,伊朗被轰炸后的核能力,可能永远也无法确证了。就在本周,伊朗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法案, 。根据这项决定,伊朗将不再允许国际核查人员进入其核设施。这被视为伊朗对美以袭击的直接回应。

这不仅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下的义务,更可能预示德黑兰准备走出国际监督机制——一条危险且不可逆的道路。

中东的“下一颗核弹”,正在装配?

核问题专家、英国皇家联合研究所(RUSI)高级研究员达里娅·多尔兹科娃指出,伊朗目前的核技术水准,距离制造可部署的核弹头“只差最后几周”。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用于浓缩铀的离心机本就对震动异常敏感,而此次空袭中,哪一部分被破坏、哪一部分幸存,依旧没有任何可核查的实证。

多尔兹科娃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允许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退出条约,只需提前三个月通知。上周的空袭,足以为伊朗提供退出的理由。”

一旦伊朗退出NPT,这将成为中东地区第一起正式核武突破,也极有可能引发土耳其、沙特等国效仿,开启中东地区的核军备竞赛。

摧毁的是核计划,还是中东稳定?

美方高调宣布“胜利”的同时,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这场空袭并非终点,而是另一场更复杂地缘对抗的起点。

伊朗的核计划是否真的被摧毁?哈梅内伊是否已失联?浓缩铀到底藏在哪里?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伊朗与西方的信任已经彻底破裂,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机制已名存实亡。这也让《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面临冷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特朗普可以宣称“任务完成”,但现实是,另一场更危险的较量,刚刚开始。一个被激怒、被孤立、被打击但依然强硬的伊朗,正走向未知。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袭击伊核设施后,美以庆功,中东局势将如何演变?就看伊朗的选择

特朗普为何不顾风险,选择袭击伊朗核设施?未来中东局势又可能朝哪个方向发展?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果断下令,派出隐形B-2轰炸机,搭载强大的BGU-57巨型钻地弹,突袭了伊朗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关键核设施。这一突如其来的“不宣而战”行动,直接点燃了中东地区的紧张气氛。

这次美国政府的行动,意味着他们实质上亲自介入了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令局势骤然升级。若伊朗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报复,极有可能演变成美伊全面战争,其后果将极其难以预料。

那么,明知这种风险巨大,特朗普为何仍执意发动这场袭击?未来中东的局势又将走向何方?

首先,特朗普突然动手的核心原因在于对伊朗核武研发进度的深切担忧。根据多方情报,伊朗已经掌握数百公斤丰度达60%的高浓缩铀,这一水平距制造武器级浓缩铀(90%以上)仅差一步之遥。若伊朗决心推进核武计划,他们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核国家。

目前,以色列在与伊朗的冲突中处境尴尬,缺乏足够的军事能力去摧毁伊朗深藏地下的核设施。如果现在停火,以色列将被迫承认战争失败,难以承担政治责任的内塔尼亚胡政府自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如果冲突持续,伊朗极有可能被逼至绝境,最终选择研发核武以自保。伊朗一旦掌握核武且遭受美国和以色列的持续施压,其使用核武器对付以色列的风险极大。

显然,这对美国和以色列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威胁。

因此,特朗普选择冒险一击,试图彻底消除伊朗在短时间内获得核武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虽然伊朗曾声称将高丰度浓缩铀转移至安全地点,但只要美军能够精准摧毁铀浓缩设备中的关键离心机,伊朗短期内制造武器级铀的能力将被严重削弱。

这也为以色列提供了一道保护伞,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必担心伊朗会突然发射核武器。

考虑到核设施的敏感性和危险性,随着美军针对伊朗核设施展开精确钻地打击,接下来的中东局势将如何演变?

客观来看,经过此次打击,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均可高调宣布“胜利”。

例如,特朗普已声称伊朗的铀浓缩设施被彻底摧毁,尽管缺乏公开详尽的评估数据支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强调,这次行动是在以色列国防军充分配合下实施,兑现了他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承诺。

换言之,双方都在对外展示“已达成目标”,这为美国和以色列争取了一个暂时停火的理由。

例如,美国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伊朗传达信息,称此次袭击完全是美国独立决定,政权更替并非目标。美国预计不会发动后续打击,但随时准备应对伊朗的任何报复。其言下之意是希望伊朗“就此罢手”。

然而,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特朗普显然过于乐观了。

中东局势未来如何,仍将取决于伊朗的回应。

若伊朗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发动大规模打击,比如袭击美军基地、印度洋上的美舰,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么局势必然再度升级,战火难免。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已经声明,将针对美国在中东所有利益展开打击,同时对以色列发动新一轮攻击,甚至发射被称为“霍拉姆沙赫尔-4”的最强导弹。

不过,伊朗方面已开始释放信号,称美军袭击并未对其核设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换句话说,在对以色列实施象征性报复之后,若伊朗对美军目标再做一次“表演式”打击,借此挽回颜面,那么他们极可能继续声称“浓缩核材料依然安全”,美军打击未能奏效。

伊朗既然愿意“嘴硬”,外界也难以质疑其说法。

这意味着,经历短暂升级后,中东局势或许会出现意外降温。

这,或许正是特朗普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标签: 未来 西方 恐怖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