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人民政府网手机版基层动态一群特殊孩子的“体育人生”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4月2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我县运动员毛祥祥和队友在越野滑雪女子听障短距离(传统技术)项目比赛中获得金牌。众所周知,毛祥祥2021年毕业于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学习了十一年。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先后培养出了毛祥祥,张伟勤等12名全国冠军,这个学校在残疾人体育方面有什么独到的方法?今天,让我们对话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郭衡,副校长李宏斌。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0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是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智力障碍等的孩子,学生体质差、肥胖率高、肢体功能受限、交际能力弱、心智低下。面对这群折翼的天使,学校提出了“体育强校”的办学目标和“以体育残”的育人方针,决定在学校大力发展体育,促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
郭衡,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2011年之前,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与一群特殊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直到那一年因为工作调动,他来到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体育为他和这群特殊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魔盒。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当初过来以后是怎么想着把体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呢?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因为我自己学的这个体育专业,自己也一直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来到这个学校以后也看到学校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在体育上确确实实有一些天赋,所以就想着试着看能不能把这些孩子在体育上培养,能不能有所发展。刚开始也是等于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地通过慢慢参加县、市级、省级的一些比赛,最后才这样慢慢摸索出了这样一条路。
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郭衡在训练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和听障孩子的交流。为了能和他们无障碍交流,郭衡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手语,慢慢地跟这些孩子的交流才变得顺畅。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一些非常抽象的词语,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时候,郭衡就不停地大量地做示范,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甚至无数遍,孩子们才能一点一点的体会动作的细节和要领。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一些困难的事?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遇到的困难也是挺多的。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小的时候和健全人一起参加一些健全人的比赛,他们参加的比如100米200米的项目裁判员发令的时候,他们没办法听到,我作为教练员的话,我就只能蹲到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给他们打手势。这样的话,往往就造成他们看到我的手势再起跑的话,往往就是比其他运动员起跑就慢了迟了。
这些特殊孩子大多家庭比较困难,而且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离得比较远,家长很长时间才来学校一次,而他们参加的田径项目对训练要求的竞技水平又非常高。为了更系统全面地训练,郭衡就买一些胡萝卜和鸡蛋,每天给孩子们煮一些胡萝卜和鸡蛋,给他们加强营养。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咱们学校能够培养出十几名全国冠军是这些孩子本身潜质就非常好吗?还是另外有一些别的窍门?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实际上就是在于平时的训练,就是两个字“坚持”,就是常年不懈这种的坚持。包括酷暑寒冬,包括炎炎的夏日,这些孩子都是不休息。只有这种常年长此以往的这种坚持,进行非常系统的训练,他们才能在这些项目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具体是怎么坚持的呢?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比如说寒假暑假,好多孩子他们都是家离得比较远,学校就是免费的提供住宿还有伙食,让他们在学校安心的训练。再一个就是2021年我们的女聋的足球在比赛前期的集训期,我们就是进行一天四练。早上出早操,9点到11点进行上午的训练,下午3点到5点是下午的一堂课训练,然后晚上饭后还要观看今天的比赛视频,通过比赛视频找问题,找完问题之后,晚上我们学校都安灯光,灯光开开晚上还有一堂训练课。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那这样的训练强度,孩子能接受得了吗?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那个时候也确确实实有些孩子也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一些反应。一个就是给他们思想上做工作,再一个就是平时训练完了帮助他们放松,恢复。那时候孩子们也是吃了非常多的苦,一个个都晒得非常非常的黑。
