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耐克“活力校园”体育教师赴美国学习交流激励教学创新

更新时间: 2025-07-11 13:34:40

阅读人数: 153

本文主题: 体育人生

近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耐克全球总部,迎来一群远道而来的中国小学体育教师。这30名体育教师是第二届“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创新奖”之“国际交流奖”的获得者,在国庆为期7天的美国学习交流之旅中,从洛杉矶到波特兰,老师们走进美国小学校园与当地师生互动交流,通过课程观摩和专家介绍了解美国体育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为未来的体育教学工作带回了新的启发;同时,通过为美国小学生授课,中国老师们创新的教学思维和课堂表现形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也给当地学生和体育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创新奖”评选中,100名老师在近1500份案例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其中30位老师获得“国际交流奖”,他们不仅在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接受嘉奖,还获得本次前往美国观摩学习交流的机会。除了洛杉矶和波特兰两地的校园探访活动,老师们还与美国运动员斯科特·贝塞特(Scout Bassett)交流,在湖人队主场观看NBA比赛,参与美国小学生的社区体育运动等,充分感受了美国本土体育文化。

行程接近尾声时,老师们就中美两国小学体育教育培养目标、评价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校内外体育活动等多个话题展开对比分析主题报告,老师们表示:“感谢教育部和耐克给我们带来如此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此次美国之行让我们近距离观察感受了美国的体育教育,当地小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个性培养’和‘终身运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深有感触。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把在这里看到学到的加以运用,让孩子们拥有更科学、更有趣的体育课。同时,我们很开心看到美国小学生们喜欢和热情地参与我们带来的各种课程,美国的老师们也很认可我们的教学创新。”

借鉴美国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力量激励非凡人生

本次访问交流的第一站,老师们来到了耐克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在耐克体育公益全球负责人Caitlin Morris女士主持的“美国体育教育”分享交流会上,体育老师们与洛杉矶联合学区(LAUSD)体育顾问Chad Fenwick先生沟通互动,深入了解以加州为代表的美国体育教育10年转型历程。Chad Fenwick指出,美国体育教育正在经历文化上的转变,由传统意义上高度关注“体育尖子“,逐步变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标准化教学系统,更多指向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及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享受运动,习得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因此受益终身。

当天下午,老师们迎来了一个熟悉的面孔:美国著名残奥运动员斯科特·贝塞特。Scout多年来在赛场外一直致力于体育公益事业,也是耐克“活力校园”项目的老朋友,她用自己灿然笑容和体育精神感染孩子们,鼓励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活动现场,Scout和老师们讲述了自己“体育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以及体育老师和教练的细心聆听和积极鼓励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Scout自信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不言放弃”的人生信念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在为期三天的洛杉矶之旅中,老师们走进了Harry Bridges Span School和Utah Elementary School两所当地小学校园,与学生们互动交流。Harry Bridges Span School的“快乐”体育课上,幼儿园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游戏,同时学到了不少运动技能。8年级的大孩子们则通过各式有氧和力量穿插式训练,挑战自己,增强体能、心肺和运动能力。

观察和参与本地体育课程后,中国体育老师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活力校园”特色的跑步展示课,孩子们在掌握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完成运动任务。在Utah Elementary School,美国孩子们向来自山东烟台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的张培颖老师学习“太极功夫扇”,感受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课程。

此外,老师们还来到著名的洛杉矶斯台普斯篮球中心,在湖人队主场近距离欣赏了一场湖人队对阵掘金队的NBA精彩比赛。

探秘耐克全球总部 深入交流教学经验和创新模式

来到波特兰,老师们参观了耐克总部园区,得以了解耐克历史,近距离接触耐克“服务运动员”的各式运动设施场馆和工作空间,感受耐克“用运动的力量推动世界进步”的品牌理念。老师们还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体验量身定制的NTC训练课程。参观期间,耐克公司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帕克(Mark Parker)先生惊喜现身,与老师们合影留念,并一一握手问候。

在波特兰的两所小学(West Tualatin Valley Elementary和Woodstock Elementary)探访中,中国体育老师们不仅观摩了美国小学的体育课程,中国和美国的老师们还通过轮番给小朋友们上课以及座谈的方式,深入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West Tualatin Valley Elementary的“微运动”(Morning Boost)课程让中国老师们备受启发。每天清晨,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跟着自己贡献内容的视频课程进行10来分钟的课前锻炼,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轮流课上,来自泉州市通政中新小学的李瑞芳老师通过特色的五祖拳课程,教授孩子们中国南方传统武术基本动作。来自福建仙岭小学的林美珍老师专程从中国带来她用废弃轮胎改造的体育器材,为孩子们呈献了一堂创意十足的“轮胎体育游戏课”。

       在Woodstock这所当地的中文小学,中国体育老师们观摩了全体师生晨会,晨会上,上一周表现优秀的孩子们得到校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在中国老师授课环节,老师通过游戏教授孩子们足球技巧,这也是活力校园足球课的特色之一。来自青海大通县园林小学的田发云老师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特别的“锅庄舞”课程。