在艰难的摸索期,孩子们吃苦,郭衡也跟着吃了很多同样的苦。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为共同的目标顽强拼搏。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那时候苦是苦,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那时候跟这些队员心里头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就想着能够在全国比赛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半年的艰苦训练,2021年,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女聋足球赛,取得了全国第6名的成绩。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这么长时间的辛勤的付出,还有孩子们吃的这些苦没有白吃,没有白付出,得到了回报。
十年间,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展现出惊人的运动天赋。在各类比赛中,有2人获得奥运冠军,有12人获得全国冠军,入选国家队5人次。学生张伟勤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为甘肃代表团在该届残运会夺得首枚金牌,也是甘肃省在全国残运会历史上夺得的首枚冰雪项目金牌。从2014年到2025年,陇西县特教学校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赢得73金32银17铜,在国家级比赛中赢得14金25银12铜,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累计赢得87金57银29铜,共计173枚奖牌。
2024年3月,学校培养的张伟勤、毛祥祥两位运动员在土耳其举办的第20届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团体竞速传统式比赛中,挑战风雪、敢打敢拼,以22分33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陇西县特教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2015-2018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荣。
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孩子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是老师和学校一点一滴的全力以赴。在体育的加持下,这群特殊孩子不再“特殊”,成了体育明星,走出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比如说学习上,生活上都比其他孩子显得更有自信,包括有些孩子现在走到社会上了,他们也是显得自信心很足,而且他们融入到社会融入得也特别好。
陇西融媒全媒体记者张蕾 文艺洁 莫红霞

王霜享受足球带来的一切(体育大看台
对王霜来说,2018年是特别的一年。亚洲杯季军、亚运会亚军、加盟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队、荣膺“亚洲足球小姐”、蝉联中国女子金球奖,出色的表现让她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认可。而留洋生活的艰辛、光环之下的压力,也让王霜学会在焦虑中成长,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7岁那年结缘足球,这项运动带给王霜很多快乐,也教会她很多道理。展望未来,期待王霜能走得更远。
在不久前的一场法国杯比赛中,这位效力于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队的中国女足球员得到了绿茵场上的“球星号码”。“貌似我对10号球衣没什么感情基础,所以这场比赛踢得中规中矩。”王霜的自评,云淡风轻。
即便是“中规中矩”,也不能阻挡媒体和球迷对王霜的格外关注,因为当下,还在海外高水平联赛踢球的中国球员已凤毛麟角。
自去年8月开始在巴黎圣日耳曼队效力,王霜在进球和助攻两项数据上都堪称亮眼。但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
在海外踢球,一切都需要王霜自己打理。初到法国的时候,她甚至要把所有球衣都留在俱乐部,到了训练和比赛当天,再让队友告诉她究竟该穿哪一套。“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自我管理。这儿的训练量肯定是不能和现在的国家队相比。在国内的时候,基本一大半的时间都会在国家队集训,我也很适应国内的训练生活模式,突然换了一种模式,有一些不适应。”
除了要适应这些事情,光环之下的压力也让王霜焦虑,“我很期待即将到来的女足世界杯,但与此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能否有一个好的竞技状态,能否跟上国家队的步伐。”
2013年,王霜首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在当年获“亚洲最佳青年女足球员”提名。在国家队的出色表现,让王霜在2016年接到了英格兰女足超级联赛俱乐部曼城、阿森纳的邀请。不过时任中国女足主教练的布鲁诺为了方便召集球员训练等原因,在当时禁止球员留洋,这也让王霜去欧洲踢球的时间晚到了近3年。在去年决定去法国踢球之前,王霜再次征求了布鲁诺的意见,这次她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你每天都很努力,如果你每一场都在为90分钟的比赛拼搏,那么你就可以出去了。”
或许,这一切才是“最好的安排”。王霜说:“现在的时机更好。那几年,布鲁诺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提高,所以现在我能以一个更成熟的竞技状态出去。”