此外,Coaching Peace创始人Diana Cuitia给老师们做了一场有关美国体育运动现状分享会。来自耐克全球体育公益部项目策略总监Matthew Geschke先生则为大家介绍了“活力校园”全球发展情况和关注重点。

行程快结束时,老师们来到当地社区的Boys & Girls Club,和小朋友们玩起了“趣味游戏节”多种游戏,也对美国小孩子们的社区休闲和运动有了更多了解。

耐克体育公益中国负责人许琳总结会上与老师们会谈时指出:“‘活力校园’是耐克与教育部的长期合作项目,过去几年来,‘活力校园’已经为超过百万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了积极的运动体验。我希望这次来到美国交流的老师们可以将所学所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以应用。耐克将继续与教育部紧密合作,让老师们获得更多学习、体验和交流机会。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科学性、可复制性更强的‘活力校园’创新案例,激发、启发更多体育老师的创新实践,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范围、更长远的影响力。”

耐克“活力校园”体育教师赴美国学习交流激励教学创新

乡村“新职业”

海报设计:潘红宇 杨芊早(实习)

  新华社贵阳4月11日电(记者汪军、罗羽)从卖卷粉到当足球教练,“村超”金靴董永恒名气越来越大。

  过去一段时间,被网友亲切称为“董球王”的董永恒,先后受聘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忠诚镇忠诚中学等多所学校的足球顾问,并开设了自己的足球培训班,向当地学生传授足球技能。

董永恒(左一)在对榕江县的小球员进行培训(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23年5月至7月,在榕江县,全称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村超”赛事火出国门。当地20支村级球队的六七百名球员,用近百场比赛铸就乡村足球赛事“榕江辉煌”。

  代表榕江县忠诚村足球队出战的董永恒,凭借13轮比赛打入15粒进球的表现,荣膺“村超”射手王,夺得金靴奖。从“卷粉王”到“董球王”,从卖卷粉到教足球,董永恒从未想过,他的命运会因“村超”发生转折。

  在榕江县城董永恒经营的卷粉店门前,随时可见排队的食客。卷粉是当地特色小吃,外皮薄韧丝滑,内馅鲜美多汁。今年35岁的董永恒,对这道美食的制作很有心得。2022年,在榕江举行的美食大赛中,董永恒经营的小店荣获“卷粉王”称号。

董永恒在曾经经营的卷粉店帮忙制作卷粉,如今这家卷粉店已转让给董永恒的亲戚经营(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地处月亮山腹地的榕江有很多家卷粉小吃店,想要在众多老店里“突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董永恒的卷粉店,是从他姑妈手中接过来的。从选材、备料到制作卷粉,他每天要坚持12个小时。

  “要干就干出点名堂。”这是董永恒对小店的态度,也是他对待足球的态度。

  董永恒的“足球生涯”,最早要回溯到小学三年级。那时候,镇上有一些成年人经常到他所在的忠诚小学踢球,他和小伙伴没啥可玩,就跟着大家一起踢。无教练、无场地、无裁判,就这样,董永恒与小伙伴踢着“快乐足球”。

  后来,董永恒经常观看足球电视转播,学习一些足球知识和技能。上了初中,他经常和同伴组队,对手不乏高中生。“虽然同高年级对抗,但有时候还要让他们球。”董永恒说。凭借出众的技术,他慢慢成为榕江足球人眼中的“定海神针”。

  不过,2009年,考上贵州民族大学的董永恒加入校队,却因“野路子”的踢法被教练按在板凳上。为啥坐冷板凳?他在思考这个问题,并留心教练怎么教,课后下功夫纠正,并通过一次次比赛提升。在教练严格要求下,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进入大二,董永恒踢进了主力阵容,这让他更加发奋努力。大四时,他与队友为学校赢得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贵州赛区冠军,并代表贵州拿到该赛事南大区赛第二名,由此也获得教练肯定。

董永恒(前排右五)比赛前与球队队员合影(1月20日摄)。新华社发(王炳真摄)

  为何“村超”诞生于榕江县?在他看来,这与当地对乡村体育的支持分不开。榕江有很多开放式球场,学校和体育公园场地也是免费开放,能够让更多群众获得健身锻炼的机会。

  董永恒期待,乘着如今开展火热的乡村赛事的东风,通过在学校做公益足球教练,以及在榕江做足球培训教练的身份,来传授自己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能培养出更多热爱踢足球的新生代,为榕江足球更好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奔跑吧,少年!

题:奔跑吧,少年!——体育让孩子们插上强壮的翅膀

起身,滑行,出手,投射……一系列动作标准流畅,神情专注。在哈尔滨市一家冰壶训练场上,13岁的倪家欢和几位同学正练习着冰壶。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他们斩获了冰壶项目的多项冠军。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如今,从课程到设施,从理念到实践,体育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跑到操场上,享受体育的乐趣,插上强壮的翅膀。

课程之变:花样体育课  阳光一小时

下午一时四十分,哈尔滨,阳光明媚。

伴随欢快的音乐,小学五年级学生郝冠赫和近千名同学齐聚操场,每个班级排成一纵队,每两个班级围成一个圈,踏着整齐的鼓点,在绿茵场上跑出一个个椭圆。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学生一起跳学校自编操《街舞少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十分钟过后,音乐转换,学生们立即排列成体操队形,跳起了学校的自编操《街舞少年》。

“在我们学校,小学生每天跑500米,初中生每天跑1000米。”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健康综合教研室主任王彦文说,每天下午第二堂课,都是“律动生命”体育课,学生统一到操场进行一小时的体育运动,确保阳光运动一小时。

“以前主科占用体育课的现象时常发生。”哈尔滨市一名小学教师说,如今开齐开足体育课已经成为规定动作,即使体育老师外出学习或者参加培训,也要把体育课调回来,不然学生“都不干”。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一名学生练习足球(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结合学生兴趣与办学实际,哈尔滨市实验学校还将冰壶、棒球、马球、武术等“小众”体育项目引入校园。每周二下午举行的社团活动日,田径、篮球、足球等14个体育社团爆满。

“学校每天拿出一小时用于体育锻炼,正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运动贵在坚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校长郝岚清晰记得,4年前的一次开学典礼上,好几个学生面色苍白,当场晕倒。如今经过几年锻炼,学生体质有了显著提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课程创新、形式创新激发孩子们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健康知识和一到两项运动技能,有助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这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学生学习棒球(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设施之变:“老三样”变身 冰雪项目升温

头戴网格护面的头盔,两肩及前胸后背“武装”上铠甲一般的护具,在冰上滑行如风驰电掣,球杆飞舞,冰屑四溅……这些以前只能在北方看到的新奇玩意儿,现在也吸引了很多南方孩子。

在湖北武汉,包括红钢城小学在内的多所小学建立了自己的冰球队。

“两年前,学校搭建校本课程时发现,许多学龄前的孩子喜欢轮滑,这项运动有助于孩子身体平衡和肢体协调。”红钢城小学校长朱冬梅说,刚好我国筹办冬奥会,再加上学校旁边开设了一家冰场,于是学校将冰球运动列入了校本课程。

这门冰雪运动课一上线,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有近200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学校最终组建了一支18人的冰球队。

红钢城小学三年级学生李佳霖是其中一员,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她都和其他队员一起去附近的冰场训练。“最初上冰的时候,屁股摔疼了,站都站不起来。”每次训练,她都让父母给自己带上三件衣服,汗湿两件是平常事。

对于冰球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朱冬梅说:“孩子们做事情更专注了,碰到挫折不会轻易放弃。打冰球强调团队合作,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带到生活中。”

受地理环境、师资短缺、场地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基础在南方相对薄弱。而今,很多地方创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体育运动,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理念之变:体育融入生活 开启多彩人生

从全校只有4名兴趣队员,打比赛凑不齐人,到如今拥有70余人的专业球员梯队,重庆市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巴南中学在短短7年时间里,掀起了一阵足球热潮,还培养出2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球队成立之初,一些家长担心训练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对踢球这件事不太支持,”巴南中学体育老师钟世隆说,经过一段时间集体训练,家长发现原来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踢球变得守纪律,上课也更专注了;还有一些孩子变得更活泼、更自信。

2016年考入成都体育学院的何雨薇是巴南中学女足队最早的队员之一。经过3年多的足球训练,这个内向、腼腆的女孩子开朗起来,还成了队长。“是足球让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大学毕业后想做一名体育教师,让足球影响更多孩子。”何雨薇说。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倪家欢(左)和同学练习冰壶(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宿舍衣柜门上贴的是小女孩踢足球的漫画,桌子上放着的是足球队的合照……从巴南中学女足队走出来的另一名女孩范铃铃,如今已经在浙江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就读大学二年级,她的微信里有10多个和足球相关的微信好友群,还拥有不少“小粉丝”。

“我始终记得教练告诉我的话,无论是踢球还是读书,关键都是要刻苦,培养学习能力。”在范铃铃看来,体育所带来的不仅是运动技能,还有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提升,这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从热爱到追求,从兴趣到使命,体育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人拼搏奋斗,为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注入磅礴动力。

就在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让作为冠军班学生的跆拳道奥运冠军郑姝音感到激动又欣喜。

“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郑姝音说,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信上那一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叮嘱,也让我更明确了自己作为国家队运动员的光荣使命,激励我在训练中不断挑战、突破自我。”

目前,郑姝音正和队友们在紧张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会牢记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继续顽强拼搏,力争以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执笔记者:李凤双、管建涛、杨思琪,参与记者:胡浩、廖君、俞菀、柯高阳、魏梦佳)

标签: 老师 乡村 校园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