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王霜表示,“艰难肯定是有的。这么大的差异,想在3个月就很好地适应,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她在社交网络的个性签名直译过来就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踢球,她也在努力给自己排解压力。
不到18岁时就代表中国队出战女足四国赛,如今王霜参加国家队A级赛事的数字已经达到了86场。
谈及过往的86场,让王霜记忆犹新的,要数2016年里约奥运会预选赛对阵朝鲜队的比赛。提起这场比赛,王霜的回忆汹涌而来,“如果那场球输了我们基本就无缘奥运会决赛圈了。当时我们以0∶1落后,但最后时刻我们得到了一个点球。”她清楚地记得,在自己打进点球之后,比赛也随之结束。场外的布鲁诺自称“一下年轻了15岁”,他把王霜比作一匹“草原上的野马”。这场比赛过后,中国女足队员士气高涨,最后顺利打进奥运会决赛圈。
近5年时间里,有4名教练担任过中国女足主帅。从将王霜招入国家队的郝伟,到激活她进攻天赋的布鲁诺,从埃约尔松再到现任主帅贾秀全。在重建与调整中,中国女足从低谷攀爬,而冲劲十足的王霜给这支重回奥运会和世界杯八强的球队提供了急需的动力。
凭借在国家队和俱乐部的上佳表现,属于王霜的荣誉接踵而至。自去年当选“亚洲足球小姐”之后,今年1月6日,王霜又蝉联了中国女子金球奖。
1月12日,巴黎圣日耳曼女足将迎来新年后的首轮联赛,随后,王霜就将回国参加在梅州举行的女足四国邀请赛。在留洋之初,贾秀全并没有召回王霜参加女足热身赛,让她得以避免在立足未稳时两头奔波的状况。
去年12月,贾秀全观看了王霜的比赛,他对王霜的评价是球队的“大脑”,“一支球队的大脑很关键,就看如何使用。王霜也应该用好自己的优势,不要拿劣势去和对手比。她在身体对抗和奔跑能力上不如其他队员,应该更好地发挥头脑和技术意识。”在他看来,王霜还应该表现得更加自信。王霜也在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对阵法甲女足榜首球队里昂时,王霜的场均跑动距离达到11.5公里,这一数据,就连许多男足运动员也自愧不如。
曾有人剪辑了王霜在球场上的视频,称她为“中国女梅西”。从7岁开始与男孩子在草坪上冲撞开始,到如今已经23岁的职业球员,王霜在球场上所经历的时间,每一秒都无法被剪辑、删除或者略过。而踢球最初的快乐与美好,也让她无比珍视。
在王霜看来,自己7岁那会儿还不能叫“踢球”,“只能叫玩球”,“当时我哥哥在踢球,每天爸妈和我都要等他训练结束后一起回家,就因为这一等,让我走上了足球这条路。”而启蒙教练的一句话:“这孩子不踢球可惜了”,让王霜彻底扎进了足球堆。
王霜至今还记得自己踢球时,武汉最厉害的3家青少年俱乐部的名字,“当时的足球氛围很好,尽管条件一般,但家长们都很支持、很热爱,不管是下雨、下雪还是酷暑,他们都会搬个小凳子看我们训练比赛。每次比赛一结束,我们就像是过节一样,两辆面包车把我们拉到熟悉的菜馆,家长、教练一桌,球员一桌,每次必点的菜是鱼香肉丝……”远在巴黎的王霜,想家了。
她从心底感激足球:“足球教会了我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学会在压力下成长,学会从挫折中走出来,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协作,我的一切都是足球带给我的。”她也给年轻的后辈送上鼓励:“足球会给你带来坚强、勇敢和智慧,好好享受足球带来的一切。”
在告别给她带来巨大改变的2018年时,王霜留下了一行文字:“不负过去,不惧将来”。接下来,她足球人生的每一个下一年,都要由自己开创。
值得坚持终身的体育运动
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为数不多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活动。它占用场地小、投入成本低,运动量可控,没有身体接触不易受伤,是值得坚持终身的体育活动。可以说人生要是有乒乓球的陪伴会更加精彩。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人生各阶段打乒乓球的好处:
婴儿时期打乒乓球可以开发婴儿智力、提高运动协调性、增强身体免疫力。英国有18个月的婴儿坐在球台上打球。日本张本智和、伊藤美诚等都是从2岁就开始打球。建议每天让婴儿拿特制的小球拍打上十多分钟以娱乐为主。
儿童时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好阶段,也是提高乒乓球水平的关键时期。建议有条件的家长给孩子请专业教练指导基本功,这将对孩子未来乒乓球技术提高起到决定性影响。建议每天打半个小时左右。同时对预防孩子近视,提高注意力有很大好处。
青少年时期一般都是孩子学习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初中、高中作业多、升学压力大,很多家长因此放弃各项体育活动,让孩子专门学习。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最好每周能够坚持打1到2次乒乓球。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大学以后学习压力不大,是扩大自己交际圈,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如果乒乓球打得好,可以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各种民间乒乓球组织。通过打乒乓球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找到可心的女朋友。
中年时期家庭稳定、事业有成。这时候保持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乒乓球运动正适合这样的要求。每周打两、三次乒乓球可以让你的身体素质比同龄人年青5-10岁。同时各单位也会组织一些小型的乒乓球比赛,出众球技也会让你在单位更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
退休以后的老年时期实际上是人的第二个黄金年龄。儿女已经长大不用操心,自己的经济条件会比较宽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候如果你一直坚持打乒乓球,那么你的身体素质要远远好于同龄人。在每周坚持打一到两次乒乓球的基础上,你可以出去旅游、上老年大学等等更精彩的生活在等着你!
相关资讯
人物丨关于赢关于输关于乒乓关于人生
“刚开始接触乒乓球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如何战胜身边的人,是如何去赢。甚至在自己的同学录写过‘怎样才能成为世界冠军’……” “慢慢地,尤其是进入国家队之后.........
上篇:广州亚运十周年